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声色 发表于 2015-7-17 10:22:38

agnostic 发表于 2015-7-16 16: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有概念的人,连好坏都分不清的。猪八戒吃人参果的吃法,铁板烧和杭椒牛柳没啥差别的。

艺术作品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你喜欢或不喜欢之分。你喜欢的不能说明他是好作品,你不喜欢的也不能说明他是坏作品,你现在喜欢的,也许以后不喜欢了,以前不喜欢的,也许将来变成至爱,梵高的画就是例子;别人喜欢的,不见得你也要喜欢,别人不喜欢的,你可以奉为宝贝。总之,人是独立的,艺术欣赏更是个性化的,也是不断运动而变化着的,不必抱着党八股或洋八股,率性即可,开心即可 。

agnostic 发表于 2015-7-17 14:21:43

大金声色 发表于 2015-7-17 1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艺术作品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你喜欢或不喜欢之分。你喜欢的不能说明他是好作品,你不喜欢的也不能说明他是 ...

按照猪八戒的吃法,当然分不出好坏了。

awshwl 发表于 2015-7-18 16:49:26

给楼主一个反例:我认识的很多学古典的、听古典的教授、专业学生、普通乐迷(国人、洋人都有),一大票都是拿着手机笔记本直推个十来块百来块的耳机甚至个笔记本破喇叭就一直听得很爽的。反倒有好音响的很多人,除了那几张“古典发烧碟”,我见不到有多少是听古典的,大多数都在听砸玻璃一类的试音碟,或者口水歌发烧碟。

认为听古典必须要好音响,这个认识本身是绝对错误的。

hjg 发表于 2015-7-20 11:55:25

awshwl 发表于 2015-7-18 16: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给楼主一个反例:我认识的很多学古典的、听古典的教授、专业学生、普通乐迷(国人、洋人都有),一大票都是 ...

你说的确实是,有很多真正搞音乐的教授,专业学生等并不很计较听音器材,他们是真的对古典音乐本身感兴趣,他们需要记忆这首曲子就更讲究其方便,随身带随时听而不在乎音响器材的好差对音乐播放时的那点影响。这与音响发烧友是有很大不同的。
说点不那麽顺耳的话,发烧友中有不少确实是只烧器材,机子换来换去可听音乐不多或是很不多,从本质上讲这就是光注重形式舍去了其”本“了。   我并不太赞成这玩法,浪费了,形式那头重了实质反少了。这种玩法很难长久的,当然这是各人的自由选择,别人无权指这指那的。我也就说给自已听的而已,无他意。

music-sam 发表于 2015-7-21 17:11:04

本帖最后由music-sam 于 2015-7-22 01:06 编辑

awshwl 发表于 2015-7-18 16:49 http://www.headphoneclub.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给楼主一个反例:我认识的很多学古典的、听古典的教授、专业学生、普通乐迷(国人、洋人都有),一大票都是 ...

给楼主一个反例:我认识的很多学古典的、听古典的教授、专业学生、普通乐迷(国人、洋人都有),一大票都是拿着手机笔记本直推个十来块百来块的耳机甚至个笔记本破喇叭就一直听得很爽的。反倒有好音响的很多人,除了那几张“古典发烧碟”,我见不到有多少是听古典的,大多数都在听砸玻璃一类的试音碟,或者口水歌发烧碟。

认为听古典必须要好音响,这个认识本身是绝对错误的。
————————————————

这位同学,在自己没有搞清具体状况时,请不要武断的下结论。

你要明白,你所说的学生用手机直推耳机听古典乐,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放在音乐作品的原曲上,是作者第一手的创作形式。但发烧友用高保真器材追求的,其关注重点放在表演者的表演水平(演绎能力)上,是二度加工的形式。“敲碎玻璃”能让人辨识器材的动态能力,“口水歌”能让人分辨高中音的失真度。这些都是发烧常识。工具是为目标服务的。选择工具的精度不同,是因为关注的对象有不同差异度。
这些常识都不了解,就无法区别“音乐爱好者”与“音响爱好者”的不同兴趣。

说个比方,电视台每年举办“我是歌王”的比赛,大家感兴趣的,不是原唱水平如何,而是重新演绎的能力是否有“惊喜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靠重复聆听古典乐来增强对其结构形式的了解,这种事情属于知识记忆,当然不需要过于高保真的器材配置要求,但这种现象也是大众对古典乐结构感到“望而畏之”的一个重要因素。

ramos 发表于 2015-7-21 17:46:20

music-sam 发表于 2015-7-21 17: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给楼主一个反例:我认识的很多学古典的、听古典的教授、专业学生、普通乐迷(国人、洋人都有),一大票 ...

那些拿古典音乐听来听去就是为了听个音响震撼的,我不把他们叫做听古典音乐,顶多就是听个音效而已。

搞些什么古典发烧碟试音,就叫听古典音乐了?就能够让大众对古典音乐不望而生畏了?什么逻辑。

wwwping2011 发表于 2015-7-23 04:36:37

zjize 发表于 2015-7-9 10:02
我决定充当正方,呵呵
对于已入门甚至早喜欢上古典音乐的人士来说,也许用什么音响听古典音乐 ...

听了20万美元的系统,你入门了,很幸福啊!哈哈!
当时,同学用录音机放老贝的交响曲,我蹭听,慢慢入门了,谢谢我的同学!哈哈!

wewe1188 发表于 2015-7-23 10:02:29

80年代初,一个领导视察交响乐团,看了一会他们的排演,说:同志们干四化的热情很高啊!就是那个敲锣的比较懒,很长时间才动一下。

agnostic 发表于 2015-7-24 10:31:44

music-sam 发表于 2015-7-21 17: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给楼主一个反例:我认识的很多学古典的、听古典的教授、专业学生、普通乐迷(国人、洋人都有),一大票 ...

你用发烧器材能比一个专业学生用手机能听出多少演奏能力?

robinhook 发表于 2015-7-24 14:51:26

反智主义真是无处不在。自己不懂就认为别人也不能懂,甚至根本不需要懂。

wewe1188 发表于 2015-7-24 15:33:36

古典音乐结构复杂,要年龄较小的时候开始听,才容易听得明白。一旦听明白了,流行音乐就不要听了,就像看过了世界杯足球赛,就不要看国内的校园足球比赛。
对于听不明白的人,古典音乐就是棒棒棒,当当当,不知道在演奏啥。

hjg 发表于 2015-7-25 00:26:20

大金声色 发表于 2015-7-17 1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艺术作品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你喜欢或不喜欢之分。你喜欢的不能说明他是好作品,你不喜欢的也不能说明他是 ...

艺术作品如果都像你这样评判和引导真不知将伊于胡底?
粗看了你的几次发言,还真的有“独立”性,“个性”,不过还是走偏了,歪了。我们都要不断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多听少说点好。你看我也在犯“好说”的毛病,要改。

wwwping2011 发表于 2015-7-25 02:21:07

hjg 发表于 2015-7-25 00:26
艺术作品如果都像你这样评判和引导真不知将伊于胡底?
粗看了你的几次发言,还真的有“独立”性,“个 ...

为了避免论坛冷清,还是应当鼓励大家多说话。只要彼此尊重,畅所欲言就好!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古典乐为啥让人“敬而远之”?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