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84|回复: 37

[复制链接]

16

主题

225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9-28 0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BLOCK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引用:</font><HR>发起人 谷雨:
<B>以企盼“明君”、“圣主”的眼光看问题是这篇文章作者潜意识里的东西。&lt>所以这是一个有“封建残余”的西学爱好者的文章。&lt>其实,美国的宪法体制的出现一点也不奇怪,这是新教徒的必然选择。</B><HR></BLOCKQUOTE>
谷雨是学政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2-9-28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们的信仰和人文理念中。按一般的民族解放惯
一例,开国元首应由最具负责精神、贡献最卓巨的
  人来担司,惟具最高威望者才匹配这种象征“统
”-”的精神覆盖力和道德凝聚性——也就是说,
  须寻一位“镇”得住天下的人以坐镇天下。其时
  美国,此人无疑即乔治·华盛顿了。这位叱咤马
  背的将军,该如何面对唾手可得的最高权力和民
  众拥戴呢?历史学者有个说法:华盛顿打下了一
  场美国革命,杰弗逊则思考了一场美国革命
  (《独立宣言》和一切重大决策的构思者之
  一)。按通常的游戏规则,将军和“参谋长”一
  前一后登上御座就是了,要不干脆玩点野的——
  像刘邦和赵匡见那样:一个干掉另一个(或一
  群)。请悉历史的人都清楚,胜利后最棘手的莫
  过于权力的重组与分配了,常表现出比“造反”
本身更凶何更血雨纷飞的惊险场面。从世界历史
  的范围看,“造反”残剩的激情此际几乎无一例
外地向着阴暗、贪婪。狭私的方向转化,“共患
难”又岂能“同富贵”?你不这样想不等于别人
不这样想——不等于不疑心别人这样想。“树欲
静而风不止”,谁掌控了军队即等于把国家抄进
了自个袖筒,克伦威尔、拿破仑、袁世凯、博卡
萨、苏哈托、波尔布特……无不把军队视为家
产,逻辑很简单:个人即政府——政府即军政府
——军政府即国家。失掉了枪杆子即失掉了命根
子和最大的权力筹码,犹如虎嘴里被淘走了犬
齿,大象被锯掉了象牙——按“丛林法则”,真
是一天也活不成。
   此时的华盛顿。心里想什么?他在思考眼下这
支军队和政府的关系。
   1776年,《独立宣言》一诞生,大陆会议就
把军权正式授予了华盛顿。可当时这个仅仅概念
上的国家并无一兵一卒,华盛顿临危受命,历尽
艰险,从无到有缔造了一支属于新大陆的子弟
兵。八年浴血,终将殖民者赶下了大海,使“美
国”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理概念。现在,
建国者遇到了一道最棘手的难题:这些战功赫
赫、九死一生的将土该怎样安置?……正义的召
唤使他们将身上的布衣竞相换成了军服,可胜利
后的美国当务之急是和平建设而非斗争搏杀,并
不需要维持如此庞大的武备……怎么办?如何使
军队转化为一种真正有益于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而不沾带内政色彩的安全力量?欧洲及亚洲
的例子早已证明:由残酷斗争启动并急速旋转起
来的庞大激情,如果战后得不到合理的“中
止”,得不到妥善的转移与稀释,那将是极可怕
的——随时都有被野;动家、独裁者或宗派集团挟
持之危险。如何确定军队性质和在国家中的职
能,这是能否避免恶性政治与专制悲剧的最大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2-9-28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节。
   于其时的美国而言,真正实施这个理念并不
轻松。在此问题上,有一个人的态度举足轻重:
尊敬的乔治·华盛顿。这位披坚执锐的美利坚军
队之父,与军方关系最胶固最瓷实,彼此的感情
和信任也最深挚。按一般理解,双方的利益维系
无疑也最紧密,算得上“唇齿”、“皮毛”的共
栖关系。国会静静地期待着他的抉择,代表们焦
灼的目光也一起投向将军……虽然大家心中已悄
悄埋伏下了一个答案,但它只能充做“候选”,
谁都清楚,无论将军做何决定,军队都会奉为圣
旨,而国会亦将绝对地接受。
   在这样一个重大历史时刻,华盛顿显得异常
平静,他说:他们该回家了!
   这样说的时候,将军一点也没犹豫。但其内
。心却涨满了痛苦和疚愧:这支刚刚挽救了国家的
队伍,尚未得到任何应有的犒劳,而此时的财政
一片空白,军铜都发不出,更不用说安置费退休
金了。尤其伤残病员,亦将得不到任何抚恤……
如今,却要让他们回家——多么残酷和难以启齿
的主意啊。
   华盛顿做到了。他能够做的,就是以个人在
八年浴血中积攒起来的全部威望和信誉,去申请
大家的一份谅解。那一天,他步履沉重地迈下检
阅台,他要为自己的国家去实现最后一个军事目
标:解散军队!他的目光掠过一排排熟悉的脸,
掠过随己冲锋陷阵的累累伤痕之躯,替之整整衣
领,掸掸尘土,终于艰难地说:“国家希望你们
能回家去……国家没有恶意,但国家没有钱……
你们曾是英勇的战士,从今开始,你们要学做一
名好公民……”将军硬咽了,他不再以命令,而
是以目光在恳求了。寂静中,士兵们垂下头。当
他们最后一次、以军人的姿势齐刷刷向后转的时
候,将军再也忍不住了,他热泪盈眶,赶上去紧
紧拥抱部下……没有这些人,就没有美国的诞
生,但为了新生的“美国”,他们必须无言地离
去。
   一个理念就这样安静地兑现了。从构思到决
定,从颁布到履行,没有吵闹,没有喧哗与牢
骚,更没有动乱和内江。正直的第一代美国大兵
们,就这样循着他们尊敬的统帅指定的“行军路
线”,两手空空,一瘸一拐地回家去了。
   华盛顿也要离开了。他决意和自己的士兵一
样,开始“学做一个好公民”。他先把军中行装
打成包裹,托人送回故乡蒙梵依庄园,然后去找
好友杰弗逊,他们要商量一件大事:战争既已结
束,将军理应将战时授予自己的权力归还国家,
且刻不容缓,应尽快履行。
   这种主动弃权的事本不奇怪,尤其于华盛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5710

