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insky
发表于 2023-12-27 10:18:34
某种营销术是通过营造一种理论,掌握话术,把自己塑造成君师一体的形象,让受众无法反驳,从而达到洗脑的效果
沈阳-姜兵
发表于 2023-12-27 10:31:42
hhinsky 发表于 2023-12-27 10:18
某种营销术是通过营造一种理论,掌握话术,把自己塑造成君师一体的形象,让受众无法反驳,从而达到洗脑的效 ...
你是说声音美学?
D.960
发表于 2023-12-27 10:42:26
沈阳-姜兵 发表于 2023-12-27 09:50
知道音乐表达的规律,这是听懂音乐和评价的基础。
业余爱好者还是做业余爱好者能做的事情吧。前两个月我到一个朋友那去玩,他是上音作曲专业毕业的,现在开了一个音乐工作室。他说任何音乐作品,包括那些伟大作曲家们的伟大作品,他都把他拆解开来,因为他学的专业让他把握了“音乐的规律(规则)”。但他也同时强调,这些并不能代替主观感受。
所以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最好的走近音乐的方式就是“多听”。引用你喜欢的科普兰的那本书里的一句话:应该更积极地去聆听。再补充一点的话,就是更积极地去感受。学习一些音乐理论、乐理知识、创作背景肯定是有帮助的,但正如我那个朋友说的,即便是科班出身,这些知识性的东西也无法代替主观感受。
沈阳-姜兵
发表于 2023-12-27 11:11:24
D.960 发表于 2023-12-27 10:42
业余爱好者还是做业余爱好者能做的事情吧。前两个月我到一个朋友那去玩,他是上音作曲专业毕业的,现在开 ...
你好兄弟,那你朋友有没有和你分享他理解的规律?方便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D.960
发表于 2023-12-27 11:35:19
沈阳-姜兵 发表于 2023-12-27 11:11
你好兄弟,那你朋友有没有和你分享他理解的规律?方便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要分享的话,分享对象起码也要在音乐学院读个本科,而且要是作曲或指挥专业的,一般器乐表演专业的应该还不行。
其实b站上有很多音乐作品分析的视频,你可以去看一下。看看是不是用你我这样的语言就能讲清楚的。;P
徕卡
发表于 2023-12-27 11:40:32
支持姜兵观点:)
小白
发表于 2023-12-27 14:20:36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23-12-27 14:32 编辑
D.960 发表于 2023-12-27 11:35
要分享的话,分享对象起码也要在音乐学院读个本科,而且要是作曲或指挥专业的,一般器乐表演专业的应该还 ...
学器乐的,视野反而会不如一些乐迷宽。比如学钢琴的,连老柴小协都没听过(我碰到过的事例)。
学作曲的,研究什么和喜欢什么也是两回事。杨燕迪有一次在电台节目里介绍12音体系的现代作品,很实在地说过,介绍的作品他自己也不喜欢。爱好者就没必要硬听不喜欢的作品了。音乐的世界如此广阔,找自己喜欢的音乐,才是乐迷该做的。也不一定要局限在古典音乐,JAZZ、FUSION都可以尝试听。
沈阳-姜兵
发表于 2023-12-27 19:05:59
本帖最后由 沈阳-姜兵 于 2023-12-28 00:03 编辑
D.960 发表于 2023-12-27 11:35
要分享的话,分享对象起码也要在音乐学院读个本科,而且要是作曲或指挥专业的,一般器乐表演专业的应该还 ...
前面交流已经谈过音乐表达的规律,调性色彩、和声色彩以及音色构成音乐色彩,通过音乐色彩和节奏感知作品的音乐情绪,再通过音乐情绪来理解音乐作品要表达的内容。
也想麻烦分享一下你作曲家朋友谈到的音乐表达规律,也好让大家有个印证学习的机会。
沈阳-姜兵
发表于 2023-12-27 22:01:37
本帖最后由 沈阳-姜兵 于 2023-12-27 23:49 编辑
D.960 发表于 2023-12-27 11:35
要分享的话,分享对象起码也要在音乐学院读个本科,而且要是作曲或指挥专业的,一般器乐表演专业的应该还 ...
