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go 发表于 2017-12-13 12:37:29

robinhook 发表于 2017-12-13 12:23
感谢分享经验。完全同意应以体验为准。只是多数网友分享的“体验”是非常主观的,几乎没有客观数据的支持 ...

我觉得这些天价品,以欧美的消费人群,他们的理性比我们高出很多,欧美的人我感觉都是很会生活的人,这些群体比我们大陆国人的消费观念很不一样,当然了,对于这些天价产品,我们保持的态度是,有机会也要试试,如果没机会试,也不必YY它,比如我目前对线世界的产品很感兴趣,说实话,店家也不会有很多白金系列的给客户试听,多数还是主流的 绿洲,月食,银这三个为主,本地的代理曾经表示,白金系列他们卖出的很少,都不会压货的,如果有客人要就订,高级制品确实有点尴尬,能体验的机会确实少

robinhook 发表于 2017-12-13 12:56:50

冰冰啊 发表于 2017-12-13 12:33
有时候发烧真的需要理性,线材,脚钉,避震架等等都是有效果的,但这些效果并非固定的,论坛上大多一面倒 ...

不确定是不是理解了这位朋友的意思。似乎不是在说我的文字误导,令人反感吧;P?

我可是费了老大力气支持理性发烧的。。。几万字的文章写出来,就是希望提倡评价声音的时候考虑效果的“尺度”问题。

线材,脚钉,避震架,我相信他们有效果。我觉得让我不愿大力投入的原因是这效果的尺度相对于价格实在太低了。而很多评测文章中它们神乎其神的效果和我自己的体验在尺度上是绝对不成比例的。

甚至包括昨天梵歌同学提到的“一个耳放一个声”。我的体验是,如果“一个耳机一个声”是评价为“一个声”的基准(一般情况下换一个耳机的变化作为100%),那我自己拥有(过)的5-6台耳放间,只要是同一只耳机,耳放换来换去它90%+还是那个声。所以我只能说换耳放不换耳机“基本都是那个声”。咱们说话不能“只定性,不定量。”定量的看看问题,话就不能那么说。

各人玩法不同。我的玩法是比较侧重拥有不同类型的耳机。音源耳放合格就好,配件不造成问题即可。HD800中频偏薄,与其花1800刀买银彩解决(效果存疑),不如拿起K240嘛。

工口⑨ 发表于 2017-12-13 13:01:03

有些hifi周边,完全是恐吓式销售,卖上天价!
很多东西都不想买,又不敢不买,简直了!
你系统一定要配多少多少价位的周边才能不让木桶出现短板!
还有些人眼高手低,在边上起哄,不到多少价位的都是不入流的lowfi!
买了天价设备感觉没多少提升,也一定要把血水往肚子里咽,使上吃奶的劲也要听出个1、2、3、4、5点巨大提升来,最后卖二手的时候才一起把血水吐给下家!
就算是很多老烧,认识了那么多厂家、DIY作坊、烧友,发帖测评、讨论器材也不一定能痛快的把话都说明白。
(偶没针对谁,不要对号入座)

初烧时候的被器材所感动的情况再也不见,钱继续砸,但是发烧的热情却也渐渐退去(眼界也高点了,器材也没那么神秘了,一分钱一分货,反正就是砸钱买罢了)
只想安逸的听歌却越烧越远。

那还不如退烧吧(主要还是穷)

reago 发表于 2017-12-13 13:14:03

本帖最后由 reago 于 2017-12-13 13:37 编辑

robinhook 发表于 2017-12-13 12:56
不确定是不是理解了这位朋友的意思。似乎不是在说我的文字误导,令人反感吧?

我可是费了老大力气支 ...
效果经过脑放后,是会无限放大的,我举个以前的体验吧,LINN AKURATE DS和KLIMAX DS,两台机器都是在店家那里同一套系统下对比听的,如果我没记错,是已经倒闭的BLADELIUS SAGA前级+YMER后级+ROCKPORT落地箱,具体型号我不记得。。。这套系统下,只更换两台音源,其它设备完全不变。出来的效果可以说没有差价那么大,毕竟当时AKURATE是34000,KLIMAX是89000,有个道理是,越到顶级,提升有限但需要投入的生产工艺,包括开发成本更高。。。因为为了追求目前技术的边际效益,这个追求就要付出很大的成本。

所以,你说的那些避震架子,例如SOLIDSTEEL,线材,避震钉,木头等等。。。。除了你本身要体验到区别,然后就是再考虑,这些区别是否值钱。。。比如昨日我提出要不要买SOLIDSTEEL架子,老婆说:宁可给钱我玩 线世界的 白金系列。。。因为她感受到了线材的区别,但还未感受过架子的区别。。

至于说测试的文章,说实话,有些烧友的文笔很强,很善于用文字表达 如果是满分100,他们也能在一条85分和88分的线材之间写出大大的不一样,而且这3分的区别他们也可以说明就是值得用10元的85分换成25元的88分,那么,这时候就要看,你是不是也属于为了追求这3分区别,愿意付出这巨大的金钱。

我再以线世界的喇叭线来说,月食(本人在用)以下的绿洲我觉得跟月食的差距就是值那个差价,而得出这结论,是结合我的收入而得出的,因为我知道,比我有钱的人,他们的眼中,只有白金才能听,下面的金,银,月食都是不能听的,就好似比我穷的人,他们也会认为 绿洲就可以了,月食也是贵了。

robinhook 发表于 2017-12-13 13:18:25

reago 发表于 2017-12-13 13:14
效果经过脑放后,是会无限放大的,我举个以前的体验吧,LINN AKURATE DS和KLIMAX DS,两台机器都是在店家 ...

