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音乐本身是一种惑人心神的能量,我们只是信徒,而对于声音的吟唱和揣测,只是我们努力接近教义的一种方式。所以,这篇文字依旧延续我的习惯,随性而为的分享,若能求得讨论和应和,便是极好的,至于随处可见的争论,大多数情况下已不是两个哈姆雷特之间的不和谐了,有些信徒是可以把哈姆雷特理解为王尔德的……话题说远了,打住。 长话短说,播放器三个,C4、Calyx M、240,耳塞三个,W60、IM04、SE846,三个塞子都不是推出时间特别长的,对比的帖子并不多,听感也众说纷纭。很难说谁的更有参考性,只能说,某某搭配,在某某人耳朵里,是某种区别和取舍,本文亦然。不过与其他同类文章搭配不一样的,是我手里这三个塞子更换了同样线基的耳机升级线:冷冻单晶铜镀银的涅槃。值得一提的是,W60和SE846采用的是同样的拆卸接口,所以W60升级线是可以用于SE846的,但W60因为接口处耳机腔体的遮挡比较大,很多早期846的升级线接头却很难插进W60。 试听的曲目以古典和器乐爵士为主,兼顾一些人声和流行,这也是我的听音风格,所有的曲目均是亲自抓轨而来。从源头上尽量做到公平:除了耳机单元,所有前端(包括耳机线),对于这三个耳塞来说,都是一视同仁的。 依旧很偷懒地将对比过程基本略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反正对比过程不比写字舒服就是了。我知道大多数朋友还是愿意直接看结论的: 表现最好的是SE846,通透,细腻和气势并存。没有明显的杂食性,音色很正,古典爱好者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其次是IM04,它和SE846最大的区别在于:1、高频的处理上,SE846比较直接忠实地还原,而IM04终究还是有点偏日式的处理风格,微微有些暗淡和顺滑(当然,和传统的铁三角比起来,IM04这样的处理已经很颠覆和西化了);2、结象方面,SE846比IM04要细致紧凑一点,尤其是管乐部分,IM04在低频方面的能量分布是比较看重的,这一点在大编制的古典结象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好处是气势得到了保证,但是却没有像SE846那样同时兼顾了细节的表现。 表现让人跌眼镜的是W60,我是从W40升级过来的,满心希望W60能在W40那种英国箱子的声底上更进步一些。但是更换了不同前端以后,实际的听感依旧是:W60高频比较黯淡,不够通透,中频受到影响,显得偏肥,在巴洛克和古典时代的作品表现上,缺乏足够的活力让音乐灵动起来,但W60低频的质感和量感都是一流水准的,在大动态爆棚的气势前提下,大鼓、低音大提琴等低音乐器的结象依旧不乱不散,着实难能可贵。和SE846相比,W60最大的问题在于中、高频的通透,缺失的是一份华美,如果在分频器上,能将中频的一部分分配到高频单元上,可能将是另一番天地。又或者,耳机线换成纯银线,也许会画龙点睛。和IM04相比,W60在中低频的解析力是要明显高一点的,气势上,也是W60占优,但整体平衡和耐听程度,W60不及IM04。 定价差距接近两倍,但声音质量却逆转的,不仅是IM04和W60,三台前端中,声音最好的并不是最贵的240,而是Calyx M,Calyx M属于偏美式的调音,能量分布很平均,音色正统,细节也不缺,底盘扎实,这样的好处就是百搭。 和Calyx M类似调音的是C4,咋一听,C4甚至比Calyx M更加直截,不加修饰,但这其实是个错觉,C4确实很直白,音色中正,但是这样的音色背后,并没有足够的音乐细节去支撑,所以C4声音的棱角比较突出,它在细节表现上,并不如另外两台前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听完Calyx M再换C4,耳朵是需要自动补充一些细节进去的(传说中的脑补?),影响了C4的耐听程度。 AK家的240也是个让我跌眼镜的货色,调音就是比较明显的日韩系的小清新风格,优点在于:做工好、声音细腻有层次,结象凝聚力好,和Calyx M相比,缺点在于:1、高频阴柔,没有明亮的延伸,表现音乐不全面。2、大动态下没啥气势可言,虽然细节上该有都有,但是就是没有兼顾能量的迸发。 对于以上几个机器和耳机的对比,感受还是比较多的,只是暂时文止于此吧。一家之言,图个热闹,谢谢观看,欢迎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