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fpc
发表于 2024-9-7 10:48:10
2024.09.07
今日唱片
ALTUS 肖斯塔科维奇-第六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大卫/康德拉辛/东京现场/三洋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7342188006/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67969077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102603664.html
https://m.tb.cn/h.gLr9ARy?tk=R8nf36YI0PQ
肖斯塔科维奇《b小调第六交响曲》作于1939年,当时作曲家33岁,这部作品相对于肖式的其它交响曲音乐要清澄明晰得多,按照作曲家本人的话来说,是想“表现春天、喜悦和生命的气息”。
苏俄指挥大师康德拉辛(1914-1981)年青时就学于莫斯科音乐院,是著名教授凯金的高足。他担任过波修剧场、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和莫斯科爱乐的音乐总监,首演过肖斯塔科维奇《第4号交响曲》、《第12号交响曲》和《第13号交响曲》,1978年投奔自由获荷兰政治庇护,出任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可惜在接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前夕因心脏病去世。
康德拉辛是苏俄指挥学院派的代表人物,也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同代人,对作曲家的经历及生活环境有深切的了解。因此他以粗犷、厚重及充满戏剧化的手法诠释出来的音乐有让人身临其境之感,他对肖氏交响曲中许多弱音和强音的处理相当独特,也善于运用内在具体意象来达成特殊情调和效果。
与海廷克(Bernard Haitink)的全集版比较,康德拉辛给人更多的是感官的体验;海廷克的诠释则是留下更多让人思索的空间。同样的作品,因各自的切入点不同,最后都能殊途同归用音乐对人生作出了深刻的揭示,或许这就是古典音乐唱片版本比较的奇妙魅力所在。(魔术号角)
肖斯塔科维奇的《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947年,这一作品是为他的朋友兼室内乐搭挡大卫·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而作。但是由于苏联当时的政治因素,他的这首协奏曲被认为含有“形式主义的危害”而未能公演,因此在那段人心惶惶的岁月中,他只能将手稿埋藏在抽屜的最底层,直到斯大林去世,即1955年才得以公演并获得空前成功。
《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无疑是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部。小提琴演奏者将面临“技”与“意”的双重挑战。指法方面,各种不协调和弦,造成了演奏时需要大量的,伸张和紧缩的非常规指法,这无形中造成了左手手指的紧张;这部协奏曲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单双音滑奏及连续的八度十度进行,而且这种技巧均出现在密集紧凑的节奏当中,这对于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和体力,都是一大挑战。(网摘,感谢原作者)
yzfpc
发表于 2024-9-8 10:56:09
2024.09.08
今日唱片
ECM KEITH JARRETT-FACING YOU 日3300元凸字CSR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7344477897/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68339857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102619127.html
https://m.tb.cn/h.gpBjjJn?tk=46gD36iQahI
Keith Jarrett在ECM唱片發行的第一張錄音室專輯就是鋼琴獨奏專輯《Facing You》。而當時正萌芽發展的新世紀音樂,那群音樂人聽到Keith Jarrett的一系列鋼琴獨奏專輯和獨奏會音樂,特別是科隆音樂會,便起而效尤模仿而形成現在我們看到的新世紀音樂的樣貌。所以可以很容易地在新世紀音樂中聽到Keith Jarrett獨奏的片段或碎屑,國外有一本專書《Keith Jarrett's The Köln Concert》,便是對此有詳細的介紹及討論。總之,又是一個爵士樂影響啟發後來的音樂類型發展的例子。
