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 发表于 2005-8-15 16:19:26

坑的深浅确实没有关系,但要记住的是,激光束是以较快的速度扫过CD表面,一秒钟之内要扫过几万个坑,所以读取的信号是否准确,有多少误码,和CD上坑的边缘清晰与否,有很大关系。正版碟的坑一定是比以它为蓝本翻制的盗版碟的坑更清晰、边界更分明(由于翻制造成的机械损失),所以读取时错误会越少,也就是音质会更好一些。

关键之处是,如果CD光束是象我们数萝卜一样,一个一个地慢慢数,那坑清晰也好模糊也好,都不会影响,不会有错,但别忘了激光束一秒钟是要扫过几万个坑,这个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和慢慢数坑有着很大不同,所以漏过一些坑、看错一些坑,是常见的。

事实上,如果把一张CD上的二进制代码,0100100...,写下来在纸上(大约有2亿个0和1),那CD机每次真正读取的信号,和这个代码肯定是有很多误差的,有很多不同,只不过耳朵听不出罢了。千万别以为激光头读取CD片信号是件很精确、没有错误的事情。而正版与否、CD制作工艺,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错误率,并造成音质的细微差别。

老戴 发表于 2005-8-15 19:12:09

下面是引用小白于2005-08-15 08:58发表的:
楼上,音响发烧友追求高分析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就要忍受碟片中的噪音!!!!

小小鸟 发表于 2005-8-16 11:00:24

如果从正版盗过来是没区别的,但是如果是从其他音源转过来的 盗版就有区别

UNnamed 发表于 2005-8-16 22:05:09

下面是引用小白于2005-08-15 16:19发表的:
坑的深浅确实没有关系,但要记住的是,激光束是以较快的速度扫过CD表面,一秒钟之内要扫过几万个坑,所以读取的信号是否准确,有多少误码,和CD上坑的边缘清晰与否,有很大关系。正版碟的坑一定是比以它为蓝本翻制的盗版碟的坑更清晰、边界更分明(由于翻制造成的机械损失),所以读取时错误会越少,也就是音质会更好一些。

关键之处是,如果CD光束是象我们数萝卜一样,一个一个地慢慢数,那坑清晰也好模糊也好,都不会影响,不会有错,但别忘了激光束一秒钟是要扫过几万个坑,这个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和慢慢数坑有着很大不同,所以漏过一些坑、看错一些坑,是常见的。

事实上,如果把一张CD上的二进制代码,0100100...,写下来在纸上(大约有2亿个0和1),那CD机每次真正读取的信号,和这个代码肯定是有很多误差的,有很多不同,只不过耳朵听不出罢了。千万别以为激光头读取CD片信号是件很精确、没有错误的事情。而正版与否、CD制作工艺,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错误率,并造成音质的细微差别。

数字信号是不允许有这样的差错的,先撇开CD audio ,如果一张数据光盘存储的是一个程序文件(.exe),我们把它copy到硬盘上,光驱能顺利读取,copy完之后程序文件也能正常运行,难道说这个文件其中有些字节很可能是错误的?!一个能正常运行的程序文件居然和源文件是有差异的,这绝对是不可能的,同样的道理,CD-audio也一样
我判断,声音的差异产生在模数转换的相关过程中!

UNnamed 发表于 2005-8-16 22:17:21

难道光头在读取数据盘的时候比较"认真",读CD-Audio的时候就比较"马虎"?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有可能产生010101...的字节错误

小白 发表于 2005-8-17 08:44:12

光驱在读取数据盘的时候,是反复读取直至完全正确的,所以读数据盘一个字节都不会错,也不容许错,但读音乐CD的时候,是一次过,不能回头反复读的,即使读不清楚也只能过!这是个常识问题。

只要注意一下光驱读数据盘的情况,和读音乐CD的情况,就很容易明白这点——读数据盘经常你可以听到光驱反复在转,其实就是第一次没读清,再反复在读,因为它一定要读准确,不容许一点差错,而读音乐CD,即使盘上有坏点,也只能以跳音或杂音来“抗议”,别的办法是没有的,光驱不可能倒回去反复读。

