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zhhh 发表于 2009-2-11 10:58:33

光看小白写的就感受到了在享受啊!

过几天我也要看场音乐会,我有些纳闷,场内是不能开拍的,小白都是偷拍的吗?不开闪光灯吗?上次我用手机拍,巡场员还指了我一下,就立马收起来了,不过开场前拍是没人管的!

"天長地久"——情人節音樂會



柏遼茲:"愛的場景"選自《羅米歐與茱麗葉》

福瑞:"佩里亞斯與梅莉桑德"組曲,作品80

普契尼:"從未見過這麼美麗的女人"選自歌劇《曼儂 • 萊斯科》

普契尼:"奇妙的和諧"選自歌劇《托斯卡》

普契尼:"星光燦爛"選自歌劇《托斯卡》

德沃夏克:"月亮頌"選自歌劇《水仙女》

普契尼:"人們叫我咪咪"選自歌劇《藝術家的生涯》

新疆民歌 艾克拜爾 詞:"一杯美酒"

普契尼:"你愛我吧,新郎"選自歌劇《蝴蝶夫人》

演出時間約為1小時30分鐘,包括一節15分鐘中場休息。遲到人士須待節目適當時候方可進場。
節目資料由租戶提供。





--------------------------------------------------------------------------------

演出者:
澳門樂團

場地:
綜合劇院

門票:
$120, 80

票務優惠:
憑“澳門樂團之友”會員卡購買任何張數澳門樂團音樂會門票可享六折優惠。

製作:
澳門樂團

主辦:
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局

資料查詢:
(853) 2853 0666

ljw100 发表于 2009-2-11 11:43:51

听不到现场,只能看点相关报道。再转点网上的东西助助兴。

----------------------------------------------------------------------------------------
东方早报:     118岁“高龄”的芝加哥交响乐团早在20多年前就表达了访华的愿意,但这个美丽的梦想直到今天才终于实现———在他们第六次亚洲巡演中他们终于首次来到中国内地,来到上海,从而成为今年所有音乐演出项目中的焦点。昨天抵沪的海廷克甫一出现在发布会现场就被一哄而上索要签名的乐迷围得透不过气来。乐团华人演奏家张立国不无激动地感慨道:“(到中国内地演出)这是一场做了20多年的梦,回来的飞机上,我所有的同事都在问我激动不激动。”据悉,10日与11日晚间,芝加哥交响乐团将献演于上海大剧院。  作品:马勒写得毫无保留      昨天与海廷克一起出席发布会的还有三名华人乐手,其实,在芝加哥交响乐界,华人乐手远不止这些,而是有十多位之多,他们中间不乏声部首席,这也成为该团有别于一般乐团的一大特点。对此海廷克友好地表示:“这就是我们与众不同之处,众多中国演奏员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全新的音乐经验,其东方文化背景给我们更多人生感悟。”      此外,海廷克大赞这支美国乐团诚挚本真的个性,毫不讳言与其合作的这几年是自己整个人生中最开心的几年。“这不是我对这支乐团的恭维,而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他相当自信地表示音乐可以证明一切,“我的职责不是在这里夸夸其谈地为乐团做广告,而是用指挥棒演绎音乐来说明。”      在本轮次亚洲巡演中,海廷克选择了自己认为难度势比登山的马勒《第六交响曲》(简称“马六”),在上海大剧院的第二场演出当中,他将整场演奏该曲。“马六”是海廷克在成为芝加哥交响首席指挥后与其合作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此次整个演出季中的重要部头。他表示,马勒作品中的音乐感与人性内涵都相当丰富,莫扎特之前的古典乐派则善于把私人情感压在表面之下,从而创造出和谐平衡的感觉,而马勒则毫无保留地袒露人性本真色彩,而这种真实感也是它为什么在今天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新浪网:

    日前,新浪网电话采访了乐团中提琴副首席张立国,内容参见新浪网:

▲ 能否以您的亲身经历讲讲芝加哥交响乐团维持生命力的关键是什么?

  我觉得有两点,一部分是健全的管理机制。中国有句老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工资高,福利好,就有优秀的人去应考。第二点,芝加哥交响乐团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代代相传,所有的演奏家都以乐团为荣,也希望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水准,老一代带年轻一代,并作为一种传统延续下去。值得一提的是,芝加哥交响乐团的乐器可能是全世界乐团中最好的。要知道,这些乐器都是私人物品,不是国家或者乐团给你的,这里的每一件乐器都可以说是天价。乐团还有一个不成文的条例,要进这个乐团就必须有一把好琴,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很大的经济压力。其他乐团的乐手可能用一把普通的琴也能完成工作,他们会首先考虑买房、买车。而芝加哥交响乐团不一样,周围的人都用一把好琴,自己就会想,我怎么能用普通的琴呢。所以他们情愿不买房,不买车,先把琴买下来,宁可牺牲小我,也必须要保证乐团完美的音色。现在一把琴起码十几万到二十几万美金,多则60-70万美金。所以乐团的音色非常棒。
  
  ▲ 您在美国职业乐团任职20年,一定对所谓的美国五大交响乐团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相比其他四个乐团,您认为芝加哥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乐团的什么特质最吸引您?