帖子

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9-28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我也看过几遍,在《读者》的政治文章里算好的,但也不过尔尔。
读者里的好文大都是一些短篇小说和文学性文章,比如前几个月有一篇关于普希金私人生活的文章,还有个短篇小说《肯塔基的红罗雀》。
至于政治评论文章,国内的杂志能刊登些什么?他们又敢刊登些什么?还不如去水母上看看,顺便骂两句余杰厉以宁之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2-9-28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更不足怪了,军队都可以遣散,拱让军权又算
得了什么。奇怪的是,这“紧要”关头竟无人赶
来挡驾,竟无臣子们的联名奏本——哀求“以天
下社稷为重,万不可弃民而去”云云。美国毕竟
辽阔,林子大了什么乌都有,擅长“成人之美”
的好事者自然也有过,只惜华盛顿死活不吃这一
套。近翻阅一套书,《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
库》,美国卷的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攀然
发现其中竟藏有华盛顿本人书简一封:《致尼古
拉上校书——1782年5月22日寄自新堡》。此
信起因于一位保守的尼古拉上校。独立战争激酣
之际,他曾暗里上书华盛顿,对之从头到脚捧颂
一番,再小心翼翼献上一记“金点子”:取消共
和恢复帝制,由将军本人担任新君……
   这个于“国家安全”业已构成威胁的信号,
一个腐朽透顶的馊主意——堪称“精神犯罪”。
但此劣迹却在人类史上屡见不鲜,在热衷威权的
主子们眼里,倒也不失大功一件:狭义来讲,反
映了提案人的忠诚;广义上看,亦可谓一项“民
意调查”临睐,让主人触到了一份妙不可言的
  “前景”……谁知,这份从后门塞进来的厚礼竟
使华盛顿心情沉重,羞愧不已。如同一位突然被
学生“贿赂”的老师,他感到自责、痛苦,陷人
揪心的价问:我何以使人恶生这样的念头?我究
竟曾做错了什么,以致给人落下如此印象?在这
封“尼古拉上校大鉴”的信中,他忧心忡仲疾
问:“您所说的军队里有的那种思想,使我痛苦
异常,自作战以来,没有一件事令我这样受创。
我不得不表示深恶痛绝……我过去所为,究竟何
事使人误解至此,以为我会做出对国家祸害最烈
之事,诚百思不得其解……若您仍以国家为念,
为B己、为后代,或仍以尊敬我,则务请排除这
一谬念,勿再任其流传,有厚望焉。”
   显然,华盛顿把这位从“后门”爬进来的尼
古拉当成了一个“屎盆子”,厌其臭、恨其秽。
怒其不争,捂鼻羚脚,又从“后门”给踢了出
去。有这样一段插曲在先 i我们即不难理解将军
后来的种种表现了,同时也极大地震慑了其他欲
效螫的M尼古拉”们。此时,距独立战争胜利
尚有两年。
   在今天的美利坚国会大厦里,有一幅巨制油
画,讲述的正是二百年前华盛顿正式向国会归还
军权的情景——
   一间临时租借的礼堂里(当时国会尚无正式
办公地点),历史功臣和国会议员们济济一堂,
屏息以待那个重要历史时刻的到来。会场气氛肃
穆庄严,大家已提前被那将要发生的一幕感动
  了:他们知道,再过几分钟,自己竟要接受“国
父”卸职仪式上的“鞠躬”礼——而作为受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2-9-28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只须让手指轻触一下帽檐即可。这可真有点
让人受不了,但必须如此,因为此非感情生活的
普通礼节,而是作为一种理念象征——从此它将
规定一种崭新的国家意志和政治秩序:将军只是
武装力量的代表,而议员却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代
表,无论如何,军队都只能向“国家”表示尊敬
和服从。
   华盛顿出场了。寂静中,其高大身躯徐徐降
落之幅度远超出了众人想象,代表们无不隐隐动
容,谁都明白,这是将军正竭尽全力——用身体
语言——对这个新诞生的国家理念作出最彻底最
清晰的阐释。感动之余,有人竟忘了去触帽檐
……    将军发言极简:“现在,我已完成了战争所
赋予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
尊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
……    谨在此突出委任并辞去所有的公职。”他
从前的一名下属,现任国会议长答道:“您在这
块土地上捍卫了自由的理念,为受伤害和被压迫
的人们树立了典范。您将带着全体同胞的祝福退
出这个伟大的舞台,但是,您的道德力量并没随
您的军职一起消失,它将永远激励子孙后代!”一
   据史记载,当时几乎所有的眼睛都流下了热
泪。
   个人、权力、军队、政府、国家……这些在
政治金字塔周围始终索缠不清的问题。就这样被
华盛顿们一系列大胆而优美的新思维杠杆给予了
澄清和命位。它们的性质与职能,被—一定格在
严厉的法律位置上,不得混淆或借越。将军朝向
议员们的“深躬”是为了让后人永远牢记一条常
识:一切权力来自上帝和人民,武器的纯洁性在
