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tevenTam 于 2019-9-4 09:55 编辑
《音响线材篇》
1. 线材投入比例应该占整套系统多少?
两年前美国Rocky Mountain Audio Fest音响展的研讨会上,多个高级线材品牌包括MIT Cables、JPS Labs、Kimber kable 和 Clarity Cable 的老大们就为这道问题作出瞭解答,Kimber kable 老板Ray Kimber认为线材的投入应该是整套系统10-15%,也就是发烧友最常听到的标准答案,而MIT Cables的总工程师Bruce Brisson和JPS Labs 的负责人Joe Skubinski则认为线材是系统的一部份,重要性应与音源、放大器和音箱三大组件看齐,每一条线材可以投入每一件组件的15-20%。
2. 讯号输出选RCA单端好还是XLR平衡好?
不少音响器材同时拥有XLR和RCA插口,令发烧友疑惑使用那一款接驳方式才会得到最佳声音效果,这一道看似简单又直接的问题,不知不觉间已经困扰着无数发烧友超过十年的时间,技术层面上,XLR的通过电压为 4V (伏特) ,足足是RCA的一倍,借此提升了增益和声压,因此有“RCA音色更好,XLR素质更好”的说法,普遍来说,有两种情况使用XLR的优势会比较明显,一种是真正全平衡输出的系统,包括器材内放大线路采用全平衡设计,另一种情况是长达3米或以上的传输距离,专业录音以及混音器材会使用XLR就包含着这个原因,顺带一提,RCA接驳外置独立地盒所获得的音质提升也会比较明显,事实上笔者访问过不少HiFi线材品牌的设计师,虽然普遍认为XLR是规格更佳的插口,但绝大部分还是偏爱RCA插口所带来的音乐色彩。
3. 什么是线材冷冻处理,会令音质更好吗?
冷冻处理(Cryogenic treatment),在工业上是一项常见的加工程序,目的是增加金属的刚性,电子流动的稳定性,以及消除物理和温差应力,音响线材和金属配件经过冷冻处理后可以获得可闻的音质提升,已经是业界人士的共识,然而,真正的冷冻处理过程繁复并且费时,会大幅增加线材制作的成本,令这项技术的应用未能普及,因此也成了发烧友非常渴求得到的规格参数。真正的冷冻处理需要在华氏零下310度进行,过程中一直使用“液态氮”作冷冻,维持24小时或以上,其后将线材放置在室温下经过72小时回复到正常状态,严格进行冷冻处理的线材产品大多以美国品牌为主,包括Shunyata Research、Stealth、Purist Audio Design,还有VooDoo,另一方面,市场上不少线材配件并没有真正经过冷冻处理,只是贴上了冷冻处理的贴纸 (以Cryo作标示),发烧友无法单纯透过外观判明,归根究底,冷冻处理只是提升音质的一种手段,不是必要的工序,发烧友更应该关注线材的整体品质,而非单一技术参数。
4. 音响线材需要煲多久才能发挥极致,要定期煲线吗?
根据不同线材所采用的材质,厂家会建议不同的煲炼时间,一般为75至200小时,另外,大电流通过以及全频段的煲线方式确实能得到更佳的煲炼效果,市面上推出过一些专用煲炼工具,例如Tellurium Q、XLO、IsoTek 和 Purist Audio Design 煲线CD,都可以帮助线材以更短时期进入最佳运作状态,厂方普遍会建议每个月定期进行一次煲线流程,除此之外,如果线材有任何拔插,都需要再次煲炼材会回复到最理想的状态。
5. 煲线机真的有功效吗?
有效,即使是使用超过一千小时的线材,经过煲线机重新煲炼后也可以取得相当明显的进步,大部份煲线机的原理是持续以脉冲电流通过线材,并覆盖各个频率,能够全面地煲熟线材,著名煲线机有Nordost Vidar、Blue Horizon Proburn、Audioharma Cable Cooker 和 Telos QBT,官方建议使用煲线机的周期是每三个月一次 。
6. 原厂机线必须要换吗?
必须换,厂方之所以附送跟机线材,大多只是用作功能测试用途,只要看过音响展,代理的陈列式和各个品牌自家的试音室,就会发现厂方并不期望发烧友会长久使用原厂机线,尽管音响发烧友当中存在“线材无用论”的坚信者,笔者还是建议找来更优质的专业线材作测试,尝试发挥器材的真正实力。
7. 不同长度的线材声音也会不同吗?那一个长度是最好的?
由于长度会改变线材的电阻及电容数值,从而改变系统中的传递函数,因此不同长度的线材会产生出不同的声音,但分别相比更换线材用料微小,甚至是不用在意的程度,其实,有专业工程师曾经提出过讯号线一般是短的比较好(0.5米至1米),有助减轻干扰和讯号失真,而电源线包含着讯噪过滤功能,长一点反而效果比较理想(2米至5米)。
8. 音响线材有“头版”特别好的情况吗?
