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白

在整天吵架的家电HI-FI论坛发现一个有点营养的帖子,特转

[复制链接]

2

主题

5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0-7-5
发表于 2010-7-27 02: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凌波煜 于 2010-7-26 22:25 发表 你脑子烧糊涂了?看不懂你在说什么。

大脑烧糊涂的人才会丧失理解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4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10-7-25
发表于 2010-7-27 04: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gadeath 于 2010-7-27 00:03 发表
白版以前说过的话自己怎么忘了,这时正好用来反驳他们

如果有人认为音频设备就是要做到中性无染,不论耳房,功放,音箱设计目的是原汁原味体现音乐。 不需要理解音乐

就要问了,何谓中性无染,我听过的现场不 ...



但是一套音箱系统设计出来,回放交响时的好坏,卡拉扬肯定能判断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9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7-27 09: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gadeath 于 2010-7-27 00:08 发表


现阶段数字式的失真大,理论上是,实际上也是,确实貌似这种方法通道看似最短,但是这方面的设计经验,水品也是最低的,虽然环节少,但是每个环节产生的失真更大。不过个人认为这肯定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传统 ...




不过设计良好的全数字放大器确实声音非常纯净,直接。数字式放大器有非常烂,几乎没法听的,但也确实已经出现很不错的产品,而且声音上的特点就是透明、直接、纯净。不过它的声音未必好听,因为没有回味,没有粘滞感,听上去过于光滑和干净,象少了什么东西。

我的意思是,理论上最如何如何的做法,实际的听感未必好。hi-fi做出来是满足人的耳朵的,是给耳朵听的,不是满足测试仪器用的。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20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4-4-9
发表于 2010-7-27 09: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0-7-27 09:23 发表




不过设计良好的全数字放大器确实声音非常纯净,直接。数字式放大器有非常烂,几乎没法听的,但也确实已经出现很不错的产品,而且声音上的特点就是透明、直接、纯净。不过它的声音未必好听,因为没有回味,没 ...


声音始终是一个主观的,感性的,涉及情感的事物,不管过去,现在,未来,都无法通过客观的测试,理论去完全把握和揭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9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7-27 09: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uangye 于 2010-7-27 09:38 发表


声音始终是一个主观的,感性的,涉及情感的事物,不管过去,现在,未来,都无法通过客观的测试,理论去完全把握和揭示。






不过这个事情也没有法律规定的,有人就喜欢以仪器测试,以参数定好坏,那也不犯法,随他去做好了,只是市场会无情地打他耳光罢了。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3590

帖子

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3
注册时间
2007-1-13
发表于 2010-7-27 09: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技术流的路过。。。
在下始终认为设备是用来播放音乐的,而听音乐的是人,而不是测试仪器。所以使用者对于设备的判定才是真正的判断标准,而不是参数,以人为本嘛

至于所谓的设计师最好不懂音乐,抱歉,就个人而言,这样设计师的产品,不听也罢
随身?洗洗睡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3973

帖子

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7
注册时间
2007-2-14
发表于 2010-7-27 11: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0-7-27 09:45 发表






不过这个事情也没有法律规定的,有人就喜欢以仪器测试,以参数定好坏,那也不犯法,随他去做好了,只是市场会无情地打他耳光罢了。



被耳光后只能到论坛来谈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16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0-3-22
发表于 2010-7-27 13: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来学习的!
不过太高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主题

8024

帖子

123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6-6-26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10-7-27 13: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0-7-26 21:53 发表





把老鼠这个上海帮DIY吓着了......

对了老鼠,从理论上讲,可以不可以得出全数字式的D类放大器是最HI-FI的,最好的?CD转盘直接以数字信号的形式进入放大器,调制为PWM数字信号,到最后环节才转换 ...

理想情况下是这样的,但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因为PWM频率必须足够高才能有足够小的量化误差,但PWM频率越高,对Jitter越敏感,最终结果就是声音不如模拟电路。
头条:激光鼠HiFi音响工作室
手机/微信:13901797159
淘宝店:https://orava.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4616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10-7-27 18: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月光边境 于 2010-7-27 09:56 发表
不是技术流的路过。。。
在下始终认为设备是用来播放音乐的,而听音乐的是人,而不是测试仪器。所以使用者对于设备的判定才是真正的判断标准,而不是参数,以人为本嘛

至于所谓的设计师最好不懂音乐,抱歉,就 ...
我看很多人都在钻牛角尖,实际上,指标和听感基本上是一致的,它们之间并不矛盾,指标非常优秀的,通常听感也很好,反之亦然,指标很好,听感一塌糊涂的例子毕竟是少数,而听感很好,指标一塌糊涂的也几乎找不到,大家所推崇的很多贵价的名器都是厂家选用优秀电路、发烧元器件和精心重料制作的。用普通电路、普通元器件,而且制作很山寨的,但听感一流的妙手佳作实际上是很少的,反正我从来没见到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4616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10-7-27 18: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音响器材按重量论价基本是一个共识,也就是不管采用什么电路,制作水平如何,用料是最基本的,用料不好,其它基本可以免谈。当然,像马兰士器材两边加铁块的不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4616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10-7-27 18: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不懂音乐,甚至不喜欢音乐的人,如果他设计并制作出一个各种失真非常低,指标一流的音频放大器,那么这个放大器的声音同样可以很好听,同样可以音乐味很浓,非常优秀的系统的声音是否好听,是否具有音乐味等问题已完全交由唱片来决定,而不是由器材自己决定,大家都已知道,优秀的系统会使很多录音不好的唱片变得很难听,很没有音乐味,差的系统才会让录音不好的唱片变得似乎好听些,或者变得有味道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4616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10-7-27 19: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制造音响器材是千方百计地降低各种失真,让音频信号尽量无失真地重放。至于重放的音乐是否具有音乐性是乐队和指挥考虑的事。只有从音乐的录制到最后的重放各环节都是不带任何主观个性的过程,我们才能欣赏到真正纯真的音乐,才能真正领略世界一流乐队和指挥家的风采。如果录音师、调音师和器材设计师都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融入了进去,则我们的系统最后重放的音乐肯定已经是面目全非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赞成前面一个网友的观点,录音师、音响设计事最好是一些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但对声音传输和放大又非常精通的人。这样才能做到不带任何个人色彩,不偏不倚的去录制、传输和放大音乐信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4616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10-7-27 19: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在日本有一条规定,即在社会上工作过的人是不能报考公务员的,说日本政府认为在社会上工作过的人的思想已经被污染,所以只有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才有资格报考公务员。这种做法和我上面所说的实际上原理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4616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10-7-27 19: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已被音乐污染的人)不宜担任录音师或音响器材的设计师,一个录音师把一段音乐或一个曲目录音录制成他所喜欢的风格(这种可能性很大)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同理,一个音响器材设计师把器材设计成带有他所喜欢的风格也是很可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24 05:40 , Processed in 0.104099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