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pkp 发表于 2015-3-5 14:20:24

本帖最后由 lkpkp 于 2015-3-5 14:50 编辑

耐听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我觉得经常是一种相对的表达,经常听很多发烧友说的不耐听,很多时候这类发烧友是没有大量现场经验,对真实的声音没有概念,只是在感官舒适度或者和其它器材声音的一个相对表达,并不是和真实声音的相对表达

蒸汽时代之间人能造出的最响最刺激的声音大概就是交响乐团的声音了,如果现场单指音乐厅的话,即使是电声年代,家用环境下音响的整体感官感受烈度/等级和现场相比差得还远远不是一个级别(当然如果您硬要拿音乐厅的最后几排的音效来说事的话,请出门右转订一张不浪费时间的位置再听听,而且听觉记忆相当不靠谱,所以真实的声音/现场也需要时常听才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迅速淡化)。

古典乐现场中我听过最“刺激”(这个刺激和电声回放中某种乐器或人声失真带来的听感刺激不是一个概念)的声音是Bychkov和柏林爱乐在爱乐大厅的肖斯塔科维奇第11交响(最好的座位,连听了三场),那刺激炸耳的程度已经无法用家用音响框架下的感觉来形容,空气凝固,后脑勺发麻,音乐厅被掀翻的感觉,这个曲目录音拿回家即使用再好的音响再大的音量去听,你也能轻易觉察到音响下感官感受的全面度远远不如现场百来号人发出的声音。。 有人说其它听众对这样刺激的声音没反应,那只是你没和他们交流而已,那次听完后和在场IMG古典部的高层聊起来,她第一句话就是大呼So loud..............

当然真实乐器的声音在不同场地 不同音乐厅 不同乐手 也有不尽相同的听觉表现,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本人虽然是卖音响的,但是真心觉得在家用环境下,器材到了相对于环境的某种级别后,如果以现场声音为尺度,再花大钱折腾真心没有意思,就像你非要在罐头鱼,罐头水果中追求鱼肉/水果真实的味道一样,真心只是玩自己而已。(当然玩自己也是一种学问)。


zcl 发表于 2015-3-5 15:39:02

赞同

小白 发表于 2015-3-5 16:29:14

lkpkp 发表于 2015-3-5 14: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耐听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我觉得经常是一种相对的表达,经常听很多发烧友说的不耐听,很多时候这类发烧友是 ...

我有一次坐在第一排侧面听“指环”。乐池中的整个乐队就在跟前,到大动态的时候,确实头皮发麻。当舞台上的男低音朝我的方向“吼”时,那中低频的能量感,扑面滚滚而来。

yukuai11 发表于 2015-3-5 17:49:33

现场有现场的不完美,重播有重播的不完美。这个世界缺憾太多了,不管怎么追求得到的也就是个渣渣。
一个粪坑里的蛆比长短。

yukuai11 发表于 2015-3-5 17:58:48

扯开去谈谈马勒和瓦格纳。
编制大不只是动态大,乐队可以借此产生新的音色效果。如瓦格纳的神秘感,和马勒的超脱寂寥。
这方面看看大家对索尔蒂的评价就知道了。(索尔蒂也有好的演绎,只是不擅长此二人作品而已)

yukuai11 发表于 2015-3-5 18:03:25

再比如爵士,老迈的小号很刺耳,Chet Baker的小号很迷离。
但是我们听的人,不是要刺耳,或者迷离。否则不如去听装修,或者买二斤白酒。
重要的是刺耳和迷离后面的东西。

yukuai11 发表于 2015-3-5 18:38:44

重播没法和现场比排山倒海。箱子一猛,邻居受不了。耳机一猛,自己耳朵受不了。
但是耳机的极致解析,箱子的风骚韵味又怎么是现场可比的呢?

memory_ 发表于 2015-3-6 02:27:44

4realms 发表于 2015-3-2 19: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从非失真的刺激一路引申到大动态不严谨.
非常精细的结像和大量的高频细节一样会逐渐造成不适, 这是 ...

过于犀利的解像和丰富到现场可能无法听到或听清的高频细节,我觉得也是一种失真,有些声音在现场的距离和空间中是有扩散和衰减的,实际上是听不到或者微弱的细节,但是有的器材把这些细节搞得很清晰,也是不真实的

激光鼠 发表于 2015-3-6 07:37:30

memory_ 发表于 2015-3-6 02: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过于犀利的解像和丰富到现场可能无法听到或听清的高频细节,我觉得也是一种失真,有些声音在现场的距离和 ...

音响系统的目标是还原录音,而不是现场,录音的话筒距离乐器、乐队比绝大部分现场听众近得多,因此在音响系统上听到更多细节很有可能是真实还原的结果。

uglyjun 发表于 2015-3-6 11:27:38

个人理解觉得楼主说的其实是 伪命题。

主要问题还是出现在现在大部分人用的 音乐设备上,尤其是转盘。
对大部分人的审美取向来看,如果设备转盘足够‘模拟味’,这样说 太抽象,就说宽松,自然吧。设备取向不管是HIFI 风格还是偏向柔和去冲风格,都会有各自的魅力。
有时候大家会觉得太HIFI 的东西听东西冲!根本原因还是出在 数码味没去掉, 如果数码味去不掉,解析,密度越大,越难听,这是我的感受。

uglyjun 发表于 2015-3-6 11:32:51

音乐器材的进化 都是为了让声音更好听,肯定不是为了让 声音更难听,很多时候 回放效果 不耐听 ,确实 是因为数码味重。

很冲,不宽松,不自然,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
很多PC HIFI PLAYER应该感受强烈,花了很大投资搞DAC ,最后听了一段时间 还不如 一个 简简单单的 随身CD 耐听,根本原因还是整套设备不够HIFI ,并非以前的廉价设备 加了味道!,而是你现在的味道本身有问题, HIFI 不等于数码味!

wz_zwl 发表于 2015-3-6 14:52:25

4realms 发表于 2015-3-5 12: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或者说回放的起始点应该是录音信息而非现场声音. "模拟"的讲法把从录音到回放的整个过程囊括在内了.
以这是 ...

说得很好,我觉得应该是还原“录音”,而不是还原现场,现场是永远无法还原的

yukuai11 发表于 2015-3-6 17:51:23

还原录音的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器材最终出的是声音,录音是一张盘。
拿什么和什么比?

醇厚水润 发表于 2015-3-7 09:23:40

真的就是美的

空壳 发表于 2015-3-7 09:57:02

uglyjun 发表于 2015-3-6 11:32
音乐器材的进化 都是为了让声音更好听,肯定不是为了让 声音更难听,很多时候 回放效果 不耐听 ,确实 是因 ...

光dac好没用Pc搞好了没数码味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柔化、耐听和保真度的矛盾问题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