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在上交听现场的非专业笔记

[复制链接]

29

主题

943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4-6-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12: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黑皮的爸爸 于 2015-10-17 12:42 编辑

10月14日,计划外的半场音乐会——New Seasons 四季

本来没我什么事儿,票是给家里领导买的。后来领导要保持晨跑的日程节奏,就说她只听半场,让我接班下半场。这主题按原文应该有点新时代的四季的意思。几年前在东方艺术中心听过加拿大飨宴乐团Tafelmusic的演出,也是他们拿手的四季主题,小众乐团特色形式,先后跟中国古筝、印度西塔琴,还有爱斯基摩原住民演唱合作,只留下一个新鲜的印象。记得这场演出的曲目取材挺广的,熟悉的只有维瓦尔第四季,正好这个就是下半场的。

趁中场休息进了场,这克莱默的波罗的海乐团是个纯弦乐团(加鼓手打击乐手),比上次的室内乐团又缩小一半,总共就二十五、六个的样子。(好吧,今天就听质感吧。)只见有一架颤音琴摆在了前方中央,估计是本曲的特色吧。
果然开声就是颤音琴的solo,好销魂的音色呀,不管是搁在爵士乐还是跨界新音乐里面,水滴般的质感,流水般的律动,好听。本来颤音琴就是听的残响堂音,可是呢,中间听到好几处轰头,仔细听,发现都是发生在连续的几个强音,轻声的连续打击音符没有这情况,单独的强音也没有。不懂,Mark一下。
据说这位普什卡廖夫已经在打击乐领域拥有很高的名望,可我只知道美女打击乐音乐家Evelyn Glennie呀。反正这首曲子就是他改编的,总体听感还是不错,一时兴起还拿出手机录音了呢,虽然知道96K的压缩比没啥音质可言,呵呵。四季本来作品就是大俗,但是现场听到里面强力合奏和弱奏的瞬间转换,还是能够感受到二十多位乐手的能量。
曲子结束,颤音琴撤回后排,演奏家也坐到了后排,在乐谱架的后面,猜想是大键琴来弹低音通奏的吧,但确实是没看清这架琴的身形,倒是怀疑摆放在乐池左右的两个喇叭让我猜想会不会是电子琴发声。

最后的曲目是菲利普.格拉斯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标题“美国四季”。大师吉顿.克莱默登场,短暂的鼓掌之后马上开始演奏,作品本身就没有什么炫技,旋律也比较入耳,也就没法再去关注什么所谓的大师音色了,就是安心欣赏。
听久发现这部作品好像是不停的在重复,跟我们通常的理解的协奏曲结构完全不沾边。曲子比较强调节奏,除了低音通奏,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有比较多的表现,大师也时不时用脚打拍子,想是比较晚近的作品吧。亲眼见识传统乐器表现贝斯的能量还是很有收获。有意思的是,不仅是拨奏,低音提琴拉弓演奏也能出贝斯效果。
就这样,在显著而又轻松的节奏当中,动听的旋律流淌,清爽又不失饱满的音色,着实有几分让人心醉(大师带队为你演奏好不好)。就这样我闭上眼,欣赏,然后,打了两分钟瞌睡(十多年前第一次听大作品才发生过的好不好,记得听的是勃拉姆斯第一)。整首作品除了突出节奏感,就是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虽然听得出是有些变化的,但是我等尚停留在奏鸣曲式阶段的业余听众实在是没能力像庖丁解牛般的来拆解。虽然好听到瞌睡了两分钟,还是觉得是听懂了一点作曲家的意图的。

回家,好奇的看了看家里领导买的本场节目单(她也是中场买,据说上半场的演出也很神奇,所以买本看),以下是解说词的原文:“音乐表面是不断反复的固定音型和怡人的旋律,反复;维瓦尔第音乐中的重复并不像格拉斯那样规律化,但我确实发现了许多相通之处。” 这样看来我还是听到了一些东西,虽然没什么值得傲娇的,但是确实给像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一点信心。

记得哪本书上说过,你可以说没看懂一幅绘画作品,不管是达芬奇的经典还是毕加索的东东,但是对于音乐,没有说什么听不懂的,只要去听,就能听到一些东西。我想,即使我的感动、共鸣不一定是作曲家的原意,我也完成了一次音乐的旅行。好吧,引用一句莎士比亚的大俗金句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就像小白老师在前些日子本坛的一个关于识不识五线谱的帖子里表达的观点那样。我想这应该是我在这半场音乐会上最大的收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943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4-6-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09: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周二,11月3日,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拉赫马尼诺夫第二交响曲。林昭亮小提琴,台湾爱乐,期待中。
蛮久之前订的票,挺容易忘记或者记错的。上次听的巴赫大无居然拿着第一场的票听了第二场,票子长得一模一样。还好第二天曲目是1,5,6,挺喜欢的。现在就把所有订票都标在挂历本上面,老古董的东西总算有了实用功能。这里也再mark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943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4-6-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5: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黑皮的爸爸 于 2015-11-6 15:45 编辑

