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音响 发表于 2013-3-25 19:31:20

原来是朱晓枚,看来一开始偏向年事较大的女钢琴家是猜对了,不过这个人的碟我之前还没有听过,下次有机会可以听一下她的哥德堡。

小白 发表于 2013-3-25 19:50:54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81iLkCqiqBL._SL1500_.jpg
这一期节目完成了,谢谢大家支持。若对音乐感兴趣请购买正版CD。网盘的文件我就删除了。:)

agnostic 发表于 2013-3-25 20:34:31

原帖由 GhostK 于 2013-3-25 17:2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抱歉,阴柔是你的个人看法,我尊重,但不代表我认可。
我前面评论用的清澈这个词我更喜欢。其他人评论的宁静、干净、空灵、如歌这些我也都觉得贴切。
虽然没有强烈的戏剧性和生命冲动,但我觉得也不至于用阴柔 ...
阴柔不等于不健康啊,德彪西、拉威尔就需要些阴柔,朱晓玫在巴黎混的久了,或许也有些影响。不觉得干净啊,稍嫌粗糙,或一部分有点里赫特的腔调。真要说干净,那也是洗净的土布的那种干净。或者说这个Op.111是女性化的,气质柔弱的,却又稍嫌粗糙的风格。

GhostK 发表于 2013-3-25 22:47:14

原帖由 agnostic 于 2013-3-25 20:3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阴柔不等于不健康啊,德彪西、拉威尔就需要些阴柔,朱晓玫在巴黎混的久了,或许也有些影响。不觉得干净啊,稍嫌粗糙,或一部分有点里赫特的腔调。真要说干净,那也是洗净的土布的那种干净。或者说这个Op.111是女性 ...
那是我理解错了。我还以为你说的阴柔是指已经柔和到有点不健康的地步了。

贝多芬晚期的作品越来越有从形式中抽离的倾向,就像一个好的核心价值观,把它写成是诗歌或者小说都会很吸引人。所以在我看来op111的第二乐章是男性气质还是女性气质其实不是非常重要,两种气质下都有演好的可能。重要的是要抓住关键词“自由”,向外和向内两个维度上的自由,向外摆脱桎梏的自由,向内找到归宿的自由,“知天命”式的大自由。这个版本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好。

awshwl 发表于 2013-3-26 03:41:07

原帖由 GhostK 于 2013-3-25 22:47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那是我理解错了。我还以为你说的阴柔是指已经柔和到有点不健康的地步了。

贝多芬晚期的作品越来越有从形式中抽离的倾向,就像一个好的核心价值观,把它写成是诗歌或者小说都会很吸引人。所以在我看来op111的第二 ...
前面都同意,但我想问的是关于最后一句判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能不能也是一种知天命?

Holzmair 发表于 2013-3-26 08:47:49

看了各位高人的点评,是在是获益良多。能不能再请各位再推荐一下自己心目中Op.111的一些好的演绎,我再去找来学习一下~~:lol

GhostK 发表于 2013-3-26 11:02:57

原帖由 awshwl 于 2013-3-26 03:4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前面都同意,但我想问的是关于最后一句判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能不能也是一种知天命?

以我粗浅的认识看来,知天命的关键是向内找到灵魂归宿,明道,明义。如果是单纯逃离外在的烦恼,只要心中“无明”,烦恼依旧相伴,也不会得自由。
一旦参悟道义,不管是居陋室还是处高堂,只是形式上的不同,都可得自由。


我一向好老庄,曾经觉得孔夫子很痛苦,郁郁不得志还要苦苦追求。这两年再读论语才慢慢感觉到,孔夫子也是幸福的,他有他的大自由。

awshwl 发表于 2013-3-26 11:07:43

原帖由 GhostK 于 2013-3-26 11:0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以我粗浅的认识看来,知天命的关键是向内找到灵魂归宿,明道,明义。如果是单纯逃离外在的烦恼,只要心中“无明”,烦恼依旧相伴,也不会得自由。
一旦参悟道义,不管是居陋室还是处高堂,只是形式上的不同,都 ...
哈哈,你理解得表面啦~
我说的不是高堂和陋室的差别。而是不同的道义的差别。毕竟“知天命”这个词是孔夫子提的,所以你说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孔夫子概念上的“知天命”,是带有社会责任感的、沉重的哲思的——这点和贝多芬这个纠结人还是像的。而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有还有一种老庄自然洒脱的“知天命”的。

