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chrisalex

为什么他们都死得这么早?

[复制链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06-10-5 22: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快乐小猪 于 2006-10-5 21:45 发表
罐头食品吃太多了,呵呵~


换句话说防腐剂中毒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94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06-2-19
发表于 2006-10-6 00: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快乐小猪 于 2006-10-5 21:45 发表
罐头食品吃太多了,呵呵~

我們孤獨地走
偶爾有些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6

主题

8609

帖子

25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6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6-10-6 00: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整天胡说八道,不早死才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6 12: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ragon 于 2006-10-5 20:03 发表
小张没听过JBL吧,很温柔的声音,一点都不暴力。


没听过啊,当然没听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3981

帖子

35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6-2-6
QQ
发表于 2006-10-6 18: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risalex 于 2006-10-6 12:04 发表


没听过啊,当然没听过啊。

没听过?那最好不要听。
MarkLevinson No.31
Genesis Technologies Digital Lens
MarkLevinson No.30.5
MarkLevinson ML-10
MarkLevinson No.26S
Singlepower Audio-Maestro ZR
hd540g(300o),hd580,hd650,k501,dt880,w100,w5000,cd3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6 20: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eorge.c 于 2006-10-6 18:13 发表

没听过?那最好不要听。


放心,也么机会听,一般看到JBL开声阿拉马上狂奔离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主题

1981

帖子

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3
注册时间
2004-1-1
发表于 2006-10-6 20: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jbl搞得好和搞不好的差距太大。用不着急着跑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3981

帖子

35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6-2-6
QQ
发表于 2006-10-6 20: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怕死的都跑开了
MarkLevinson No.31
Genesis Technologies Digital Lens
MarkLevinson No.30.5
MarkLevinson ML-10
MarkLevinson No.26S
Singlepower Audio-Maestro ZR
hd540g(300o),hd580,hd650,k501,dt880,w100,w5000,cd3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6 20: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怕死的越多听越早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3981

帖子

35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6-2-6
QQ
发表于 2006-10-6 20: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不完全统计只听到过JBL牌子的但没听过JBL的比听过的死亡人数总量要高而且速度快效率高。
MarkLevinson No.31
Genesis Technologies Digital Lens
MarkLevinson No.30.5
MarkLevinson ML-10
MarkLevinson No.26S
Singlepower Audio-Maestro ZR
hd540g(300o),hd580,hd650,k501,dt880,w100,w5000,cd3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54

帖子

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2
注册时间
2005-7-19
发表于 2006-10-6 21: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过节的为虾米非要讨论一个这样的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6 21: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eorge.c 于 2006-10-6 20:34 发表
不完全统计只听到过JBL牌子的但没听过JBL的比听过的死亡人数总量要高而且速度快效率高。


谢谢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9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6-10-6 21: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完全统计,凡是听过JBL喇叭的人,最后都死了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3981

帖子

35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6-2-6
QQ
发表于 2006-10-6 21: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完全统计至少有一个还坚挺
MarkLevinson No.31
Genesis Technologies Digital Lens
MarkLevinson No.30.5
MarkLevinson ML-10
MarkLevinson No.26S
Singlepower Audio-Maestro ZR
hd540g(300o),hd580,hd650,k501,dt880,w100,w5000,cd3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3981

帖子

35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6-2-6
QQ
发表于 2006-10-6 22: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JBL4344。

斗室也有發燒樂 劉漢盛

您只有一間很小的房間、但卻又想用大喇叭嗎?以下是一則您會關心的故事

    三月底,我應上海「新民晚報」與「現代音響技術」雜誌(與台灣的「現代音響」無關)之邀,參加他們所舉辦的上海國產音響精品展。這種國產音響精品展在上海還是頭一遭舉行,展覽會場衡山賓館擠滿了想進場的觀眾。由於人數太多,還得勞動公安人員控制人數,間歇暫停入場。會場外有長龍等待進場,會場內更是擠得水泄不通,大出主辦單位意料之外。在與參展廠商聊天中,可以發現大部份廠商都很滿意這次展覽的效果。他們認為這次主辦單位為廠商設想,盡力做好了宣傳,所以得到了良好的參展效果。與一些以賺錢為目的的展覽相比,他們希望這個展覽繼續辦下去。以目前大陸每年幾十個音響展來看,未來,只為主辦單位賺錢的音響展必將為音響廠商所唾棄。主辦單位必須與參展廠商共存共榮,找出雙贏之道,才能像這次上海國產音響精品展一般,得到大家的肯定