11月3日,期待中的柴小拉二来啦!
先说这“浪漫”的标题应该是来自两部来自俄罗斯的大俗曲目——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和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二交响曲。而这次演绎者却是来自台湾,总感觉好像有点不搭,但是小提琴是林昭亮,冲这块招牌也要听听了,又是小提琴协奏曲,大俗曲目。最近钢琴协奏曲倒是听了两回,而芬兰之旅的林德伯格的作品着实有些前卫,总有些不过瘾,克莱默的波罗的海毕竟是纯弦乐团。

乐团入场还是有意观察了下彼岸同胞的气质外形(今天初自由行时也有观察,外貌当然一样,着装现今已经基本同步,只是眼神中流露的心态还是有些不同),但是有两位高高大大的老外先亮了一下,一位是长笛手,一位是铜管小号,还有两位气质外形颇似来自东瀛,一位白发马尾是低音大提琴君,一位仁丹胡是长笛手,但是毕竟彼岸受东瀛影响较多,仅是气质装扮相似也未可知。要说最大特点,是乐手们落座之后发现,女团员竟然占据的半壁江山,75位中有36位之多,而且是弦乐、木管、铜管、打击各组乐手都有。这是迄今所见女性团员最多的一个乐团了,也许是跟彼岸小康社会有些关系吧。

开演第一个作品叫《化变》,是乐团专门委托旅居海外的年轻中国作曲家黄若的作品,估计是镇团之用吧。各种器乐的铺陈此起彼伏,着实有点摸不着头脑,总之某是无感的。结尾倒是模拟出阵阵秋蝉鸣叫最后弱音又变为蟋蟀低吟,听来有趣,只可惜节目册里说的是“最后这股永恒不灭的气息迸发、释放、消融于无垠的太空”。呵呵。

第二个就是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当然是先等小提琴家出场亮相,造型面貌跟宣传近照差不多,只是略老一些,端庄谦逊,像一位可敬的大学教授。管弦乐序奏之后独奏进入,琴声优美自不必说。(最近微博上看了段海菲兹教授学生的纪录片,同样一段旋律,还未出师的学生拉着就是不好听,大师一出手果然不一样。几位学生的背景不清楚,都是30岁左右,应当也不致于太业余吧)现场听下来,小提琴独奏部分的音效应当能够满足全场的聆赏,纤细的高音、温润的中音、饱满的低音都真真切切的展现在眼前,钻入听众的耳朵和内心。
听久了感觉弦乐组有些不给力,不会是女团员太多的缘故吧。顺便说明下,本场乐池布局是小提琴组左右布局,中提琴和大提琴分列左右后方。这当然也是一种方式,只是不知道跟更为常见的左高右低比,取舍是根据乐团习惯还是作品特点。不懂,Mark一下。
旋律十分陶醉,醉到我又闭起了眼睛(没打瞌睡哦),不觉中睁眼一看,诶,怎么不是美女,而是一位老学究在拉琴?今年听了混血美女钢琴家,还有北欧美女小提琴家的演奏,我中毒了,看来该检讨啦!不过颜值问题之于唱片乃至商演确实已经绕不过去了,没办法,我等俗物强大。
曲终自然是热烈的掌声,花献两束,指挥改敬了乐队长,乐队长又转赠邻座的女乐手。记得独奏家曲终向乐团致谢除了跟指挥、乐队长握手之外,还专门跟这位女乐手握手致意了下。不解,Mark一下。
听众热情,林老师报以维瓦尔第四季的一个小片段,刚听了浪漫而热烈的东东,来这么一段倒也清新,大师随意听众也舒畅,前排几位乐手齐声拨奏,不错的安可。

