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01|回复: 1

[耳放] 【探究评测】iFi Audio ZEN CAN这款A类平衡耳放 适合初烧吗?

[复制链接]

102

主题

426

帖子

9

积分

版主

Rank: 10

积分
9
注册时间
2016-2-2
发表于 2020-11-10 13: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iaozihanlzh 于 2020-11-10 13:13 编辑

我唯一推荐的千元A类平衡耳放 iFi Audio ZEN CAN

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和我一样的入烧经历:在刚玩耳机时,为了试验推力对耳机音质的影响,就在某宝上搜耳放,我记得当时随便输入「耳放」后出来的结果,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什么蓝鸟、黑鸟都出现在推荐栏,那时候啥也不懂,在看到各种诱人介绍后,就下单购买了,可收货并与播放器捆绑后,发现声音只是变冲了不少,对音质提升,可以忽略不计。

还是一名穷学生的我,当时就觉得上当了,非常气愤,之后就再也没碰过这类产品。而随着玩的器材逐渐多起来后,对小巧的解码耳放类产品,依旧是嗤之以鼻的,觉得那么小的东西就推不好耳机。

在接触iFi之前,我是这样认为的,在深入接触iFi产品后,发现我错了......

这里还有一段小故事,分享给大家。

    

在去一个展会参观时,走进iFi Audio展房,看到桌面上有一非常小巧的器材,一开始以为是个便携解码耳放,在看到搭配的是HD800后,觉得特别有意思,心想现在便携产品都能推好HD800了?于是就拿起来听,本身没抱多大希望,但一听后,我就愣住了,不管是听感还是素质,这台小设备能把森海旗舰驱动的有模有样。

后来我才了解到,那是ZEN DAC,是台正式八景儿的桌面台式设备。就在那时,让我对这个品牌产生了好感。

并对这个具有强烈辨识度的品牌,念念不忘,

正巧有个机会,我参加了iFi Audio悦尔法在中国的第一场发布会,有必要为大家先来介绍下这个品牌,iFi Audio中文名都叫悦尔法,它是主要生产高达数万美金高端发烧音频设备,获奖无数的英国Abbingdon Music Research公司针对年轻化市场推出的HiFi子品牌,其延续了AMR众多专利,并在耳放、解码以及各类优化产品和线材上,都推出了独有技术,比如Burr-Brown芯片组、TrueBass、XBass等等。

从2012年推出首款解码耳放micro iDAC开始,到16年推出的Pro iCAN再到去年11月的无线音响一体机Aurora和ZEN DAC,每个系列产品外观都精巧绝伦,浓浓的工业化风格,非常「吸睛」。

    

图注:iFi Audio在SIAV大展上发布的新品外观 都很独特

我在第一时间拿到了ZEN CAN,这个「第一时间」究竟有多早?早到我直接背着ZEN CAN、ZEN DAC、iPower X电源和耳机出差体验!

事实证明,出差携带也没有任何问题。

ZEN CAN

    


ZEN CAN是一款纯A类的平衡耳机放大器,延续了ZEN DAC的外观,深色磨砂质感的金属外壳配上正面银色金属面板,以及恰到好处的弧线设计,让这台小机器摆放在桌面上,非常耐看。

    


比起外观来讲,更吸引我的是提供了丰富的玩法,这款耳放提供了6dB、12dB、18dB的增益调节选项,如果你手里有多个不同阻抗的耳机,都能根据增益来调节到自己想要的声音;此外,除了常规的6.3单端口,还配有4.4平衡耳机口,特别适合「平衡党」。

    


Xbass和3D矩阵这两项技术,是在别的耳放上是体验不到的,属于iFi Audio 的独家「黑科技」,这两个技术都是通过模拟信号电路实现的,并非经过DSP处理,所以不会劣化音质。就我实际体验来讲,在开启Xbass选项后,不管是用于搭配试听的HD800C还是HE400se,在下潜和量感上都有可闻增强;3D矩阵主要解决的就是耳机声像问题,开启后,声音是从前方发出,让「声像」更准确,接近音箱听感,进一步提升声场表现。

  • 音质

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我组建的这套系统的声音表现。

解码:ZEN DAC 电源为iPower X(这款电源需要单独购买 非标配)
耳放:ZEN CAN 自带电源
连接方式:RCA
耳机:森海塞尔HD800C和HIFIMAN HE400se

    


图注:这次选用iPower X 其采用二代有源主动降噪 能有效屏蔽输入的EMI或RFI噪声。

先多说一句,不管是ZEN CAN还是ZEN DAC,都提供了多种输入输出接口。前者除常规RCA输入接口外,配备了平衡4.4mm模拟输入以及单端3.5mm输入接口,以及可用于接有源音箱的4.4模拟输出接口;后者则有平衡4.4模拟输出、USB音频输入接口,连接方式非常丰富。

    


这次我用的音源是电脑,通过USB连接ZEN DAC,再通过RCA连接到CAN。耳机用的是我不离手的HD800C,还有一只HIFIMAN新发布的HE400se。

    


我自己是非常喜欢HD800C,这是一只经由第三方涂装MOD的HD800,并不属于官方合作款,我手里这台编号在3万左右,没有刚发售时候「大无边界」的声场,也没有4万号稍加密度的中频,算是一只参考级的耳机。HE400se则是HE400i的2020版,准备上台听听在推力充沛下的声音表现如何。

