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俱乐部理事

- 积分
- 3765
- 注册时间
- 2001-11-21
  
|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3-10-18 13:28 编辑
在论坛上,我们常可看到不少老烧友对Solo、莱曼、拜亚A1那几个最早进入国内市场的进口耳放中的“老戏骨”持不屑一顾的态度,说起来就是“那几个老家伙早过气了”。然而我可以确切肯定地告诉大家,从安润这里的实际销售来看,这三个最早进入国内市场、价格在三千到六千元间的典型“中价位进口晶体管耳放”,都依然能卖!进口耳放中,销售最持续、稳定的,就是这几个。这和网络上一些老烧对它们的一些“不屑态度”,认为它们“早已过气”的观点,形成了反差。
是的,这几个老戏骨确实不年轻了。以一个耳放产品的“生命周期”来说,都已经蛮长了。莱曼是2006年最早进入大陆市场的,Solo是2007年进入大陆市场的,A1也是2007年上市的。它们都有明确的针对性——莱曼和Solo都针对森海耳机,A1针对拜亚耳机。Solo是推出后改版最积极的一个,07年时的红灯版后来改为绿灯版,声音也做了一些调整(主要是不那么亮了),之后又推出了超线性版(加大推力),以及最新的钻石版(降低了底噪)。莱曼也改过一次,名字也从最早的Black Cube改为Linear。拜亚A1倒是“不变应万变”,即便在拜亚推出了旗舰耳机T1之后,也不做更动,即使不少烧友认为A1推T1并不十分理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