UNnamed 发表于 2005-8-17 13:38:14

CD-Audio盘在读盘困难的情况下也会反复读!
按照你的说法,只要我的刻录盘好,源盘好就能解决声音差异的问题,但事实上差异依然存在,所以把问题归结到读盘系统的纠错(读不出就跳过)机制上并不能完全解释清楚,"读不出就跳过"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而已

小白 发表于 2005-8-17 13:54:10

CD唱片虽然确实也有不得不反复读的时候,但那已经是信号一塌糊涂、无法播出声音的时候,而没到这个地步的时候,它是不会反复读的,是靠纠错机制去解决的。在一般情况下,好的CD片是决不会造成机器反复读的。要反复读的CD,一定是要么拙劣的盗版,要么是CD上有被损坏的地方。

举例说明。你在CD上轻轻划一道,或者粘上去一根头发,事实上这已经破坏了几百几千个“坑”了,假如CD机没有纠错能力,或者音乐缺了这几千个坑包含的信号就无法播放,那这张CD就该放不出了。但事实上这张CD是完全能放的,原因是,一,CD有纠错能力,二,音频信号缺了这几千个坑的信号,还就是能播放。

所以归结起来,你要明白一点:作为程序文件的DATA,和音频CD上的音频信号DATA,是有很大区别的,程序文件缺了一丁点都不能运行,也就是说对错码的容忍度很低,但音频信号缺了一点却还能播放,只是声音音质会略为下降而已,对错码的容忍度高得多。音频信号要到错得很厉害的时候,才会影响正常播放,造成机器停顿、跳音。

小白 发表于 2005-8-17 13:58:20

至于刻录盘和原版CD的声音差异问题,主要是2个原因,一个是抓取音轨的时候,会有JITTER,也就是说光驱读信号的速率会与“理想模式”有一个微笑的偏差,造成抓下来的音轨已经有JITTER误差。这和CDR及软件无关,完全是光驱的问题,也无法彻底避免,毕竟光驱是个机械马达操纵的机构,是肯定有误差的。第二,CDR上其实并无坑,而是靠烧录时激光束对表面染料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作用,模拟出CD上坑的效果。这个模拟的效果,离真正意义上的CD坑,应该是有微小差距的,会造成激光头读CDR上的信号误码会稍多一些。

creativestu 发表于 2005-8-19 15:35:16

下面是引用小白于2005-08-10 09:02发表的:
呵呵,为什么老是有人幼稚地认为盗版CD上的数字信号和原版CD是一样的呢?楼上这个典型的错误看法还挺有代表性的。

其实错的原因很简单:虽然CD上记录的是0和1这两进制代码表示的数据流,看上去只要0和1不搞错,不会有区别,但事实上,制作CD的过程是个典型的机械行为,是根据DAT母带制作出一个金属母盘,再翻制出一个母模,而后用这个母模去复制CD,相当于用模具制作雕塑的行为。这个行为一定会出现磨损、误差的。大家知道,再好的模子,用了久了也会磨损和误差,导致翻出来的雕塑和原本有细微差别。对CD来说,一张CD上记录了2亿多个坑,每个坑都是极其细小的,翻制过程中的每个磨损和误差都会导致CD上的坑和母模不一致,导致信号不准。所以毫无争议的一点是,商品化生产出来的CD和原始母模比,已经有翻制造成的误差。以商品CD为蓝本再去复制盗版CD,当然这个过程和上述一样,也会造成磨损和偏差,所以盗版CD的音质与原版比,当然是有畸变的,就象正版CD和母模比存在畸变一样。当然,制作过程越精密、设备越好,那么这种机械畸变会越微小,但无论如何都存在,而且由于制作盗版往往是粗糙的、不用心的,这种畸变会更大。所以盗版CD一般来说音质会比正版差不少。

而刻录CDR和原版CD的差别是由于另外一些原因造成的,最主要是两点:抓轨时难以避免的JITTER,和CDR盘片的反射率及质量。换句话说,由于抓轨时存在的JITTER,你抓到电脑上的音轨已经和CD上的比存在些许失真,再刻到CDR上,哪怕刻的过程完美无缺,刻出的片也不可能和原版一模一样。
搞什么啊?难道你的盗版盘还是压出来的啊?那我用的抓轨软件强制光驱按照数据盘的读取方法去读取CD—AUDIO(没有误码),那还有区别吗?

