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4-7 11: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得令,就阿巴多吧:
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
阿巴多,曾经担任过米兰音乐学院的院长的哥哥和一位优秀的钢琴家的母亲的学生;沃托、斯瓦洛夫和朱利尼斯基的得意门徒;梅塔的好朋友;弹过钢琴、写过曲子,1933年在意大利的歌剧之乡米兰出生。由于自幼受到家庭三代以上音乐修养的熏陶,少年时的阿巴多就已经是威尔第音乐学院的翘楚。十六岁的时候被伯恩斯坦发现有指挥天赋,于是改修指挥,1989年卡拉扬过世后,经过柏林爱乐乐团全体投票选举,结果是在卡拉扬开出的毕希科夫、朱利尼、马泽尔、梅塔、小泽征尔等几位候选人名单中筛出阿巴多成为柏林爱乐乐团的第五任首席指挥。
一直有把阿巴多与托尔斯泰的艺术历程相提并论的观点,认为二人都属大气晚成的一类,其实早在1958年,二十五岁的阿巴多就在美国库塞维斯基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奖了。但使他在乐坛横刀立马扬名立万的却是五年后在米特洛波劳斯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奖以及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上对维也纳爱乐乐团这匹桀傲不驯的烈马的成功驾驭。1968年,阿巴多被他家乡的斯卡拉歌剧院聘为常任指挥,在担任这个剧院的常任指挥期间,阿巴多一反前任风格,力排众议,独立特行的扩充了剧院的演出剧目,除保留一些原来的传统剧目以外,还指挥演出了贝尔格的《沃切克》、《露露》和勋伯格的《月光下的皮埃罗》等一系列现代歌剧。
1971年,阿巴多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签定了终身合约,并以首席指挥的身份积极筹办各种演出活动。在这一段时期里录制了大量的唱片,成为了DG、SONY公司的事实上的台柱子和聚宝盆。在现今活跃在乐坛上的指挥家里,得益于出生地的先天之优势,他指挥表演的意大利歌剧均让他人难以望其项背,尊重总谱也是阿巴多指挥特点,为了《沃采克》的演出他就就排练了40次,这种严谨的作风在当代指挥家中也是不多见的。
最后说一句,1972年,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阿巴多作为当时继伦敦爱乐乐团后第二个访问我国的西方音乐使者,在我国一片打倒封资修,宁要什么草不要什么苗的喧嚣声中率团来华,在我国举行了成功的音乐会,轰动了西方音乐界。
各位上台来阿,光老否跳独脚戏有啥瞧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