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4-6 10: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德沃夏克Dvorak第九交响曲Symphonies No 9(From the New World)
舒伯特Schubert第八交响曲Symphonies No 8(Unfinished)
指挥:卡洛.玛利亚.朱利尼 Carlo Maria Giulini 演奏:芝加哥交响乐团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DG 公司出品 CD 编号:423 882-2
专辑介绍:
德沃夏克Dvorak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Op 95 Symphony No 9 in E minor(From the New World)
1893年,德沃夏克应瑟伯夫人(Jeanette Thurber, 一位纽约富商的太太)的邀请,抵达美国,担任新设立的国家音乐学院(National Conservatory of Music)院长。接下来三年他都留在纽约,一面想念着波希米亚的家乡,一面忙碌着,写下他最脍炙人口的乐曲:《e小调交响曲》“新世界”,这是他第一部完全在美国的作品,他宣称“只要是有鼻子的人都能够在这首交响曲中闻到美国风味”。
德沃夏克刻意在此曲中使用粗犷的风格,以他所观察到的印第安音乐、美国民间音乐及黑人灵歌,为这首交响曲增添风味。其中文学印象也扮演重要角色,从草稿中可以明显得知:第二乐章的背景是朗费罗(Longfellow)诗作《海华沙之歌》(The song of Hiawatha),而第三乐章据说是要描绘“印地安人跳舞在森林中的一场盛宴”。
然而此曲的波希米亚风味也十分浓厚,再仔细一听,曲中的印地安人竟变成捷克的农民和村民;可见此曲并不是一张从国外寄回故乡的音乐明信片,而是对故乡家园的眷恋与回顾。就作曲技巧而言,这也正是德沃夏克的目的:教导美国作曲家以欧洲最优异的创作方式,将美国本土素材转化成伟大的交响曲。虽然素材是原创的而没有吸取美国本土音乐,此曲仍然获得极大的成功,为了使它听起来有“美国味”,德沃夏克不得不牺牲了一些捷克音乐特有的流畅性,为了让乐曲四平八稳地发展,他也必须牺牲一点精致感。然而也正是曲思的直指人心与丰富的旋律性以及旺盛的精力,使此曲成为德沃夏克最受欢迎的交响曲。曲中粗犷和开朗的作风、勇敢无畏的自信心,都是最典型的美国风格,而其动人心弦的抒情乐章,就连德沃夏克本人也难以掩饰。
舒伯特Schubert 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D 759 Symphony N .8 in B minor(Unfinished)
继“米罗的维纳斯”(Venus de Milo)雕像之后,这首乐曲很可能是西方艺术史上最著名的未完成之作。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最初的计划,无疑是想完成一首四乐章的交响曲,希望能在莫扎特及海顿的模式之外另辟蹊径,开拓出一片宽广且高度主观的表现领域。他一开始所走的方向便与之前六首交响(舒伯特没有写第七号交响曲)曲徊异,木管与铜管在交响曲史上,第一次得与弦乐并驾齐躯——为旋律与和声结构加上了强烈的色调,效果因不寻常的乐器组合而更显夸张(例如单簧管与双簧管在第一乐章的主题中齐奏)。贝多芬保留在最高潮时刻才使用的长号,在此曲是一开始便加入乐团,并展现卓越技巧,使乐团声音更雄浑,爆发更具威力。
快板第一乐章似乎充满了山雨欲来的气氛,单簧管与双簧管吹奏的真正主题——急迫而忧郁的b小调主题,由小提琴狂热的十六分音符伴奏——之前是一段大提琴与低音大提琴哀怨的序奏,稍后又被延伸入发展部中。除此之外,只有一种极其着名的旋律,很类似圆舞曲,却又不完全是。舒伯特的作曲手法是以大提琴对应低音大提琴的拨奏,加上单簧管与中提琴不合拍的伴奏,实在是故作轻描淡写的绝技。在管乐色彩与表情的全新世界中,这篇乐章牵回不已,让浪漫主义风格首次以交响乐的形式出现。
接下来田园风的E大调行板乐章仍然继续探险,乐曲再度设定为流畅的叁拍子(不过这回是拍3/8而不是3/4拍),木管与铜管也再一次展露精湛技巧。当单簧管吟唱着哀凄的升C小调第二主题时,舒伯特又再次运用不合拍的伴奏,予人一种脆弱的感觉。此时更神奇的事发生了:乐章已过二分之一,舒伯特却将小调和声转为大调,而旋律由双簧管接手后,风格便由尖锐强烈转为舒缓而抚慰人心。
这两个乐章写于1822年秋,但就在1822~1823年冬,舒伯特患了重病;后来他可能是因为这首曲子会勾起痛苦的回忆,因而不愿完成它。而且这首乐曲在形式上也有问题,他效法贝多芬,以强有力的手法发展素材,却拂逆了自己的思维特质,因为这些素材本身非常“封闭”(偏重旋律性),而不够“开放”(偏重动机),无法以贝多芬奏鸣曲中典型的扩展与重组手法来处理,舒伯特直到《第九交响曲》才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未完成”的另一种说法:舒伯特25岁之时为了感谢格拉兹音乐协会颁给荣誉会员头衔,他将只完成两个乐章的《第8号交响曲》乐谱寄给该协会当做献礼。此曲由于第三乐章只留下钢琴初稿,所以常被称为《未完成交响曲》,不过有学者却认为这是完整而非残缺之作,就像米开朗基罗的Pieta(抱着基督尸体悲伤的圣母雕像),表面未完成实际上已经完成,因为艺术家已经把想说的话都说完了。
下载地址:
http://115.com/file/c2i6l9sq
[ 本帖最后由 花艳唇 于 2013-4-6 10:03 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