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友根据什么来评价一套系统的声音
本帖最后由 沈阳-姜兵 于 2022-5-30 20:43 编辑假如我们说一套系统声音速度略慢,放的民谣吉他声音略厚,那这个参照是什么呢?根据什么说他速度慢,声音厚呢?
或者我们说这个系统放的吉他音色不准,略带染色,那参照的又是什么呢?
这里的吉他可以换成任何我们熟悉的乐器,吉他只是举个例子。
喜欢用唱片文件及QQ音乐苹果音乐。
虽然QQ音乐、苹果音乐也都有些差别但整体平衡性不会偏差太多,再找个相对中性点耳机耳塞,可作为调整器材的简单参考。 本帖最后由 chenbincyber 于 2022-5-28 08:51 编辑
中频的密度
多听!现场音乐会是真实的,只能作参考,音响就稍加了艺术性;小箱唯美,大箱唯真;多听多比较自然心中有标准有标杆。 多类型音乐。不能过于美化某一类型,而其它类型偏的太多;比如小提琴、钢琴,或者大部头作品。 能让你听着音乐打起拍动起来就是好器材 本帖最后由 celibidache2 于 2022-5-28 14:10 编辑
直觉。在无数次不同场合的现场聆听中,人会形成一种对“真实”的共性的感官印象。对于器材的最高评价是,在某一瞬间,我没有意识到我在听器材,音乐已经打破了墙壁冲到隔壁房间去了。。。
但是直觉既然是一种感性功能,它就必然会因人而异。“共性”之外的“个性”也包含于直觉中,比如音色的冷暖,喜好等等,这与烧友的自身条件与心境有关。比如有的老年烧友听不到高频,如果他因此想要把一套本来平衡的系统调的稍亮点,那就是一种“个性”了。但对于他本人而言,又何尝不是更接近占据他生命中大部分时光的,对于“真实”的记忆呢?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脱离意识去谈论物质的“客观”并不是万能的。纯粹用数据测量的方式,并不是真实的唯一标准
说到底,市场上那么多品牌,我们在买的就是设计师本人与我们的“共性”,一套系统也能极大程度地代表使用者本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归根结底还是音质和音色之间的权衡吧。
理想的声音我觉得某种意义上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直达灵魂深处的···这里抄书了:lol
当然了理想很难实现,退而求其次我喜欢那种看似柔弱内敛但内涵坚强韧性持久,弱而不灭的声音。
一切看似松松垮垮漫不经心,却任凭风吹雨打不改初心:lol 自己喜欢和熟悉的各类音乐。 我对好声音的感觉,场景是这样的:
1、先播放一曲现在想听的曲子,然后让roon radio自动播放推荐曲目,不用在意自己是否看书还是滑手机,就是不忍切歌的,这种感觉持续越久系统越满意。
2、数播情况下,只要一开声,就不想换曲或换专辑,对下一曲充满了期待。其实与第一条雷同了。对于那些玩数播会不停切歌的表示难易理解,也许系统还是不够满意吧。 能够静静听下去 当然是价格、品牌、产地:lol
不贵不好听
不是大牌不好听
不是欧美产不好听
本帖最后由 smtjh2007 于 2022-5-28 18:24 编辑
我猜楼主的标准答案是-现场(比如真实的乐器). 可不是人人都有条件去聆听现场的.咱大多数烧友是喜欢或者追求是将现场搬回家:) 感觉有点难回答哈,因素太多了,自我音乐修养?个人听力喜好?品牌价值?摆放环境?或者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