Keith Jarrett在20世纪70年代的十年中,Keith Jarrett最具标志性的音乐就是他的钢琴独奏作品。在《The Köln Concert》和《Sun Bear Concerts》等专辑中,Jarrett基本上创造了一种新的乐器演奏形式,一种基于自发即兴的创作,这一刻还是充满起伏、无调性,下一秒却完全有可能变成令人惊叹的抒情。1971年的专辑《Facing You》至今仍是他最好的唱片之一,内容密集而丰富,每个时刻都充满不确定。Keith Jarrett用两场音乐会定义了他在钢琴上的惊人范畴。《Lausanne》美得让人难以置信,从某种意义上说为the Köln Concert铺平了道路。而《The Köln Concert》淡化抽象性,更倾向于抒情性,绝对是Jarrett最好的作品,名副其实。(网摘,感谢原作者)
yzfpc
发表于 2024-9-9 10:35:06
2024.09.09
今日唱片
CBS Miles Davis-'Round About Midnight/迈尔斯戴维斯 日3200元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7347140702/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69441266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102634583.html
https://m.tb.cn/h.gKfBhNe?tk=1LuP36qqPlA
1955年7月,新港爵士音乐节中一首'Round Midnight让曾因毒瘾淡出爵士乐坛的Miles Davis又重新站稳脚步,获得唱片公司一纸优厚的合约。隔年,Miles Davis便以此曲为专辑名发表了他在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第一张作品《'Round About Midnight》。
参与制作专辑的乐手是Miles第一个经典五重奏,现在看来绝对是梦幻组合,包括爵士乐精神导师、当时尚未成名的萨克斯风手John Coltrane,琴艺精湛细腻的钢琴手Red Garland,两位与无数爵士大师合作过的节奏组:贝斯手Paul Chambers和鼓手Philly Joe Jones,五人在当时都还只是二十来岁的青年。Miles冷静的音色与John Coltrane爆发力十足的演奏风格虽路数不同,但两人的乐思与技巧都颇具大将之风,这张专辑让乐迷窥见了两位大师的首次合作是如何精彩动人。
综观而言《'Round About Midnight》是张承先启后的专辑,延续Charlie Parker以降的咆勃(Bop)风格,并以Miles Davis独特的音乐思绪、出色的编曲和各乐手深厚的即兴演奏技巧,为爵士乐打开了酷派(Cool Jazz)与硬咆勃(Hard Bop)两扇全新的大门。首曲'Round Midnight是钢琴怪杰Thelonious Monk最著名的作品,Miles将酷派和硬咆勃演奏风格融入其中,疏离绝美的弱音小喇叭音色将乐曲欲呈献的午夜萧瑟和孤寂感表露无遗,堪称此曲首选版本之一。Bye Bye Blackbird和Dear Old Stockholm皆是爵士标准曲目,也常出现在Miles的作品之中,两首中快版的歌曲在辑中採常见的爵士编曲形式,中段乐手轮番上阵独奏,除了两位管乐手外,Bye Bye Blackbird里Red Garland轻巧摇摆的琴音、Dear Old Stockholm中Paul Chambers难得一见的贝斯独奏都让乐曲更为丰富精彩。1950、60年代爵士乐发展的轨迹、Miles Davis勇于开创的精神和John Coltrane洋溢的才华都含藏在《'Round About Midnight》中。
本专辑获得《企鹅爵士评鉴》三星带花评价,原始发行于1957年。(网摘,感谢原作者)
yzfpc
发表于 2024-9-10 11:54:31
2024.09.10
今日唱片
发烧天碟 喇叭花 Sheffield Lab THE USUAL SUSPECTS 美W.O.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7350386372/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68784305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102652449.html
https://m.tb.cn/h.gpQ7QS2?tk=7hXx3h01DXN
Sheffield Lab (俗称喇叭花)唱片公司,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家唱片公司。由钢琴家马约尔加LINCOLN MAYORGA和一位热爱高保真技术的同学DOUG SAX创立于1960年代晚期,1970年1月出版第一张唱片。在理念上追求自然、透明,使用传统方式,直接将现场录音制成唱片,一切以“实时”为标准,不加任何编辑修饰,创造出了最真实、最接近现场的声音。其录音包括了古典音乐、爵士和流行乐,以及试音碟等。品种虽然不多,但音质与音色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准,一直在高保真标准方面有着非常知名的地位,传统电子学的技术运用到了唱片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其“live to two track”技术,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其出品的《MY DISC》、《The Sheffield Drum Record》等CD,都是发烧友测试音响的常用CD。
