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chrisalex

你更喜欢哪一个?(第40集)----------小张2007北京发烧之旅

[复制链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1: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开始打量身边的MODEL 801这对LL喇叭,我忽然发现,MODEL 801中音的防尘罩居然是金属构架的。外面再蒙上有一定伸缩性的布,现在的喇叭很少有在防尘罩上使用金属的,都用塑料的了,整体做工也比较精细了。
PICT1928.JPG
PICT1929.JPG
PICT193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1: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B&W使用Kevlar振膜的12.6CM的中音单元,声音平衡,其实大家看B&W的箱子制作/使用年份有一个诀窍,就是看这个Kevlar防弹布的单元颜色,颜色越深时间越长。你看老叶的MODEL 801的中音单元颜色就晓得年纪了。
PICT1932.JPG
PICT193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1: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05年拜访老叶时也看到的BRYSTON的后级放大器7B ST,这么个小体积的后级,在8欧姆时输出功率为250W*2,但是由于有故障,放到现在。在BRYSTON的后级型号上有「ST」标记。ST就是Stuart Taylor的缩写。换句话说,所有型号上标有ST字样的机器就是由Stuart Taylor重新设计的。为什么Bryston要把Stuart Taylor的名字刻在型号上呢?这是因为Stuart Taylor為Bryston的放大器提供了很大的贡献。到底Stuart Taylor做了些什么事?当年,Stuart Taylor就和Bryston的老板Russell兄弟结缘,保持朋友关系。Stuart Taylor与Bryston发生「雇佣」关系要从3B說起。当时,Bryston想把二部3B裝在一个箱体內当成四声道后级使用,不过裝起来后一直无法发挥他们想要的效果。在一次闲谈中,Russell兄弟问Stuart Taylor有没有办法做到?Stuart Taylor开玩笑说只要给他两分钱(这个好象与论坛里小张常说的“5块!”有异曲同工之妙啊),他就愿意试试看。结果这一试就是六个月,Stuart Taylor彻头彻尾将机器重新设计过,把那些变压器放成垂直,以便节省空间。再来就是把接地回路重新设计,降低噪音。最后更把线路布局重整,将零件位置合理化,也把机内所有的增益线路更换。很快的,Stuart Taylor就被赋予重新設計所有產品的重任。
PICT193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1: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7B ST旁边的是什么?是叶老师做的解码器,但型号不是DAC 8C,而是DAC 6,难道是最新的制品吗?
PICT193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1: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错!看面板你就知道有年头了。叶老师做解码器也是有年头的事情的,前前后后共有四个型号96年前后做的是DAC8和DAC6,99年开始做DAC8C,DAC8A.在四个解码器当中,叶老师最为满意的是最后DAC8C,因为其吸取了试做前面三台解码器所积累的经验,另外说一下,DAC8C与DAC8A的差别在后者省略了光纤输入,适合只用同轴的发烧友,使制作成本更低,性价比更高。
VAW DA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1: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出场的也是放在地板上的电子管后级作品6S,叶老师目前的主力试听后级是8A,所以其他的后级都必须睡觉了。
6S实在是非常漂亮,为什么说是漂亮?它的体积不是那种怪兽级的,而是心目中那种比标准体积稍稍大一点的好放大器腔调的亲民造型,而且机器很好,厚实,有实在感,整体外感也相当洗练,打开内部,你就会更喜欢了。
PICT193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1: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伐?!看到内观我差点想搬回去!这个后级之所以漂亮,除了叶老师做工方面,布局方面的LL考虑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趴趴满。因为是双声道的合并式OTL电子管后级放大器,所以相比较后面双分体的8S和4分体的8A,6S的内部空间最小,这样所有的元件都要见缝插针,现在这个OTL线路,输出功率15W的后级已经把内部塞满了,双方牛供电,电源部分的板子都是要叠层的,你看下面还有一层滤波电容呢,前前后后一共18个电子管,每声道使用6个EL504,1个12AT7,1个12AU7。
PICT1936.JPG
PICT193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1: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叶老师标称的是12W*2(8欧姆)的不失真功率输出,但实际上我在几次听6S时感觉其推力不小,绝对不像一般电子管的12W输出,呵呵,6S与什么前级搭配好?我认为是8PR。由于是OTL线路设计,搭配的喇叭阻抗越低,榨出的输出功率越小,所以,叶老师尤其建议6S驱动8欧姆阻抗的箱子。
