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2-30 10: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kecola 于 2017-12-30 10:43 编辑
2017上半年:
-迷上电处了, 买了ENTREQ/948/NORDOST等等总值接近10W的电处
-开始专心DIY线材跟钉子
2017下半年:
大件:
-借了HELEN, 为它配了最好的AES线跟钉子, 不中就是不中
-真金白银买入DAVE/N10, 不出一周就全出了,
让我了解到系统的水平在哪,
也让我暂时断了把大件升级到10W水平的想法.
线材:
-买了根定价8W 二手5W的XLR线,
的确很牛逼, 器乐人声定位硬软质素乐感又中性直白平衡 一样不落
在朋友家比较过, 整体等级猛过他在用的双皇XLR
-买了3根二手约2W的XLR线,
A线: 器乐巨好, 人声有点平直但绝对能听
B线: 最失望, 不提了
C线: 就是人声密度高
本来买线回来就是想弄清到底是什么回事, 全出掉了
避震:
出掉了TMB50 & 美国垫神ULTRA
电处&地盒
-蹲到了台二手HIEND的电处, 把以前所有电处出掉了
-又买了台主动地盒帮忙处理电/接地 (没留DAVE/N10, 反而留了这台...)
2018:展望
1)也没什么展望, 声音都退烧了, 当初追求什么,
雖然有些地方可以再好點, 但整體都达到了, 也曉得怎配出來了
2)理解到 旗舰品&中端份子&DIY的差别
在总值200W的大奥2系统开了耳界, 明确地让我知道了天花板原来也不是太远
3)以前瞎玩有钱就买音响, 现在反而一边降级一边提升系统声音水平, 别问我怎做到的, 我只能说HIFI界太多陷阱 LOL
知足者常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