美国Sheffield Lab (俗称喇叭花)唱片公司,规模小得可怜,却受到TAS榜单的大力褒奖,但每一张都是精品,而且为全世界发烧友争相购买、收藏、聆听。从70年代创立直到90年代停止运营,这一朵绚烂的喇叭花向我们展现了各种类型、多种题材的录音瑰宝,将永远在发烧友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网摘,感谢原作者)
yzfpc
发表于 2024-9-11 11:44:40
2024.09.11
今日唱片
TAS名盘 CBS 马勒 -第一交响曲/瓦尔特 日3500元细字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7353375800/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70063850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102669116.html
https://m.tb.cn/h.gKaH6Ke?tk=VzB73hhH5Cm
瓦尔特在CBS的立体声录音简直张张宝贝,听到现在还没有失手的。这张马勒一号的弦乐甜到无伦,但到大音量时又能保有相当好的动态,只是大鼓不如前面那张那样让人震撼。奇怪,录了这么多发烧录音的CBS工程师到底是谁?其成就绝对不会输给 Layton、Parker 和Wilkinson,怎么从来没听过大名?(刘名振)
yzfpc
发表于 2024-9-12 13:28:34
2024.09.12
今日唱片
LONDON 拉威尔-西班牙狂想曲 波莱罗等/安塞美 日版大伦敦 三洋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7356828648/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70714816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102687751.html
《西班牙狂想曲》是拉威尔于1907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夜的前奏曲》《马拉加舞曲》《哈巴涅拉舞曲》《市集》。拉威尔将富有魅力的民间音乐融化在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并在配器手法上大胆而成功地创造,以如画般的手法描绘出浓郁的西班牙气氛和西班牙精神,具有鲜明的西班牙情趣。这部作品是作曲家第一部成功的管弦乐作品,在作曲家的创作生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波莱罗》(Boléro)是拉威尔最后的一部舞曲作品,创作于1928年,是拉威尔舞蹈音乐方面的一部最优秀的作品,同时又是二十世纪法国交响音乐的一部杰作。《波莱罗》是拉威尔受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委托而作。民间舞蹈风格的旋律是这部作品的基础。《波莱罗》原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三四拍子、稍快的速度、以响板击打节奏来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间部和再现部构成。但拉威尔所作的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莱罗》的标题,实际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该曲被公认为20世纪法国最有代表性的管弦乐作品之一。
安塞梅(Ernest·Ansermet,1883年11月11日—1969年2月20日),又译欧内斯特·安塞美,瑞士指挥家,20世纪重要的指挥大师之一,早年曾为数学教师,1918年创建瑞士罗曼德乐团并担任指挥直到去世,29岁代替因病不能登台的大指挥家蒙特上台指挥而走上漫长而辉煌的指挥生涯;在好友斯特拉文斯基的推荐下,安塞美担任俄罗斯芭蕾舞团指挥,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安塞美和Decca唱片公司录制了一百多张唱片,他指挥的《天鹅湖》、《睡美人》、《三角帽》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一直奉为最佳演绎,完美地展现芭蕾舞台上的兴奋感和音乐推动感。(网摘,感谢原作者)
yzfpc
发表于 2024-9-13 10:18:09
2024.09.13
今日唱片
金牛宫 邓丽君 - TREASURE COLLECTION 日天龙刻字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7359644113/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70264527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102702040.html
https://m.tb.cn/h.gKzHcIw?tk=9W6M3hCHXZl
曲目:
1. つぐない
2. 空港
3. 愛人
4. 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
5. スキャンダル
6. 別れの予感
7. 香港~Hong Kong~
8. 悲しい自由
9. 涙の条件
