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lane 发表于 2017-12-28 16:01:42

另外我想说所谓市场一分钱一分货这事,在音乐唱片领域明显是不成立的。CD也好,LP也好,定价受到很多因素制约,比如稀有程度,普通乐迷认可程度等等,跟音质、演绎并不完全成正比。
举个例子,kogan的LP是协奏曲里最贵的,但他的演绎明显超不过Heifetz,但Heifetz的首版LP只有kogan的1/100价格不到,但海的演绎和录音明显要比Kogan还好,至少不弱于。这就是市场行情,kogan的首版LP太少了,人人去追,就形成这么个结果。同样,很多天价的LP,比如各种大小无,都是因为稀有+乐迷还算认可,被弄成了天价,并不意味着他们比别人的录音和演绎一定好。CD也一样,kogan小双张贵,拉宾CD贵,都是被发烧友追捧的结果加上没有合适的替代品,都比他们非首版本的LP还贵,但声音其实远不如好一点班次的LP,大卫的苏格兰,24K伦敦CD要接近1W块钱!炒到了比london首版LP还贵几倍的价格,但声音也并没超过2版LP,这是完全没道理的。
所以不要说某某SACD比某某CD还便宜声音就一定不如。无论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都没有必然联系。

cralane 发表于 2017-12-28 16:47:22

这个不用说的这么委婉,我一点都不生气,哈哈哈。但我想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你这句,三言两语又说不清楚,索性就只说一句:对于唱片音质的判断,音乐爱好者跟音响发烧友,有时候侧重点真是完全不同。

小白 发表于 2017-12-28 17:00:46

绝版2手唱片的价格能到多高,两个主要因素,第一是存世量、稀缺性,第二是需求,也就是音乐必须有人喜欢和需要。两点缺一不可。在确定有人喜欢和需要的基础上,稀缺性非常关键。

4realms 发表于 2017-12-28 17:07:54

tower从前的那张teldec米尔斯坦告别的琴声质感给我留下了很不怎样的印象, 后来就没碰过, 不过那张我并没有其他版本, 也说不定本来如此, 错怪了.

诗醉 发表于 2017-12-28 17:52:07

cralane 发表于 2017-12-28 16:47
这个不用说的这么委婉,我一点都不生气,哈哈哈。但我想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你这句,三言两语又说不清 ...

我只能算个音响发烧友,对古典的理解还仅仅是个人主观上的认识,不能发表评论。对于唱片我也是比较喜欢收集收藏,争论格式真是没有意思。很多烧友总是感觉CD就是压缩后的,码率又低。但是如果系统好了放好了一样很好,看过一些文章,早起老版CD最重要的是用了“平转”,记得有烧友提过,这种“平转”让早期的老版CD保留了音乐味和鲜活感。hiend的厂商现在都在电路上做文章,就是追求模拟和鲜活感。重制的SACD我觉得不错的像ESO早期的那些,后期的也买过一些,但是都感觉不对,直白点就是太油了听久了会腻不舒服,这种腻和LP不一样,LP不会腻。这两年去了几趟日本及英国,去了一次德国。感觉这些SACD在日本很火,但是收藏的少倒卖的多。走到欧美有时候想买都没有卖的。同时老版CD在日本也很贵,有个东京的比较熟的唱片店卖我老版的三洋罗西尼,好朋友价换成人民币要3300,谢林海布勒的莫扎特三洋版,好朋友价3500。我直接和那个高桥老板 色又娜拉了。

和谐花园 发表于 2017-12-28 20:15:56

cralane 发表于 2017-12-28 12:31
所谓人为增加厚度这事,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关键是参照对象是啥,首版CD并不是标准,也不能当成客观的参照对 ...

就算是播放一次老的开盘母带也会把磁头污掉!更别说音质了~

和谐花园 发表于 2017-12-28 20:17:45

EBAY现在SACD大行其道!没有三位数很少能买到~还是收点老版CD美滋滋~

morefeel 发表于 2017-12-28 20:31:09

我就不懂,为啥要怼sacd,sacd的格式比cd高多了,同为数字,你要说黑胶比sacd好那我还能理解,毕竟模拟跟数码比,挺模拟的不少。

cralane 发表于 2017-12-28 21:09:23

客观说,我并不挺任何格式。我不认为介质的区别能够否定一切,CD也好,sacd也好,甚至lp,都没有哪一个能够百分百的,压倒性的完全赢过对方,具体好坏就看某一张唱片的转制,说白了就事论事,一张听感,就说一张的听感,不要随便推论到全部,那是非常狭隘和不负责任的。

和谐花园 发表于 2017-12-28 21:18:13

没有踩SACD格式的优越性!踩的是老录音转制成SACD后音质甩老版CD几条街的论调!也就是标题所说人为增加厚度的问题!