PICT1937.JPG
PICT194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1: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单拿CONTOUR 1。1喇叭下面的是8S单声道OTL电子管后级,8S是标称不失真输出功率每边42W的后级放大器,其实驱动801音箱已经是可以的了,北京也有用MATRIX 801喇叭的用家,就请叶老师做了8S,回去推得很满意,而8A的制作是在更高要求上,再挖掘一下801潜力的目标下诞生了,不失真功率输出90W*2的8A是旗舰,是叶老师这里最大物量的产出,原本就不准备做几台的,我是看到8A里面那数不清的管子就不敢动心,自己先打退堂鼓了。8S最漂亮的,我认为是前面的两个把手,颇有大力后级的味道,但又不是那种特别粗犷的重金属粗线条把手,而是细细的,与面板颜色一致的精巧制品。
PICT1942.JPG
PICT1943.JPG
PICT194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1: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后都是正品NEUTRIK头子做的连接线,线上的字太小,我读给你听:MADE IN SHANGHAI。。。。。。,猜猜这个是做什么的?
PICT1946.JPG
PICT1947.JPG
PICT1948.JPG
PICT194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1: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绝对珍藏版的照片,上次到叶老师家老叶没给拍,今次破例允许小张用相机记录下来,这整整一柜子的叶老师的心血,都是他的一些LL作品。我数给你看:从上往下,VAW 8PK一套,个子比8PR要高出一头,能够驱动K1000和其他动圈耳机,还能做前级,我认为性价比最高,旁边的是AKG的K1000传奇耳机,躺在木盒子里面,木盒子下面的两本书相当有来头,也成为促成这些放大器作品的功臣,这是后话,咱们暂且不表;从上往下第二层,左边的是8PS与8BA,8PS的高度比8BA更高一些,两者都是驱动静电耳机的放大器,8PS设计时是驱动STAX OMEGA II 007耳机,后来的大奥版本还针对大奥耳机进行调整,8B是用来驱动比007低一级的404 SIGNATURE耳机的。两者旁边的大盒子就是007耳机;第三层,左边的是8PR,大家最熟悉的叶老师作品,驱动HD600(580/650)等高阻耳机较为理想的耳机放大器,右边的是叶老师最后一款耳机放大器作品,适合驱动大音圈低阻抗的耳机放大器8PL,L就是LOW的意思,它的发热量与输出都非常强悍。两者当中的是W1000;最下面一层,左边的是8P,右边的是早期的单体型号TA26与TA28,主要变化在使用的电子管上,进口与国产。TA28的低廉价格,当时很少有DIY耳机放大器能达到那种声音,小弟在未上论坛,未认识大家,未认识老叶的时候曾经在上海听过TA28驱动240M,声音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PICT195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1: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叶老师的还有一些作品,由于体积,没办法存放在这个柜子了,说实话,就小张在叶老师家看到的器材,总共加起来,放3个这样的柜子都不够的。柜子的上层还有一些耳机,型号看外观盒子你们都认识了,下面的是什么?成堆的参考书,其中的不少请看这个帖子:http://bbs.headphoneclub.com/vie ... hlight=%2Bchrisalex
PICT195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1: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1994年第4期的香港《音响技术》,叶老师珍藏这本杂志的目的纪念里面的一篇文章,就是因为这篇文章,促使叶老师向高保真耳机放大器进军。可以这样说,没有这篇文章,可能就没有现在叶老师这么多的耳机放大器作品。
PICT195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1: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就是:实试发烧级HEADROOM便携耳筒放大器,我尽量不压缩照片,让大家看得清楚,请注意叶老师用红色荧光笔做记号的部分,以及最后一张照片搭配的耳机,在这里,我们要感谢这篇文章的作者群颖先生,他是写耳房评论的前辈级先驱人物,我们现在也在写,他的文章于现在我们有借鉴意义。
PICT1953.JPG
PICT195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1: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一本值得纪念的杂志是1993年4月份的《发烧音响》,是介绍录音师KENNETH WILKINSON先生,这位老兄与DECCA的另一位资深制作L创立了独特的DECCA TREE录音方式,为DECCA留下了一大批天碟录音。文章中介绍了40张他录音的天碟,非常值得收入,非常有参考性而值得收藏。

[ 本帖最后由 chrisalex 于 2007-4-12 11:29 编辑 ]
PICT1959.JPG
PICT1960.JPG
PICT1961.JPG
PICT1962.JPG
PICT196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26 16:43 , Processed in 0.120789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