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小白

[解码器] "迟钝的人耳"击败了最高的科技: 数码音频必须"与Jitter共舞"

[复制链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14: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不好意思朋友,我放弃了. 你爱持什么观点便持什么观点吧. 希望有朝一日你能有机会比较一台烂转盘,和一台高级转盘,接入同一DAC后出来的音质.   按你的理论,应该是音质严格相同的. 因为是出来同样的数码信号.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14: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思杨兄,请继续讨论.

光驱抓轨的过程,是把CD上的静态信号,经过动态转换后,写入电脑的硬盘,那么它最后又变回一个静态的文件(WAV),只是换了个格式(PCM-CDDA变成PCM-WAV).   那么,很多人讨论的,不同光驱抓轨,形成的似乎是同样的一个WAV文件,至少我们可以知道,设置相同的话,抓轨得到的文件字节数是一样的,我们只能假定文件内部也完全一样(?). 那么光驱的Jitter大小,光驱的素质好坏,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既然不同好坏素质的光驱抓轨,最后得到同样的文件?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8-9-9 14:09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4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7-2-23
发表于 2008-9-9 14: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WAV文件中使用每秒字节数。
小白版主建立一个CD模型吧,看了半天一直觉得你们讨论的基础不一致,总有些各说各话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66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8-7-26
发表于 2008-9-9 14: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梦思杨 于 2008-9-9 14:01 发表



再说明白一点。

高级转盘也好,150块钱的CD光驱也好,他们读取数据的时候,其实是一个“转换”过程,是将CD本身存储的“静态”数据变成动态“数据流”的这么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必然引进jitter,如果不引 ...


这地方偷换概念了,读取的就是数据,怎么变成流了?存储本身不会把数据变成流,只有在波形重建时才会变成流。不可否认数据的读取、传输和存储都是通过流的方式实现的,但传输的还是数据本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66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8-7-26
发表于 2008-9-9 14: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nicula 于 2008-9-9 14:07 发表
WAV文件中使用每秒字节数。
小白版主建立一个CD模型吧,看了半天一直觉得你们讨论的基础不一致,总有些各说各话的感觉。


就是这个道理,非要拿时钟信号纠缠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66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8-7-26
发表于 2008-9-9 14: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9-9 14:07 发表
梦思杨兄,请继续讨论.

光驱抓轨的过程,是把CD上的静态信号,经过动态转换后,写入电脑的硬盘,那么它最后又变回一个静态的文件(WAV),只是换了个格式(PCM-CDDA变成PCM-WAV).   那么,很多人讨论的,不同光驱抓轨,形成的 ...


只要是合格的光驱,抓出来的东西就应该完全一样,好坏无非是读取速度和光驱质量。不可能价格高的光驱抓出来的音质高,光驱又不是耳机,抓出来的都是不超过700兆的文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9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08-9-9 14: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nake1978 于 2008-9-9 13:55 发表


这就是思维定势阿,为什么需要参考时钟信号,在mp3这种格式中有,但wav中没有啊,wav这种格式单位时间耗费信息量是相同的,这本身就是时钟信号。不要老是感觉别人不懂Basics. CD信号,原则上,单位耗费的计算方式 ...

技术发展是没错 可惜的是 原版cd碟片在压盘时却并不是按照单位耗时来标定了 理论上讲 以单位时间的数据量来衡量时钟是很好的方式 但当初飞利浦和sony没有采用 恐怕一是技术不合格 二是为了版权保护吧
其实以单位时间消耗来消除jitter 已经意味着和原版cd产生了绝对的偏差 声音肯定有变化 如果原版产生的是最自然最完美的声音 那么 之后的单位时间法在时基上已经改版 声音肯定差了
当然 解决这个最好的办法 就是数字出版唱片 换句话所 原版音乐文件就是以单位时间消耗来衡量 这样 日后电脑产生的声音 就值得信任了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1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5-5-10
发表于 2008-9-9 14: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nake1978 于 2008-9-9 13:48 发表


你说的还比较理性些,我也是搞技术的,这东西必须较真,我所争论的,就是上面说的部分,我想问一下非常原始的操作,我把一个文件刻进光盘,带给别人,别人从光盘考出文件,产生jitter了?在我看来,几百兆的文件,和几百兆的音乐,读取方式是一样的,存储方式转变就产生jitter了?


