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小白

[解码器] "迟钝的人耳"击败了最高的科技: 数码音频必须"与Jitter共舞"

[复制链接]

4239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13: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思杨兄,我说的不是一个扇区拷贝到另一个扇区,我说的是从A硬盘拷贝到B硬盘,或拷贝到U盘上. 当然,我的理解看来没错,拷贝WAV文件不会引起任何Jitter.

另请杨兄回答我前面提出的问题. 在PC机硬盘播放WAV文件的环境下,用最高级的声卡,独立高精度时钟,高级DAC,能出怎么样的效果.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66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8-7-26
发表于 2008-9-9 13: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9-8 20:41 发表

让我们具体来指出会受到Jitter影响的环节:

首先是CD转盘.

然后是数码信号的传输界面. 通常是S/PDIF规格的传输(75欧同轴电缆或光纤).

再后面是DAC解码器的数字接收端(Digital Receiver).

最后,是DAC解码器.  

这几个环节都会受到Jitter幽灵的纠缠.



CD转盘里有时钟. 这个时钟不是绝对完美的,低档转盘的时钟,可能精度很一般. CD转盘的旋转机构不是完美的,会存在速率的抖晃. 电源的变化会造成整个机械结构的不稳定. 这些都会造成CD转盘读取出的数字信号,已经包含Jitter.

数码信号的传输界面,会引入Jitter. 这是不同数码线音质不同的根源.

带有Jitter的数字信号,通过传输界面传送到DAC的数字接收部分. 数字接收芯片本身还会引入新的Jitter.

最后,DAC的解码过程,是受与数码信号一起传输过来的时钟信号的控制. 解码器依据传输过来的转盘时钟信号生成一个"解码工作时钟". 这个过程中也存在Jitter.


小白,我所反驳的,正是你上面所说的话,请看明白了我的发言再讨论,我也没有全盘否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9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13: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澄清一点,我也没有说过SACD完全是个噱头. SACD碟的音质还是明显好于CD版的,这是无庸置疑的,但问题在于绝大多数SACD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SACD录音(DSD格式),只是用更高的精度去重新re-master了一遍模拟录音. 这样的处理结果,是未令人很满意的.

好象KELL版主对SACD持比我更批判性的态度.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9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13: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Snake1978在80楼的发言完全错误. 转盘不进行声波重建. 这点还有含糊的话,无法讨论下去了.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1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5-5-10
发表于 2008-9-9 13: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9-9 13:30 发表
梦思杨兄,我说的不是一个扇区拷贝到另一个扇区,我说的是从A硬盘拷贝到B硬盘,或拷贝到U盘上. 当然,我的理解看来没错,拷贝WAV文件不会引起任何Jitter.

另请杨兄回答我前面提出的问题. 在PC机硬盘播放WAV文件的环境下,用最高级的声卡,独立高精度时钟,高级DAC,能出怎么样的效果


假使,看清楚啊,我说的是假使:

现在的电脑播放纯音频WAV的时候可以使用高精度的独立时钟进行控制,从数据源到最终的模拟输出都使用极品的器材,其中的数据没有任何后期工作环节中引入的失真,那它就是一套HiFi级别的产品,它所表现出来的声音就是你那条WAV所能产生的最好音效和音质。

再补充一句,如果你通过独立的高精度时钟进行控制,从数据源到最终的模拟输出都使用极品的器材,其中的数据没有任何后期工作环节中引入的失真,和一套CD转盘加DAC相比,其最终表现仍旧是不同的。

因为从理论上来说,你的WAV和极品转盘读出来的CD数据,其中还是有偏差的,还有这个让人很烦的jit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66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8-7-26
发表于 2008-9-9 13: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9-9 13:38 发表
Snake1978在80楼的发言完全错误. 转盘不进行声波重建. 这点还有含糊的话,无法讨论下去了.


我那个地方是顺着你的思路写的,如果转盘不进行声波重建,仅仅是“数码数据”的话,那更加验证我的观点是正确的,150的光驱和几万元的转盘,读出来的信号是完全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9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13: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它所表现出来的声音就是你那条WAV所能产生的最好音效和音质" 这句话说得好. 我下一个问题自然就是: 一个WAV文件能表现出的最好音质,和原始CD盘在高级转盘上能达到的最佳音质,哪个更好?

我想发烧友会认同,原版CD在高级转盘上播放的效果更好. 那这个偏差是怎么形成的,机理是什么? 前面不是有朋友一直在问: 抓轨过程到底是否引入Jitter?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66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8-7-26
发表于 2008-9-9 13: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梦思杨 于 2008-9-9 13:19 发表


小白快把自己绕进去了。

jitter失真本身是一个植根于模拟向数字、数字向模拟进行转化过程中的这么一个概念。


电脑硬盘的数据读出,虽然比单纯的CD转盘要稳定,但是从CD转录进硬盘这个过程中,已经产生了jitter,虽然这个转换过程不是完全的数字向模拟转换。原因就在于不同文件的存储方式进行了转换。


你说的还比较理性些,我也是搞技术的,这东西必须较真,我所争论的,就是上面说的部分,我想问一下非常原始的操作,我把一个文件刻进光盘,带给别人,别人从光盘考出文件,产生jitter了?在我看来,几百兆的文件,和几百兆的音乐,读取方式是一样的,存储方式转变就产生jitter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9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13: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nake1978 于 2008-9-9 13:41 发表


我那个地方是顺着你的思路写的,如果转盘不进行声波重建,仅仅是“数码数据”的话,那更加验证我的观点是正确的,150的光驱和几万元的转盘,读出来的信号是完全一样的。



还是建议这位朋友先补一些Basics. CD转盘输出的是数码信号+参考时钟信号. 是"二位一体". 高级转盘输出的时钟信号是异常精确的,而150元的光驱? 用的是最廉价的晶振,时钟信号的Jitter要大得多.  

