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白

关于声音审美的一个道理——太精确、太清晰反而不好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2623

帖子

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08-12-23
发表于 2012-4-24 14: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4-24 14:14 发表





你有没有意识到这里有一个悖论——照相追求锐利,按理说是追求越来越逼近真实,而不是失真——因为真实世界里我们的眼睛是非常锐利的。为什么对“逼近真实”的追求到一定程度反而变成失真了呢?对声音清晰 ...


因为还不够精细,最小单位级别还不够,所以经常过犹不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3610

帖子

4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5
注册时间
2008-12-31
QQ
发表于 2012-4-24 14: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380

帖子

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3
注册时间
2004-6-17
发表于 2012-4-24 14: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度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007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11-9-21
发表于 2012-4-24 14: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照片和绘画之间也有类似的争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2623

帖子

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08-12-23
发表于 2012-4-24 14: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icklv 于 2012-4-24 14:22 发表
貌似照片和绘画之间也有类似的争论


嗯,从眼睛或者耳朵的接受外界信息开始一直到达大脑,过程其实是漫长的,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到达大脑后,发生问题会比过程还要多,很多行业靠这个存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2053

帖子

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05-11-11
发表于 2012-4-24 14: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4-24 14:17 发表




是有共性的,我说的正是它们的共性——都属于声音审美的范畴。


白版光谈声音不谈音乐有何意义呢,

声音只不过是音乐的一种表达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9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4: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gur79ros 于 2012-4-24 14:31 发表


白版光谈声音不谈音乐有何意义呢,

声音只不过是音乐的一种表达形式





你没理解。谈音乐就差了。音乐和hi-fi很难扯在一起说一个共通的道理,两者差异点太多,一个是纯艺术范畴,一个基本是技术范畴。只有通过声音审美这一共性,这是适用于hi-fi的。hi-fi虽然基本是个技术范畴的东西,但声音审美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声音调整方面)。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41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1-2-28
发表于 2012-4-24 14: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至清则无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2053

帖子

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05-11-11
发表于 2012-4-24 14: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4-24 14:37 发表





你没理解。谈音乐就差了。音乐和hi-fi很难扯在一起说一个共通的道理,两者差异点太多,一个是纯艺术范畴,一个基本是技术范畴。只有通过声音审美这一共性,这是适用于hi-fi的。hi-fi虽然基本是个技术范畴的 ...


看来我不懂技术,俺懂艺术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641

帖子

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4
注册时间
2011-4-22
发表于 2012-4-24 14: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ungy 于 2012-4-24 13:11 发表
即使设备真的做到了百分百精确的还原了现场,我们也要告诉它,太精确反而不好,还是睁一眼闭一眼吧~ 扭曲一下更有味道

不要盲目的跟帖子,百分百精确还原了现场的设备你听过?小白说的是在一丝不苟的时候稍微放松一下会有更好的效果,不是扭曲,扭曲就变样了,畸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46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2-1-9
发表于 2012-4-24 14: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开得真好。人不是机器,生理基础决定了不可能达到仪器般精确。听现场更是如此,是全力去听每个乐器的位置和声响,还是用心去感受音乐的感官美或者思想性?乐队指挥恐怕都很难做到仪器般精确,听众就更难了。现场听过一次Campanella的演奏,完全被丰富、流畅的情绪表达调动起来,远远胜过学院派精确演奏同样的曲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533

帖子

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2
注册时间
2003-10-22
发表于 2012-4-24 14: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版的意思看首帖就已经明白了,但很难得到广泛认同。

就象欣赏一幅数码相机拍摄的风光照片,有些人注重的是构图、用光、色彩、意境;有些人的重点却是锐度、噪点、紫边、镜头变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8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9-9-28
发表于 2012-4-24 15: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2-4-12
发表于 2012-4-24 15: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精确反而不好”?什么才是“精确”?不要玩弄概念了。没有绝对的精确,所以总是越精确越好,才越“精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371

帖子

8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
注册时间
2010-4-1
发表于 2012-4-24 15: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确并不意味着机械。
真诚、内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24 03:14 , Processed in 0.103788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