原帖由 snake1978 于 2008-9-9 13:48 发表
所以我所表达的观点就是:以目前的科技条件,读取信息、传输文件、传输信息不会产生jitter,读出来的都是一致的。


这就是思维定势阿,为什么需要参考时钟信号,在mp3这种格式中有,但wav中没有啊,wav这种格式单位时间耗费信息量是相同的,这本身就是时钟信号。不要老是感觉别人不懂Basics. CD信号,原则上,单位耗费的计算方式远远精确于时钟信号。


第一个:电脑存储的文件和咱们讨论的数字音频信号是完全的俩概念。文件本身只是一个静态的存在,咱们讨论的这个jitter是建立在动态数据流上的一个概念。就算是读取一个电脑文件,同一个电脑文件,我和你的电脑同时读取,在读取过程中截取一段很短的时间,这个很短的时间内,你和我电脑在处理的数据也是不同的,也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就是jitter。都读完了,文件还是文件,不管他们在硬盘上以什么方式进行存储,这堆数据仍旧是相同的。小白的第一楼就说了这个概念。

第二个:读完后的数据是相同的,在工作过程中不同时间段是不同的,jitter就是再说这个过程。

第三个:如果不参考时钟信号,你的CD机怎么知道在一分钟内该读出来多少数据?你的解码器怎么知道在一分钟内应该处理多少数据?比方说我一秒钟处理1024的数据,第二秒再处理1024的数据,第三秒还是1024,这个数据处理过程是平顺的么?以一秒为单位时间来看的确是平顺的,但是以0.5秒呢?可能第一个1秒中前0.5秒我处理了1023个数据,后0.5秒我处理了1个数据。第二秒过程中我前0.5秒处理了1个数据,后0.5秒处理了1023个数据。尽管以一秒为单位来看我的工作很平顺,但是实际上我的jitter失真大得吓死人,如果把这种工作模式放到CD机,那基本上是废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66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8-7-26
发表于 2008-9-9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9-9 14:02 发表
呵呵,不好意思朋友,我放弃了. 你爱持什么观点便持什么观点吧. 希望有朝一日你能有机会比较一台烂转盘,和一台高级转盘,接入同一DAC后出来的音质.   按你的理论,应该是音质严格相同的. 因为是出来同样的数码信号.


对不起,您又偷换概念了,我能保证一台山寨cdrom,和一个高级转盘,在光驱读取这个环节,读出来的任何信息都是一致的,至于音质,涉及环节太多,用最终结果反驳争论焦点无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9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08-9-9 14: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nake1978 于 2008-9-9 14:14 发表


只要是合格的光驱,抓出来的东西就应该完全一样,好坏无非是读取速度和光驱质量。不可能价格高的光驱抓出来的音质高,光驱又不是耳机,抓出来的都是不超过700兆的文件。

时间时间时间
好光驱抓轨 出现0和出现1的时间和原版cd更接近 差光驱抓轨 该出0的时候没出来 延迟了1ns 最后宏观上的声音必然不同 明白了么?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02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8-7-8
发表于 2008-9-9 14: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说,网络上的讨论很难得出结论,占有某观点的一方多数是按照感情因素而不是理智在讨论问题。对于这个帖子所讨论的问题,我只想说几点我的认识:
1、音响器材和音乐载体的数码化,是以电脑技术为基础的,音频的数码化与还原,其理论依据完全就是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因此即使再不愿承认,也不能改变CD机实际上就是小型化、、特殊化、专用化的电脑主机的事实,所以,任何想要脱开电脑的基本原理来讨论数码音频技术的,那肯定是走偏了。

2、JITTER的关键是时间轴,也就是说时钟应该准确的控制数码音乐输出编码,保证在准确的时刻出现正确的数码,所以使用转盘或者光驱播放CD,要求是极高的。但JITTER时基误差只影响播放的质量,而不影响抓轨和刻录这种纯数据处理(这也是软件光盘的读取不受JITTER影响的原因),因此把数码音乐源的一切问题都归于JITTER,那是扯虎皮拉大旗。

3、最后问个问题:是不是越高档的转盘JITTER的影响就越小?对CD的还原就越真实?
http://blog.sina.com.cn/eudemon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9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08-9-9 14: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梦思杨 于 2008-9-9 14:20 发表






第一个:电脑存储的文件和咱们讨论的数字音频信号是完全的俩概念。文件本身只是一个静态的存在,咱们讨论的这个jitter是建立在动态数据流上的一个概念。就算是读取一个电脑文件,同一个电脑文件,我和 ...