如果台式系统不能驱动好HD800,那声音就是:无纵深感、音场狭窄、人声靠后、无低频、高频尖锐的,我在价格比这套贵不止一倍的系统上听过。

而ZEN CAN和ZEN的这套不到HD800一半价格的台式系统,则能把HD800推的健康,其实一点不奇怪,一方面和强大的硬件配置有关,CAN采用了旗舰 Pro iCAN的A类平衡电路,即使单端输出口,也能在600欧姆阻抗下,提供高达7.6V以上的输出电平,良好的控制力和充沛的输出电平,就可以正常且健康的驱动HD800。

    


另一方面则因Xbass和3D矩阵技术的加入,让声音的质感和音场,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犹如得到「buff」一样。

说实话,不开启Xbass和3D矩阵下的HD800C,其实就已经超过我的「期望值」了,此刻的心情,就和我老板经常挂念在嘴边儿的一句话:对任何事情没有期待,就有惊喜了。果真,不管是从三频分布还是声场表现,都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声场虽没有像论坛中讨论的那样有如教堂般宏伟,但也并不觉得狭窄憋屈,整个声场呈现出扇形,在表现一些小型室内管弦乐时候,也会因较为宽域的声场,加之不错的横向和纵向表现,带来流畅自然的听感,

如果你听像《命运》这样的大编制交响曲,就要另说了,其一声场并没有教堂般大,在表现大编制时候,还是会有一些拥挤,其二在表现大动态时,一张一弛变化并不算明显。当然你听个室内爵士乐是没有问题的,器乐结像清晰,没有毛躁感,高频表现也很顺滑。

而打开3D矩阵后,演奏像《命运》这样的交响曲就可以明显感觉出,因整个声像位置靠前,所以整个声场,也变得更开阔。在演奏一些器乐较多的曲目,如《bolero舞曲》后半段高潮时(这时候我把增益开到6dB),动态相比之前有明显增强,器乐齐鸣时,还是比较震撼的。

    


这套系统在不开启Xbass时,我个人觉得低频中规中矩,一方面是HD800自身特质原因,低频本身就不像HD600那样突出,厚实,另一方面,我仍旧觉得在控制力上,这套系统还是略有欠缺,比如在素质方面,就有松散感,低频并不凝聚,下潜也并不算深,不过在量感方面,拿捏得还是比较好的,不多不少。开启Xbass后,首先就是整体素质的提升,凝聚力变结实了,下潜则在一定可控程度上,加深不少。因此我建议如果要搭配HD800,可以直接打开Xbass选项,3D矩阵则根据个人听音观来选择即可。

我是直接开启两个选项,这样既增强了低频氛围,又增强了声场,提升听感。

用HD800听人声?别给自己找罪受,能听!但真没情感,HD800并不适合听人声,直接换HE400se来说说人声表现。

听后,我立马觉得用HD800测试有点「牵强附会」了,如果这套系统推HD800C我能打75分,那推HE400se,我就可以直接打95分以上,推HE400se这种平板耳机,可以发挥出平板耳机潜力:把平板耳机细腻的人声,推得灵动、自然且有一定韵味感。建议大家在搭配平板耳机时候,把增益调高一档,这时候的中频人声会很有「冲击力」,当然我不是说中频人声结像过于突出,而是说这时候人声表现,带给了我惊喜。

这种声音是非常温润细腻的,尤其听enya的《pilgrim》,背景非常干净,加上合适的密度和韵味,以及较细的颗粒感,让整个声线非常自然动听,优雅而甜美。


推HIFIMAN家的平板耳机产品,我建议关闭Xbass开启3D矩阵,用这套系统推HE400se,低频素质已经足够出色了,尤其在表现连续敲鼓的场面时,低频形体丰腴而不干瘪,加上较强的瞬态以及清晰可辨的鼓点声,低频表现自然而不拖沓。

在声场方面,横向还不错,就是纵向表现,层次感欠佳,这时开启3D矩阵后,可以感觉到纵深感有一定「补偿」,在演奏编制如古典交响曲时,器乐的结像更清晰有层次。

以上就是我个人搭配听感。

  • 最后的话

我总结下这款iFi Audio ZEN CAN耳放吧。

从拿到产品后就背着出差拍图,到回到家中搭配不同耳机试听,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小巧好听方便,记得当时我拍完图就直接发朋友圈了,一位也玩HiFi的朋友留言:这么小!确实,如果不和别人解释这是一套正式八景儿的台式设备,估计都以为是便携耳放,虽然小巧,但其依旧延续了Pro iCAN 的A类平衡电路设计,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600mW,推主流耳机不在话下。

另外,我非常喜欢这种带丰富调节设置的音频产品,在增加了器材可玩性的同时,还能通过对增益调节、开启关闭Xbass、3D矩阵,弥补耳机低频、声场的不足,提升整体听感。

如果我不提价格,估计很多人以为这样一台外观精致小巧、功能齐全、音质出众的耳放需要四五千元,如果卖到这个价位段,也丝毫不过分,但我想iFi并不会这样做,如果这样做,只会越做越小,对整个行业发展,并不利。

1180元的售价,会让一众高价低配声音还不好的台机汗颜。

其实纵观这次iFi Audio带来的新品,不难发现,定价没有过万的。让更多人能够负担起,享受到好音质,才是iFi Audio想传达给我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4676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20-11-10 16: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耳放部分应该是采用了Pass Zen的线路,这个线路比较简单,声音也不错,缺点就是因为输入不是差分放大,对电源波纹非常敏感,推耳塞一般都有可闻的电源交流声,如果这台耳放能做到推高灵敏度的耳塞没有任何交流哼声,那就非常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25 07:13 , Processed in 0.05819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