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21 14: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jzju 于 2020-1-21 14:48 编辑
字时钟选择比较多,而且也不贵,只是要求器材带时钟输入口。
设备有wck的情况下,一般我不用PLL洗水。
所以把功能比较全的grimm cc1出掉了,降级到cc2(二手价6k多)。
坛子里关于时钟参考源10M/22M/24M的帖子比较多,什么短稳、相噪等指标都有比较过。关于字时钟(wck)我来说几句。
1、不要用10M来合成音频频率(44.1khz和44khz等),因为没有倍数关系,合成器本身会增加新的jitter。只是营销噱头。直接使用对应频率的石英晶振(11/12/22/24m等)来分频(split)最好(这段话的意思来自某产品白皮书)。
2、bnc输出的wck信号频率太低,所以一般都是测试内部时钟参考源指标。但也有产品来标称的。如上面的cc2内部jitter水平是0.6ps(Internal intrinsic clock jitter 0,6 ps RMS (above 10 Hz))。更有Black Lion Audio Micro Clock MK3 XB(7千元多元)标称其bnc输出口的jitter是0.6ps。
3、wck的质量取决于内部参考源的指标(短稳、相噪),也取决于分频电路的设计水平。如上述cc2内部是黑箱,不知道用的什么,反正不是靠怼晶振而靠技术的,对比过比某ocxo参考源的时钟胜出。
4、转盘和dac都用wck来同步效果最好。先前有不少人用8xr内部的时钟来同步前面的转盘(回头望月式),我试过,确实很不好听,甚至不如8xr火线卡。用外部时钟同步声卡和8xr后,效果反而比火线卡下(只能同步解码)更干净一些,但缺点就是成本更高(一张声卡加一张aes卡VS 一张火线卡),以及若歌曲频率变化只能手动来切换。
这种都是专业产品的玩法了,样子上不了厅堂,估计LZ也不怎么喜欢。至于22M/24M等mck时钟的玩法,基本只有eso用家了。mck得根据参考源进行定制电路等。wck则是即插即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