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老唱片

一个交响乐团的音量等于.......三千人的掌声

[复制链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3-13 21: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大饼 发表
[B]交响乐团的动态范围是多少?从多少到多少?全奏前排座位音压据说可以到120dB? [/B]

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90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2-10-5
发表于 2004-3-13 23: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可以到达,比如贝九就可以。所以以前不是说贝九分贝数超过了某些法规的限制,某些地方可能不给演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490

帖子

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7
注册时间
2004-1-13
发表于 2004-3-13 23: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等级是100分贝。贝九最夸张处声压一百开外了。

不过我估计马勒的千人比贝九还要生猛,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3-12-30
发表于 2004-4-2 11: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老唱片 发表
[B]2003年《北京青年报》曾就两会代表的掌声,作了一个量化的报道。该报测量了代表在朱熔基做报告时的11次掌声:最热烈的一次正是出现于10点29分的第11次掌声,该次鼓掌长达1分45秒,音量高达 90.1分贝。

近三千名代... [/B]

所以很多乐队成员和指挥的耳朵都有问题
人民文学出版社那本赫尔穆特·斯特恩的自传里提到一位著名指挥的耳朵接近全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4-3 18: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lothar 发表
[B]
所以很多乐队成员和指挥的耳朵都有问题
人民文学出版社那本赫尔穆特·斯特恩的自传里提到一位著名指挥的耳朵接近全聋
[/B]

斯特恩自己好象也失聪了一阵时间,后来是否完全恢复了:confuse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490

帖子

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7
注册时间
2004-1-13
发表于 2004-4-3 19: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职业音乐人的耳朵不好的很多,和职业音响人很不同。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3-12-30
发表于 2004-4-5 11: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老唱片 发表
[B]斯特恩自己好象也失聪了一阵时间,?.. [/B]

有没有恢复记不清了
当时是在图书馆快速翻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5097

帖子

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7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4-5 11: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贝多芬的耳朵……: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490

帖子

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7
注册时间
2004-1-13
发表于 2004-4-5 13: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贝是先天性梅毒,不是吵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5097

帖子

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7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4-5 13: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记起了齐秦的一首老歌“贝多芬听不见自己的歌……听歌不一定要用耳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4-17 20: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听一种声音!


转贴:事关中国未来命运的俄国石油争夺战

中日是能源短缺的亚洲两大国,正在为俄国石油而进行一场悄悄的战争。俄国石油管道到底是按原来约定,铺向中国大庆,还是改变初衷铺向日本海?这个改变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以及对台问题武力解决的可能等,都具有重大影响。

中国石油短缺严重

中国从2003年已经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其实自1993年,中国已出现石油短缺,成为石油进口国。在过去10年,经济发展迅速,能源越显缺乏,石油需求量每年增加5.77%,但石油提供力仅为1.76%,因而石油进口比重直线上升。

海关今年初公布的统计显示,2003年进口原油9,100万吨,比2002年(7,000万吨)增长了31%。中国的石油净进口已达到每天1,000
万桶,占需求的80%,相当于美国2000年的输入净值。而2000年,中国进口石油只占需求量的35%。国际能源总署(IEA)的最新数字是,中国去年每天消费546万桶石油,日本每天消费543万桶石油,两国旗鼓相当。

《纽约时报》最近发表的“围绕俄国石油和天然气的亚洲战争”(The Asian Battle for Russia’s Oil and Gas)分析文章说,2003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仅次于美国);2030年,中国将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地处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中国储量最丰富的油田,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大庆的产油量,2002年已降到不足5,000万吨,为20年来的头一次。该报引述大庆高级工程人员的话说,主要是因为油量不多了,为了延长开采年限而有意减产。减产结果,将对中国石油短缺更造成压力。

《纽约时报》的文章说,目前中国由于石油短缺,有21个省(占三分之二)因能源短缺而对电力实行配额供应,并因此导致经常停电,2003年秋冬两季的停电次数,是去年同期的二倍。

日本石油90%靠进口

日本的情况更严重,石油90%靠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地区。据《纽约时报》引述国际能源署的数字,日本一年进口22,000万吨石油(中国是9,100万吨)。

中国石油进口主要从中东、经过印度尼西亚群岛附近的马六甲海峡输入。2001年经过这个线路输入的石油,占进口总量60%。除了中东情势不稳可能影响供油外,另外一旦中美发生冲突,中国没有能力防范美国海军可能实施的经济封锁。