creativestu 发表于 2005-8-19 15:51:11

下面是引用小白于2005-08-15 16:19发表的:
坑的深浅确实没有关系,但要记住的是,激光束是以较快的速度扫过CD表面,一秒钟之内要扫过几万个坑,所以读取的信号是否准确,有多少误码,和CD上坑的边缘清晰与否,有很大关系。正版碟的坑一定是比以它为蓝本翻制的盗版碟的坑更清晰、边界更分明(由于翻制造成的机械损失),所以读取时错误会越少,也就是音质会更好一些。

关键之处是,如果CD光束是象我们数萝卜一样,一个一个地慢慢数,那坑清晰也好模糊也好,都不会影响,不会有错,但别忘了激光束一秒钟是要扫过几万个坑,这个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和慢慢数坑有着很大不同,所以漏过一些坑、看错一些坑,是常见的。

事实上,如果把一张CD上的二进制代码,0100100...,写下来在纸上(大约有2亿个0和1),那CD机每次真正读取的信号,和这个代码肯定是有很多误差的,有很多不同,只不过耳朵听不出罢了。千万别以为激光头读取CD片信号是件很精确、没有错误的事情。而正版与否、CD制作工艺,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错误率,并造成音质的细微差别。
光驱不是人,那是机器,几万个坑坑就吓倒光驱啦?那为了防止JITTER,以后可以开发强制光驱用数据盘的方法去读取CD—AUDIO盘的抓轨软件了,这样就不会有读取错了!再说了,同样容量的刻录盘,你的光驱在读取数据光盘是怎么发现已经发生读取错误的?靠的是已经写入光盘存储的纠错信息。既然CD—AUDIO不需要纠错,那为什么不把用于存储数据盘的纠错信息的空间也用于存储音乐呢?我们能刻录到CD—R上的音乐的大小也并没有因为CD—AUDIO不纠错而增加了吧。

小白 发表于 2005-8-19 17:21:34

楼上很明显还是没有理解CD上音频信号的机制,也没有理解什么叫JITTER(抖动)。CD抓轨时无论你用什么光驱,无论用什么软件,无论如何抓,都会有JITTER误差,这是无法避免的。你家里那个光驱在抓轨时的旋转速度,不可能完全地均匀,总归有极其微小的误差和晃动。这就造成抓下来的信号与母盘已有误差。所以,CD上那一个个几微米的坑(PIT)和平面(PLANE)的长度,在抓轨后肯定已经出现了误差,造成解出来的二进制码已经有了误差,不可能是完全准确的。

要理解一点,尽管二进制码0就是0,1就是1,是不会复制错误,但这个读取码的过程是一个机械马达操纵的旋转机构(光驱)来完成的,而世界上还没有一种马达是完美的、完全匀速没有晃动的,也没有一个机械旋转机构是完美的。所以二进制信号并不能毫无错误地从CD复制到你的硬盘上去!

我引用一段解释JITTER的文字在下:
需要精确的东西都是越精确越难以做到。数字音频需要非常非常高的时钟精确度,因为我们的耳朵对于声音的质量似乎异常敏感。因此,为了得到最精确的结果,我们需要非常精确的测量仪器。通常,数字音频设备的时钟都是由非常精密的晶体振荡器产生的。
正如Mike Story说的:“基于晶振(晶体振荡器以及压控晶体振荡器产生的)产生的时钟具有非常的低的jitter,但是jitter仍然存在。”("Crystal based clocks (XCO′s, VCXO′s) generally have the lowest jitter - but they still have some." )“在设备中还有其他产生远比压控晶体振荡器产生更多jitter的jitter源。”("There are other sources of jitter inside equipment that may contribute substantially more than the VCXO.")这里所说的其他jitter源主要是电源供电部分产生的电压波动,这些波动对于DA转换器是很致命的,它会导致转换点在逻辑上发生时间变化(causing variations in logic level switch points)。

ciw 发表于 2005-8-21 09:43:35

光盘上的炕不管是正版的还在D版的在使用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破损的!D版的天生容易损坏,盘的材料质量差是主要原因,印刷质量差也是原因!