于它只能用来保卫国家和公民幸福;军队从来就
不是个人或集团财产,作为公民社会的一部分,
只能献身国防而不可用于内政;领袖本人须首先
是合格公民,须随时听从国家召唤,其权力亦将
随着阶段任务的完成而及时终止……
   这是第一代美国人为后世贡献的最杰出的理
念之一。犹如慈爱的父母在孩子胳膊上提早种下
的一粒“痘”,正是凭借这份深情的“疫苗”,
此后的美国政治才在肌体上灵巧地避开了“军事
独裁”的凶险。二百年来,“枪指挥国”
  “枪指挥政府”这类国际上屡见不鲜的惯例,在
美国竞始终无出头之日。
   华盛顿鞠躬的油画悬挂了二百年,“国家绝
不允许用武力来管理”这个朴素理念,在美国公
众。心里也扎根了二百年。两个世纪以来,美国政
治秩序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发生大的集团动乱和
恶性斗争——与华盛顿们最初对军队的定位有
关。          1974年     6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倒了运,当最高法院的传票下达时,白宫幕僚长黑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2-9-28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引用:</font><HR>发起人 南开米饭:
<B>
这篇文章我也看过几遍,在《读者》的政治文章里算好的,但也不过尔尔。
读者里的好文大都是一些短篇小说和文学性文章,比如前几个月有一篇关于普希金私人生活的文章,还有个短篇小说《肯塔基的红罗雀》。
至于政治评论文章,国内的杂志能刊登些什么?他们又敢刊登些什么?还不如去水母上看看,顺便骂两句余杰厉以宁之流。</B><HR></BLOCKQUOTE>&lt>《读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2-9-28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l冒失地提议:能否调第82空降师来“保卫”白
D宫?犹太人国务卿基辛格轻轻一句话即令这位武
D夫羞愧难当,他说:“坐在刺刀团团围住的白宫
D里,是做不成美利坚总统的。”
D那幅画不是白挂的,它不是一道装饰,而是
D一节生动的课堂,一盏红灯闪烁的警告牌。它镌
D铭着第一代美国创业者以严厉目光刻下的纪律。
D尼克松难道会自以为比华盛顿更伟大、更享有军
D中威望吗?谁敢把乔治当年交出的权力再劫回
;来?保卫白宫和保卫每一座民宅的都只能是警
;察,而永远轮不到军队。美国《宪法》明文规
D定:任何个人、集团都不得对军队发号施令,动
;用军事力量干预国内事务是非法的。军队只能是
  “国防军”,而不会沦为“御林军”、“锦衣
  卫”之类。尼克松最终向这一理念垂下了高傲的
  头颅。他宣布辞职的刹那,脑海里会不会摹然闪
  出华盛顿那意味深长的微笑……
     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蚀人;停滞的权力也绝对
  停滞一个社会的进步。权力者爱护这个国家最好
  的方式便是在适当的时候交出权力。仪式一结
  束,华盛顿真的就回家了。像一个凯旋的大兵,
  两手空空,轻松地吹着口哨,沿波托玛克河,回
  到阔别多年的农庄。那儿有一幢两层简楼、家人
  和几条可爱的狗等着他。(五年后,当美利坚急
  需一位总统的通知正式下达,他的休养计划被迫
  中止。但连任两届后,他坚决辞去了最高权力职
  务,理由很简单:我老了,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他当然明白,假如自个乐意,即使再“耽搁”几
年,是决不会有人喊“下课”的。但那样一来,
即等于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即等于不尊重
国家和人民对自己的尊重……离职不久,他在故
乡的简房里平静地去世。)
   平民——将军——平民——总统——平民。
华盛顿写完了一个人平凡而伟大的生涯故事。/\
年军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总统,值国家最艰
困之时,实在没什么“荣福”可享……每一次都是
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每一次都是听从国家召
唤,履践一个公民的纯洁义务。那提议用“华盛顿”
来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智慧了。人类历史上,大
人物的名字比比皆是,可真正经得住时间、真相
和道义检验的却凤毛膨角。有的凭权势或时运,
固可煌赫当朝,但“验明正身”后很快就暗淡无
光,甚至被弃汰如粪。而“华盛顿”不,作为生
命个体,他的清白、诚实及所有伟岸特征告完整
保持到了生命终点。作为一个响亮的精神名词,
其理想内涵不会因光阴的淘洗而褪色变质,、相
反,却历久弥新,来自后世的敬重与感激亦随着
历史经验和世界参照的积累而愈发强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2-9-28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23