10. 何日君再来(日本語ヴァージョン)
11. あなたと共に生きてゆく
12. 夜來香(日本語ヴァージョン)
13. ジェルソミーナの歩いた道
yzfpc
发表于 2024-9-14 12:07:18
2024.09.14
今日唱片
BBC 肖斯塔科维奇&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大卫·奥依斯特拉赫 索尼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7362868185/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71542952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102719115.html
https://m.tb.cn/h.gKy2SSx?tk=cq7h3SUNCPj
二十世纪的伟大演奏艺术家,不少于65个不曾正式出版的珍贵录音,将在BBC传奇的品牌下隆重发行。从1938年开始,直至1979年的BBC音乐会现场广播录音,代表了这些20世纪伟大音乐家独特的演绎艺术。`我相信这BBC传奇的录音将会成为每位古典音乐爱好者最珍贵的收藏之一。完全捕捉了不朽的现场演奏的每一细节,希望这些历史的片段能够为世人带来无限的欢愉。`BBC音乐总监,John Willan说。”以最先进的20bit数码处理技术,使得珍贵的母带不独保留了原来的个性,而且音质变得更加清晰,更加细致鲜明。对于可以参与这计划,IMG艺术家的统筹总监Stephen Wright感到实在是一生中的荣耀。在大学的时,Wright已极有兴趣搜集伟大的演奏家,与其他爱好者交换心得,更可以了解BBC保存了哪些录音档案。“作为一位搜集者的心愿,就是可以把BBC的文献广泛的传播开去。而BBC的计划正是令我心愿得以达成,同时令过去的演绎重现,得以妥善保存,得以在世界广泛流传。”(网摘,感谢原作者)
yzfpc
发表于 2024-9-15 09:51:08
2024.09.15
今日唱片
CBS 马勒-第5&6交响曲/伯恩斯坦 Bernstein/Mahler 3CD 84细字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7364972774/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71860912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102731061.html
https://m.tb.cn/h.gqeJHIv?tk=Qq2R3SlxOow
马勒的第五交响曲是一部深情而悲怆的作品,特别是其中的第四乐章小柔板(Adagietto),以其美丽、旋律动人和充满内省的特点而著名。这使它成为适合用来纪念和哀悼逝者的乐章,向那些因意外事件或悲剧而失去生命的人们致以最深切的敬意。在1963年,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遇刺身亡后,他的葬礼上演奏了马勒第五交响曲的Adagietto乐章。这一选择是为了营造庄重、哀思和悼念的氛围,以向这位伟大领导者的逝去表示敬意。1968年,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也遇刺身亡。在他的葬礼上,同样选择了马勒的第五交响曲的Adagietto乐章。这一选择再次传递了对这位杰出政治家的哀悼和缅怀之情。另外,2011年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的第10个纪念日。为了纪念逝去的生命并表达对受害者的哀思,许多美国乐团和电台选择演奏和播放马勒的作品,其中包括第五交响曲的Adagietto乐章。这种选择体现了音乐作为一种语言,能够传递情感和共同的悲伤。
马勒的a小调第六交响曲以其深沉的音乐表达和情感丰富的主题而闻名。这部交响曲于1903年至1904年间创作完成,原先被命名为《悲剧》,后来被马勒自己删除了标题。在1906年5月27日,马勒亲自指挥首演了这部作品,然而在很少数已出版的乐谱中,第二乐章与第三乐章的顺序颠倒了【在完成交响曲后,马勒按照他自己的意图将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的顺序互换,即将原本排在第二的“Andante moderato”(行板)交换到了第三乐章,将原本排在第三的“Scherzo:Wuchtig”(谐谑曲)放到了第二乐章。他认为这样的顺序更加自然和合适,可以更好地表达他作曲时所追求的效果和情感。然而,在1906年5月27日首演之前,一些已经出版的乐谱却将乐章顺序保持了原来的状态。这导致首演当晚的演奏顺序和许多观众熟悉的版本不同。对于这个问题,具体的原因并没有完全明确。一种说法是在出版过程中发生了误解或错误的交流,导致部分乐谱版本的顺序错误。还有一种说法是可能存在编辑人员对马勒的作品做出了非授权的修改。无论是哪种原因,这段乐章顺序颠倒的事件引起了许多关注和争议。部分演奏家和指挥选择保持原版的顺序,而部分选择按照马勒的修改来演绎。至今,对于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的顺序,仍然存在多种版本和不同的解释。这也给了音乐学者和演奏家们展开讨论和研究这部交响曲的机会]。这部交响曲共有四个乐章,每一乐章都展现了马勒复杂而深刻的音乐构思。