你會以為是日本音響迷

    除了見識到上海音響迷對國產音響的熱情之外,此行我還得到另一個收穫,就是認識了一位上海資深音響迷。經由「現代音響技術」的引薦,我認識了仝先生(仝與「同」同音)。如果我不先說他是上海音響迷,您只看以下的敘述,將會以為這是日本的音響迷:

    他所使用的前級是Mark Levinson No.26S,後級是Mark Levinson No.20.6,CD轉盤是Mark Levinson No.31, 數類轉換器是Mark Levinson No.30。至於喇叭,用的是JBL 4344。像這樣的組合,您猜他是那裡的音響迷?對了,提醒您,他的聆听空間很小。聆听空間小,卻又用了JBL 4344這種大傢伙?您說,這不是日本的音響迷的標準模式嗎。因為日本音響迷對於Mark Levinson配JBL的用法一直很傾心,事實證明這樣的搭配也很正確。

    沒想到,這樣的搭配組合並不是日本音響迷的專利,上海的資深音響迷仝先生也正如此使用。上海的音響迷捨得用上述的音響搭配?那一整套下來的價錢,即使在台灣也不得了啊!我知道您實在不想相信,連台灣都只有少數音響迷才用得起的器材,上海的音響迷竟然這麼發燒也一頭栽下去。難道上海的音響店很容易可以買到那些音響器材嗎?難道上海音響迷大家都腰纏萬貫嗎?

    不!上海的音響店雖然有JBL的喇叭,不過大部份都是便宜貨,像4344這種高檔貨我並未見到。當然,更不可能見到Mark Levinson了。此外,我不知道上海的音響迷是否腰纏萬貫,不過我可以肯定,他們對於音響熱切認知求知的態度遠勝世界各地。當地買不到這些器材並無法阻止極度發燒的上海音響迷去擁有它們。像仝先生就是千里迢迢從香港買到手。而且,說來您可能不相信,Mark Levinson的總裁Mark Glazier還到過仝先生家呢!

什麼都不缺,就缺「空氣」

    如果您以為仝先生不懂音響,只是因為有錢,所以就買了那套器材,那您就錯了。他收集港台二地的音響雜誌,除了自己熟讀之外,還將之介紹給上海的同好。他會自己做二次餘數擴散器,您說他懂不懂音響?還有,他目前正在研究喇叭的製作,準備生產喇叭,您說他懂不懂音響?事實上,他是一位攢研音響多年的資深音響迷。如果要認真挑剔他做為音響迷還缺了什麼?套用他自己的話說,就僅缺「空氣」而已。

    缺空氣?人缺空氣就見上帝去了,聲音缺空氣傳遞也就沒有聲音。仝先生缺空氣還听什麼音響?別緊張,仝先生不是完全缺空氣,而是「缺很多的空氣」。看到這裡,再回頭想想標題,您一定開始明白了。原來,仝先生缺的是空間,只有在大空間中才有更多的空氣,只有在大空間中才有更多的堂音、更寬廣的音響表現。這些,就是仝先生所缺的空氣。

二坪多的空間,真正的斗室

    到底仝先生的斗室有多小呢?這間斗室高度只有195公分,寬度為250公分,長度是360公分。以長寬算起來,才只有二坪多而已。如果算容積,那將更小。老實說,雖然這間斗室只為了听音響(實在也很難再擺下其他東西),不過,我真的從來沒有這種聆听經驗:二個那麼大的喇叭箱幾乎佔了整個橫寬面,二喇叭之間的間隔我看還不到一公尺,而我距離喇叭也只有一公尺多。當音樂想起時,我突然開始體會日本音響迷听音響的情境。

