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剑 发表于 2015-11-20 21:16:22

空山鸟语sshong 发表于 2015-11-20 17: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弟现在天天“总统"待遇,幸福!

哈哈,彼此彼此。

独孤剑 发表于 2015-11-20 22:04:19

ramos 发表于 2015-11-20 18: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没有必要吧,我觉得你还不如多升级一下CD机,我就不信那么多CD机里就没有一个类似LP声音的了?这转来转 ...

有必要!在我听过的CD机中,无论价位如何,数码声都是清晰地存在的,播放小提琴都是很难听的,所以,不得不用开盘机或者卡座转录,以部分消除数码声,使声音变得入耳。

sti135 发表于 2015-11-20 22:24:44

世界上还存在真正的母带?

据我所知,原始素材录音(多轨)大都具有唯一性,由此产生的母带可能多样,每一次的混音都可以产生新母带,但没听说过真正的母带存在?难道有假母带?:)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5-11-21 06:56:27

独孤剑 发表于 2015-11-20 22:04
有必要!在我听过的CD机中,无论价位如何,数码声都是清晰地存在的,播放小提琴都是很难听的,所以,不得 ...

这不太可能,别的不说,四万块的MBL 1531播放小提琴就不错,绝对不难听。即便是数播,调整好了也不难听。

独孤剑 发表于 2015-11-21 07:52:55

我也希望不会这样,但自从九六年开始玩音响到现在,还真没有在cd机中听到能入耳的小提琴,才不得不出此下策。我认为问题出在cd的格式上,无论机子档次多高也无济于事。

yukihasi 发表于 2015-11-21 08:18:26

基本想多了,上一代的人听的歌才有黑胶,现在这一代的人要听的歌大部分都没黑胶,这一大部分以后突然开始复刻成黑胶的可能性又几乎为零。以后新出的音乐以黑胶的方式卖可能吗,你去和新一代的人说听个歌还要买唱机?还不能随身听?

在hifi圈内复苏是有可能,hifi圈又有几个人呢,这一个小圈子主导市场动向?

现在的当红音乐人不赚钱?这一定是笑话吧。。。又不是只有卖唱片能赚钱。。。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5-11-21 09:00:01

本帖最后由 阳光枫林 于 2015-11-21 09:02 编辑

独孤剑 发表于 2015-11-21 07:52
我也希望不会这样,但自从九六年开始玩音响到现在,还真没有在cd机中听到能入耳的小提琴,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

这是搭配调整不到位的问题,如果像老兄一样不相信线材的作用,那更加如此了

wodedellx51v 发表于 2015-11-21 09:44:51

独孤剑 发表于 2015-11-21 07:52
我也希望不会这样,但自从九六年开始玩音响到现在,还真没有在cd机中听到能入耳的小提琴,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

线材还是有点用,甚至是大作用,疏通经络,调理波形。

SM163 发表于 2015-11-21 09:47:50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5-11-21 09: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搭配调整不到位的问题,如果像老兄一样不相信线材的作用,那更加如此了

不是说CD 播小提琴不好听,但和LP比就不好听了;P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5-11-21 10:27:29

很多器材的评论,我首先看有没有试听系统的清单,如果没有,这个评论我就不看了,没啥参考价值。
试想一下,某评论说某信号线低频冲击力和量感出色,但不告诉你这套系统是2.1,有一个12寸高级低音炮,这个评论有何参考价值?

wodedellx51v 发表于 2015-11-21 10:56:22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5-11-21 10:27
很多器材的评论,我首先看有没有试听系统的清单,如果没有,这个评论我就不看了,没啥参考价值。
试想一下 ...

是的,赞同。

主要器材列表、是否有电处理、线材与避震搭配、自己的特别处理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在一个特定环境里的音响表现力,确实写评价没那么容易啊。耳机系统相对简单些。

mifeng 发表于 2015-11-21 13:54:05

本帖最后由 mifeng 于 2015-11-21 13:57 编辑

也不能太不可知论,虽然控制变量很重要。
话说,相比系统和空间设置详细到墙插和扩散板摆位,我更愿意选择从熟悉的人发表的听感中攫取信息。
评论这个东西,最大的变量不是系统,而是说话的人——论坛里绝大多数人一本正经十分真心的听感,价值还不如有些同志发枪文多些。
具体名字就隐去了,免得得罪人。:lol

涮坛子 发表于 2015-11-21 15:17:29

fseon 发表于 2015-11-21 17:05:35

本帖最后由 fseon 于 2015-11-21 17:09 编辑

黑胶的确没那么容易消亡,黑胶在hifi领域是会很长时间地存续下去的,但,卖黑胶的商家你们要清醒,别指望黑胶能重回主流市场。别做白日梦了,别说黑胶,就CD也不可能重回主流市场。今后的主流是手机、MP3、QQ音乐之类的便携产品。黑胶只能是小众市场,这是必然的,因为hifi本来就是小众市场,黑胶顶多也只能在hifi市场里占一席地。

至于CD和黑胶的音质孰优孰劣?首先,以16/44的CD格式来比较的话,我要明确讲出一个事实:在至极的PC-HIFI系统上面重播CD抓轨,只要那CD不是录的太烂,那我们已经可以得到完全没有数码味的纯模拟声音,是完全纯模拟的声音,没有任何数码味,没有任何刺耳和不安定感,非常舒服好听的声音,这个已经得到实现,并且在不同的系统上得到重复验证。

但是,如果拿这样至极的PC-HIFI系统播放16/44的CD,跟同样至极的黑胶系统播放同一版本的录音来对比时,我们发现,黑胶的声音细节还是比CD要略为多一些,也就是说,在至极系统上,黑胶的HIFI素质其实是比CD要略好一些的,但这差距不大,确切说差距其实已经很小。所以我不同意前面有朋友说LP听感好,CD的HIFI素质好,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因为其实真正好听的声音,就是HIFI素质极好的声音,也就是极为接近自然真实的声音。其实,好的黑胶的HIFI指标是非常高的,不比CD低。

再者,如果拿刚才说的至极的PC-HIFI系统去播放顶级的高规格(比如24/96、24/192格式)的PCM文件,特别比如说是顶级的黑胶转录,那得到的听感就可以完全与至极黑胶相同(但不能说超越)。这也是得到反复验证的。也就是说,随着高规格数码音频的重放技术一步步提高,数码重放的音质已经可以做到与顶级黑胶无异,即失真度已经低于人耳可鉴别的水平。注意,我说的是整个重放系统,不是单独某个环节。

最后我想说的是,要实现这样一个至极的PC-HIFI系统,所要花费的时间金钱精力,不比搞一个至极黑胶系统来得少,而且搞这样一个至极PC-HIFI系统,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同时自身要具备极高的辨析力以及敢于承认客观事实的科学精神和勇气,否则很容易走上歪路。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5-11-21 17:31:15

请问楼上兄弟说的极致PCHIFI和极致黑胶是什么呢?
页: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 CD为什么会死?黑胶唱片又为何能死灰复燃?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