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18年8月25日~1990年10月14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劳伦斯,美国指挥家、作曲家。1935年入哈佛大学,师从W.俾斯顿、EB.希尔学习作曲,1939年毕业。后入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指挥。1941年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助理指挥。师从布鲁诺·瓦尔特。荣获“桂冠指挥家”的称号。1958年成为纽约爱乐乐团有史以来第一位土生土长的音乐总监。1990年10月14日,伯恩斯坦在纽约去世。
他的指挥曲目曲目范围广大,从巴洛克,到现代,各家都有涉猎,尤其是浪漫派作品。其中又以马勒的作品为最。作为作曲家,他也有不少著名作品。1935年他完成了第一部作品,为钢琴与人声所作的《赞歌148》。他一生共创造了3部交响曲(第一交响乐“耶利米”、第二交响乐“焦虑的年代”、第三交响乐“犹太诗文”),《西区故事》《天真汉》《在小镇上》等多部音乐剧,以及一些歌剧歌曲等。(网摘,感谢原作者)
yzfpc
发表于 2024-9-16 10:57:21
2024.09.16
今日唱片
稀少珍藏 PHILIPS 格鲁米欧-流浪者之歌/小提琴名曲集/三洋纸盒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7367281377/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71132769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102747770.html
https://m.tb.cn/h.gJ8WFXE?tk=Qn9F3SFwqFj
格鲁米欧,1921年生于比利时维莱用温。二十世纪著名的小提琴大师,被誉为“琴坛君子”。1940年成为比利时政府新设立的演奏荣誉奖的第一个获奖者。格鲁米欧虽然技艺过人,却从不以哗众取宠为能事,总是把自己隐藏在作品的身后,让音乐自己去叩动听众的心灵。鉴于格鲁米欧在音乐艺术上的突出成就,1973年比利时王室册封他为男爵,因之,他亦成为20世纪屈指可数的拥有“贵族”头衔的小提琴大师。1986年,格鲁米欧在法国逝世,享年65岁。
格鲁米欧录下了大量精彩的唱片。包括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科林·戴维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布鲁赫、门德尔松、柴科夫斯基协奏曲(海汀克指挥);维厄唐的第四、第五协奏曲(罗森塔尔指挥);还有贝多芬、茹拉姆斯、贝尔格、斯特拉文斯基和维奥蒂(第二十二号)的小提琴协奏曲。其中,维厄唐的两首协奏曲最为出色。莫扎特的5首协奏曲也演奏得异常精美,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其中第五协奏曲第一乐章激昂的主题,格鲁米欧拉得雄浑有力,音色炽烈。门德尔松第一乐章热情洋溢的主题,格鲁米欧采用了顿挫有致的运弓处理,把热情抑制下来,表现了他独特的趣向。在独奏作品中,巴赫的第一首独奏奏鸣曲的急板乐章,拉得热力四射,无人能比。格鲁米欧还自己演双簧,录过一次勃拉姆斯的,他的钢琴演奏相当雄浑有力。(网摘,感谢原作者)
yzfpc
发表于 2024-9-17 11:23:06
2024.09.17
今日唱片
CBS 马勒-第9、10交响曲&大地之歌/伯恩斯坦 Bernstein/Mahler 3CD 84细字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7369531550/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71448127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102762443.html
https://m.tb.cn/h.gqGDKvh?tk=73zk37XWhX3
D大调第九号交响曲(MAHLER:Symphone No.9)由古斯塔夫·马勒于1909年至1910年间所作,此曲连同‘大地之歌’,成为第十套由马勒创作之交响曲。由于马勒未完成第十号交响曲便已与世长辞,故此首第九号交响曲,亦是马勒生前最后完成之交响曲。
马勒的《第九交响曲》,D大调,作于1909-1910年,由布鲁诺·瓦尔特于1912年6月26日在维也纳指挥首演。在此曲之前的《大地之歌》,原应称 为《第九交响曲》,因考虑到与第九有关连的作曲家的命运,才舍第九不用。作此曲时,马勒好像已安然超越了死亡,在第一乐章发展部也曾记有“呵,我消逝了的 青春,我消费了的爱”,第三乐章开头记有“给在阿波罗的我的弟兄”,第四乐章结尾有“像死那样结束”。
《第十交响曲》,升F小调,作于1910年至1911年,是他最后的作品。因马勒本人于创作该交响曲期间逝世,因此被视为“未完成的交响曲”。马勒总共完成了9首编号的交响曲和一部交响性声乐套曲《大地之歌》,此外他还留下了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作于1910年至1911年。马勒去世后,一直有音乐学家和作曲家试图完成这部作品,因为他虽然没有完成,但是留下了不少的素材。该交响曲已经有不少演出版本,这部作品已经像他的其他作品一样,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是1908年马勒创作的交响乐。交响性套曲,作于1908年。 1911年11月20日由马勒弟子布鲁诺·瓦尔特初演于慕尼黑,当时作者已经去世。作品用女中音 (或男中音)、男高音演唱加上乐队演奏。作品的副标题为“一个男高音与一个女低音(或男中音)声部与管弦乐的交响曲”。