蓝铁矿 发表于 2017-12-28 21:52:03

因为有卖家的身份,观点讨论就不参与了,罗列一些基本的背景材料,因为有些客观事实没搞清楚的话讨论起来会走偏了方向。

此贴里提到的日本的SACD,涉及的制作机构主要有三家:
A:德国Emil Berliner工作室(取这名字是为了纪念平面式留声机和圆片形发明者Emil Berliner),这家工作室业务范围包括录制新录音、重制模拟录音、新黑胶唱片母版制作等等。DG、迪卡、索尼的近年的不少新录音都是这家做的,包括杜达梅尔、波里尼、王羽佳等人的录音。(现在唱片公司基本倾向于把业务外包给这种专业机构,自己不养录音团队了)。
B:英国Classic Sound公司。这公司我没找到他们网页,所以没有详细资料。
C:日本杉本一家团队(杉本一家是日本著名的录音重制工程师,不是“姓杉本的一家人“哦^-^)

1、日本环球自己出的SHM-SACD,DG的录音是A,迪卡(含原飞利浦)的录音是B。其实当年国际(欧洲)环球出的SACD也是这两家制版,不过后来国际环球放弃SACD了。
2、ESO的SACD,是C。
3、日本立体声音响(简称SS)的SACD,是B(目前SS出的古典SACD都是迪卡音源)。
4、Tower的古典类SACD,目前分三个系列:
1)环球(DG、迪卡录音)系列,和日本环球的一样是A和B。
2)华纳(EMI录音)系列,是C。
3)日本天龙系列(日本天龙从欧洲买下版权的录音),是日本天龙自己做的。
4)补充:Tower企划盘里的普通CD,则是日本环球、日本华纳自己做。

所谓“Tower的碟”,正式名称是“Tower企划盘”,其实是Tower作为一家大的零售商,指定选材去与各公司合作搞“定制包销”,实质还是音源所属的唱片公司制作和发行,Tower只是独家包销。所以,”Tower企划盘“里不同的系列,无论是SACD还是CD,一看上去就完全是不同公司的出品,声音特点则取决于由各个系列的制作者,跟Tower完全无关。上面有人提到米尔斯坦最后独奏会,那是日本华纳的制作,对于目前Tower企划盘-普通CD中出得最多的环球系列(日本环球制作)不具有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这些日本SACD里,说得上是”日本声“的就是ESO、Tower的华纳(EMI)系列和日本天龙系列。而Tower的环球(DG、迪卡)系列、日本环球的SHM-SACD、立体声音响杂志的,都是出自欧洲人之手。

蓝铁矿 发表于 2017-12-28 22:03:38

和谐花园 发表于 2017-12-28 21:18
没有踩SACD格式的优越性!踩的是老录音转制成SACD后音质甩老版CD几条街的论调!也就是标题所说人为增加厚度 ...

额,楼主在听到吉列尔斯这录音的普通CD后已经推翻了”人为增加厚度“的看法了,因为他觉得”CD也一样的糊“。纯粹转述。。。

morefeel 发表于 2017-12-28 22:05:29

楼主在蓝铁矿群已经说了,发现cd一样糊

有意思了

Lion_Heart 发表于 2017-12-28 22:14:29

snova 发表于 2017-12-10 11:06
你说没有比较对象,我说有、举例,你说比较对象没有比较意义。
还是你的逻辑厉害。
另外,ayre的dx-5格式 ...

艺雅5能放蓝光音频?

morefeel 发表于 2017-12-28 22:23:29

我感觉这位和谐花园就没听过SACD。。。

他的逻辑:老版CD母带状态好,现在的新版SACD,因为经过这么多年,母带状态不行了,所以做成SACD也是白搭。

问题在于:比如说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那批模拟录音的天碟名盘吧
老版CD,最早也是80年代,距离录音时间约30年。新的SACD,距离80年代也是约30年。按他的理论呢,老版CD的时候,母带状态就已经很差了啊,对吧?

至于一级母带、二级母带,以及后来母带都转数字格式保存,这些估计他也不知道,就算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CD转制sacd曲目人为增加厚度问题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