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gj2003 于 2012-8-6 17:20 发表
同意 白版的解释 自己刻录的盘 终归不是正规厂家的工艺与实现方式, 精确度也不好说----jitter产生了
恐怕是理解错了
2009年白版的帖子中有liubingpang烧友的回复:
Jitter是不会以某种信息的形式记录到WAV文件中的。数据本身是不存在Jitter的。Jitter只是在数模转换时产生的。如果是同样的系统,由不同转盘抓取的相同的数据必定得到相同的声音。
白兄所说的“来自数据流前端造成的jitter,会一直把它的jitter特征顽固地传递下去,包括来自最前端转盘机构的jitter”,这个在数模转换的场景下是存在的,但当把cd作为数据读取存入wav时,不存在数模转换,就不存在jitter问题了,不会存在“一直把它的jitter特征顽固地传递下去”。
关于jitter,举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把cd上的原始数据或者wav文件比作成一份交响乐谱,回放系统比作乐团。回放系统把数据最终变成模拟电流输出来,就好像乐团按照乐谱去演奏一样,这个里面存在一个转换的问题,即把乐谱转换为实际可听得见的音乐,就像数模转换一样。所谓的Jitter是在乐队演奏产生的,比如演奏不一致,节奏不均匀等等,就出现了所谓的“失真”,但这个失真不是乐谱本身的原因,是乐队的原因。
所以,从数据的层面看,wav是准确无误的,出错的是回放系统。回放过程是把原始的数字信号再加上一个时钟信号,运算出来的。原始的数字信号即wav文件,是完全准确无误的。而时钟信号的同步就不是一个数字问题了,简单的说,时钟同步就是“什么时候出现这个0或1”,而这个时间是需要精确到毫秒甚至更小级别的,因此不可能避免出点误差,“这个0来得早了”、“这个1来得晚了”,这么一早一晚,0还是那个0,1还是那个1,但是运算出来的模拟波形就不一样了,这就是所谓的Jitter。
所以,简单地说,Jitter只是在回放过程中产生出来的,而不是数据源本身的。这也就是为何小白兄把先锋的数字输出直接接到DAC,声音“像一泡屎”,而录成wav后“音质却不算太糟糕”。其实我相信几个wav的声音如果在同样一套系统上回放,声音应该是一样的。
但是小白兄在上一个帖子里的AB对比试听又非常可信。如果wav中间的数据一个字节都不差的话,AB听起来又差距较明显,那我只能认为可能是wav前面部分某些参数会影响解码时的算法?哪位好奇的兄弟试试把D50的wav文件头换到EAC的wav上去,保证两个wav100%一样,看看能否听出差距。(我的设备和耳朵都比较烂,之前的都听不出差别,这个实验我就不做了)。
Jitter的存在是因为除了数字源以外,还需要一个精确的的时钟信号。这个时钟信号简单说是“模拟的”,所以会有差错。
当我们通过D50把转盘的数字信号录下来的时候,是纯粹的数字到文件的“复制”,里面不需要一个精确的时钟信号参与运算,说白点就是“这个0早到了”“那个1晚到了”都没关系。而把转盘接到DAC上的时候,转盘不是单纯的向DAC“复制O和1”,而是已经包含了同步时钟信号的音频流,由于这个时钟同步信号是“模拟的”,所以不同的接口,不同的导线,其误差不同,造成jitter不同,声音不同。
有些朋友以PC内部的时钟精确不会产生jitter来对比,其实两者是没法比的,因为PC内部不牵扯到数模转换,CPU、内存、芯片组之间完全是纯粹的数字信息交换。时钟有一定的误差是没关系的,只要别误差到0变成1,1变成0就行。
所以关键就在于这个“转换”上,数字到数字的转换是不会有误差的,而数字到模拟的转换,转换过程中就已经有了模拟量的参与,有了模拟量,就有了任意两个实体都不同的误差,也就有了这么多“玄乎”的Hi-Fi厂家,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