帖子

12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9-28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888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9-28 0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读者越来越无聊,低级的编造的故事打着高级的幌子&lt>------------------
  我  很 崇 拜 阿 根 廷 的 卡 尼 吉 亚 ,人 们 都 说 他 跑 得 象 风 一 样 快 , 所 以 叫 他风 之 子 。 由于 我 跑 的  比 风 还 要 快 ,所 以 大 家都 叫 我 风 的 爸 爸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2-9-28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引用:</font><HR>发起人 luxple:
<B>《读书》和《读者》完全不同风格,9月期上一篇《……胡适》非常好。(整本还没读完)</B><HR></BLOCKQUOTE>&lt>读书里类似的讨论宪法精神的文章水平高的多,但估计没几个人愿意读。
所以政客和思想家是不一样的,尽管政客的辞藻更华丽。&l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23

帖子

12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9-28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71

帖子

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9-28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谷雨兄,IMHO,这不算什么好文章。&lt>尽管在这个秋季,此文好像多了一点点含义。&lt>感情多过理智,想像多过实际。&lt>我们不能总是盼望着明君出现,期望他安排出好的制度。&lt>这一段,在学习上个世纪的历史,及两千年前秦朝统一前后的历史,看了袁世凯的传记,及有关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的书,深有启发,深有感触,好多模糊的事情,都逐渐变得清晰。我们是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现在怎么办,看别人的历史,不能解决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2-9-28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企盼“明君”、“圣主”的眼光看问题是这篇文章作者潜意识里的东西。&lt>所以这是一个有“封建残余”的西学爱好者的文章。&lt>其实,美国的宪法体制的出现一点也不奇怪,这是新教徒的必然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24 13:54 , Processed in 0.105044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