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61|回复: 1

[耳机耳塞] final Fantasia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1851

帖子

64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4
注册时间
2009-2-7
发表于 2016-9-14 10: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长弓 于 2016-9-17 05:21 编辑

如果评选历史上最有想象力的HIFI品牌,日本的final(曾经的final audio design)一定榜上有名。虽然今天在很多人眼里final是一个小众而高端的耳机品牌,但倒退回1974年,它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Hi-End品牌。

钻石唱头
70年代年是否有了Hi-End这个概念?这个我没有考证,但final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即使放在今天也绝对符合Hi-End的概念。在那个黑胶的黄金年代,final的创始人高井金盛先生加入了SONY公司,并与 Yoshihisa Mori合作开发出一款特别的MC唱头,为了追求最极致的声音还原,这只唱头不但使用了独特的8字形音圈,还采用了自然界硬度最强的物质——天然钻石作为唱针。这只特殊的黑胶唱头就是final幻想曲的开篇。


虽然做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MC唱头,但由于成本太高,即使以黑科技著称的SONY也认为这种产品无法销售,无奈之下高井先生向SONY建议改用final这一品牌将其推向市场,而售价则定为50万日元。1974年的50万日元是什么概念,我换算了一下,其购买力大致相当于今天的8,400美元……1974年正是日本高速增长的末期,所以即使定价如此夸张,这款唱头依旧卖出了200支以上……


此后,final逐渐转向了系统定制路线,这也是高井先生当年所追求的方向——想获得最佳的声音,音响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黑胶唱机/前后级功放/喇叭/避震等)要相互配合,并且最好能根据客人的听音环境与欣赏品味量身定做。然而定制的成本再加上高井先生天马行空的创造力,让这样一套系统的售价往往高达数千万日元,然而即便如此,final独特的声音美学依旧为它带来了大批忠实的用户。


世界上最贵的音箱
如果你认为这只是经济泡期的疯狂那就错了。final作为Hi-End品牌的高峰一直持续到2009年,在这一年里,高井先生向世人展示了一款从各方面都堪称极致的作品——Opus 204。


Opus 204是一款带有final特点的大型号角音箱,搭配配套的电子管放大器,出于降低箱体谐振的目的,外壳采用不锈钢制成,内部则充满高阻尼材料——沙子,因此虽然体积并不十分巨大,但每只音箱的却重达800KG,有用户购买安装后甚至发生了楼板下陷的窘况。

重量当然并非唯一的问题,连同配套功放在内,Opus 204的售价高达50,000,000日元(海外售价约50万美元)。在HigherFi网站收录的世界上最贵音箱名单中,Final Audio Opus 204排名第八。


final audio desgin诞生
2007年,高井先生与SACD规格的创始人之一山口先生共同创建了S'NEXT公司,2009年推出Opus 204后,final转型为S'NEXT旗下的独立高端耳机品牌,并更名为final audio design,产品研发由高井金盛先生与时任S'NEXT总裁的细尾满先生领导的工程师团队负责。

final audio design的成立标志着这个曾经的Hi-End品牌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final幻想曲也翻开了新的乐章。

第一款耳塞
2009年底,final audio design一下推出了5款不同材质的入耳式动圈耳塞,采用铬铜腔体的旗舰型号FI-DC1601SC售价高达200,000日元,大约折合当时2,200美元。这在2009年的耳机市场上是什么概念呢?Jerry Harvey于同年稍早几个月推出的顶级定制耳塞JH13PRO的售价正好是FI-DC1601SC售价的一半,森海塞尔同年一月发布的HD800已经凭借1,400美元的售价震惊了全行业……


村正妖刀
虽然有了两千美金的耳塞作为铺垫,但是当fianl audio design 2012年发布名为“村正妖刀”的旗舰耳机Muramasa VIII的时候,耳机届再一次拜倒在高井先生的脚下。这款耳机不但突破性的采用了8mm+40mm双动圈单元,全不锈钢结构更让重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1.3kg,虽然后期经过改良降低到850g,但依然可以制霸当时的耳机行业。作为fad当年的旗舰产品,这柄“妖刀”的身价也破纪录的达到了8,000美元,大约是世界上最贵的动圈耳机了。