GhostK 发表于 2013-3-26 11:51:58

回复 83# 的帖子

我理解你的意思。我也是喜好老庄列的。

《庄子》一书中也经常会嘲笑孔子,笑孔子把自己局限在仁义道德中,不得解脱。不过我现在觉得这是对孔子片面的认识,孔子的学说体系是时间跨度很大,是逐渐演变发展的,孔子在五十知天命之前是道德的,但是在知天命之后便认识到了超道德。更别说他到“七十从心所欲”的自由境界了。抛开儒家的政治理论不说,单在这一点上,我眼中道家和儒家有相通之处,只不过道家抛离心智达到神秘的混沌合一。

在道家,万物从道那里获得不同的德而成万物;在儒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义,而义又是天命赋予的。我觉得孔子在知天命之后是一种内心很放松、很自然的状态。他这时行义已经主要不是因为社会责任,而是一种内心的召唤。“知其不可而为之者”的价值已摆脱外在结果,而专注于做之本身。只是去做该做之事,完全不考虑成败得失,这就是知命。这时候,“做”就变成了自己生命自发的一部分,而不是带有目的性的外在活动。这样就不必患得患失,受外物束缚,因此也可以幸福快乐,这就是儒者的自由。
op111中也有这样一种自由,生命不受束缚的自发的演化。而且巧合的是,贝多芬早年也与孔子类似,自强不息的去“做”过。

所以我的意思是,虽然道家的自由和儒家的自由确有不同,但是仅在这一点,形式上的区别多过道义的区别。殊途同归,一个变得混沌,一个变得澄明。但是最后得到的自由的体验是一样的,了无牵挂,顺乎自然。(我现在也只能理解到这个地步,所以也不能说违心的话嘛,哈哈)

[ 本帖最后由 GhostK 于 2013-3-26 11:57 编辑 ]

vincentlyl 发表于 2013-3-26 12:23:23

什么情况?越谈越玄啊!

jascha1898 发表于 2013-3-26 14:22:52

原帖由 ramos 于 2013-3-25 14:13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贝多芬的曲子的节奏是非常重要的,远远超过他前后的作曲家。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贝多芬作品的装饰音,一般来说是要严格按照主音的1/2长度(如果附点情况下是2/3长度)来演奏的,如果不这么弹就变成了浪漫派时期装饰音 ...
非常同意!老贝毕竟是古典范畴的,需要的是严谨,浪漫派、甚至现代派的处理法都不行。

jascha1898 发表于 2013-3-26 14:32:24

回复 75# 的帖子

是啊,你也发现了,实在是很一般的,只能说是勉强弹了一遍,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还是感谢小白的分享,以后多出点这样的”测评“,呵!

[ 本帖最后由 jascha1898 于 2013-3-26 14:38 编辑 ]

127918 发表于 2013-6-6 14:39:02

本帖最后由 127918 于 2013-6-6 14:40 编辑

小白 发表于 2013-3-25 19: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一期节目完成了,谢谢大家支持。若对音乐感兴趣请购买正版CD。网盘的文件我就删除了。:)
111有三个版本不错,paul lewis,russell sherman以及施纳贝尔我最推崇。今年听kissin现场弹这首,很失望。这首sonata最难是第二乐章,尤其是开头,非常难控制,有些人有了横向线条,但却失去了和声色彩。有了和声性但音乐却停止了,所以为什么111现场比赛很少有人去演奏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听一听、评一评:贝多芬第32钢琴奏鸣曲第2乐章变奏曲(已结束,链接已删除)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