  可以说,芝加哥“综合实力”要强一些。我觉得美国乐团灵活性大,色彩性强,力度变化大。如果你同意这三点,那么芝加哥交响乐团是在今天的美国乐团中发挥得最为淋漓尽致的。其中有一点,是因为它有全世界最棒的铜管声部,在美国五大乐团里是最棒的。美国的铜管声部总体在世界居首位,而芝加哥又是美国最棒的。最近《留声机》杂志把芝加哥选为美国最棒的乐团,有他的道理。克利夫兰属于严谨和风格的统一,保持欧洲乐团的精致的特色;波士顿色彩华丽,他们演奏法国音乐和印象派音乐没得说;费城交响则有深厚浓重的味道。对于老的发烧友而言,你不用报出乐团名,一听就知道是哪个团,芝加哥是很幸运的,一流的指挥都被我们请到了,从来没有空缺过,所以乐团一直在美国首屈一指的地位保持着。

  ▲ 您与海丁克有过深入接触吗?能否讲讲海丁克与乐团发生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海丁克很晚才出任客席指挥,一演出就被乐团爱上了。他在音乐上绝对是一个绅士,非常寡言。一旦站上指挥台,就象一位流淌着贵族血统的音乐家,整个人就像是音乐的代表,所有人被这种气质征服。他很少讲话,只会说“停,再来一遍”,从他的表情,手势中就能感觉出对音乐的感悟,让你不能有一点私心杂念,不能有一点点自我表现,完全只能为了音乐。过去的几位音乐总监性格非常鲜明,让人热血沸腾,而海丁克站的远远的,头朝着天,闭上眼睛在指挥,每个人都能看到他对音乐的享受,每一次演奏都是新的经历。

    ▲ 芝加哥和海丁克此次都是第一次在中国内地演出,最为一个职业艺术家,如果让您来推介2月13日,2月14日的这两场演出,您最想对中国观众说什么?

  一场都不要错过。我们选的马勒第六交响曲和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都是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名牌。国内听众很少听到这些作品,非常有挑战性。很多乐团选择的作品可以用色彩的绚丽来遮掩乐团的弱点,而这些作品可以说剥到了最后一层骨头,是见证乐团和指挥实力,没有任何遮掩的作品。海丁克之所以这么大胆的选择,是因为他很自信,很权威,听的就是基本功和作品的原汁原味,相信中国观众一定会喜欢我们的名牌作品。
  
  ▲ 相比欧洲乐团的“纯正血统”,美国的交响乐团中的华裔演奏家是最多的,这对美国本土乐团的发展和中国音乐水平的提升是否都是一件好事?在您看来,芝加哥这样的顶级乐团对华裔演奏家有何影响?华裔的加盟又在乐团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绝对是好事。华裔在一流乐团中占了这么大的比例,地位和过去是不能相比的,中国人的水平是世界公认的,无论是世界一流的音乐家还是乐团同事都是这么认为,相信这对华人音乐家是一种激励,以后会有更多的音乐家走进这个行列。同时,我也希望在管乐里涌现更多的优秀演奏家,这样中国交响乐团蓬勃发展的时期才是真正到来,目前弦乐是没有问题了,已经是世界一流,只是希望人数再多一点。
  我记得巴伦伯伊姆还在乐团的时候,芝加哥交响经历过多年的转型期,他希望将欧洲乐团弦乐演奏的温暖柔美的音色带到乐团。美国乐团的音色明亮、华丽,而乐团当地的乐手们就表现的不太适应这样的演奏方式,但是所有华裔演奏家却转型的特别快,特别灵活。巴伦伯伊姆说他最喜欢华裔音乐家。

ljw100 发表于 2009-2-11 11:51:07

白版29楼的评价,看来也与巴伦伯伊姆有关。

脚尖透明 发表于 2009-2-11 12:17:52

楼主的描述激起了我听布鲁克纳的兴趣,我原来只听古典乐派的作品的,最多加上个勃拉姆斯,不太听浪漫主义作品。

小白 发表于 2009-2-11 13:20:45

说到现场摄影,是绝对不能用闪光灯的,这是一个起码的礼节. 单反我怕带不进去,镜头体积过大,也没有带.

音乐会现场的光线情况,一般把ISO调到800,光圈开大,可以持稳. 用手肘架在座位的固定处,可以帮助持稳不抖.