作品虽是交响曲,却未排入其交响曲的编号,按照马勒作品的顺序,这部作品应排为“第九交响曲”,而这被马勒认为不吉祥,因为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都是在写完自己的第九交响曲后去世的,所以最后定名“大地之歌”。作品采用了汉斯贝特格(hans bethge)《中国之笛》七首中国唐诗的德文版为歌词,在西洋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网摘,感谢原作者)
yzfpc
发表于 2024-9-18 11:04:54
2024.09.18
今日唱片
PHILIPS 精选测试碟-THE WONDERFUL NEW DIMENSION/美妙新维度 三洋无字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7372238795/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71540787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102773227.html
https://m.tb.cn/h.gqEmLAN?tk=MY4p377oEYE
yzfpc
发表于 2024-9-19 10:50:11
2024.09.19
今日唱片
世界最早50CD之一 CBS 渡辺貞夫-ORANGE EXPRESS/渡边贞夫- 橙色快运 日3500元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7375744007/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72118829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102791402.html
https://m.tb.cn/h.grU2aIp?tk=QF8I37KSWPB
渡边贞夫被誉为“日本萨克管之父”,生于1933年,从小就受到日本传统音乐的影响,后来通过美国驻军的电台才开始接触到西洋流行音乐。积数十年浸淫之功,渡边贞夫已完全打入了国际爵士乐主流世界,能够与欧美爵士吹管高手分庭抗礼,一较短长。在美国、非洲、拉丁美洲和日本这些各不相同的音乐土壤上,善于融合的渡边贞夫已经造就了自己自然随兴的艺术个性和浪漫优雅的音乐风格,从而成为当今日本乃至于整个东方最有成就和影响力的爵士音乐家之一。(网摘,感谢原作者)
yzfpc
发表于 2024-9-20 10:59:11
今日唱片
LONDON 斯特拉文斯基-诗篇交响曲&夜莺之歌/夏伊 西德无字银圈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7379620588/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74219066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102807433.html
https://m.tb.cn/h.grbD5IS?tk=E1vh37Aes7t
伊戈尔·菲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Igor Fedorovitch Stravinsky,1882-1971),性别:男,1882年6月17日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附近的奥拉宁堡(今罗蒙诺索夫),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
1901年入圣彼得堡大学攻读法律,1903年师从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学习作曲,1909年起写了许多著名的芭蕾舞音乐,享有世界声誉。第一次大战期间在瑞士居住,1920年起为法国公民,1939年开始定居美国,从事指挥和创作活动。他是现代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创作大致可分三个时期:俄罗斯风格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序列主义时期。
《诗篇交响曲》是二十世纪的音乐巨作之一,也是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巅峰之作。斯特拉文斯基通过它竭力挥洒了自己在创新音乐建筑术与宗教信仰两方面的热诚。这是一部合唱与乐队交互辉映的、艺术和信仰相互交通的精神文献。
产生这部作品的具体因缘是波士顿交响乐团成立了50年,作曲家要创作一部精品作为献礼。斯特拉文斯基在《我的一生纪事》中写道:“写一部气势庞大的交响乐作品这一念头,我蓄意已久,因此我很乐意接受一个和我的愿望完全吻合的建议,我有选择乐曲形式和采用乐器的完全自由。”他在完成的总谱上用法语写道,“本交响曲为赞美上帝而作,献给波士顿交响乐团,庆祝乐团成立五十周年。”
