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2-28 10: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沉得貌似太快了,再一次验证了大陆论坛的一个怪异现象: 认真/用心回帖的帖子大家都懒得回. ^_^
这几天由于领导大人买了MAC Air, 顺便把Berkeley+unitilite和AP2+hugo组合在MAC上也对比了下, 不对比则已, 一对比眼镜又一次跌落.
1. AP2+PP+Hugo组合在MAC上有改善, 主要是背景宁精度稍有提高, 但说实话, 改善很有限. 也可以说thinkdpad + pp + ap2 + Hugo已经让我非常满意了 (<old idea>, "Going home") .
2. Berkeley+万隆2001+unitlite+HD800组合在MAC上的初试啼声印象很差, 主要是好不容易被万隆2001(从佳耐美+纽崔克头子的专业数码视频线上)找回来口清晰的唇齿音+口水声几乎消失殆尽. 当时也是刚刚摸索MAC的使用, 用惯了Windows的我真心觉得不习惯, 就懒得其实是[不敢]再试听下去了, 怕再听出什么妖蛾子来. 当时用的软件自然是 iTunes (完全新机, 还有可能有别的吗) .
3. 又在thinkdpad上摸索了一天, 心理的天平在berkeley和ap2主打的系统上游移不定, 一会儿觉得berkeley+unitilite这种宽松柔顺不太讲究声场定位的更耐听, 一会儿又觉得pp+ap2+hugo这种hifi到极点从声场定位到层次细节要啥有啥的更可信更值得拥有.
4. 中间的一次折腾让我心理的天平偏向了berkeley一点. 由于一直觉得berkeley同unitlite更搭而ap2同Hugo更搭, 以前在佳耐美线下的对比试听也证明了一点:pp+ap2(+佳耐美)+unitilite声音hifi性依然不足,几乎全面落败于pp+ap2(+佳耐美)+hugo. 买了万隆后就没有把万隆线从berkeley+unitlite上取下来过, 因为效果实在超乎预料(或者说已经基本达到了我的要求,哪怕跟ap2+hugo直接对比). 俗话说发烧就是不停地折腾, 终于忍不住诱惑把万隆2001在pp+ap2+unitilite上试验了一下, 唉, 还是不伦不类的感觉: hifi性和音乐性没有后端是hugo是好. 再回头对比berkeley+unitilite, 证明我先前的听感没有问题, 加了万隆2001后, berkeley+2001+unitilite系统的hifi性, 关键是音乐性(低音乐器的清晰度宽松度, Leonard Cohen的唇齿音清晰度)明显好于pp+ap2+2001+unitilite.
5. 经过4.的对比和这几天的综合听感, 我已经确定berkeley的hifi性不比pp+ap2差, 只是相比后者, 太挑前端了, 包括数码线, PC类型 和/或 播放软件. 在鸡线的搭配下, berkeley就是付不起来的阿斗. 但无论前端如何, pp+ap2总可以给你一个基本稳定的答卷: 我的hifi性就是无可挑剔.
6. berkeley在MAC air上的第一听感让我实在诧异: 根据网上评测, MAC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比我这台老掉牙的R60e+XP的thinkpad差才对啊!? 昨天晚上终于又把mac air搬上了主战场. 找出最新的berkeley评测的文章, 发现厂家推荐的播放软件叫Pure Music (以前知道厂家有推荐, 但没记住名称).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折腾, 终于在mac air上把Pure Music搞定, 其中包括不能播放flac/mac不能写NTFS格式移动硬盘的恶心问题. 后面结果就是
.....
靠
...
我的眼镜呢?
....
...
7. Pure Music下的<Old Idea>, 尽管没有去跟pp+ap2+hugo a/b对比, hifi素质也不去管他(hifi性好坏看如何表达), 音乐性几乎可以说<完胜> thinkpad下的pp+ap2+hugo! 这个可以说不存在悬念. 这才是77岁的Leonard Cohen在 <old ideas>中所要表达的啊: 对爱情对人声对哲学的思考思辨+回顾, 曾经的激情已经远去但前方的路依然漫长(严重怀疑Leonard Cohen是个无神论者, 也就是他老人家心中没有天堂), 吟唱者虽然依然执着与坚定, 声音中却蕴藏着深深的孤独与落寞. ....说实话我对Leonard Cohen他老人家是啥人物一无所知, 这一段纯属YY, 但, 听音乐哪能不YY? 反观pp+ap2+hugo+hd800, Leonard Cohen则依然洋溢着年轻者的自信和激情, 吐字发音抑扬顿挫感出奇得好, 背景不如前者黑(这套组合背景宁静度方面从来都不是重点), 可, Leonard Cohen在<old ideas>中表达的是ap2+hugo这种情感么? 怎么总觉得在ap2+hugo下的Leonard Cohen更像是个old LiuMang而非old ShiRen?
啰啰嗦嗦了这么多权当对自己这几天发烧折腾的一个记录. 最后是重点: yeziwong啥时候对比下berkeley和hydra的设计异同啊? 我觉得自己在心理上现在已经可以接收任何关于berkeley usb的打击了, 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