但,正的也好,D的也好,数据都是以帧为单位记录在上面的,都带有纠错机制,这种纠错机制可以保证一定程度的错误可以还原出原始数据!但这需要更多的存储单元,但这是必需的,不然现在的光盘将会绝大部分不可读,谁也不能保证没有物理磨损!

如果D版的是从正版盘复制的话,那音质是一样的!

ciw 发表于 2005-8-21 09:59:40

大家都的都不错,都有道理,数字信号也会出错,但数字信号可以很容易的纠正错误,这在计算机里是最常见的技术的! 在数字信号信号传输中也用到,一种是CRC技术,可以发现错误,但不能修正错误,还有的就是可以纠错的技术了!
比如CD光盘有C1、C2错误之分,比如DVD刻录有PI、PO错误之分,比如Jitter对音频回放还原性的影响,再比如刻录时激光强度对质量的影响……

看看下面的吧,就知道为什么D版的音质和正版音质没有区别了,数字的好处就在于此啊!
CD光盘的编码与纠错

1)CD光盘的数据结构

可以说,CD光盘是人类信息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突破。CD最早于1982年10月份诞生,虽然距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它的相关设计在今天看来,仍是非常先进的,而且生命力仍然旺盛,即使是在DVD日益盛行的今天,也是重要的数据载体(媒介)。

要想了解CD光盘的纠错原理,就不能不先了解CD光盘的数据结构,确切的说就是CD光盘上数据的编码原理,它几乎囊括了当时最先进的编码技术,DVD与之相比,也并没有本质的变化。

CD光盘最早的产品是CD-Audio,其技术规范被称为红皮书(Red Book),应用于唱片领域,所以即使有了日后的其他扩展规范,也都是以它为基础制定的。

小资料:CD光盘的规范种类

 CD光盘的规范被业界以不同颜色的Book来区分,目前共有以下几种: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从黄皮书和绿皮书扩展出来的规范,它们分别是Multisession CD和Photo CD,索尼与飞利浦(CD的发明者并没有给它们单独规定颜色)。


在CD光盘中,数据的最小的可访问存储单位是Block(块),在CD-ROM规范中则称之为Sector(扇区)。在Red Book规范中规定,它们由若干个子块组成,这个子块就是比较难于理解的帧(Frame)。什么叫帧呢?我们可以理解为CD光盘编码的单位。从下面这张CD光盘的数据流程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帧与块的关系和概念。



CD光盘的数据流程,以CD-Audio为例

我们现在可以反向的来理解CD-Audio的数据结构的设计原理。由于CD-Audio分为左右立体声道,每个声道的取样精度为16bit,取样频率为44.1KHz,也就是说每秒取样44100次。CD-Audio规定,每一秒钟所读取的块数为75个,每个块又包含98个帧,那么采样数分摊下来是多少呢?44100÷75÷98=6,也就是说每一帧的取样次数为6次,每次两个声道,每声道的取样精度为16bit,因此一帧的容量就是6×2×16=192bit=24字节。这就是一帧数据为什么是24字节的来历(请注意图中红圈的部分,那就是决定CD光盘纠错的重要部分,也将是下文中着重介绍的内容)。

我们现在知道了CD光盘一个块的容量就是2352字节,这也是所有CD规范的通用块容量。但是,后来出现的CD-ROM规范中则将扇区的内部设计进行了更改,



CD-ROM的几种扇区格式:Mode 1就是我们常用的CD-ROM电脑数据光盘的格式,Mode 2则是CD-I、VCD、CD-ROM XA等光盘的格式(其中Form 1也是电脑数据光盘格式)。其中ECC代表额外的错误纠正码,EDC为错误检测码(CRC校验)

注意,上图只是扇区(块)的格式图,不要将它与上面的CD数据流程图弄混了,尤其是ECC部分,与图1中的“校验”是两码事,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会进一步讲到。

