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donthuang 于 2016-10-4 14:45 编辑
請注意這是節要,簡單敘述大意,而非嚴格的對譯,省略了很多東西
原出處
http://sandalaudio.blogspot.jp/2 ... mic-dt1990-pro.html
前言
-----------
斜置單體能產生音像在正前方的錯覺,這種錯覺卻也造成了定位的混亂
所以監聽耳機還是以平行配置為主
(這方面還有得討論,先求傳達作者原意)
簡單測試了oyaide和古河(furutech)的線,oyaide清淡乾淨的中高頻蠻搭的,但與古河相對白熱化的取向不搭
兩種耳罩的差異主要在背後通孔數,開放程度的不同,原廠說主要影響低音量感 其實全頻段都有顯著的變化
通孔較少的耳罩,音壓增強,中低頻量感增加,高頻也變得更加銳利,較接近DT1770通孔較多的耳罩則往開放感,
空氣感自然擴散的方向發展,作者偏好這樣的聲音
本文
----------------
DT1990看起來靈敏度高,但250ohm的中阻抗對耳擴仍有一定程度要求
隨著音量旋鈕越開越大,音樂的表情也變得越來越豐富精采到一定程度以上的時候,
耳機的"真面目"會一口氣展露出來動態更好,音色更漂亮
就像德國的高級轎車,乍看之下很普通,油門踩下去,馬力一出來就知道不一樣
和DT1770在整體的音色上果然很像,不喜歡DT1770的,大概也不會喜歡DT1990
明明是開放式耳機,中低頻饒富衝擊力,電光石火的貝斯與男聲的抑揚頓挫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此外,有著和DT1770同樣"剛剛好"的保守高頻,是沒有像HD800那樣順順的一直延伸上去
但也不會過於硬質,保持著恰到好處的纖細
高頻相當的乾淨,對比其他的監聽耳機,空氣感的表現特別優秀,值得一提
樂器附帶的回聲、殘響等空間效果能聽得清楚分明,然而粗糙加工後製的痕跡也會很明顯
不單單是作為歌曲主體的人聲,附帶的各種音響效果不管是實際收錄的,還是後製加工的,皆一目了然,
原本習慣的音樂會聽起來很不一樣
因為不是斜置單體,所以沒有那種浮現在面前的音像效果,而更接近近距離看大螢幕,或者電影院第一排的臨場感
和DT1770最大的差別在於空間感的表現,因為耳機殼是開放的,所以不是1770那種球形的,
像頭盔或像天幕的表現形式,而是左右延伸出去,水平面展開的"寬螢幕"
聽過1990後,很難不注意到1770的聲音始終侷限在兩耳邊,很"窄"
1990 近而寬廣的音場相當讓人佩服,樂團的左中右很自然地分開了,清楚分明
不喜歡T90的原因和1990對比之後就明白了,T90高頻的金屬似的鋒利感太過強烈甚至到了偏硬偏刺的程度
當T90像DT1990那麼"清楚"的時候,往往高頻已經突出到有點吵,逼得又要把音量調小了
認真地聽DT1990,高頻瞬態其實和T90差不多,差異在於1990收得比較短/快聽起來比較不會那麼"響"或"吵"
1990和990pro是比較接近的,頻段平衡,空間感的呈現方式非常像
990pro可能是耳機線比較細的關係,聲音能量感比較弱,需要更調高音量
整體而言,1990明顯優於990pro,即便990pro在空間感,頻寬或解析上勉能一戰
但整個音色、力度的變化解析以及衍生的真實感已非同一水準
對比1990,990pro的聲音聽起來比較"虛"的,這點大大體現了新舊型單體的性能差異
唱片試聽
---------------------
1.decca出品,漢斯·克納佩茨布施指揮維也納愛樂 女武神第一幕
歷史錄音各種雜訊雜音難免,用1990聽卻超乎想像的好
即使頻寬有限,聽起來卻是如此的美麗、寬廣不受拘束
具體而言,就是小提琴或女高音這些 其實不那麼"高"的中高頻段表現優異
與以往的beyer不太相同的美音,毋寧說這該是AKG K712的獨擅場
1990沒有那種AKG式的清爽,另有一種色調豐厚濃密的美感
如果說T1還帶有一種金屬似的,像鋼鐵一樣頑固的硬質音色
那麼1990的音色就帶著 黃銅那樣溫暖柔和的光澤
(不太同意他對T1的判斷,但是語拙,想不到什麼好形容)
1990似乎結合了T1和990的優點,讓人滿足,然而並非那種可以放鬆一直聽的系統
,久聽難免疲累
2.薩克斯風樂手Steve Lehman的專輯"Sélébéyone"
專輯形式是正統爵士,卻又融入了Breaks,底特律Techno,法語區嘻哈等電音成分
互為對比的兩位rapper競演,融合進薩克斯風,創造出繁複交疊的音響效果
以DT1990聆聽此類複雜混音的專輯,能深刻體會到1990作為監聽耳機的實力
從音響迷傳真的角度而言,古典樂、爵士樂,單軌直錄的器樂等等,一向被認為是難以處理的體裁
然而這類複雜的多軌混音,重放時要保持整體的平衡與協調亦是極為困難
DT1990 低音"動資"的衝擊感相當強,單體背壓順暢的從開放外殼洩出,沒有絲毫悶聲
快速的動資動資動資時也不會失控,Synth Bass 比平時更加龐大活潑
鋼琴和樂團往左右延伸,不會干擾到中間的薩克斯風獨奏,薩克斯風和人聲近而響亮
要說缺點的話,薩克斯風稍前而顯得有點"吵",我想這是耳機自身的癖性
特定頻段突出導致的,小提琴與女聲都不會有這問題
搭上古河的耳機線,這種突兀感或不對勁特別明顯,用回原廠線就幾乎察覺不出來
讓人重新認識耳機線搭配的重要性
連同上述中高頻癖性算進去,像是Grado超進化為監聽耳機那樣的聲音
開放式,音場不會太空,中頻低頻皆飽滿充實,可能會讓人聯想起HD650
HD650在調音上是以濃厚圓順無稜角見長,一音一音清楚分離,電光石火的反應則是DT1990的強項
開放式,中低頻厚實的耳機 飛利浦 X2也是優秀的候補
X2和HD650比較類似,重視輕鬆聆聽,強調圓融的音色與樂感,偏重欣賞取向而非監聽用途
想不太到跟DT1990類似的開放式耳機,勉強形容的話像是Grado RS1 /PS500
利用技術 把 音像的距離和頻響起伏重新整理過,可是做到這程度,Grado也不Grado了
Grado鮮明的中高頻,逼真的形體感是其最受歡迎的特點,我想DT1990在這方面有類似之處
(下面作者散論就不轉述了,雖然有趣,但是偏零散,跟1990本身的音質較不相干)
(順帶一提,有人想ˋ看日本燒友針對GS2000e和Z1R的對比評測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