日本的石油进口,也主要来自中东地区,也要经过狭长的马六甲海峡等险恶地段,因而一旦中东发生战争或冲突,日本的石油供应线也可能被中断。

因而,日本近年都表现出对俄国石油的强烈兴趣,希望从俄国铺设石油管道,来解决石油短缺及长途运输缺乏安全问题。如果日本从俄国每年获得5,000万吨石油的话,那么日本原来90%依赖中东的石油,可以降低到60%。

中国国家领导人到俄国游说

早在10年前,中国石油公司就与俄国主要的民营尤科斯石油公司(Yukos)签署了框架协议,铺设一条石油管道,具体项目是:

由俄国西伯利亚靠近贝加尔湖的安加尔斯克(Angarsk)铺向中国大庆油田一条长度2,400公里的石油管道,简称“安大线”;计划在2005年开工,双方合作25年;该项目总投资28亿美元;由此中国将获得价值1,500亿美元的原油。

中国当局相当重视这个石油项目,前后派高层官员等访问莫斯科,希望推动这个管道计划:去年五月底,胡锦涛出任国家主席之后,首访国家是俄罗斯,石油问题是主要议题之一,双方就输油管道问题签署了意向书。

去年七月底,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在莫斯科参加《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俄文版出版仪式后,拜见俄总统普京,以及俄外交部副部长及两名总统代表,俄媒体说,邓榕多次提及两国石油合作问题。

去年九月中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富才等率团赴俄访问,主要是谋求俄国不要在铺设石油管道计划上变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4-17 20: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承诺援俄75亿美元

日本想方设法从俄国直接获得石油,小泉首相等高层官员,近年密集访问俄国,向莫斯科推销“远东方案”,即同样以西伯利亚的安加尔斯克为起点,构筑一条直通日本海附近港口城市纳霍德卡的石油管道,简称“安纳线”。

去年三至九月,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厅长官冈本、经济产业大臣平沼赳夫、现任首相小泉、以及前首相森喜朗、外务大臣川口等相继五次率团访俄,进行密集游说。川口表示,如俄国同意优先修建“安纳线”,日本将提供75亿美元资金。日本企业还对俄罗斯“萨哈林一号”和“二号”天然气项目投资80亿美元。

俄国原已基本同意向中国大庆铺设“安大线”石油管道,但日本提
出更优惠条件之后,俄国则试图改变原来计划,倾向取消“安大线”计划,把石油管道改为铺设日本。

对俄方而言,同时开辟两条管线的成本过于昂贵,西伯利亚油源也不足以承担两条管道,因此俄国必须两者取其一。

向中国铺设管道的优势是:“安大线”长度2,400公里,其中位于中国境内的850公里由中方出资。由于线路短,投资小(仅28亿美元),计划建造7年,很快可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每天可运输60万桶石油。

向日本铺设管道的优势是:“安纳线”长度为3,700公里(比向中国铺设的安大线长1,300公里),总投资58亿美元,建造期为10年。但日方同意出资50亿美元,另外还向油田开发提供20多亿美元。建成后每天可运输100万桶石油。

俄国倾向日本线路

《纽约时报》的分析文章说,俄国看来好像倾向日本的方案,把管道铺设向日本,不是中国。原因是:

一是原来和中方石油公司签署框架合同的俄国尤科斯石油公司董事长因逃税等问题被逮捕,这使北京的方案失去了直接的支持者。

二是俄国高层倾向从经济角度来选择石油管道,因而较倾向日本方案,主要是铺向日本的管道运输能力大(每天100万桶,比铺向中国的多40万桶),未来可供应日本、韩国,台湾,甚至美国。

《纽约时报》引述包括俄国总统普京在内的俄高层官员的评估说,俄国的石油如果能够供应给世界,而不是中国这一个国家,将对俄国经济具有重大好处。

三是俄国担心中国政局不稳,未来局势有不确定性,因而不倾向于把管道铺向中国。而对日本政局,俄方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四是俄国不愿看到中国这个不确定性的邻国迅速崛起,如果****得到俄国的石油,经济将会更加强大,再加上大量中国人涌入俄国人口稀少的远东地区,这已使俄国担忧。