不少发烧友认为品牌为了打响名号,首批推出到市场的产品会特别重视,更加用心甚至加料制作,从而流传“头版”质量更高的说法,事实上,在线材品牌上,这种情况真的存在案例,由于不少高级线材品牌采用工作坊形式经营,大部分生产工序都需要人手制作,因此无法在质量测试上作出严格的规范,头批出产的线材,设计师会放到自家的音响系统上使用一段时间作聆听测试,甚至发给一些资深发烧友作多重测试,以确保品质,最终定价也会较为保守,以提高性价比,随着销量增长,资源无法满足产量需求,便开始加快制作程序以及缩短测试时间,这些调整都可能影响到线材的质量,当然,这只是一些个别案例,最终还是要看品牌负责人的行事方式。
9. 线材中经常看到的“N”数代表什么?
在音响线材中,N全写为英文“Nine”,代表数目字“9”的意思,用来形容各种金属的“纯度”, 例如铜的基本数值是99.9%,有3个“9”,因此称为3N,无氧铜(OFC)的最低纯度是4N-99.99%,6N和7N可以称上为高纯度的优质铜线,虽然有部份日本和台湾厂家会推出8N纯度的铜线,但往往是形容生产出厂时的纯度,在日常环境中难以维持,除此之外,7N-99.99999%铜线,有时候会看到品牌以7NCu表示,后续的Cu就是代表着“铜金属”的化学符号,另一方面,由于单晶铜(OCC)被定义为比无氧铜(OFC)更高级的铜线,使到不少发烧友误以为单晶铜纯度(N数)也必定比无氧铜高,事实上,单晶铜的纯度可以介乎4N至8N范围,而高品质的服无氧铜也可达到7N甚至8N的纯度,两者只是内部结构出现差别,跟纯度没有直接关系,顺有一提,现时线材工厂能够生产出出最高纯度的银线为6N,而被制作成为音响线材后则是5N。
10. OCC跟PCOCC是一样的单晶铜吗?
OCC (Ohno Continuous Casting) 全写为单结晶无氧铜,由日本千叶理工学院的大野教授(Dr. Ohno)于1986年研发,是一种生产铜线时的处理方式,技术容许世界各地的厂商使用,而PCOCC中文名称是単结晶状高纯度无酸素铜,独指日本古河电工生产的单晶铜,于2013年末已经停产。
11. AWG (美国线规表) 是什么意思?
AWG数值是用来表示线径,即粗幼度,以及在同一容积下可放进去的线芯数目,数字越大线就越幼,数字越细线就越粗,AWG的数值越细同时表达出电阻值越细,是降低集肤效应的关键,这里列出市场上优质音响线材所标示的数值,供大家参考:喇叭线 10 AWG,音源/前级电源线12 AWG,后级电源线8 AWG,讯号线 20 AWG。
12. 安装电源专线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安装电源专线可能是每一位发烧友梦魅以的音响工程,首要注意事项当然是安全性,笔者建议发烧友找专业电工师傅安装一组独立的音响专用电箱,每一个断路器以独立专线接驳到墙插上,线材方面可考虑4mm平方到6mm平方线径(9-11AWG),4mm平方同时具备过流量以及可容易弯曲的特性,安装较具弹性,6mm平方公则较适用于后级和电源处理器这些大电流通过的器材,另一方面,入墙线可以取自音色取中性的线材,一些工业线品牌如 Prysmian, Wickes, Time, Topflex 等都是不错的方案,部分发烧友可能不甘于使用工业线,而偏向选择发烧音响品牌的出品,这样的话可以考虑 GigaWatt 和 Audience 等电源品牌。
13. 为甚么需要更换原装耳机线?
很多人相信原装耳机级是为了配合耳机调音而配置的,是设计师的心思和初心,然而,Steven 告诉您,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大部份厂家在选取原装耳机线最大的考量不是音质也不是音色,而是成本!因为绝大部份耳机厂家都不是线材厂家,没有能力自行生产线材,而市场上比较优质的线材,动不动要要上千元甚至几千元,对比几千元的一副耳机或万元耳机来说,这样的成本结构比例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能够看到最好的原装耳机线,极其量也只是 OFC (Oxygen Free Copper) ,俗称无氧铜线,以法国 Focal Utopia 为例,原装线为 OFC - 99,97% ,即 3N,N是代表纯度,一个N相当于一个9字,N数越高代表铜纯度越高,也代表线材质量越好,再以Denon和Fostex高端耳机为例,原装耳机线为 OFC - 99,99%,有四个9,所以是4N线。
再看一个例子,由美国发烧线材品牌公司 JPS Labs 所创立的耳机子品牌产品 ABYSS AB-1266 Phi ,官方提供三种套餐方案,分别是 AB-1266 Phi TC Lite (USD 4,995),AB-1266 Phi TC Deluxe (USD 5,995),AB-1266 Phi TC Complete (USD 7,995),三个套餐之中耳机本身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是耳机线,您看,耳机线的升级可以制造出 USD 3,000 的差额,可想而知,他们对耳机线的重视,Steven 也听过一般版本和最贵的耳机线升级版,音质确实提升了一个档次以上,是完全不同的升级感受,耳机线换不换?品牌官方告诉您,有资金的话就去升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