    對於台灣的音響迷而言,這麼小的聆听空間可能存在,不過在這麼小的聆听空間中擺那麼大的喇叭、那麼貴的器材恐怕就很難看到了。為什麼?托天之福,台灣的居住環境、空間大小雖然無法與西方國家相比,不過與日本、香港及大陸相比,條件還算是很好的。所以,有這筆預算買那些器材的人大概不會只有那麼小的空間,像仝先生這樣的例子台灣應該不會存在。不過,經過仝先生那裡的音樂洗禮之後,我的腦中突然浮出一種想法:是不是可以藉著仝先生斗室的聆樂經驗,也為台灣小空間的音響迷提供一些調整音響的另類經驗。

斗室無法講究大空間形成的音場

    在很小的空間中,您想要得到龐大的音場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樣的音場有賴於足夠的反射音與喇叭擺位去形成。小空間缺乏喇叭擺位的靈活性,也缺乏足夠長的空間殘響,耳朵所听到的以直接音為大宗。所以,在這麼小的空間中,您可能必須收起對音場的苛求之心,轉而求其他「音響二十要」的美感。在仝先生的斗室中,我所听到的當然不是經由大空間反射形成的龐大音場,而是大部份由直接音所形成的具體而微精緻音場。

音質與音色可以列為斗室首要追求

    那麼小的空間卻用那麼昂貴的器材,仝先生所追求的是什麼?當然也是「音響二十要」的一些表現,不過我認為列在「音響二十要」第一與第二項的「音質」與「音色」表現應該是他所追求的第一要務。毫無疑問,全套的Mark Levinson以及JBL高級鑑听喇叭所呈現的美好音質以及正確的音色的確高人一等。在適當音量下,它們所展現的聲音完全沒有刺耳難听的問題。與大空間內調整得不好的聲音相比,斗室內醇美的音質與音色反而令人沈醉。

    此外,JBL喇叭高效率的特性,使得我即使在很小聲的重播下都能感受到到很多的細節。換句話說,JBL的單體很靈敏,即使輸入很低的功率,它都可以工作得很好。再者,JBL喇叭的精確性也在此表露無遺。在此,我要強調,它的精確性不只是表現在定位感上,更重要的是音色的正確以及整體音樂的精緻細膩感!我想,日本人在小空間中听大套喇叭時,所享受的應該也是如此。尤其是精緻與細膩,那幾乎是日本人生活美學的一部份。

斗室內最好多點吸音與擴散,少些反射。

    在那麼小的空間中,如果反射音很多,將會造成頻率響應曲線的扭曲,過強的高頻反射以及中低頻駐波絕對會讓您無法安寧。因此,適當的運用擴散聲波的佈置、以及地板、側墙的吸音装置就顯得非常重要。在仝先生的斗室中,它在喇叭後墙安置了二次余数擴散板,二側墙则裝上後窗簾布,地板鋪了一塊厚天津地毯,聆听位置後墙有一个櫃子。這些佈置適量的吸收了反射音,而且也擴散了聲波。因此,以該房間的聲音特質而言,我認為它是好的。

    請注意,如果您的空間很小,千萬不要在二侧墙安置二次余数擴散器,那樣將會增加從側墙来的反射音,二側墙一定要用吸音装置而非擴散裝置。再者,小空間中如果聲音太衝、具有侵略性,喇叭後墙也必须做吸音或扩散處理。至於該吸音或該擴散?則完全依實際聆听效果而定。我的意思是:如果裝擴散板之後仍然覺得侵略性太強,則應該改用吸音佈置;假若用了擴散板之後覺得聲音既不會太衝,活生感也不錯,那就可採用擴散板。