边际效益递减这个我烧了15年当然知道。这也是经济学上的普遍原理。所以每个人都是在找到自己感到满足的平衡点。各自有不同当然很正常。

daniel_梵歌 发表于 2017-12-13 13:29:27

robinhook 发表于 2017-12-13 12:56
不确定是不是理解了这位朋友的意思。似乎不是在说我的文字误导,令人反感吧?

我可是费了老大力气支 ...

对啊,就跟茶叶、红酒一样的。第一次喝茶的,未必知道2百块跟2千块一斤的差别在哪里,或许“差不多”,对深有经验者,闭着眼睛尝一口就知道了,所以“一嘴巴”也好,“一耳朵”也好,这玩意很主观,没办法去量化百分之多少的差别才叫“一耳朵”——其实“一耳朵”的关键在于,灵敏的耳朵,和知道“听什么”,听到了那个第一反应的差异,顺着这个方向去辨析,就知道差别在哪了。这玩意得有点经验。经验可以交学费或者自己玩出来。

所以,这个“一耳朵”没法定义。以我个人来说,只能说几秒内就听出差别的,叫“一耳朵”;来回ab对比好几次,才发现差别的,不叫一耳朵。这东西每个人定义不一样,只有找到和自己耳朵灵敏度、判断力相近的烧友交流同一件器材,才知道。

robinhook 发表于 2017-12-13 13:35:06

我来贴一贴有关银彩线搜索结果的数据吧,都是Metadata,具体内容先不讨论。
1. Google搜索“Siltech cable”,结果310K条;
2. Google搜索“银彩线”,结果1070K条;
3. Headfi全论坛全文搜索“Siltech”,结果461条,而且大多是2010年以前的帖子。注意这是搜全文,一个贴当中出现的所有回复都搜,所以整个Headfi历史上Siltech这个词只被提到461次;
4. 俱乐部全论坛标题搜索“银彩”,找到494个贴。注意这是搜标题含这个词的帖子。可以想见若搜全文结果怕是10倍不止。
5. 美国eBay搜索“Siltech”,结果38个。
6. 淘宝搜索“银彩”,一页44个结果,共52页,2200+结果。

取对照组:
1. Google搜索“森海塞尔”909K结果。搜索“Sennheiser”36,800K结果。
2. Google搜索“拜亚动力”5,300K结果。搜索“beyerdynamic”9,340K结果。

robinhook 发表于 2017-12-13 13:36:21

https://www.facebook.com/Siltech.IAH/

另外,这是银彩线的官方facebook页面,共866个赞,877个粉丝。

供大家参考。

冰冰啊 发表于 2017-12-13 13:45:36

robinhook 发表于 2017-12-13 12:56
不确定是不是理解了这位朋友的意思。似乎不是在说我的文字误导,令人反感吧?

我可是费了老大力气支 ...

嗯,朋友过虑了,我指的是论坛上的风向,评测的不是如何合理的搭配系统,而是鼓吹高价周边的正面作用,却对反作用视而不见只字不提,而正面作用具体有多大提升也是含糊不清。

这种风向肯定会给人一种非高价不周边,一条线两千起不然都没资格言论的感觉。也正是这种感觉,让发烧的路线从慢慢升级慢慢体会声音的变化,变成了燥不可耐的一步到位然后不过如此的错觉。

在我而言,发烧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终点,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步到位就是终点。

daniel_梵歌 发表于 2017-12-13 13:47:14

robinhook 发表于 2017-12-13 13:35
我来贴一贴有关银彩线搜索结果的数据吧,都是Metadata,具体内容先不讨论。
1. Google搜索“Siltech cable ...

这个研究方法基本靠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不过看起来国内对银彩线材似乎确实更热衷一些。

提个小意见:淘宝搜索结果不太靠谱。你把淘宝搜索结果按结果从价格低到高排列一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kyokyo 发表于 2017-12-13 13:52:09

所以说,HIFI的根本是对声音的认识。

很多人,听着喇叭放交响,却并不认识每个声音是什么乐器发出来的,更遑论听出每种乐器音色是否正确了。这时候花的基本是冤枉钱,因为效果有没有提高,心里并没有谱,只能靠价格去反映。

daniel_梵歌 发表于 2017-12-13 13:52:56

robinhook 发表于 2017-12-13 13:35
我来贴一贴有关银彩线搜索结果的数据吧,都是Metadata,具体内容先不讨论。
1. Google搜索“Siltech cable ...

所以看到感兴趣的器材,你可以试试PM烧友。聊的多了,你就会发现那些人跟你的敏感度差不多,哪些人明显要不敏感些,当然也有少数胡说八道,甚至南辕北辙的

有机会去现场听听,交流交流,也知道同一个东西,不同人的不同听感

robinhook 发表于 2017-12-13 13:55:00

daniel_梵歌 发表于 2017-12-13 13:47
这个研究方法基本靠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不过看起来国内对银彩线材似乎确实更热衷一些。

提个小意见 ...

看了下,几十块的,估计是假货嘛,哈哈。eBay那38个结果也有很多事几十刀的,还是有可比性的。

另外若搜卡达斯,结果似乎正常一点,差距没那么悬殊:
美国ebay搜Cardas cable,233条
淘宝搜卡达斯线,结果18页,也就是800条的样子。

robinhook 发表于 2017-12-13 14:17:34

发了个新帖。看有没有老烧回一下吧。

njbear2017 发表于 2017-12-20 11:19:59

Nordost. 发表于 2017-12-7 01:02
这倒是真的,以前我把一些机线或是入门线当成宝物看待
玩了几年了,投入过几十万了,我自己从来不是以价论 ...

真相如此的扎耳。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可能真的是我们把萌新给吓跑了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