下半场真的是重头了,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交响曲。上半场的弦乐多少有些差强人意,所以原本的期待略有降低。不过演奏一开始,听感就大大的不同,声音要饱满有力的多,热度也能响应作品氛围。细看一下,原来弦乐组也加了乐手,小(中)提琴加了5位共41位,大提琴8位改10位,低音提琴6位增至8位。相应的,木管和铜管都是增加一管,原来刚才的协奏曲是有意安排的两管编制。效果嘛,真的是不错,第二乐章的热烈、震撼是足够表现的,到了第四乐章竟然还出了几分的辉煌感。
回说几位有独奏片段的管乐手,老外长笛手每次的演奏都不会让人失望,(记得早几年大剧院听麦斯基跟上交合作演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协奏部分的重头戏长笛就有些失望,特别是进入的时间点总有差半拍的感觉,虽然最后大师还是在观众掌声鸣谢时特别致意了这位乐手,但猜想可能是礼节性的。)第三乐章的单簧管是一位女乐手,真的很出彩,很感动,演奏员能有这样的戏份真的也是一种荣幸,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大师,音乐的道路不说坎坷,或者鲜花,平淡应该是大多数。其实这个乐章管乐部分出彩的很多,乐手也很出力。不过到了10点左右,总有听众离场,可能住的远吧,可是,竟然有在大俗大美的第三乐章起头离座的!不知道会不会在走道上驻足停留。呵呵。一般都会说拉氏作品多大俗,开场前场外乐团的推广讲解倒是提供了另一个观点:不是滥情,而是高贵。反正我等初级无需忌惮,欣赏就好。只是猜想乐团可有蓝营子弟多少,那种异土怀乡的情感是不是在演奏当中也有些许感同身受呢?最末一个音符刚落下,四周掌声四起,应该是大家都很感动很过瘾吧。
还是花献两束,一束乐队长,很快转手邻座女乐手,指挥出手慢了,就走入乐手席,献给了那位单簧管女乐手。真想替指挥说句,You deserve it.
听众热情依旧,尽管已经近10:30了,乐团还是加演了一首序曲,指挥是背谱,我就不知道是哪部作品了,呵呵。

回家又听了一遍交响曲的第三乐章,真实俗不可耐啊!边听还翻了翻节目册,里面竟然所有乐团成员的名册,这份细心,这份对音乐家(也包括全体工作人员)的尊重值得学习。还有之前的几个疑惑在这里都有了答案:
老外长笛手有个中国名字——安德石,是首席,旁边的东瀛范就是日本人,宫崎千佳,副首席;
乐团有两位首席,吴庭毓和李宜锦,就是前排这两位,难怪都要同时致谢的;
低音提琴首席名叫傅永和,不知道是不是那位白发马尾大叔?
那位单簧管乐手自然是首席,名字叫朱玫玲。
(话说看了一遍所有成员名字,琼瑶味也好,民国范也罢,都-好-书-卷-气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1-10-25
发表于 2015-11-9 19: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能有机会听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943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4-6-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0 18: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便听的时候又听到了,最后加演的是格林卡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还是俄罗斯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943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4-6-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3 19: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3日,原来说好的余隆的协奏曲昨天看演出日历变成吕思清和孙颖迪的协奏曲了?曲目没变,看样子是指挥换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943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4-6-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18: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黑皮的爸爸 于 2017-1-23 20:09 编辑

昨晚余隆缺席,换上资浅新人。吕思清老师给力,加演连着两个炫技曲目,太值了。微店促销手滑没看日期,今天又有一场,委内瑞拉某青年交响乐团,指挥跟杜达梅尔一样帅哦,曲目还有一位叫查韦斯的作曲家作品,去听个究竟。下半场是最爱,之一,幻想交响曲。这回A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943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4-6-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11: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黑皮的爸爸 发表于 2015-11-13 19:22
11月13日,原来说好的余隆的协奏曲昨天看演出日历变成吕思清和孙颖迪的协奏曲了?曲目没变,看样子是指挥换 ...

前面说了今天的演出时临时换帅的,某不是鱼粉,但盛名之下原来确实是想见识一下的。换上的指挥是位名叫景焕女士,看履历也是在一些国内外乐团游历合作过的,只是不太出名的一些,反正音乐会的标题都换作独奏家的了,这细节就略过吧。
演出开始,照例先外貌党一下:上交也有不少的女乐手,但绝对没台湾爱乐那么多,大概三四成的样子。钢琴家孙颖迪帅锅一枚(是否礼服的因素,貌似有肚腩呀,音乐家也要注意健身哦)。女指挥当然也是男式礼服,指挥中的姿态看起来也是有板有眼,可就是在一位女士身上总感觉缺少点潇洒劲儿。(话说有木有专门适合女性指挥的招式?)