或者可以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欣赏古典音乐,咱们一起多聊聊,互相学习,就是想把这个事儿谈明白。
论坛交流只是为了和同好讨论问题,最好不要坚持太强的自尊等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因为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没有人太在意你,大家只是想把道理谈清楚。如果有人一边批评我一边把道理讲清楚,那是我老师干过的事儿。我们都为了这个爱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对hifi的价值取向和音乐表达的规律知之甚少,这不很滑稽吗?
D.960
发表于 2023-12-28 09:04:34
沈阳-姜兵 发表于 2023-12-27 19:05
前面交流已经谈过音乐表达的规律,调性色彩、和声色彩以及音色构成音乐色彩,通过音乐色彩和节奏感 ...
这些东西知道个名词解释也就行了,真要讨论,不是这么讨论的。最起码要对着谱子,对着琴来讨论。昨天我让你到b站上找点作品分析的视频去看看,估计你肯定没去看。
对于作曲专业的人来说,不具备对等的知识是很难共同讨论的。郭德纲说的那个梗肯定都知道,就算现在互联网发达了,查到了非常详细的造火箭的资料,火箭专家就会跟他讨论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业余爱好者就做业余爱好者能做的事,那就是多听、多感受。艺术不同于人类别的文明成就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在没有专业背景的前提下,也可以直击人心。这也是我那个作曲专业的朋友也如此强调主观感受的原因。
D.960
发表于 2023-12-28 09:28:43
沈阳-姜兵 发表于 2023-12-27 22:01
或者可以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欣赏古典音乐,咱们一起多聊聊,互相学习,就是想把这个事儿谈明白。
...
不要把不同的意见就当成“批评”。什么东西都非要谈到“让你明白”,参与讨论的人有这个义务吗?;P
不过既然已经说到这了,那我还是给出我的建议吧。我的建议就是多听、积极的听,最好是有体系的听。听其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随意的听,喜欢听什么听什么,听得顺耳就多听听。这种方式适合普遍的音乐欣赏,但如果想深入欣赏古典音乐,那还是需要科普兰在他书中提到的“积极的听”。努力把尽可能多的音符听进去,然后再多听几遍。而且最好是有体系的听,我建议是从古典主义的海顿、贝多芬、莫扎特开始,将他们的主要作品都听个十遍、二十遍,然后再往上听巴洛克、往下听浪漫主义……当然,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选适合自己的听法,但“积极的听”肯定是必须的。
hzh9772
发表于 2023-12-28 09:45:40
小白 发表于 2023-12-27 14:20
学器乐的,视野反而会不如一些乐迷宽。比如学钢琴的,连老柴小协都没听过(我碰到过的事例)。
学作 ...
赞同。我觉得术业有专攻,搞音乐专业的和爱好者着眼点不同。音乐工作者必须专注自己的专业,大多数人的精力就那么多,搞古典的就专注于古典,搞摇滚就专注摇滚,能够总结古今中外,横跨几个领域特产发明创造的天才毕竟少数。爱好者就不一样了,不一定搞得很深也可以超广的方向发展,好不容易有了这么好一套音响,各种类型只要感兴趣都可以涉猎。每种类型都有精华也都有垃圾,谁也代表不了谁。爱好者只要在玩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就行
HIFIMAX
发表于 2023-12-28 10:47:11
颜如玉,黄金屋,千钟粟,多簇簇
朝内老马
发表于 2023-12-28 19:00:28
D.960 发表于 2023-12-27 10:42
业余爱好者还是做业余爱好者能做的事情吧。前两个月我到一个朋友那去玩,他是上音作曲专业毕业的,现在开 ...
我理解科普兰说的积极的听不是让大家耳朵使劲耳膜发力,也不是一天听12个小时以上耳朵生茧,积极的听是在第一层纯生理反馈的基础上,充分的在表达层和纯乐层去理解音乐,这就要不断的学习,具备音乐欣赏的基础常识,了解音乐素材,更可以学习乐理主动的去理解表达和解析音乐。做不得到是一回事,想不想去提升水平又是一回事,让声音进了耳朵就算欣赏音乐的想法不是业余而是躺平,这不是科普兰说的积极。
飞翔的时代
发表于 2023-12-28 19:01:58
沈阳-姜兵 发表于 2023-12-27 22:01
或者可以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欣赏古典音乐,咱们一起多聊聊,互相学习,就是想把这个事儿谈明白。
...
这格局,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