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4realms 于 2018-1-15 11:18 编辑
820今天正式官宣, 2400刀, 拼一条完整的照片放在这里
http://zh-cn.sennheiser.com/high ... -audiophiles-hd-820
必须佩服Tyll Hertsens老爷作为一个烧友的探索精神, 不孚众望地, ces他去了, 820的内腔, 他揭了, 第一次为我们展示这只耳机关键的另一部分设计. 图片如下:
 
按照他的说法, 画红圈处就是森海祖传金属网, 也就是说, 在所谓背腔周围的吸音室的旁边, 就是这些滤网. 可以想见, 高频更多地被反射再吸收, 而低频在此透过. 根据现有的听感, 透过低频的作用是抵消, 也就是跟密闭箱一样, 抵掉中低频的共振, 让共振频率F0以下的能量不要被明显覆盖.
而我更在意的是, 单元的确是选择的800S的单元, 以及内腔的空间确实减小了, 单元更贴近耳朵. 我很欢迎, 这意味着周围金属网的作用更多地仅是透过低频而非制造混响, 更直接的声音传递将在同样单元的基础下保存更多的细节, 无论是对于800S单元添加的滤音棉, 还是800混响偏多的框架, 都是进一步的优化. 希望这能让820在新材料动圈已经出现的当下保持至少5年的生命, 作为成熟材料的旗舰动圈表现自己的魅力. 估计我也多虑了, 第一厂牌子在此, 无需多言, 老烧们已经等着抢头版了.
tyll的报告原文: https://www.innerfidelity.com/content/ces-2018sennheiser-hd-820-over-ear-sealed-headphones
--------------
虽然说厂家的宣传不能全信, 但森海这样的大厂毕竟也不会完全瞎说, 所以时不时还是在想森海的 "高效反射到周围全部吸收" 能怎样接近于实现. 后来灵感一现, 腔体还是要跟单元一起看, 有些东西就好解释了.
820的单元没有变化, 还是800的单元, 最大的特点, 中空, 声波的波面是环形的. 向后的声音虽然要经过单元背后的声阻但模式还是一样的, 周围有波, 中间接近空心, 尤其在玻璃跟单元背面距离不远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对应这种情况森海便设计了一块凹形的玻璃, 近似看做外圈斜面反射, 中心平面反射. 外圈正好对应环状波, 将其斜面反射到周围的吸音腔中; 中心正好对应空心, 平面反射大大减少. 很聪明的设计, 很好地利用了单元的特点. 宣传出来, 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 "全部吸收" 了
但是毕竟万事没有100%, 还是像之前提到的, 周围反射腔的体积不可能全部吸净, 出于隔音, 成本, 美观的考虑玻璃中心不好挖开, 也不便换成其他材料, 因此就算效果不明显, 反射声也一定存在, 特别是低频. 当然低频正好需要加量, 一举两得, 但总归不可能达到800S外面加上这个壳跟没加一样, 彻底的封闭版800S的效果. 此时问题就重新回到单元跟耳朵之间的腔体了, 这一部分现在没有任何信息, 但我认为两个关键点, 单元到耳朵的距离, 单元周围是否还是祖传金属网. 如果一切都没变, 还是800的内腔体, 还是熟悉的混响效果, 那我将非常好奇这款加壳800S将呈现什么样的调音...
--------------
封闭式耳机, 设计的焦点是单元正背后的凹形反射玻璃, 其他细节上玻璃周围应该是半透过的内衬声阻的网格 (直接类比z1r), 耳罩应该是绒面皮围以增强通透感.
官方的宣传是凹形的反射玻璃进行全反射到周围的吸收腔进行吸收, 但这种事情显然和吸声处理的原理有悖, 周围再怎么样吸, 第一反射点放块玻璃 (哪怕是凹形), 效果显然是下降, 更何况吸收腔的面积相比玻璃的面积实在不算大, 整个后背腔体的体积也没有明显大到哪里去.
所以我的理解是, 仍然跟hd800一样, 是追求精密设计的反射模式带来的混响效果, 800利用反射和混响, 制造出了大声场, 高大的结像, 820则是这个路线的改良, axel曾经明确表示过800的一大问题就是声场形态会比较明显地受到听者耳廓的影响 (因为所有反射发生在单元和耳朵之间), 那么820将反射尽可能地转移到单元背后的腔体中, 就应当具有更加稳定, 更加真实的空间感. 存在混响, 并不一定会有损于axel口中"820是最清澈的封闭式耳机"的宣言, 800的混响很多, 但800的听感不"清澈"吗? 显然大多数人不是这么认为的. 森海很善于通过制造音效来达到目的:D
之前最终发布时换型号, 没有透明壳的猜测均落空了, 恐怕关于改进中空单元的猜测也不能幸免, 这样的话单元素质上应该无法和新材料动圈们相提并论了, 我想这已经反映在了售价上, 现在的市场情况下, 2400刀显然是不能支撑"森海"的"次时代旗舰"这个概念的, 820的主要目的大概仅限于对800理念的补完.
---------------
hf坛的消息人终于多放了一张hd820照片的切片, 在那边有人已经拼过了, 但很明显透视成问题, 所以我自拼了一下, 再拉了下对比度发掘一些细节.
无论如何, 第一耳机厂的下一代真旗舰在此:
根据之前的谍报, 我认为图中的透明壳应该是属于工程机的设置让人看内构, 正式版应该是不透明的另一种材料, 比如森海祖传钢网内衬声学材料, 当然如果真的是这个酷炫透明壳我觉得对现在的森海也完全可以.
基本无悬念的全封闭, 第一厂又亲自来纠正烧友们的听音观了.
关键的单元中心背面我相信是被有意裁掉了, 第一厂可能修改了伟大先进划时代的中空振膜了.
虽然很难看清楚, 但内构相对800应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至少支撑骨架看起来明显不同了.
有了he1的先例, 我现在推测当这个跳票多时的型号最终发布时, 可能将不再叫hd820, 森海将给予一个对自己对烧友都更有意义的数字, 拭目以待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