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7-7 10: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明确一点,古典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的审美和立足点是不一样的,现代流行音乐最重要的不是旋律,而是节奏,以及Sound system的进步,单纯以旋律,和弦和器乐编排的主的古典音乐需要面对的问题是,七音律,调式,以及审美的局限性,“旋律”是有限的,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长篇的古典音乐很难适应现代人的节奏,另外一点,现代社会的审美,生活与古典音乐的年代差距非常大,在情绪上和现代人有隔阂,现代流行音乐的重点是抓住当下的社会情绪,并不需要不朽,50-60年代的摇滚爆发和嬉皮士运动,70年代的DISCO对应的性解放,波普艺术和舞蹈,80年代更趋于保守的New wave与相比70年代更保守,趋于理性的时代背景,很多艺术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并不需要生搬硬套的适合每个年代,当然,流行音乐也有不朽(目前)的,比如披头士,50年后依然唱片畅销,影响一大批歌手和乐队,另外,流行音乐的传承其实是翻唱和改编,同一首歌在不同的节奏与器乐甚至电子的改编下可以面目全非,这是让音乐摆脱旋律与调性制约的一个进步。
实际上来说流行音乐对于古典乐是有其进步的方面,碎片化的旋律更适合现在人的聆听方式,另外更可以挖掘简单旋律的魅力,一如前几年流行的所谓“口吃”舞曲,副歌不断重复单音节,这是依托Sound system的进步才能做出来的,没有激烈的节奏和层叠的音效那种音乐是根本毫无魅力如同卡机的,古典音乐是无法演绎这种音乐的。
流行音乐是简单的艺术(相对于古典,因为流行音乐也有复杂的作品),欣赏的点并不完全在旋律(Hook, 制作,等等),或者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旋律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弱了,无论是上面说的“口吃”舞曲,或者是目前R&B的延伸变种 PB R&B(太空感R&B),都是越来越在制作上下功夫,更注重节奏和整体氛围感。
最后还有一点,流行音乐还有一个更厉害的载体,那就是MV,流行音乐史上很多歌曲被其MV拉上一个档次,有很多MV与歌曲的配合造成了社会效益,比如麦当娜
另外再说一点,好的东西必然是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从这一点来看流行音乐并不比任何艺术形式差,只不过有些人根本只接触到一点流行音乐的皮毛而已就来批判也是可笑,只说一点,统治华语乐坛差不多20年的“抒情歌曲”是欧美80,90年代的“成人抒情”而已,而这个分支是流行音乐里最没有价值的之一。另外在某些“古典老烧”眼里现代唯一能听的“New age"也是流行乐坛公认的垃圾分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