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白

关于声音审美的一个道理——太精确、太清晰反而不好

[复制链接]

4147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3: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像,也是这样的。我们都希望hi-fi系统能给出一个鲜明、饱满的结像,但结像是否越鲜明越好、越锐越好呢?也不是的。如果一套系统给出的结像感觉是“斧凿石刻”一般的,那也是有些问题的——这样的结像并不真实自然、会给人机械和生硬的感觉。

仍是那个道理——hi-fi器材应该追求达到优良的结像力,但是这种追求不能一味过头、不能太一丝不苟。稍微“松”一点,反而会得到更好的效果。我们的耳朵、我们的心,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我们应该顺从我们的耳朵、我们的心,而不是顺从某些硬道理、硬指标。

音响器材各环节的搭配也是这样的——有经验的烧友都会知道,在搭配上,应避免高解析的音源、高解析的放大器、高解析的喇叭(或耳机)以及高解析的线材去凑在一起,否则很难搞出自然动听的声音。有一个问题是初烧经常问的——为什么有些线材是声音偏松软、偏柔的?从理论上说,线材应该尽量地高透明度、高清晰度呀?为什么却有些线材是“味道型”的,而且还非常有名?其实,这类线材的作用很大,在某些hi-fi系统中,经常需要特意用到这样特性的线材,去调整整套系统的声音,使得最终效果自然、好听。如果只认死理,非要用清晰度最好的音源、清晰度最好的放大器、清晰度最好的喇叭,再搭配清晰度最好的线材,认为这样一定出最清晰的声音,那是不对的。实际这样搭配出来的声音,往往是清晰过头、不耐听、甚至很难听的。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2-4-25 17:48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2623

帖子

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08-12-23
发表于 2012-4-24 13: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4-24 13:43 发表
这条“规律”、这个道理,在hi-fi上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也是有的。比如,我觉得,声音的清晰度,是应该追求、但不宜过头的一个项目。在hi-fi重放系统里,过于清晰、清晰过头的声音,往往也是不好听的,会有机械感、 ...


我觉得这个清晰过头的声音,是三频不均衡的声音,因为不均衡,刻意突出了某些频段,感觉上会很清晰,所以不好听。
我的观点是,在三频达到均衡的前提下,越清晰越好,其实应该说是精细,而不是清晰,这样细节会更清楚,乐感更强烈,听感会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137

帖子

179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79
注册时间
2001-11-21
QQ
发表于 2012-4-24 13: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精确”和“一丝不苟”达到了某种高水准之后,往前?往后?往左?往右?随便?
反正要离开那个危险地带,留在那会成孤魂野鬼的,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7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3: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inny 于 2012-4-24 13:56 发表
当“精确”和“一丝不苟”达到了某种高水准之后,往前?往后?往左?往右?随便?
反正要离开那个危险地带,留在那会成孤魂野鬼的,哈哈



前后左右都可以,如果都往一个方向使劲,哪里会有那么多不同品牌、不同风格的品牌和设计师?大家都做出来一样的、或差不多一样的声音,多整齐?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2623

帖子

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08-12-23
发表于 2012-4-24 13: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声音审美,如果是现场或者录音,那可以是一种艺术。;如果是器材的回放,越精确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7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4: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ncentlyl 于 2012-4-24 13:54 发表


我觉得这个清晰过头的声音,是三频不均衡的声音,因为不均衡,刻意突出了某些频段,感觉上会很清晰,所以不好听。
我的观点是,在三频达到均衡的前提下,越清晰越好,其实应该说是精细,而不是清晰,这样细节会 ...




简单说,不同意你的说法。问题的实质是,hi-fi电声系统本身是一种模拟真实的系统,是对真实声音的“模拟”。对这个实质必须了解得很清楚——这是模拟,所以是不可能做到100%真实的。没有任何可能性。只是模拟。

照相也是这样的——锐利过头的画面,也是不真实的。即使其他各方面都没有问题,色彩真实,光比真实,但只要锐化过头,就是不自然的。人肉眼所看到的“锐利”,和相机所拍出来的“锐利”,永远不是完全一样的。相片只要一锐过头,就立刻不自然。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306

帖子

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11-4-13
QQ
发表于 2012-4-24 14: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AD:透明而快速的鸡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8

帖子

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9-9-28
发表于 2012-4-24 14: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2221

帖子

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8
注册时间
2009-3-15
发表于 2012-4-24 14: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版举几个例子吧,不然越说越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2623

帖子

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08-12-23
发表于 2012-4-24 14: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4-24 14:02 发表




简单说,不同意你的说法。问题的实质是,hi-fi电声系统本身是一种模拟真实的系统,是对真实声音的“模拟”。对这个实质必须了解得很清楚——这是模拟,所以是不可能做到100%真实的。没有任何可能性。只是模拟 ...


镜头锐利过头是一种失真,音响回放清晰过头也是一种失真。我们的确也只能无穷尽接近这个真实,减少这个失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7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4: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意思基本表达完了。更多事例也不举了,把意思说清楚,我就认为完成任务了。恐怕会有很多不同意的,还是认为hi-fi系统是不同的 ...... 应该越清晰越好 ...... 云云。随便儿吧。毕竟每个人对声音、对现场、对hi-fi声音的理解和经验都是不同的。就算在hi-fi设计师里,也有很追求“清晰”和不那么追求绝对清晰的流派。

让我们记住,只要是人,就会有不同想法。这个叫正常、叫“人性”。只有按照编程的机器人、经过某种洗脑的人群,才会出现“万众一心”的场面!

说完了。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2-4-24 14:11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7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4: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ncentlyl 于 2012-4-24 14:08 发表


镜头锐利过头是一种失真,音响回放清晰过头也是一种失真。我们的确也只能无穷尽接近这个真实,减少这个失真。





你有没有意识到这里有一个悖论——照相追求锐利,按理说是追求越来越逼近真实,而不是失真——因为真实世界里我们的眼睛是非常锐利的。为什么对“逼近真实”的追求到一定程度反而变成失真了呢?对声音清晰度的追求也是如此——按理说是在追求逼近真实,为什么追求到一定程度反而变成失真了呢?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2453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9-7-22
发表于 2012-4-24 14: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是艺术,一个是再现。混为一谈就成了艺术再现
没烧过 不折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91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0-7-31
QQ
发表于 2012-4-24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版,请记得看下短消息,有事找您,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7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4: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cear 于 2012-4-24 14:16 发表
一个是艺术,一个是再现。混为一谈就成了艺术再现




是有共性的,我说的正是它们的共性——都属于声音审美的范畴。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8 15:35 , Processed in 0.096710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