奢华的背后
今天,不少发烧友都认为final品牌的内涵在于“美”与“奢华”——这当然是看到final产品外观和售价后最直接的感觉;然而在“美”与“奢华”的背后,final其实是一家由“科技”与“创意”驱动的公司。

从木头到钻石、从铬铜到不锈钢、从镁铝合金到钛合金、从树脂到工程塑料,fianl对于音响设备的材质有着特别的兴趣。不同材料有着不同的硬度、密度和共振频率和导电特性,用于音响设备,尤其音响和耳机的外壳/腔体会有着各自不同的音色,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在final的同一系列产品线上找到不同材质的组合。例如采用铬铜腔体的Piano Forte X(金夜壶)拥有丰富的泛音和温润的染色,而相同结构不锈钢腔体的Piano Forte IX(银夜壶)音色则更加平衡中正。


Hi-End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让final有能力从振膜开始自行设计和制造动圈耳机单元,后期又通过收购获得了动铁单元的研发、制造能力,因此fianl可算是世界上少数能够同时生产动圈、动铁单元的耳机厂商。

为什么要强调自产单元的意义?上文提到过,高井先生始终坚持的一点就是“想获得最佳的声音,音响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要相互配合”,对于耳机来说单元特性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而只有自行设计的单元才能最好的满足设计者的需求。


除了个性化的需求,单元品质也是fianl所考虑的因素之一。以振膜的制造工艺来说,一张平整的薄膜原料,final的工厂只能压制出一个完整的振膜,而其他工厂为了节约成本,会利用同一张原料制作多个振膜。final为什么要这么“浪费”?因为只要经过加压程序,原来平整的薄膜原料商就会产生极其细微的褶皱,如果继续使用,那么这些褶皱就有可能出现在下一个振膜上,这种影响虽然轻微,但对于final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有了腔体材料与单元,如何将他们组合在一起才是最考验功力的地方。final独特的品牌文化吸引了不少日本著名音响企业的退休设计师,因为在这里他们可以更加不受束缚的完成自己对声音的追求。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灵魂团队,我们才能看到看到源源不断的脑洞式设计。

final的初代产品FI-DC1601系列采用了独特的可更换导管设计,细导管可以配合两种形状的硅胶套使用,粗导管则可以免耳套直接佩戴,使用硅胶套可以获得更好的封闭性与更多的低频,粗导管则可以避免耳套对音质造成的额外改变,让声音更加直接和自然。


BAM(Balancing Air Movement)是final最有代表性的一项专利技术,并且应用在了多款动圈、动铁耳机上,包括我最喜爱的旗舰动铁耳塞FI-BA-SS。这项技术能够优化由于单元运动造成的腔体内外的气压变化,以帮助耳机获得更加准确的低频响应。


上文提到的“村正妖刀”Muramasa VIII为了获得更好的频率响应使用了8mm+40mm双单元组合,到了一年后的Pandora Hope X则进一步发展为动铁单元+50mm动圈单元的同轴结构。


初心不改
2014年发生了一连串事件,S'NEXT的母公司Molex被美国Koch Industries收购,由于市场规模太小,S'NEXT即将面临被出售的命运。这时高井先生的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细尾满先生就成为了final audio design的接班人。面临这样的局面,并怀着对S'NEXT无限的热爱,细尾满先生决定和友人一起出资买下S'NEXT。新的S'NEXT不再受到Molex控制,也将工作重心从ODM/OEM项目转回自有品牌的开发和拓展。

2015年,走上新起点的S'NEXT将final audio design品牌变回曾经的final,以示初心不改……

在这一年的慕尼黑音响展上,final带来了全新的SONOROUS系列头戴式耳机。sonorous源自于拉丁文“sonorus”,形容洪亮的声音。这个系列的外形与Pandora Hope系列极为接近,旗舰型号SONOROUS X同样采用不锈钢+铝合金材质,单元部分却低调的选择了50mm单动圈单元,而标志性的同轴圈铁结构则下放到了中端产品SONOROUS VI与IV上。


