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白

短时听音对比和长时听音对比能发现不同的声音差异点

[复制链接]

1

主题

389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2-10-17
发表于 2014-1-6 07: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14-1-6 11: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版说得很好,帮顶了,第一印象一般只是为了对长期试用做一个初步判断,也就是通过这一耳朵和自身经验来确定有没有必要搬回来,真正有价值的还是长期拥有后的那些经验,所以网上听感其实不如直接pm用家来得靠谱。

帮自己给论坛上长期玩某种器材的烧友列个white list应该是很重要的,这些人和他们的经验都是无价之宝。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5569

帖子

31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0
注册时间
2008-7-4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14-1-6 12: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论点
即使对某器材下过定论,最好也给予再次翻身的机会
不过器材的好坏,基本就是一听就明,否则肯定不会引发购买意欲
Forget about the sound and enjoy the music !
声音这回事, 要亲自尝过才知道
既然用耳朵听音乐,为何又要追求别人脑内的声音?

真正的音响评论员,一个不折不扣的耳机发烧友
微博号:TheHiFiCafeStevenTam
个人网站:http://www.steventam.or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813

帖子

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3
注册时间
2007-12-1
发表于 2014-1-6 13: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声音也有个熟悉记忆的过程,所以为什么自己的器材上换东西容易听出区别,因为经常听,知道特点在哪里,动了这些特征点就特别容易感知到。

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刚调入一个新的写字楼层,周边是很多的陌生同事。尽管大家都向你介绍过自己,刚开始有人叫你,不一定听出谁是谁。但是过一阵子混熟了自然就不成问题。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5457

帖子

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2
注册时间
2009-5-22
发表于 2014-1-6 13: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不出区别来还花这个钱干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9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13: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woodear 发表于 2014-1-6 13:29
听不出区别来还花这个钱干啥~

我发觉国内不少搞DIY的朋友,都注重那种“一耳朵听出的差异”,但我希望提醒一下,一耳朵能听出的差异固然是差异,另外还有些差异不是一耳朵能听出来的,要更长时间的关注聆听才能逐渐体会到。而且那种差异往往很重要(我不说“更重要”)。我个人觉得,假如一个DIY者、一个hifi设计者,意识不到这点,就只认“一耳朵的差异”,那么进境会有局限。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5457

帖子

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2
注册时间
2009-5-22
发表于 2014-1-6 13: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 发表于 2014-1-6 13:36
我发觉国内不少搞DIY的朋友,都注重那种“一耳朵听出的差异”,但我希望提醒一下,一耳朵能听出的差异固然 ...

做东西肯定得比听东西的时候注意得多一点。

对于消费者,你多花了几倍价钱,换来的只是一点若有若无的东西,比起升级以前没啥档次提升,那性价比就太低了。
当然白板所说的那种容易段时间体会到的差异-------那种更突出高频细节,更亮,更前冲,力度更猛什么的,稍微有点经验的人就会自然免疫了,同时能比没那么有经验的人更快的注意到那些不那么容易体会到的差异-------比如乐器音色的准确性,耐听,和谐,和作者自己对声音的理解神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1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2-10-29
发表于 2014-1-6 14: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听得时间长了一切皆有可能哈,有人是越听越喜欢,有人是越听越不满意,也不知道这算是器材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嘿

所以光煲耳朵还是不够的,还得按捺内心不息的冲动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主题

8024

帖子

123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6-6-26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14-1-6 19: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快速辨别器材优劣的金耳朵还是存在的,偶见过这样的神人,一房间的人都没听出区别的时候他能听出,并跟你一一指出区别在哪里,然后你再对比,果然如此。

点评

这很可能被指点者已经接受了对方的心理暗示  发表于 2014-1-7 10:15
头条:激光鼠HiFi音响工作室
手机/微信:13901797159
淘宝店:https://orava.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938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12-5-5
发表于 2014-1-6 19: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两种情况,一方面记忆力有限需要快速切换,防止忘记,另一方面,由于区别不大,需要仔细辨别,而这需要时间,所以综合起来就看哪方面能力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19

帖子

4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0-4-6
发表于 2014-1-6 19: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309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3-6-14
发表于 2014-1-6 19: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353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2-1-24
发表于 2014-1-6 20: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短时间拼的是记忆力,长时间拼的是品味
斑马线交流群:2251147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2535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05-12-13
发表于 2014-1-6 21: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awshwl  人能完全“设计”机器?记得很多设计师怎么说,他们说他们只是帮助器材发出他们自己本自己的声音。  发表于 16 小时前

这种说法属于修辞。一堆电子元器件,振膜,MDF板。他们本身的声音会是什么呢?拿块MDF板砸电容,难道不是它们本身的声音?还要设计师瞎折腾干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2535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05-12-13
发表于 2014-1-6 21: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 发表于 2014-1-6 13:36
我发觉国内不少搞DIY的朋友,都注重那种“一耳朵听出的差异”,但我希望提醒一下,一耳朵能听出的差异固然 ...

卖安利一次未必能成功。反复唠叨,听的人或许就有信的。这大概也是一个道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15 16:49 , Processed in 0.108923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