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meltice

[转贴] 交响乐引入中国

[复制链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8 09: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音乐与人生

为什么要听严肃音乐?人的生活是多方面的,人要生活,脑筋也要活动,不能光读书,光谈生意经。还该想想怎么才叫人,怎么样活,活着干什么,活着要像人样,对得起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听音乐可以把人的精神状态搞对了,让人们更爱这个世界、更爱生活、更爱人类,活着更像人样,活得更有趣味,精神上、感情上更有寄托,让世界更美更好。

作曲家写作品写的是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贝多芬时代的德国四分五裂,腐败黑暗,他受法国大革命的启蒙,希望改变现实,他的音乐散发出火一样的力量,催人奋进,豪迈向上。

音乐给人以启示。伟大的作曲家的思想、感情非常敏锐,他能看
到我们凡人所没发现的问题,特别是音乐家,当面骂都不知道他骂谁。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就是个例子,苏共中央也拿他没辙。老肖挨过好几次批,他是个有良心的音乐家。现代派的作品,我一般地不喜欢,但像肖斯塔科维奇这样的作曲家,虽然用现代音乐语言,他的作品会把你的心掏出来。而现代生活、现代社会,不
那么美,不能用莫扎特来歌颂,它就是冷的、残酷的,让你承受。

我1953年到苏联,看到苏联贪污泛滥,到处拍马屁,很不顺眼。斯大林53年春去世,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交响曲》年底在我们学校公演。怎么回事?交响曲怎么这么压抑啊,第一乐章痛苦、压抑、阴暗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第二乐章狂飘,像疯了一样,快;第三、四乐章……总觉得社会主义不能这样描写。

第二天上课,有人说好,我听不出好来,觉得没法理解,又不好撒谎。在苏维埃社会到处充满阳光,我是懂音乐的,社会主义应该充满阳光,不能这么低沉,这里怎么没阳光?老师就笑。

57年回国,音乐家协会请我介绍老肖的第十交响曲,我把总谱翻开,分析呀解剖呀,,写笔记,做报告,没说好也没说坏,主要从形式上分析。

过了一些日子,反修了。批这个,批那个,我一琢磨,这老肖啊,肯定是修正主义。他看着社会主义不满意,所以人家看着是充满阳光,他觉得是黑的。但这么想,心里也没想一定,也含糊。后来文化大革命,我当黑帮了。批苏修,我就把老肖当修正主义了,他的交响乐就表现了苏联是修正主义的,很多人跟着贴大字报,我也赞成。

75年我就觉得不对劲儿,开始忧国忧民了;76年总理死了,这下完了,我那时说话不注意,人家已经开始对我关心了。怎么办呢?我就在家自己先收拾收拾吧。顺手翻出了老肖第十的总谱和自己的分析笔记,看了起来。这时才发现老肖太伟大了!他1953年就看到了我此时此地所想的。看完了,和好朋友谈起老肖。不是修正主义吗?咳,老肖伟大啊,伟大的修正主义!


全文完
汇泽、林川根据李德伦95年6月在多伦多大学的讲座录音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8 10: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伦敦交响乐团是最后一个到中国大陆访问演出的世界级乐团,也是被认为英国第一乐团,万能型的乐团。他们的曲目广泛,乐团音色浑厚扎实、色彩斑斓绚丽。有人还夸他与维也纳爱乐、柏林爱乐乐团鼎足而立。

前天他们在保利只演出一场,名流如织,很多人听了上半场离开,小张告诉我说不知道原因。从他们演出曲目看,大概是受不了老肖的苦难煎熬吧!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showthread.php?threadid=394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573

帖子

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0
注册时间
2002-10-13
发表于 2004-3-8 16: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世纪不是元朝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728

帖子

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0
注册时间
2003-6-6
 楼主| 发表于 2004-3-8 20: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Miserere 发表
[B]十六世纪不是元朝了吧? [/B]

十六世纪肯定不是元朝了,早进了明朝了。李德伦要表达的估计是在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十四到十六世纪),中国仍然算当时的发达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8 20: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柏林爱乐的前首席,就是卡拉扬时期的首席,也叫斯特恩,也是个犹太人,他写了一本回忆录,人民文学翻译出版的中文版叫《弦裂》。他少年时期在东北,因此有着很深的中国情节。书中也介绍了一些中国交响音乐及古典音乐的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3064

帖子

128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8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11 10: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从回忆看,中国比较成形的交响乐团应当是上海的工部局乐队,34个人中,中国人只有4名,听众也主要是老外,但似乎演出曲目倒有不少所谓当代作曲家的新作,上海音专在30年代也培养了中国自己的作曲家演奏家,钢琴家李献敏、作曲家贺绿汀等等,1934年齐尔品自己出100大洋征求中国特色作品,牧童短笛还获了头奖,北京有些玩票的,胡亚东也当过票友,现在有时候在小区还见到他,忙着搞科普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16 07:20 , Processed in 0.08866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