2016年,final的年度汉字是“輕”。

年初发布的SONOROUS II/III虽然与X同属一个系列,却使用了高硬度工程塑料腔体,同等身材比旗舰SONOROUS X减重整整220g,成为了final历史上最轻的头戴式耳机。


5月,final发布了多款耳塞产品,除了惊艳的钛合金3D打印动圈耳塞Lab II外, 极简造型的F系列动铁耳塞也吸引了全球发烧友的关注。


设计
从体积与重量上看,F系列的旗舰型号F7200与曾经的妖刀Muramasa VIII形成了极端的对立统一。两款产品全部采用了不锈钢材质腔体,然而1.3kg的重量让Muramasa VIII成为HiFi史上最重的耳机,F7200却凭借区区2g的身材(不包括导线)一跃成为HiFi史上最轻的耳机。7200以下的4100和3100两款,则使用了铝合金材料作为腔体,F3100包括导线在内的重量也仅为10g。

直径5.5mm,重2g是什么样的概念?大约就是第一眼看过去,你很难想象出这是一条耳机。正确的佩戴之后,F系列的整个腔体部分可以像齐天大圣的定海神针一样彻底埋入你的耳道里。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我们知道,使用一般的动铁耳塞聆听音乐,我们听到的声音会受到单元之外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分频器、腔体、导管、滤网、耳套等等,甚至佩戴的深度、外耳道的形状也会造成声音的不同。而F系列设计的初衷,就是尽可能降低其他因素的干扰,让发声单元尽可能的接近耳膜,这样使用者才能感受到来自单元本身的声音。

这是一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要求,但实现起来却面临着各种问题。首先,考虑到外耳道直径和深度,这款耳塞必须设计的足够修长。为了尽可能的深入外耳道,一般耳塞会使用较长的导管,但final却更加极端的选择了去导管设计,也就是将单元直接放置在耳道的最深处。


这样的布局提出了两个挑战,因为腔体内部空间有限,复杂的多单元结构注定无法使用,同时也很难通过腔体反射来增强耳塞的低频量感,这样苛刻的条件给final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

F系列的三款耳机虽然采用了不同材质的腔体,但却使用了相同的腔体结构和动铁单元,这颗由final自行设计开发的全频动铁单元既保证了F系列耳塞拥有充足的低频下潜,还赋予了它自然而丰富的音色。


为了让单元尽可能的接近耳膜,final还为F系列设计了两款特殊的耳套,包括5种大小的硅胶套和3种大小的海绵套。选择不同型号的耳套,可以影响单元相对于耳膜的位置。耳套越小,单元离耳膜越近,耳套越大,单元离耳膜越远。

安装正确的硅胶耳套最前部应与腔体前滤网几乎平行,安装正确的海绵耳套应该完整覆盖整个不锈钢/铝合金腔体。



F系列的推出,标志着final的耳塞产品开始采用可换线设计,F7200与F4100都配有瑞士生产的高级MMCX接头,无论MMCX插头还是3.5mm插头都经过了50,000次链接测试,10倍于通常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F7200使用了一条日本润公社(Junkosha)开发的镀银无氧铜耳机线,润公社并非专业的HiFi厂商,而是一家世界知名的特种线材制造商,其产品多用于海底光缆、航天飞行器、医疗设备、电力系统等对于传输速度、传输损耗、可靠性有着极高要求的行业。


除final外,Junkosha线材的另一个用户是曾经位列世界TOP500超级计算机首位的“京”(K Computer)。对于超级计算机系统而言,其内部使用的信号线长度可达数公里,由于电子在导线内的传输速度小于在半导体内的传输速度,因此导线性能就成为了限制超级计算机性能的瓶颈之一。为此Junkosha投入了巨额的研究经费,终于开发出符合“京”需求的信号线,而相关技术也被应用在了F7200这条耳机线上。


