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5-12 20: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15-5-12 20:44 编辑
woodear 发表于 2015-5-12 18:19 
没有人生下来就不相信THD不相信信噪比不相信频响,只有在亲耳听了信噪比6,7几十分贝,失真度百分之几的模 ...
我是觉得吧,母带工程师尚且要分析一些-90甚至-100db的微小失真对声音可能的影响。如果仅从楼上的言语看,问题还是你和厂商的信息资源严重不对等,在厂商已经分析谐波成分的时候,咱们还在把这些失真理解为一块声卡就能测出的一个数字……看起来指标参数不是这么玩的吧。
我觉得就和发烧友能听出一些细微变化一样,你是否有设备能客观反映这些细微变化,你是否知道该怎么去找这些变化,该看什么,怎么看,怎么去控制这些失真(控制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不是你的耳朵想要的)……其实这应该是每一位音频或电子工程师的必修课,否则,难道一个器材就是一堆补品元件,然后师傅靠耳朵跟炒菜一样搅合出的一锅XX么?摩机土炮如果仅有听感经验,没有一些理论联系实际,主观和客观相互对应参照的经验还是不行吧。
另外,纯粹从心理,口味的角度讲,我觉得一个00后10后,生来就听高品质数字音频的孩子,你让他去听那些60,70db失真的收音,卡带等模拟器材,他应该会不可接受的(甚至觉得声音是怪异畸形的)。只不过咱们这些人,最起码小时候也是听过这个,我卡带一直听到高中毕业,收音一直听到前2年,我觉得,咱们是无法体会那种感觉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