上半场的曲目是圣桑的第五钢琴协奏曲,演出和录音都不算热门,但印象中作曲家的协奏曲都还好听的。演出听来果然如此(好像前些天小白老师还推荐过圣桑的全五首钢琴协奏曲),各乐章的主题动机反差不算大,情绪起伏倒是不停的高高低低,经常的留给钢琴各种的发挥(不是指钢琴家),漂亮动听的音符不少,但又不是莫扎特那种旋律性的,所谓的“埃及”标题也没听出多少。总体上竞奏的成分少,倒是感觉像钢琴和乐队默契地轮流发挥。记得家里有套百代的廉价版协奏曲全集,回家再一总听听吧。(加演的什么曲目隔了许久忘了,好像是李斯特的旅游岁月某篇章吧,要是那六首好听的安慰曲我就会记住啦)

下半场的曲目是老肖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印象中是奥胖大师的专利作品。老肖的东西没怎么仔细听过,印象中除了第二钢琴协奏曲里面有一段长而好听的慢板旋律之外真的就没有什么期待了。好在是有机会听吕老师演绎,相信总能有点收获的。因为有上面的这些预期,所以这作品听起来也就没啥好与不好了。演出当中有一个细节这里mark一下,在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的间歇吕老师调了一下琴,这个并不常见,但是当三乐章的琴音响起也就明白了,这段是需要大力演奏的。

在我个人的体验,本场演出的重头其实是吕老师的加演,太给力了,连续两首热情的完整曲目,演出结束都已经十点半了。第一首加演是帕格尼尼的奏鸣曲,好听,刺激。小提琴独奏的音效完全能够hold住全场,饱满厚实有高有低。还特意仔细听了高音部分的音效,起初带着论坛里学来的印象——现场真实的小提琴高音应当是擦弦声而不是啸叫声,听着倒真的是这样。诶,到后来超级高音的部分啸叫声还是来了,有点像是管乐声,是这样的吗?但这是现场啊,没法骗你啊。再仔细听听,觉得虽然有点像长笛音,但是声音稳定而连贯,还是能感觉的出是弓弦声(视觉有没有起辅助作用不清楚)。总之这里把印象记录下来,以后有机会再细听吧。第二首加演的是***拉舞曲,旋律好听又熟悉,就是真想不起来是哪首,反正是被感动到了。

再来补充外貌党一下,吕老师是典型的北方汉子国字脸,唱片封面和宣传照这个特征不明显。男生小提琴家穿礼服演奏总感觉太刻板,电视上看到夏季音乐节开幕演出约书亚是着深色衬衫上场的,可能真的有点道理,😄。本场演出没有鲜花环节,不懂,继续观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943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4-6-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13: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黑皮的爸爸 于 2015-12-10 13:51 编辑
小黑皮的爸爸 发表于 2015-11-14 18:52
昨晚余隆缺席,换上资浅新人。吕思清老师给力,加演连着两个炫技曲目,太值了。微店促销手滑没看日期,今天 ...

连续两天现场,听的是high了,给自己立的约每次写笔记的压力倒是大了,其实挺羡慕老外有用录音随时记录想法的习惯,过去还用录音机,现在用手机就行。可惜没这习惯的再好也不感冒,还是打键盘吧。
去之前还是百度扫盲了一下委内瑞拉青年音乐拯救计划,知道这个乐团包括指挥都是该计划成果的一部分,应该跟杜达梅尔以及玻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有着共同的渊源。拿了本节目册,看指挥克里斯蒂安.巴斯克斯的履历也是游历颇多,还担任着挪威一个乐团的首席指挥。乐团是在国立青少年管弦乐团接受的系统教育,算第三代,乐团还接受过包括阿巴多在内的多位大师的指点。令人惊奇的是该团有165位音乐家,这么多人,上交这乐池坐得下吗?

乐团进场时自然是睁大眼睛,细数之下,大概在120-130之间吧,大于之前见过的最大阵仗纽爱的110,这编制不知道怎么算了,可以说四管加强版吗?(当时各器乐组分头数数来着,隔了几周都忘了)说下乐手进场,目前观察,除了上交自己是预先入座之外,来访乐团都是有正式的入场的。入场之后乐团演奏前试音是由乐队长指挥分组来的,先管乐后弦乐,也许是乐团规模太大一起试音太吵吧。指挥出场亮相,帅锅一枚,和美女乐队长站一起堪称金童玉女一对哦。
上半场曲目都是小作品,之前疑惑的一位叫查韦斯的是位墨西哥的作曲家(不是委内瑞拉狂人领袖业余玩票作曲)。第一曲伯恩斯坦《老实人》序曲一开声,大家就被巨大的声场,浑厚有力的音色给镇住了,乐曲最后强有力的合奏收尾余音未消,全场就等不及似的齐声鼓掌了。(杯具的是上半场每个小作品结束后的掌声习惯性地延续到了下半场的交响曲的每个乐章间歇)后面的两个作品都是拉丁美洲作曲家的作品,除了热情和力度,民族性的旋律还是很受用的,好过欧美的那些当代作品。听久了也稍稍听出点问题,主要是弦乐群声音不够细腻,有量但质感稍粗躁,比较扁平,跟纽爱的那种丝般柔滑相比确实有差距。不过呢铜管组音色好像不错,质地相当的一致,下半场的木管独奏部分也很出彩。每个曲目间隙还时常的有乐手轮换上场,毕竟人家可有160多位音乐家呢,板凳深度太深啦。