斗室內必須經营軟調空間

    在小空間中,如果房間是鋼筋水泥的硬調子,即使使用的喇叭不大,也會產生強烈的中低頻駐波。此外,我也說過,中頻、高頻也會因為反射音過強而干擾了定位感。最嚴重的當然是讓您無法舒服的听音樂。所以,雖然我們知道軟調子空間會吸收許多中頻與低頻,但在這麼小的空間中這種特性反而正面多於負面。我說過最簡單的軟調空間作法就是在水泥墙上再釘一層石膏板夾層,夾層裡不要忘了塞滿玻璃纖維棉。這樣一來,整個房間除了改為軟調子之外,還兼有更進一步的隔音效果。

    仝先生的這個房間其實就是木板釘成,再加上有天花板以及木質地板,整個斗室可說是標準的軟調空間。因此,雖然他使用了那麼大的JBL 4344,不過我並沒有感受到什麼駐波的威脅與壓力。整套器材所表現出來的聲音是清楚而乾淨的。

正三角形擺位為斗室首選

    雖說在那麼小的空間中幾乎無法講究喇叭擺位,不過,如果您使用的喇叭不像JBL 4344那麼大的話,還是有機會做喇叭擺位。在此,我建議您,在小空間中,最好的喇叭擺位就是「正三角形擺位法」。假若短邊太窄,您還可以加用「擺位八法」中的「長邊擺法」,讓二喇叭之間的間隔拉大。仝先生那裡由於房間的長邊二邊都有門,所以無法以長邊擺法行之。因此,我就坐在正三角形的位置上听。在這樣的位置上,我可以听到最多的細節以及最正確的樂器定位感。當然,層次感與深度感因為喇叭離後墙不到一公尺而受到限制?
斗室能有低頻延伸嗎?

    這個問題的另一面其實是:在極小的空間內值得用大喇叭嗎?我們都知道,要再生真正的低頻,絕對於空間的長度有關(耳機以密閉空氣傳遞聲波,它是另一種情況)。如果我們以簡單的「聲音速度/波長」關係來計算,就會知道即使要完整的再生100Hz頻率,我們都需要有3.4公尺的長度(以音速每秒340公尺計)。就算听到半波長好了,在3.4公尺長的空間中我們也僅可以听到約50Hz的低頻。不過,不要以為50Hz不低,其實已經很低了。為什麼?因為正常的音樂中(古典與流行、爵士皆然),超過50Hz的機會已經不太多。所以,即使在那麼小的斗室中,您依然可以享受到正常音樂裡的幾乎所有低頻表現。

   既然大約只能表現到50Hz,值得使用大體積、大口徑的喇叭嗎?在此我要澄清一個觀念:大體積、大口徑單體的喇叭主要並不是用來發出「更大的音量」,它更重要的任務是發出「更高品質的聲音」,無論是高頻、中頻或低頻皆然。因此,即使在仝先生那麼小的空間中;即使低頻被限制在50Hz左右,但是因為用了高素質的前級與後級、以及大口徑大體積的喇叭,低頻所表現出來的「質」就顯得更好。請注意,在斗室中,我們並不需要低頻的「量」。反而,追求低頻的「質」才是重點。

    在仝先生家裡,我所听到的低頻是乾淨的、清楚的、反應迅速的、輕松的。雖然受限空間,無法享受到很低沈的低頻延伸,但是整體的質卻非常好。或許,在您追求20Hz極低頻延伸不可得之餘,不妨回頭想想低頻延伸之外的美。

    看到這裡,我想您應該更能體會出日本人在小空間中使用大型號角喇叭、或JBL喇叭所追求的是什麼?如果您只有一個像仝先生一樣的斗室,大可不必氣餒,大空間有大空間的壯闊,斗室也同樣能享受其發燒樂。問題的重點是:您如何認清現實,並利用現有的條件去創造出欣賞美好音樂的環境。--摘自《音响论坛》

[ 本帖最后由 george.c 于 2006-10-6 23:23 编辑 ]
MarkLevinson No.31
Genesis Technologies Digital Lens
MarkLevinson No.30.5
MarkLevinson ML-10
MarkLevinson No.26S
Singlepower Audio-Maestro ZR
hd540g(300o),hd580,hd650,k501,dt880,w100,w5000,cd3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18 04:00 , Processed in 0.114789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