2)CD光盘的编码与流程

CD光盘使用了两种编码来分别保证光盘的刻录质量,一个是从信息的逻辑正确性上保证,一个是从物理刻录的通道脉冲的识别可靠性上保证。它们分别是CIRC编码与EFM调制编码。

CIRC的全称是交叉交错理德-所罗门编码(Cross Interleaved Read-Solomon Code),它的主旨是除了增加二维纠错编码外,还将源数据打散,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扰频和交错编码,使数据相互交叉交错,从而进一步提高纠错的能力,因为这样一来用户数据的错误将很难连续起来,有利于提高整体的纠错能力。



我们现在再来看看上面这张CD数据流程图,图中的编号就是CD刻录时的数据生成的过程。

第一步首先生成一个帧的原始数据,24字节,我们可以称之为初始帧(在相关标准中则叫Frame-1,简称F1)

第二步就是加入CIRC编码,一共8个字节,我们可以称之为校验帧(在相关标准中则叫Frame-2,简称F2),总字节数为32个。我们常说的,所谓的C1与C2纠错码就是在这一阶段加进去的,C1与C2的C就是CIRC编码的缩写。

第三步就是加入控制码,一个字节,我们可以称之为数据帧(在相关标准中则叫Frame-3,简称F3),此时帧的容量为33字节。

之后每个F3帧再加入3个字节的同步信息码就成为了最终用于刻录的帧,总容量为36字节。最后经过EFM调制,基本上是以每字节8bit转换成每字节17 bit的方式生成最终的信道脉冲(Channel bit)以控制刻录激光的开与关。

什么是EFM编码呢?就是Eight to Fourteen Modulation的缩写,即8至14调制。为什么会使用这样的编码对源数据进行“修改”呢?这还要从光盘的读取原理说起。



光盘上的凹坑与平面并不直接代表0和1

光盘的读取是根据反射激光的强弱来进行逻辑1与0的分辨,但激光反射功率的强与弱并不直接代表1或0。反射功率强弱的突变点,也就是反射电平的翻转点,将被判断为逻辑值1,长时间的凹坑与平面则都是逻辑值0。

这样一来,如果是连续的1,那么就意味着凹坑与平面要突变多次,会占用更多的刻录空间,从而将影响有效的数据容积(或者说是信息量),而若以电平的高低来代表1和0,如果连续的0或1很长,又很难判断有多少个1和0,0与1的转变也较难分辨,所以必须要加以一定的规则限制。这个规则可以借助某种编码方式来禁止连续的1,并且又能把连续的0的长度限制在某种范围之内以利于识别,这就是所谓的“游程限制(RLL,Run Length Limited)编码规则”。

EFM就是这样的一种专用于信息记录的信道调制编码,它将原始数据重新进行编排,以保证不会有连续的1出现,而连续的0则被控制在2至10个之间,可以表示为RLL(2,10)。也就是说,光盘上的信息中,两个逻辑1之间,最多有连续10个0,最少要有连续两个0。这样,有了相应的规则后,再配合时钟计时信息(每个信道脉冲的时间长度),就可以准确的分辨出数据了。需要指出的是,当8bit数据重新编成14bit数据后,两个14bit代码之间则还要符合RLL(2,10)的要求,因此还要根据相邻14bit代码的情况加入3bit的合并码(Merging bit),从而使最终的编码长度变为17bit。



EFM调制编码示意图,为了保证两个14位编码之间仍符合RLL(2,10)的要求又加入了3位合并码,因此EFM其实是8至17编码

了解了CIRC与EFM在CD数据刻录中的作用,就不难理解与之相关的CD刻录质量标准的含义,下面我们就将深入介绍有关CD光盘的C1与C2编码与纠错标准。而与EFM相关的就是我们常常能听到“高手”们讨论的Jitter,将在本专题后面的章节详细讲述。

3)CIRC编码流程

上文已经讲过,每个24字节的原始数据帧都要附加上8字节的校验码以保证帧数据的可靠性,而这个校验码则分为两个步骤来生成,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CIRC编码流程图,图出的W12代表组成一个F1帧的12个字(16bit),n代表F1帧的编号,A、B代表组成一个字的两个字节(8bit)