附件
除了耳塞本身,final还特别设计了一些附件,无形中提升了F系列的使用体验。例如这个简单的塑料保护套,它并不是为了防止腔体被划伤,而是为了防止佩戴F系列的时候外力过大,腔体伤及耳膜的情况发生。


即使线材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降低听诊效应的需求,final依然为用户提供了两个可拆卸的耳挂,只需要把顶端的导线嵌入耳挂凹槽,就能够进行绕耳式佩戴。F系列的耳挂比市面上的同类产品略小,也更加柔软,可以在降低存在感的基础上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设计巧妙的便携硅胶保护套让每个用过F系列的朋友爱不释手,类似多层化妆盒的设计可以满足最苛刻的收纳癖的要求,也能在尽量不占据空间的情况下为耳塞提供充足保护。

佩戴
F系列的佩戴方法与常见的入耳式耳塞无异,只是由于人类的外耳道并非笔直,耳机插入耳道时可能需要左右调整来达到最佳的入耳深度。选择不同的款式耳套可以带来不同的佩戴感受,我个人偏爱海绵耳套的体验。选择不同型号的耳套则会影响耳塞的入耳深度和与耳道的密封性。final通过模拟人头测试说明了不同耳套对于声音的影响。

SS(最小)与LL(最大)两款硅胶套分别放置在耳道深处与耳道入口处,在高频部分有着显著的改变。




密封性的好坏主要影响耳塞的低频表现


声音的差异*
F系列的声音风格如同它的外观一样精致而细腻,它拥有final品牌所传承的一些特点,但与其他final产品相比却并不激进,三款耳塞虽然使用相同的结构和单元,但调音方面却有着一定的差异。

以旗舰F7200为例,它在我所体验过的单单元动铁耳塞中算得上是表现相当全面的一款。深入耳道的动铁单元带来了解析力方面天然的优势,由于减少了滤网和腔体反射的影响,瞬态与通透性也非常出色。低频部虽然谈不上强悍,但也有质有量,不会觉得脚软。中频部分是final强项,F7200的纵然不及FI-BA-SS那样娇艳,却也颇有几分小家碧玉的温婉。不锈钢材质的腔体为F7200的中高频增加了一些明亮的色彩,泛音自然而丰富。


与F7200相比,F4100的声音显得更加外向、活跃。后者的中高频部分更为突出,对女声的演绎有着独特的魅力。不少同时对比过三款耳塞的朋友都认为手机直推下F4100的调音风格最为讨喜。然而一旦使用AK380,QP1R这样的专业随身器材,还是可以发现F4100在声音密度、信息量和泛音的丰富性上稍逊F7200一筹。


F3100声音风格更加接近F7200,素质方面同样略有不及(真的只是略有,毕竟单元和结构是一样的),考虑到两者之间超过一倍的价格差距,F3100的性价比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F系列说到底只是单单元的动铁耳塞,与其他品牌动辄12、14单元的旗舰产品相比,它在声音的规模感、动态范围、两端延伸等方面依然有着自己的局限。

*试听使用的参考器材包括:iPhone 6s Plus、Galaxy S7 Edge、Astell&Kern AK380、Questyle QP1R、NuPrime HPA-9、LHLabs Geek Out V2,目前final官方已经为Astell&Kern推出F7200用2.5mm平衡耳机线,相关听感可以参考下列文章:


FINAL AUDIO F7200耳机平衡版 作者:帅锅他舅舅


尾声
从使用天然钻石的SH-156唱头到重达800公斤的Opus 204音箱,从可换导管结构的FI-DC1601到深度入耳设计的F7200,final始终在通过技术与想象力的结合去探索声音的奥秘。有时候人们说它是一个音响行业的奢侈品牌,有时候人们说它是一个充满黑科技的品牌,有时候人们说它是一个脑洞大开的品牌,有时候人们说它是一个充满日本工匠精神的品牌……虽然写了上面这么多文字,我也没法说清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我只知道它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品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6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5-8-4
发表于 2016-9-20 11: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23 09:03 , Processed in 0.07864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