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robinhook

[发烧理念] 器材分析中的理性和感性——15年发烧历程的毕业论文 [完]

  [复制链接]

3

主题

543

帖子

5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17-2-12
发表于 2017-3-24 12: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主题

8063

帖子

128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8
注册时间
2006-6-26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17-3-24 12:34: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激光鼠 于 2017-3-24 12:35 编辑

可否贴一点这样的研究文章?另外,这样的研究发现哪些指标对听感影响大呢??。。。。。。。我很多年前谷歌还没被墙的时候搜索了不少关于听觉心理的研究报告,只是看个结论,没有存档。你有兴趣不妨搜索一下,非常非常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932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6-8-18
发表于 2017-3-24 12: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耳机俱乐部最强神贴。。。。献上膝盖。。
PC--int204+PSU101--北极星Supemo--Luxman P1u--LCD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2666

帖子

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5
注册时间
2006-9-27
发表于 2017-3-24 12: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tprc 于 2017-3-24 13:00 编辑

lz认真精神值得称赞,但逻辑上还是有硬伤,结论问题不大,但有点以偏概全了
表面上承认认知评价是主观与客观的综合结果,实际从结论看还是坚持主观服从客观的大体思路,例证的参考物也不尽合理,很容易举出反例,导致结论稍显偏颇,为了结论而结论,证明过程沦为形式,既然认知评价是主客观的综合体,就不应出现主客观结论的比对选择,这与综合信息后排除误差是两个概念,再者,主客观的对比选择也很难找到参考标准,真理最终还是沦为意向投射,主观客观的意义又何在?

当今社会,逻辑主义大行其道,根本的做法基本都是将事物放入逻辑中辨其真伪,从而判断其认知价值,因此科学威力无敌,而逻辑本身恰恰是其最大的硬伤,艺术作为其另一面,承认逻辑之外的存在,以体验的方式为认知,让真理更加明晰,上帝的肩膀一侧科学,一侧艺术,缺一不可

点评

http://www.headphoneclub.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4322 这位朋友,欢迎你挖坟来我2012年的帖子里讨论。哈哈  发表于 2017-3-24 13: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944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12-9-23
发表于 2017-3-24 12: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看完了,说实话,本文干货非常多,尤其对于投资不那么大的烧友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抱着以“大家来找茬”为目的的一部分回帖,看着就不那么让人舒服了。
轻松,随意,简单地否定别人的努力,可以给有的人带来无法言表的快感,即使现实中他们做不到,在网上却不是什么难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43

帖子

5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17-2-12
发表于 2017-3-24 12: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90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6-11-6
发表于 2017-3-24 13: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觉得hd600像he500的感觉。除了重量。可能he500人声更好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2666

帖子

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5
注册时间
2006-9-27
发表于 2017-3-24 13: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lz~您发的帖子我看过~很多观点还是持有异议的~当然也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果感兴趣~我们可以私下交流~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6-7-8
发表于 2017-3-24 13: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PCaudiophile 发表于 2017-3-24 08:14
CPU 论坛?哈哈哈哈. 这才过了多久,好好的CA 论坛就被你说成了CPU 论坛了?脑子不太好使啊。

还直接 ...

好端端的一个理性帖,请不要把你们的私怨和无谓的口水战都带进来好吗

点评

那你也得看看争论的东西在不在点子上,有些人不好好理解楼主的内容,断章取义的出口成屎,调侃他们两句倒成了口水战了?  发表于 2017-3-24 1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主题

3655

帖子

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9
注册时间
2008-7-26
发表于 2017-3-24 14: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1024 毒德大师

点评

能说说1024 是什么吗?DSD1024吗?哈哈哈。:D  发表于 2017-3-24 14:13
个人公众号:LM叨叨叨,聊聊hifi,嘎嘎塞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6

帖子

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3
注册时间
2016-9-8
发表于 2017-3-24 15: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藏再看,支持原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17-3-24 16: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feng 于 2017-3-24 16:33 编辑

仔细看了看,写得很有意思。
但个别观点也确实不太同意,极端了些,不过就不说了。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835

帖子

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8
注册时间
2016-2-15
发表于 2017-3-24 16: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股文高总要能来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5598

帖子

311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1
注册时间
2008-7-4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17-3-24 17: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这么多字不容易啊~ 必须支持一下!

看得到感性的一面,看不懂理性的部分。

看到楼主写下的这个贴子,令我想到了中国互联网上出现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错误的资讯源头,自然会得到错误的结论,最后,错误的观念被宣扬出去,引致劣币驱逐良币。

同样是爱好的钻研,外国朋友的知识会是取自学术书籍而非互联网上没有得到认证的资料,部份更拥有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甚至是业内人士,这点跟中国风气很不同,因此,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点评

碧一开始给我650的感觉,现在低频少了一些,有点像600了,过几天,会不会变成akg啦,特奇怪的耳塞,还会变化,好听-难听-好听,忒神奇啊;另外赞同ST大对此贴的点评  发表于 2017-3-24 19:52
Forget about the sound and enjoy the music !
声音这回事, 要亲自尝过才知道
既然用耳朵听音乐,为何又要追求别人脑内的声音?

真正的音响评论员,一个不折不扣的耳机发烧友
微博号:TheHiFiCafeStevenTam
个人网站:http://www.steventam.or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074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13-6-20
发表于 2017-3-24 21: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下,很佩服楼主研究的态度,但是很多观点无法赞同。

现在很多谬论的出现,与其说是迷信科学,不如说是没搞清楚科学究竟是什么,下结论不严谨。

您在贴里所罗列的理论大致上是正确的,但其实似是而非。

我引用一下维基百科上面对于科学方法的描述:
科学方法涉及到很多步骤,首先,需要观察大自然并且对于自然现象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然后再想出假说来解释自然现象,之后设计实验来检验这些假说,核对从这些假说所给出的预言是否正确无误。为了要防范在做实验时发生错误或误解,这些步骤必须具有可重复性。一个假说在被学术界广泛接受之前,必须先通过科学方法的严格验证,以有条有理的方式来将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互相比较。只有当理论结果和实验数据互相吻合时,这假说才能被学术界接受。

也就是说,现在你所罗列出的公式其实只是经过实验反复验证,得到证实的假说。这些“经过验证的假说”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假说成立的条件往往都是非常理想化的,数学模型往往都是接近事实的简化模型,不考虑各种各样的干扰,不完美。(然而真实的世界干扰很多,基本没有完美的东西)我不是说这些公理没有意义,我是说,如果对精度要求极高,那这些公理就不能这么简单的应用了。你提到的这个音乐回放系统的数学模型应该也没有多复杂吧?你拿Simulink仿真一下,然后对比一下实际测试结果,就知道差别在哪里了。

另外你对刘汉盛的音响二十要所提的意见,有些是有道理的,比如说一些逻辑上有重复的条款。然而有些是非常错误的。比如鲜活感和速度感根本就是两码事,完全不相关的东西。建议你还是尽量多听点好的器材,像鲜活感空气感贵气这种看起来很玄学的形容词,器材价格不够贵还真的是出不来(笑)。

另外你说耳机直观差别最大,这个是对的,然而很多高烧去搞音源,耳放,甚至线材,避震,其实是已经选好了自己最喜欢的耳机,然后希望在每一个微小的环节上都更精进。这跟你所讨论的东西已经不在一个层面上了,你是找区别最大的东西,钱要花在刀刃上,别人是不计成本希望精益求精。你可以说这么做没有性价比,但是不能说这么做没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24 19:11 , Processed in 0.096229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