第一步:交叉交错后生成C2校验码

在介绍CD数据生成过程的时候,我们知道CIRC编码处于F2生成阶段,因此要先导入F1原始数据帧,也就是24字节。要知道,之所以称为CIRC编码,是因为在编码的过程中,源数据有交叉和交错的过程。首先,源数据要按两个字(图中的A、B)一组分成6个大组,偶数组进行两个字节的延迟,从而形成扰频交错编码。

这里要解释一下所谓的延迟,两个字节的延迟意味着延迟两帧。也就是说,当进行交错之后,偶数组已经不再是原来F1帧中的源数据,而是当前帧的前两帧中的偶数组数据(相对于前两帧,当前帧就意味着两个字节的延迟),原始的偶数组将在后两帧的交错编码中出现。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出,字的顺序在交错后发生了很大不同,这种前后帧数据交叉并且顺序交错的过程就是扰频交错编码。

此后,扰频交错后生成的新数据进入C2编码器生成Q校验码。Q校验码为4字节,最后生成的新数据为28字节,因此C2也被称为(28,24)编码,意思是指输入24个字节,输出28个字节。

由此可见,C2编码并是针对原始F1帧的数据进行,但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复杂的交叉交错的编码呢?这是为了保证纠错效率而设计,下文将有更详细的讲述。

第二步:字节依次延迟4帧后生成C1编码

将C2编码完成后,将进行大规模的字节延迟交错编码,执行这个操作的就是延迟线,延迟单位为4字节,也就是说4帧,操作单位是每个字中的单个字节。这个要怎么理解呢?比方说,C2编码后的的第一个字节不延迟,第二个字节则将延后4帧,第三字节将延后8帧……如此反复直至第28个字节,将被延后108帧。也就是说,C2编码后的28个字节,将被有规律的分散到109个帧中(第一个字节延后0帧,加上最后一个字节延后108帧,一共是109帧)。

延迟操作之后则进入了C1编码器,显然此时的数据与原始的F1帧数据差别更大了,C1编码器将在28个字节的基础上再生成4个字节的P校验码,从而完成了建立了F2帧的操作。由于输入28个字节,输出32个字节,因此C1也被称为(32,28)编码。从这个过程中不难看出,C1编码的对象中包含了C2编码(虽然是交错延后的),也承担了对Q校验码进行保护的任务。

现在的F2帧已经与F1帧有了很大不同,如果帧编号为n,那么F2-n帧中只有一个字节来自于F1-n帧。所以,严格的讲,C1、C2并不是对F1帧的校验编码,因为从C2编码开始,对象就已经不再是F1帧中的原始数据。这样(交叉交错)的目的就在于防止一帧中出现连续大量的错误而无法纠正,如果原原本本地按原始F1——C2编码——C1编码的过程生成校验码,将是非常脆弱的,如果这一帧的24个字节中出现连续大量的错误码,仅凭CIRC的设计,纠错能力仍然有限。若将源数据分散到不同的数据帧中,然后再进行校验,将大大提供单个数据帧的纠错能力。理论上即使24个字节原始数据全有问题,但由于每个字节最终分布在间距为4的28个帧(跨度为109帧)中,也有可能被完全修复。显然,如果不进行交叉交错的话,这种可能性是不会存在的。

4)C1与C2解码纠错

好啦,当我们了解了CD光盘的CIRC编码过程之后,就不难理解CD的解码过程,而解码过程就涉及到了纠错,纠错的效果将体现刻录的质量,或者说是驱动器的读盘能力。



CD光盘中的C1与C2解码流程图

在解码时,其实就是CIRC解码的反过程,原先C2先编码,现在是C1先解码,原先延迟的,解码时不延迟,而原先不延迟的则会根据规则进行延迟以反交叉交错进行数据还原。

从流程图中,我们可以发现,C1、C2解码是必经的过程,而并不像某些文章中所说的,C1应付不了的错误才会交给C2解码。事实上,不管C1解码过程中有没有错误,都要C2解码。从编码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两者所解码的对象完全不同,这也是为什么C1纠正不了的错误,C2反而能纠正,其实就是这个道理,而并不是说C2的纠错级别比C1高。