还是这位朋友解释的清楚 看明白了就知道了 已经具体到没法再具体的地步了 只要有运动 就会有时间 jitter说的就是时间差 不考虑时间的数据是静态数据 不能形成波形 不能形成动态的声音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66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8-7-26
发表于 2008-9-9 14: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梦思杨 于 2008-9-9 14:20 发表
第一个:电脑存储的文件和咱们讨论的数字音频信号是完全的俩概念。文件本身只是一个静态的存在,咱们讨论的这个jitter是建立在动态数据流上的一个概念。就算是读取一个电脑文件,同一个电脑文件,我和你的电脑同时读取,在读取过程中截取一段很短的时间,这个很短的时间内,你和我电脑在处理的数据也是不同的,也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就是jitter。都读完了,文件还是文件,不管他们在硬盘上以什么方式进行存储,这堆数据仍旧是相同的。小白的第一楼就说了这个概念。

第二个:读完后的数据是相同的,在工作过程中不同时间段是不同的,jitter就是再说这个过程。


第三个:如果不参考时钟信号,你的CD机怎么知道在一分钟内该读出来多少数据?你的解码器怎么知道在一分钟内应该处理多少数据?比方说我一秒钟处理1024的数据,第二秒再处理1024的数据,第三秒还是1024,这个数据处理过程是平顺的么?以一秒为单位时间来看的确是平顺的,但是以0.5秒呢?可能第一个1秒中前0.5秒我处理了1023个数据,后0.5秒我处理了1个数据。第二秒过程中我前0.5秒处理了1个数据,后0.5秒处理了1023个数据。尽管以一秒为单位来看我的工作很平顺,但是实际上我的jitter失真大得吓死人,如果把这种工作模式放到CD机,那基本上是废品。


1、我反驳的不是这个地方,而是您说的读取光盘到硬盘,产生了jitter。
2、时间序列同步本就不是多么困难的问题,且cd光盘本身单位耗费数据量是一致的,再现波形,无非是算法和精确的问题。我所说的秒是打比方,单位时间未必是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66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8-7-26
发表于 2008-9-9 14: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udemon7 于 2008-9-9 14:24 发表

一般来说,网络上的讨论很难得出结论,占有某观点的一方多数是按照感情因素而不是理智在讨论问题。对于这个帖子所讨论的问题,我只想说几点我的认识:
1、音响器材和音乐载体的数码化,是以电脑技术为基础的,音频的数码化与还原,其理论依据完全就是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因此即使再不愿承认,也不能改变CD机实际上就是小型化、、特殊化、专用化的电脑主机的事实,所以,任何想要脱开电脑的基本原理来讨论数码音频技术的,那肯定是走偏了。

2、JITTER的关键是时间轴,也就是说时钟应该准确的控制数码音乐输出编码,保证在准确的时刻出现正确的数码,所以使用转盘或者光驱播放CD,要求是极高的。但JITTER时基误差只影响播放的质量,而不影响抓轨和刻录这种纯数据处理(这也是软件光盘的读取不受JITTER影响的原因),因此把数码音乐源的一切问题都归于JITTER,那是扯虎皮拉大旗。

3、最后问个问题:是不是越高档的转盘JITTER的影响就越小?对CD的还原就越真实?


说的好!总是拿过去的技术解释现在产品的低档,某些理论是可以抛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9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08-9-9 14: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udemon7 于 2008-9-9 14:24 发表
一般来说,网络上的讨论很难得出结论,占有某观点的一方多数是按照感情因素而不是理智在讨论问题。对于这个帖子所讨论的问题,我只想说几点我的认识:
1、音响器材和音乐载体的数码化,是以电脑技术为基础的,音频的 ...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 我认为是这样的 因为jitter本身太过难以掌握 指望用jitter来微观控制声音走向 恐怕难度太高 转盘声音的区别我觉得很可能来源于设计者对于jitter本身的认识 以及给于这个认识的后续设计 这个涉及到cd读取 数字信号传输等过程 另外 声音出来之后 输出到解码 基于之前对数字信号的认知 设计师可以在解码上针对这种信号(包含特有的jitter)进行有针对性的微调 比如我之前提到的差值算法 之后的声音就成自家风格了(这也就是西装的意义)

当然 也不排除那些牛人从jitter控制着手微调声音 我觉得 现阶段的技术 这个真的很牛~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23 13:41 , Processed in 0.121239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