你首先就不要简单把数字信号看成一个文件那么简单. 数字信号必须伴随一个参考的时钟信号(word-clock),如果脱离了时钟信号去空谈数字信号,那可以说这个数字信号是毫无作用的,因为没有依据无法把它重建为模拟声波.

所谓"信号"或者"文件",这些电脑概念的东西,都是一维的,只是一串二进制编码,而我们所说的数码音频信号,是个二维的存在,有一个时间轴! 不理解这点,就无法沟通的.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8-9-9 13:51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4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7-2-23
发表于 2008-9-9 13: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立一个CD的录放音技术模型,在模型讨论要容易得多吧。也许我们所知道的模型上就有很多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66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8-7-26
发表于 2008-9-9 13: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所表达的观点就是:以目前的科技条件,读取信息、传输文件、传输信息不会产生jitter,读出来的都是一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9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13: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nake1978 于 2008-9-9 13:51 发表
所以我所表达的观点就是:以目前的科技条件,读取信息、传输文件、传输信息不会产生jitter,读出来的都是一致的。



请先不要说下去了,立刻请上网搜索Jitter的定义,仔细搞懂. 并请读我99楼的帖.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66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8-7-26
发表于 2008-9-9 13: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9-9 13:48 发表



还是建议这位朋友先补一些Basics. CD转盘输出的是数码信号+参考时钟信号. 是"二位一体". 高级转盘输出的时钟信号是异常精确的,而150元的光驱? 用的是最廉价的晶振,时钟信号的Jitter要大得多.  

你首先就不要 ...


这就是思维定势阿,为什么需要参考时钟信号,在mp3这种格式中有,但wav中没有啊,wav这种格式单位时间耗费信息量是相同的,这本身就是时钟信号。不要老是感觉别人不懂Basics. CD信号,原则上,单位耗费的计算方式远远精确于时钟信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66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8-7-26
发表于 2008-9-9 13: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9-9 13:53 发表



请先不要说下去了,立刻请上网搜索Jitter的定义,仔细搞懂. 并请读我99楼的帖.


焦点不就是时间序列不同步问题吗?同步的方式很多种,为什么非要时钟信号来同步?又回到几年前的技术研讨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1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5-5-10
发表于 2008-9-9 14: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9-9 13:42 发表
"它所表现出来的声音就是你那条WAV所能产生的最好音效和音质" 这句话说得好. 我下一个问题自然就是: 一个WAV文件能表现出的最好音质,和原始CD盘在高级转盘上能达到的最佳音质,哪个更好?

我想发烧友会认同,原版CD在高级转盘上播放的效果更好. 那这个偏差是怎么形成的,机理是什么? 前面不是有朋友一直在问: 抓轨过程到底是否引入Jitter



再说明白一点。

高级转盘也好,150块钱的CD光驱也好,他们读取数据的时候,其实是一个“转换”过程,是将CD本身存储的“静态”数据变成动态“数据流”的这么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必然引进jitter,如果不引进,这张盖了快一百楼的帖子本身就没有存在意义了。

一个WAV文件能表现出的最好音质,和原始CD盘在高级转盘上能达到的最佳音质,哪个更好,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因为说哪个更好,本身就要涉及一个主观审美的概念,牛肉和羊肉哪个好吃?

如果改成哪个更准确,答案就可以确定了,必然是原始CD在高级转盘上进行读取后引入的jitter更少。

抓轨也好,单纯高级转盘读取CD碟片也好,最终读取出来的数据基本上是完全相同的(也有差异,但是这个差异可以通过数据纠错原理进行纠正),讨论jitter,不是讨论数据本身的错误。jitter是一个动态的、对比出来的数据,你拿出来俩文件,什么也不做,他们当然是一样的。

还有一点需要澄清,CD光驱抓轨和高级转盘读取CD这个过程是有差异的,并不是完全一样的。高级转盘读取CD,使CD的静态数据变成动态的数据流,这个过程引入的jitter,本身仅仅是光头的机械运动造成的(在数据传输过程也有,但是相对与机械运动部分产生的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CD抓轨,除了读取、数据传输之外还有一个写过程(可以说是俩机械运动同时造成的,当然本身还有在原始数据存储模式的改变造成的数据偏差),你说这个过程引入不进入jitter?

至于那些一直说光驱读取的数据肯定是正确的等等观点,这完全是没有理解jitter概念的想当然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5 04:57 , Processed in 0.112094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