五是俄国远东地区的省长普利克夫斯基(K.Pulikovsky)极力主张把
石油管道铺向日本,认为这可促使远东经济的发展。《纽约时报》说,普利克夫斯基是俄国总统普京在远东地区的代表,和总统关系密切。普利克夫斯基相当亲日,他自称是远东的“日本大使”。

六是俄方所以倾向日本方案,还由于担心****不守承诺。俄国曾上过这种当,当年安卡拉曾强烈游说俄国向土耳其铺设天然气管道,但管道建成投入使用之后,安卡拉则说,他们不需要那么多天然气,要求削减价格。俄国表示要吸取这个经验教训。《纽约时报》引述俄国专家的话说,“在这里,我们很多人相信日本,认为它是一个更可信赖的国家。”

七是俄国总统普京提出,今后10年,俄国经济要翻一番,因此石油出口对实现这个目标非常重要。现在一桶石油在俄国国内才4点5美元,而国际市场的价格是30美元以上。俄国的石油生产,从九十年代中期的年产600万桶,2003年中期已上升到860万桶,预计今年初将超过900万桶,产量仅次于世界第一的沙特 阿拉伯。因此,俄国最终决定向中国或是日本铺设石油管道,可能主要出于经济考量。而从经济角度考量,铺向日本的可能性较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4-17 21: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方案对中国的不利因素

俄国如最后放弃向中国铺设石油管道,而把管道铺向日本,则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解决台湾问题等,具有直接关系。

石油能源短缺,将限制中国经济发展。2001年,中国能源报告显示,全国仅有7天的战略石油储备;中国计划到2005年把石油储备
增加到30天(美、日等国石油储备是90天)。这个计划,很大程度建立在俄国向中国铺设管道、石油进口扩大的基础上。

如果俄国向中国铺设管道的计划告吹,中国石油储备计划将严重受挫。没有相当数量的石油储备,难以实施武力攻台的军事计划,一旦遭遇战争等意外,中国经济将遭受很大创伤;没有足够的石油储备,需要大量能源飞机、战舰,将难以操作。届时遭遇台湾独立等问题,如欲解决也将受到很大制约。

俄国取消铺向中国的石油管道计划,同时也意味着今后中俄经济关系将相当受限,而两国经贸额本来就不大,两国贸易额仅是中美贸易额的十分之一,又没有紧密的经济纽带,中俄两国根本无法建
立真正的联盟关系;如改向日本输出石油,显然将对俄日关系的改善与加强,起到基础作用。

石油将导致新的战争?

美国“全球安全研究所”执行主任、网络刊物《能源安全》发行人拉夫特(GalLuft)近日在《洛杉矶时报》发表“美中围绕石油的冲突”一文预测:

由于****越来越依赖进口石油,经济又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北京要像二战前缺乏能源的日本那样,向外寻求能源和扩张,为争夺石油与美国发生利益冲突,并可能导致新的战争。

但是,也有学者的判断正相反,他们认为,由于中国进口石油主要来自中东,经过马六甲海峡,因此****在对美国关系上,更会注重合作,而不是对抗,因为****还没有海军能力,保护漫长的石油运输路线,而一旦和美国发生冲突,美军有能力控制马六甲海峡,切断****的石油供应。

不管上述两种预测哪种成真,事实上,美、日、中三国都越来越需要进口石油,争夺能源已成为一个趋势。在这场争夺中,既有利益冲突,导致三大国之间的关系摩擦,也存在中国为了现实目的,向美方做出让步妥协,谋求在能源问题合作的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4-4-17 21: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事情,韩国、朝鲜和日本联合一致对付中国的计划。实施计划一直未能落实,俄罗斯以各种理由一拖再拖。现在尤科斯石油公司(Yukos)开明的老总受到监禁,未来的结果如何,是否直接影响到中国与之签署的协议,都难以预料。

按2003年最新的消息,俄罗斯政府倾向于一个双管齐下的新方案,即一条按原来计划铺设中国,另一条新增加的铺设日本。他的实际意思是,原来远东石油一条路,就是从中国走,现在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668

帖子

140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0
注册时间
2003-8-19
QQ
发表于 2004-4-18 23: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到嘴里的肥肉被人生生地给抢了去,恨!
再给我们二十年的时间来发展,必报此仇!
再一次说明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26 14:13 , Processed in 0.102287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