下半场的曲目《幻想交响曲》上半年刚听过上交的,这次倒是有机会听听大音量下的爆棚效果,而且是正中座位。反正音色已经有些适应了,那就听听作品。感觉上第一乐章延续了上半场那些作品的节奏感,好像有些不搭,到了第二乐章舞会一节倒是刚刚好。每个乐章间隙雷打不动的掌声也没怎么干扰到这些拉美的艺术家。总之,我听了最大编制的一次《幻想》,感觉不错。

好了,绝对出乎意料的是,这场音乐会的重头戏竟然是最后的加演,足足演了50分钟。先是两首拉丁的传统曲子,基本上就是孔泽尔的辛辛那提的音色,Tinto Puent的节奏和热力,听着十分的过瘾。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场内灯暗了一小会儿,当灯光再度亮起,所有的乐手都穿上了他们国旗图案的夹克,连指挥也不例外。不知道是观众热情还是他们本来就想要来乐一下的,居然来了个舞曲联奏,然后就是所有的乐手纷纷搞怪,有甩弓的,有摇头晃脑吹号的,全体变身爵士乐手啦,连低音贝斯都不消停,没事儿就转那个大家伙琴来玩,还有乐手串岗换座位的。演出休息时听人剧透说有演中国曲目《茉莉花》压轴,所以听着一首接一首的加演,还没等到,那还有完没完哪?然后总算等到了我们熟悉的旋律,那时整个场地早就被点燃了。总之吧,虽然不是一流的乐团,或许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943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4-6-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13: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话题:委内瑞拉青年音乐计划要在中国做的话会结出个啥果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2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3-11-7
发表于 2015-12-14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黑皮的爸爸 发表于 2015-12-10 13:48
连续两天现场,听的是high了,给自己立的约每次写笔记的压力倒是大了,其实挺羡慕老外有用录音随时记录想 ...

很好的听后感!支持!
自从今年夏季音乐会听了纽约爱乐,就喜欢上了这个音乐厅的音响效果,今年也听了好几场了。
只是观众素质有待提高,现场防贼似得管理也值得改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943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4-6-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5: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yzmtkkaka 发表于 2015-12-14 10:18
很好的听后感!支持!
自从今年夏季音乐会听了纽约爱乐,就喜欢上了这个音乐厅的音响效果,今年也听了好 ...

确实。害羞+担心。不太有经验的听众总有的。观察下来,带点普及性质的平价演出这种情况多点。大牌点的演出好点。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常有家长带小孩子来接受素质教育,也许开始在学琴吧。有回从楼上看下去,即使不吵闹也常常东倒西歪的,有点缘木求鱼了,不如在家多听听名曲选集培养点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10

帖子

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3
注册时间
2009-10-10
发表于 2015-12-25 16: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听得不少啊。感觉那里座位有点小,几个男人挨着坐,就有点挤
月舟移雾渚,枫楫泛霞滨。台上澄流耀,酒中沉去轮。水下斜阴碎,树落秋光新。独以星问镜,还云浮汉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943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4-6-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22: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diewalkure 发表于 2015-12-25 16:30
楼主听得不少啊。感觉那里座位有点小,几个男人挨着坐,就有点挤

嗯。座位不大,也不多。小厅那种不固定的普通座椅感觉x格还高上那么一丁点儿呢,但说不出啥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2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3-11-7
发表于 2015-12-27 11: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黑皮的爸爸 发表于 2015-12-26 22:10
嗯。座位不大,也不多。小厅那种不固定的普通座椅感觉x格还高上那么一丁点儿呢,但说不出啥理由。

小厅只听过讲座,还没听过音乐会,不知音响效果如何。
大厅设计的一个优点是无论什么位子都不会离乐团太远,感觉能全身心投入音乐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1-22 19:08 , Processed in 0.088014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