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8-15 21: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perFaraday 于 2014-10-3 17:28 编辑
9/30日更新
因为Wowod兄的推荐,我第一次知道了有D类纯数字功放这个东西,孤陋寡闻了 呵呵!
从原理上说D类数字功放,直接数字信号输入并直接将数字信号调制成高频脉冲,最后再通过电路直接转换为模拟信号。
整个过程除了最后的数模转换外前面的所有过程全部基于数字信号。
由于数字信号的抗干扰性和更适合传输的特点,所以这种方式的失真往往更低,由于整个过程非常简练所以最后出来的声音相对与模拟放大
会更通透、定位更准、声音更接近真实。
当然这是理论,实际模拟信号放大也能出很好的声音方案,但是由于模拟传输放大过程中的相对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模拟方式要出好的声音
的成本非常非常高,需要好的解码,好的功放(耳放),好的信号线,这都意味着高成本。
有一个道理是整个音频通路中多一个东西多一个鬼,由于各个解码和放大器还有信号线的素质和个性最后要搭配出一套合理素质和听感的系统
会很花时间精力金钱。
所以知道了D类纯数字功放后,我马上卖掉了手头的解码和耳放,然后网上看了一天的各种数字功放介绍,从入门的 乾龙盛 DA 100, 珀璞 D6
还有高端的 帝瓦雷 110(东西虽好,钱不好,现在欧美市场很火)低端产品和高端产品之间有一个大大的断层等厂商未来去补上, 看完之后立马
下单入了个 乾龙盛 DA 100, DA 100 和 D6 开关电源和放大电路都是同步频率的,对D类数字功放来说和放大电路同频的开关电源无论价格上还是实际效果上更合适。
D6 和 QA 100 最大不同是多了USB输入方式,个人不喜欢(现在的USB方案还不成熟,本人不待见USB方案), 所以最后我买了 DA 100
下单后收到了WOWOD兄的反馈,他原本是向我推荐 D6 的没想到我买了 DA 100,
按照他的叙述我有点担心 DA 100的调音取向,“QLS的数播都有衰减高频、降低解析采用暖声调音,向大多数用户听音取向妥协的倾向”。
(到手 A B 后发现高频调音有微小的柔化,这一点会耐听一点,增加对录音的容忍度。因为手头没有其他的参考性的设备,所以不能确定
这究竟是故意柔化还是高频还原度太高的好听。又或者受WOWOD兄话影响产生的脑放效应,他自己也只有D6,也没有对比过 D6 和 DA100
期待同时能听到这两个功放的朋友 A B后上听感)
28号就收到 QA 100 了, 弄了两个破喇叭倒腾半天没出声, PHASE 22的VISTA老驱动采样率的切换真是无语, 和QA 100搭配每切换一次采样率得重启一次电脑才能出声音。
29号定做的香蕉头转四芯卡农母头终于来了,下班到家拆开快递后果断接到攻防上然后再插上 HE 560
直接FOOBAR 播放 Metallica 的 One 一开声就惊呆了,这 这 这 就是我追求许久,最想要的声音,正确,直接,中性,通透,最重要的是极其自然.
One中的鼓点更结实有弹性而且量感适中,高频爬升快速而且频率响应直冲云霄而且是一种质量非常高的自然没有毛刺的高频,人声中规中矩,不前不后不突兀但是非常自然好听。
总结就是真实 自然 自然, 平衡线都白玩了 哎。
再来听个交响吧,“1986 Telarc International - Round-Up” 动态气势全部出来啦定位前所未有的准确,嗯有了那么一点音乐厅的味道,我的木耳表示很享受很享受。
原来 HE 560 用 D类数字功放来推会这么好啊,直接秒飞之前的 精音800 + NFB 6 组合。
直接一个数字声卡接入 QA 100 就可以工作了,简单直接, 当然笔记本也可以用USB转SPDIF转接后再接入 QA 100
如果是 D 6 直接一个 USB 线可以直接接入 功放了。
不过鉴于USB方案的不成熟性我还是建议有条件的上台式机加专业数字卡做数字源。
我相信未来D类数字功放(现在好像还没有D类数字耳放,以后肯定会有的)会慢慢赢得未来,
相比于模拟放大来说电路简单小巧高效稳定,容易出好声这都是优点。
未来肯定也会出现便携小巧的随身放大方案,D类的效率很高,相对来说不太考验电池电量,
所以不排除接下来几年内会出现很多把数字放大电路直接嵌入随声播放器的方案。
等等 数码味?
纯数字放大的功放难道没有重重的数码味吗? 按照我的感觉真的没有,至少我所听到的 QA 100 是一种中性且自然的声音。
首先的确很多 PC HIFI 方案不可避免的有数码味,
如果你更喜欢黑胶或者磁带那种浓浓的“模拟味”的话那这种相对更中性自然的方案或许并不适合你,
至少我听下来QA 100是没有那种传统意义上认为的数码味的,按照WOWOD兄的听感 D6 也没有。
好了, 以上只代表本人听感和观点,对于参照本人方案升级过程中的造成的一切问题本人概不负责,
还是那句老话,有机会尽量能亲自试听,一切以自己的耳朵为准,以取悦自己的耳朵为最高准则。
有兴趣的可以私下PM我详细的搭配,比如电源线和同轴线,只要本人知道的都可以告诉你。
当然本人所听的器材毕竟有限,经验也不够丰富,老烧们就不要笑话了。
一台功放/耳放不可能只有优点,我啰嗦了一大堆听感和优点之后,说下听过的朋友总结的两点缺点。
1、声音过于直接干净,有时候会觉得少点味道。同时它对音源非常敏感,如果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对前端音源要求很高。音源越好,这功放出来的声音才越好。
这一点正是我想要的,对我自己来说不算缺点。 严格意义的胆味爱好者,还是老老实实玩模拟吧,这种东西恐怕不适合你们。
另外我的听感是在 DIY P5000 电源线直接插荷包纯铜强插的情况下得出的,原装鸡线会明显感觉到差了一些。
呵呵 看来垃圾老卡Phase 22 的数字品质能阶段性退烧,蹲点继续收高品质数字声卡。
2、这功放不适合低灵敏度难推的箱子。音量一旦过大,比如30或35音量以上,失真非常明显 (不知道D6 会不会这样,期待Wowod兄释疑) 。这跟数字功放的特性有关:失真敏感度很高。
现在的纯数字功放还没有解决大功率放大的失真问题,当然即使这样30的音量推一般灵敏度的书架箱音量足够大了,拿来推平板耳机推力绝对足够了(废话)。
另外说说厂商的理念我觉得很好 “高传真,低音染的器材能重现录音师的意图,另音乐中的音乐细节,韵味更好重放。而一些本身音染很浓的器材,播放这类音乐时,一定扭曲了录音师本来的意图,重放出不伦不类的声音”。
个人觉得忠实回放音源文件的调音是最好的调音。
10/03日更新
下午刚回来,仔细听了下 QA 100 推的 HE 560.
首先更正的是 QA 100 高频没有做柔化,对比的是Phase 22的直接模拟输出(用转接线直接连到耳机)。
还有一点感慨就是立体感,所有曾经听过的耳放都推不出来的那种有气势的立体包围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