《诗篇交响曲》虽然用了“交响曲”之名,但与古典交响曲式可以说毫无关系或只有很少的关系,“交响曲”在这里主要意味着十分古老而简单的“音响结合”的意义。全曲分3个不间断演奏的乐章,代表了祈祷、感恩和赞美诗。
歌词取自拉丁文《圣经》,之所以做这样的选择,乃是因为拉丁文在宗教仪式中早就相沿成习,作曲家可以放手大胆地发挥歌词的“语音”价值。三个乐章的歌词分别选自《旧约全书》中《诗篇》的第39、第40和第150篇。
在音乐技术方面,斯特拉文斯基在乐队编制和配器上特别花了一番功夫,他没有采用充满感情的小提琴和中提琴,也放弃了音色迷人的单簧管,从而让其他木管乐器那较为朴实的音响得以在乐队高音区域炫耀,而长笛被增加到了四支,还包括进了两架钢琴,合唱队定为包括童声的混声合唱队,从而使乐队的色彩显得既严肃又感人至深。而该曲内含的音乐语汇尤其丰富多彩,包含了固定音形、泛自然音阶体系、打击乐器效果、清澈的织体、常常出现变更的节拍、镶嵌工艺般的结构,特别是巴赫风格的复调被大量运用,突出表明了作品的新古典主义特征。
里卡多·夏伊(1953年-),意大利指挥家,早年以指挥歌剧而成名,近年开始指挥更多的纯交响乐作品。曾任柏林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82-1989),并长期担任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首席指挥(1988-2004)。2005年至今,任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 音乐总监。
在世界指挥艺术中,大器早成的杰出人物一般是比较稀少的,因为指挥家不同于其它类型的表演艺术家,它的专业特性决定了它必须需要艺术阅历丰富和音乐思想成熟的音乐家来担任,因此许多指挥家原先都是著名的作曲家、器乐演奏家和歌唱家。然而在指挥发展史上,也的确出现过一些天才的少年指挥明星,例如美国指挥家马泽尔、前苏联指挥家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以及本文中的夏伊等。马泽尔和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作为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神童”指挥家,曾以其不可思议的天才震惊了整个世界,20 世纪中后期中威名显赫的指挥大师,而里卡多·夏伊则是时代转入到20 世纪中叶才诞生出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新兴巨星。他的出现,使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马泽尔式的天才人物的特殊魄力,因为夏伊本人身上早熟的天才能力,已经使世人尽情地领略到了他那大器早成的绚丽风采。(网摘,感谢原作者)
yzfpc
发表于 2024-9-21 10:29:47
2024.09.21
今日唱片
发烧天碟 VICTOR 鬼太鼓座-传说「伝説」LEGEND 日本JVC长城标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7383189673/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74455789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102822980.html
https://m.tb.cn/h.grZycbO?tk=uw3u3i6QZoG
“太鼓”是日本传统的鼓艺表演形式,由于其所擂出的山崩地裂的巨响,加上低频如飓风般袭来,其音压之高,力道之强,爆发音之猛,非言语所能形容。鼓乐的齐奏与独奏交错而至,令人陶醉。这是燃烧生命的舞台艺术,刚柔并济则是其魅力所在。
鼓声错落有致,舞台溢流下一波波声浪, 听众胸腔为之共鸣震颤,却不感压力造成的苦楚; 全身肌肤接受声波按摩,反而有种通气的快感。 那种使尽全身所有力道的畅快感, 使观众精神也得到毫无保留的解放。
该团由十至十五位左右团员组成,除为数约十位的鼓手外,另有五位「客席」团员,担任尺八、筝、以及其它乐器。团员都相当年轻,从二十岁至三十出头都有。打击乐团中心有二,其一是隐身幕后的创始人田耕(Tagayasu Den),他是一手缔造鬼太鼓的思想及行动舵手。其二是「座长」高久保康子,这位现年三十一岁的奇女子长得娇小玲珑,四肢清瘦,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任人见到台下的保康子,都不会相信她会是鬼太鼓的领导者。然而保康子绝非可等闲视之的花瓶,她是舞台上的灵魂人物,舞姿动作的肢体美、吹奏笛子的冷艳,乃至挥击太鼓的狂放,让力与美天衣无缝的给合。鬼太鼓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刚柔并济、阴阳调和、全团凝聚一体。观赏者不会觉得是十位演奏者在表演,而是主从井然有序,宛如一人表演一般。仅管演出型态是现代的,但这种复杂而矛盾的日本民族性却在表演者一举手、一投足间自然流露。这正是鬼太鼓魅力所在。
闻名天下的“鬼太鼓”仍是HIFI发烧友入门必买的CD,事实上,它除了足以考验音场的表现、结像力和超低音之外,其实音乐本身也极够气势,“三国幻想曲”之中那种风雨欲来的战争景象,可说录音史上独一无二的,此碟超低频大约至28Hz左右,看看你需不需要换音箱。(网摘,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