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12-31 03: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equila 于 2018-12-31 04:06 编辑
24小時连续煲了3天,我觉得可以开始听听,喇叭线比较相对简单,因为沿用的只有一对NBS Monitor 1。
按规矩先报三围:
音源: PC + Auralic Vega, Amari LP82s+真竹唱头
前后级: ARC REF 10 唱放, ARC 40周年版前级, ARC 250SE后级
音箱: Wilson Alexia
线材: DAC>Pre Cardas Golden Reference/PAD 25周年, Pre>Power NBS Black Label II, Power>SPK NBS Monitor 1
电源: Northwire 1组14号双屏蔽专线 > Isotek Titan > ARC REF 10 唱放, ARC 40周年版前级
Northwire 1组14号双屏蔽专线 > Clear Image Audio T4 > PC, Vega, 唱机马达
Northwire 2组14号双屏蔽专线 > ARC 250SE后级
先选择用数码作为AB比较音源,以下是试听的录音。头3个都是老版抓轨,最后一个是24/192
The All Star Percussion, 敲击卡门。当年黑胶已经是有名的上榜录音。以目前的标准,还是音场深阔度,定位,数一数二的录音。
The Waiting Game, Linn的爵士人声,录音比较平衡耐听,还有牛筋可以试低频。
Unaccompanied Violin, 也是很有名的录音,录音本身比较直接,可以试单件小提琴的音色,质感。
格里格钢協可以试重量感,钢琴的体型,力度。
NBS Monitor 1 喇叭线我用了很多年,换了不少音箱也留着。 总体质感,速度,背景漆黑度,低频控制力相当好。Monitor 1 中高有点"脆"的感觉,就是有点玻璃碎的感觉。听人声,单件弦乐会缺点婉转性。但是大编制分隔度,音场,力度等等表现都非常不错。
换用FrontRow喇叭线,低频方面觉得跟NBS差不多,钢琴的重量感,速度控制力跟NBS沒什么区别。也不懂为什么线芯不粗,但是低频力度不缺。中高差距比较大了,伸延更好不是刻意亮细节的类型。是平衡自然,不强调什么。小提琴的表现差距比较大。NBS沒有婉转性,FrontRow这方面上去了。总体是三频平衡细腻控制力很不错的类型,什么都不缺,也什么都不突出。
下次对比平衡线 (PAD 25周年, Sommer EX Classique, Audience FrontRow, NBS Black Label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