言归正传,C1与C2的纠错标准是怎样的呢?这里,业界使用了错误等级来对C1与C2解码进行了规定,可简写为En1和En2,其中E代表Error(错误),n代表出现错误的次数,1代表一次C1解码过程,2代表一次C2解码过程。

如果在一次C1解码中,发现了一个错误字节,即为E11,如果发现了两个错误字节即为E21,如果发现3个或更多的错误字节即为E31。其中,E11与E21都可以在C1阶段纠正,而E31则不行。但是,不要忘了延迟交错的设计,当前帧(F2)的错误字节是分散在跨度为109帧的28个帧中,经过反延迟后,这些错误的字节肯定不会再在同一帧中了,所以通过C2编码仍然有可能被纠正。此时,如果在一次C2解码中,发现了一个错误字节,即为E12,如果发现了两个错误字节即为E22,如果发现了3个或更多的错误字节,即为E32。与E31一样,E32也不能在C2解码过程被纠正,由于C2是最后一个CIRC解码器,所以E32的出现就意味着出现了一个不可修复的错误帧,因此它又称为CU(C-Uncorrectable,不可修复),对于CD来说,CU是绝对要尽量避免出现的。

在CD测试系统中,专门为C1与C2设置了状态标记(Flag),通过它们即可知道当前的纠错状态:



通过4个C1、C2状态标记来表示纠错状态表

5)有关CD光盘纠错的业界标准

在业界标准中,并没有对C2错误水平进行明确规定,而是更多的对C1错误率进行了限定,这是因为如果C2错误肯定会有C1错误,但如果有C1错误,不见得会有C2错误。

在CD-ROM的规范中规定,随机错误的标准是,每10秒钟出现C1解码的错误(E11、E21或E31)帧数不超过3%。我们可以算一下,按一倍速1秒读取75个扇区,每扇区98个帧计算,10秒钟里共有10×75×98=73500个帧,3%就是2205个帧,约为平均一秒220个帧。由于一个坏帧就意味着一个坏块(扇区),因此也可以认为块错误率(BLER,BLock Error Rate)为每秒220个,我们可以理解为1秒钟C1错误的总合(E11+E21+E31)不能超过220个。

对于连续的突发性错误,CD-ROM规范中规定,当在C1解码时出现E31,则视为不可修复的帧错误,连续出现C1不可修复错误的帧要少于7个。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BLER并不区分哪些块是可以被修复的,哪些块是不能被修复的,因为这里仍包括E31这一C1解码器所不能修复的错误。所以低的BLER并不能说明光盘质量的好坏。比如一张光盘的BLER=210,但没有E31错误,而另一张光盘的BLER=50,但全是E31错误,那么完全可以说后者的质量不及前者,虽然它的BLER更低,但有着E32的隐患。

小常识:关于CD光盘的C3解码

 在很多相关的文章中,大都提到CD光盘还会有一个C3解码的过程,但这并不确切。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讲到CD光盘有多种规范,而各规范中的扇区格式并不相同,有的有ECC校验码,有的没有ECC校验码,而这个ECC校验就是所谓的C3解码,可见并不是每个CD光盘规格都具备。

    严格的说,扇区的ECC校验并不是C3解码,而是被称为RSPC(Reed-Solomon Product-like Code,理德-所罗门乘积编码)解码。注意,CIRC是给每一帧进行校验的编码,而RSPC是给数据扇区进行校验的编码,两者不要混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每个扇区——RSPC编码——分成98个帧——每个帧再进行CIRC编码——生成最后的 刻录数据。

 在支持CD-ROM/-R/-RW的驱动器中,也都会有相应的RSPC解码器,由于RSPC的存在,因此即使在C2解码中出现了E32错误,仍有可能在RSPC解码过程中进行修正。这也是为什么CD-ROM(Mode 1和Mode 2-Form 1)是针对计算机数据存储而开发的原因,保证数据文件的准确性远比保证歌曲数据的准确性更重要。如果是普通的CD-Audio播放机,则不会有RSPC解码器(Decoder)。

ciw 发表于 2005-8-21 10:00:45

大家去看看这个网址吧!
http://www.plextor.com.cn/cs_11.asp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盗版CD和正版CD的音质有差别嘛?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