偷拍还有个小技巧: 看准过道里的监督员没注意你的时候拍,而且最好趁音乐较响的时候拍,这样快门声被掩盖掉. 如果是很安静的乐段,快门声还是不礼貌的. :)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9-2-11 13:24 编辑 ]

小白 发表于 2009-2-11 13:47:03

原帖由 ljw100 于 2009-2-11 10:5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从白版25、26楼照片看,上台的乐手不超过85人,但弦乐群乐手达62人。

现场那种庞大、高比例的弦乐群组齐奏所发出的声音,我听过的两套过百万的以CD为音源的系统相比之下仍有不小的差距,倒是一套以LP为音源的三十 ...



这点很赞同. 我一直持一个观点: 现场弦乐群的音色,特别是世界一流乐团的弦乐合奏音色,是HI-FI系统最难播好,最难播象的.

我前面说了,小提琴组合奏时的音色,高把位有嘶嘶流动的空气感,低把位有钝钝的浓厚音色,还有大提琴合奏时的清晰,温暖,大提琴和倍大提琴拨弦时的自然而然的低频,这些对HI-FI系统来说都是最大的挑战.

所以HI-FI系统播好什么都不难,播好弦乐合奏的音色,是难中之难,也是鉴别系统的关键要害之一.

pipeorgan 发表于 2009-2-11 15:15:53

原帖由 dragon 于 2009-2-11 09:3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可怜我从6点站到7点半都没有买到1张黄牛票:'(

你走早了几分钟,就几分钟……

pipeorgan 发表于 2009-2-11 15:21:50

原帖由 viper16 于 2009-2-11 10:35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只买到一张3月8号维也纳爱乐的票,芝加哥的错过了,郁闷啊。

不用郁闷啊,维爱诠释理查德·斯特劳斯那是他们看家的真本事。

lcj 发表于 2009-2-11 15:34:38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9-2-11 01:20 PM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说到现场摄影,是绝对不能用闪光灯的,这是一个起码的礼节. 单反我怕带不进去,镜头体积过大,也没有带.

音乐会现场的光线情况,一般把ISO调到800,光圈开大,可以持稳. 用手肘架在座位的固定处,可以帮助持稳不抖.

... 我的经验是:预测大鼓快演奏时,半按快门达到极限,这样大鼓一响,会让你自动按下快门---------;P :D

pipeorgan 发表于 2009-2-11 15:53:02

原帖由 RickyLung 于 2009-2-10 23:1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广州有吗?

上周末在香港有2场半,今天上海还有一场,这周末在北京还有2场。

laoliu 发表于 2009-2-11 16:11:49

白版难道不觉得海顿101交响曲第二乐章那种非常有规律的伴奏音乐很有意思吗?

小白 发表于 2009-2-11 16:35:59

原帖由 laoliu 于 2009-2-11 16:1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白版难道不觉得海顿101交响曲第二乐章那种非常有规律的伴奏音乐很有意思吗?


有点儿意思 ... 但这种手法其实是太简单了. 老实说一个人浸淫在古典音乐里,会逐渐从简单听到复杂,最后只喜欢听复杂的音乐. 简单的音乐不是说不好,可以当背景音乐听,轻松随意地听,但不会再那么吸引人深入其中.而布鲁克纳的第7每次响起,我都要正襟危坐,侧耳谛听. 这不是随便当背景音乐或听着玩的音乐.

布鲁克纳和马勒的交响曲,高度复杂,乐队编制空前庞大,乐队的调色板被发挥到极致,能表达出无穷细腻的音色,层次,起伏,情感动态.不论是从HI-FI的角度还是从音乐的角度,都是更具吸引力的. 就象马勒所说的:"一首交响曲应是一个世界,它必须无所不包." 我觉得布鲁克纳和马勒的交响曲,真是做到了"是一个世界"的.

t1174 发表于 2009-2-11 17:03:51

其實環境影響大嗎, 台上好像滿滿的....

小白 发表于 2009-2-11 19:59:07

帖出海丁克的签名CD给大家看. 是亲笔签名的.

另一张马6是搭售的SACD. 片子都外面买不到,是CSO(芝加哥交响乐团)自己出版的.

llyzh 发表于 2009-2-11 20:06:10

呵呵,第3乐章小号进来慢了一拍,把木管凉在那里了。。。。。小白也听出来了啊!看来都是高手,还有就是感觉这支芝加哥和印象中索尔弟那那支区别还是满大的,那著名的
铜管声是听不到了,但多了欧洲乐团的细腻,不知道明年开始穆蒂会把乐团变成什么样:lol

顺便提一句,难得昨晚上海大剧院座无虚席啊!这对上海的古典音乐界是件好事,但对小万这样的在外面的“斗牛勇士”来说就是件坏事了。。。;P

[ 本帖最后由 llyzh 于 2009-2-11 20:08 编辑 ]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留在记忆中的一个夜晚——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上海首演音乐会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