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2-13 00: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肠见参 于 2016-12-13 00:32 编辑
既然聊到了你的名字的配乐,作为看了三遍且在看电影前听了一两个月原声的人,稍微聊聊吧:
这部电影的音乐,比较讨大众口味和喜欢的,莫过于几首男歌手演唱的片头曲、插曲、片尾曲了。
这几首歌的歌词写得其实也一反所谓青春爱情动画的套路,某些歌词不看翻译不知道,一看翻译还真够霸道的。或者说,很有性格的。再说白了,够FD的哈哈。估计审核的朋友念着男女主可怜才没管吧~~
比如:
这个世界依然想要驯服我
那么就随你所愿吧
我会漂亮地挣扎到底。
同样,这几首电影中的人声歌曲,往往起到了用歌词来讲故事的作用。
比如:我们都是时间旅行者。在交错的时光中追逐着彼此。
这基本上已经是导演对于观众理解剧情的最大善意了。
而在片尾,23岁以及26岁左右的男女主人公第一次在天桥上擦肩而过,观众席上传出了“我想把这导演踹下去”的生气话语之时。
一句不停重复的“再等一会儿就可以了”,仿佛就是导演新海诚对着心急的观众所表达的劝慰:是啊,这次,只要再耐心地稍微等一会儿就可以了,再也不会有想让你爆破的火车前来阻碍他们的未来了。
至于这部电影的纯音乐配乐。
以我在电影院看过的体会,糟糕的影院音响无法完全体现原声尚算干净且认真的录制效果,但即使如此,整部电影的大多数配乐还是比较干净且应景。看到第三遍,我觉得这些音乐搭配地都非常好,是下了功夫的。
因为我发现,整部电影的情绪、氛围、悲喜的转换,不少都是用音乐来进行的。可以说,是以曲导影?或者音乐作为先导。
当我听到音乐的变化,就已经先于荧幕露出了戏谑的微笑或者开始皱起了眉头。这种感觉挺不错的。
举个例子。
原声之第十《约会》
http://pan.baidu.com/s/1jI9a1LG
这首曲子在四分钟的时间里,经历了两次节奏、速度、感情上的调整切换。
一开始,是一种舒缓温柔的气氛,对应男主和前辈的约会,以及影射了女主内心其实已经开始种下了感情的种子。女主一边摆弄着头发一边面露不甘地说“真好捏~~现在他们应该正在约会吧~”的场面,配上这样的曲子,还真的很有意思...
听到一半,突然曲子变得活泼俏皮起来了。因为导演果断把沉浸在女主情伤中的电影情节给转换成了比较欢乐搞笑的,描述男主蹩脚约会表现的桥段。
然而大家还没乐呵几十秒,突然曲子仿佛古典乐章的“再现部”一样,又回到了那带着几分忧伤的旋律中。因为男主走到了一个以“乡愁”为主题的摄影展或者画展上。并在一堆昏黄的老照片/画作上看到了自己非常熟悉的女主的故乡。
当时我一下就意识到剧情开始不对了,出事了。我甚至在那一刻看到“飞弹”这两个字的时候,想到的是女主其实是身处经历过核武器战争的末世之类的剧情。当然实际故事还好没有变成我这个心里阴冷的人的那种推测ORZ。
而且当我第一次伴随着第三段乡愁的音乐看到画面上那一堆堆昏黄的照片时,我其实是蛮难受的。因为我是一个从北方移居到南方的青年人。相对于更多的人,我体会过那种和故乡告别,熟悉的人和事渐渐变得陌生模糊的感觉。
看得遍数多了,这首曲子现在在我这里的评价是很不错的。
好曲子。
起承转合得漂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