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teven.djm 于 2014-10-17 19:29 编辑
昨天终于把ps1000的草拔了, 虽然很心疼但是不后悔, 这应该是会一直陪伴我的一副耳机.
其实我的第一副grado是rs1i, 恰好是改版前买的, 本来想用来听人声爵士的, 用了几个月还是出了, 人声太近, 低频太结实以至于不够蓬松, 虽然透明度出色, 最后还是用回了th900.
于是认清了自己还是偏好U型调音, 所以这次是看准ps1000去的 (大家问为什么不gs1000, 因为本人外观党, ps1000实在太毒... 外加木壳的已经有th900了)
白版店里很豪爽的打开了两只ps1000, 一只是老版本下称i版, 一只是新版e版, 来回比较了大约一个小时, 所以可以谈谈大概的感觉.
i版是四千出头编号, e版是四千三百多号, 都是比较近期的. 用的是店里的天龙cd接金牛座.
首先要说的是, 虽然只是一字母之差, 但是i和e是两幅很不同的耳机.
其次我讲一下我听到的最显著的两者的区别. 以下区别按我感受强烈进行排序.
e版本在低频上更像rs1i了, 更紧更结实, 显得很凌厉, 这是相对于i版最大的区别
e版中高频上更抓耳, 表现在人声更醇厚了, 更近了, 像电吉他这种现代的声音也非常容易被关注到.
同样的录音, e版可以听到/听清更多细节, 让人一耳朵感觉素质颇高, 也可能归功于更好推了吧.
以上其实共同说明一点, 就是e版相对于i版更加均衡了, 是比较现代化的声音.
相比于e版, i版低频量大, 泛音足, 人声靠后, 高频亮而不刺, 整体上是我更喜欢的声音, 但是整体解析力确实不如e版.
其实我本来是预备买e版的, 我向来是买新不买旧理论的支持者, 可是在来回比较的时候, 我纠结了好多次, 击溃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是e版突出的单元... 听e版的时候, 我的耳朵会碰到单元, 虽然没有rs1i那么明显, 但是还是有感觉的. 用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 空间感, 顿觉小了, 人是会有物理反射的, 不论声场多么大, 耳朵外面压到单元, 物理上就有种被压抑和抵触的感觉. 所以最后我买走了i版的ps1000. 貌似还是店里最后一只了.
回来听了许久, 又和th900对比了一下, i版由于我买的是四千多号的, 和印象中以前店里出样的ps1000声音又不一样了, 以前我只记得口水歌中频哗哗的齿音, 在这支四千号的i版上却没有发现. 低频和th900一样凶猛, 高频比th900更亮, 细节更多, 而中频, 虽然不如e版那么醇厚, 但对于偏薄的th900而言, 已经是相当均衡和到位了.
特别喜欢这支ps1000, 多谢白版!
附上煲机图一张, 先直接挂在电视音箱系统上开声30小时.
---------------------------------------------------------------------
10.7日更新
是的我又来更新了, 更新的原因是... 这只末期版的ps1000居然是一只中奖版的, 中奖的点在于小提琴居然结像在右边... 所以你懂的, 吭爹的美国大妈把左右单元居然给装反过来了!
本来心灰了, 心想这么心水的一只耳机, 难不成要换成e版了... 后来经过研究, 也亏得歌德简单的装配,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把左右单元互换了, 而且相当简单, 仅供以后遇见这种问题但又不想换 (比如好不容易挑了个完美的木色对吧) 的烧友们参考.
首先, 把连接单元和头梁的那根铁柱往下推, 一直推到黑色塑料小帽那里.
然后, 继续往下推, 黑色塑料小帽就这么简单地弹出来了-.-, 把小帽收好, 然后把单元顺着铁柱从头梁里完全脱离的拉出来.
最后, 把两个单元换回来, 把铁柱插回正确的左右侧, 按上小帽.
三步搞定!
也亏得歌德相对简单粗暴的装配方法和对称的单元, 才能够如此DIY的更换左右单元, 就省得返厂了, 如果是其他耳机估计也没戏, 希望对以后碰到类似中奖问题的朋友有用拉!
最后再简单说几句声音, 和TH900比, 声音是确实是更均衡的, 高频甚至比TH900更耀眼, 低频则和TH900比较类似, 但是低频的结像确实是日系的TH900更细腻更针尖, 中频 (人声) 则比我一直嫌过薄的TH900更均衡, 可以说更正确. 所以基本上再听一段时间如果这台ps1000稳定了, TH900就预备放二手区了. 确实从来没想到过我的退烧耳机居然不是正统的德系或是妖娆的日系是来自美国的还经过自己动手调换左右单元的ps1000.
所以音乐其实真的是很奇妙的没有任何国界预设的东西, 真的退烧的时候不会在乎所谓的失真 (不是都说歌德就是失真的美么), 器材的贵贱, 做工的优劣, 而只会在乎给自己带来感动的音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