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周日得闲和久别的老友相聚,欢乐之心溢于言表。更幸运,哦也许是不幸的是天公不作美,大雨频至,无法游西湖,逛运河,只好圈在家里。因此才有了这“久违”的对比。
400i是我期待已久的耳机,而6和560虽然都已听过却不同场,多少有些遗憾。这次mbl前后级两种驱动方式,倒是解了我沉积已久的疑虑。
He6我用solo驱动过,一股爱华耳塞的回忆扑面而来,和这次用mbl 5010前级耳机口上的表现相比,solo无论驱动力还是信息量上,似乎都有不小的差距。前级下的he6被控制的非常精致和得体。细节一个个从容蹦出来的感觉与jade静电耳机相仿,清楚,轮廓完整,不突兀,不抢,不冲。缺点和优点完全相应地是硬币的两面——像一个清教徒或隐居者一样拘束和谨小慎微。联系我最近恶补的一干华人演奏家的古典音乐作品,我认为He6身上有非常传统的东方审美,聆听像是修行,粗茶淡饭里透出某种禅意。
我试图用8010后级的喧闹中找到流传于jade和he6中我认为宝贵的清净、安宁和真诚直接。我发现在驱动力过分充沛的条件下,He6显得有些许焦虑,音乐呈现地更热烈,更着急。我不认为这是设计He6最初的本意。
将560和6之间适时切换,就像在舞池和琴房来回转移,从6到560总觉得有些热,反之则单调和不解风情。使用后级可以让6变得更560一点,但无论如何6呈现不出560那样丰富的表现力,无论有多大的幅面,6总在声音最终收尾的时候总有那么一提,或者说往回一挑,一勾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内敛的精美,对he6,最后的那一丁点儿不能由着性子冲出去似乎是必须恪守的清规戒律。
560第一耳朵(相对于6)有一种强烈的挣脱束缚的感觉,每次到那些悠扬的段落,没有界限,会直接冲向尽头,非常的爽利。一口气连着听了一张半专辑,不得不说这耳机听着有御驾亲征的快感,亦所谓一种平天下的霸气。
400i相对于560多少有点唯马首是瞻的意思,让人略微有丁点失望,也就是我期待中的“强烈反差”并没有出现。或许在几乎同样的结构上期待一种悖驰本来也有些缘木求鱼。再者400i几乎是半价,如果真的对560的架构尝试新的探索,那也最起码应该寄希望于he540等定位更高的型号。
失望中也有所收获,400i抹平了560上不可一世的权威,变得更有亲和力,而且,似乎,好像,大概,也许,应该,有那么一丁点遗传自Jade的小家碧玉——我是指,治愈了560的直男癌。
最终,我还是觉得400i没能完全打动我,我认为这只耳机有那么点倾向于妥协随身设备,也就是说,即使在5010的前级上,400i也颇有些“推过了”的感觉,这感觉如此强烈,以至于我无法不回想我用hdvd800驱动的k812,想来曾经我们驱动耳机,800,1000,莫说毫瓦,以瓦来论成败亦司空见惯,而他们,竟然连300、400都无福消受,实在小气。
560我连续听的时间最长,在这个似乎有点漫长(70分钟)的过程中,我总感觉有那么点儿时光,我冥冥得理解了南开米饭对它的自信。当然,这种心有戚戚兮似乎又总是转瞬即逝,我又被过于激烈和充满表现欲的音乐拉了回来。就这样,时不时地,在我总觉得该换上He6的纠结中,一张碟已经过去。
560似乎在为什么暖场的感觉和he1000登场的现实重合在了一起,我要等的那个是她吗?那支不用逮谁跟谁说“我好厉害”却又能让人融入音乐的耳机。
cd机是柏林之声052,唱片是马太受难曲,天空之城和一张现场肖邦练习曲的历史录音。综合来说,6更好一些,560相对于6明显是换代,开启了一个新的风格,6这种模式看上去似乎是缺乏受众没有将来了。三支耳机都算“正”,能听古典,我觉得无妨置于诸位的选择范围。
我总觉得那个真正能说服我的声音已经触手可及,但这又仅仅只是一种感觉,放眼望去,还是一片空空如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