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开心发烧鼠

结束

[复制链接]

4152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2-3-19 11: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国产鸡线也参加了。三国斗鸡了。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1303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9-8-18
发表于 2012-3-19 11: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鼠兄先介绍下杜兰线的特点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3610

帖子

4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5
注册时间
2008-12-3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1: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清无鱼 于 2012-3-19 11:15 发表
鼠兄先介绍下杜兰线的特点嘛


引用之前一篇《高保真音响》杂志的介绍。
其貌不扬   效果惊人
                      --------------丹麦杜兰(Duelund)线材

  文:孙顺临
   我们都知道大凡音响线材主要有导体材料和结构设计两大要素。
   线材的导体涉及到三个要素:1、导体材质2、结晶状况3、截面形式。
    先说导体材质,一般分为纯铜、纯银、含金、铜镀银等,喇叭线需要在瞬间承受几十安培大的电流的冲击,内阻的大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你手头有常温超导材 料,那么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导体就可成事,如果没有,那么选择什么导体材料就显得非常重要,笃信纯铜的有美国的XLO NBS Cardas等厂家,坚持纯银的有英国的Audio Note 日本的Kondo等,其中以日本的Kondo为甚,他们坚信30年自然老化(Ageamealend的纯银为最佳,所以他家的顶级产品都是采用在仓库里存 放了30年以上的老银!采用合金的代表有美国的新时空(Tara Labs)荷兰的银彩(Siltech)卡玛(Khama)等。超时空采用的是在美国航天总署获得的专利的“和谐合金”据说性能超越8N纯铜。银彩卡玛使 用的则是金银合金。以上各家都生产出了令人交口称赞的优质产品,也就是说导体材料虽然非常重要,但并不是绝对的,关键还是要靠使用,设计的是否得当。值得 注意是,早期常见的铜表层镀银的导体在当今的高级线材中几乎不见踪影了,其中缘由是因为银的电阻率极低,对音乐信号的传导速度快于铜,高频信号部分多会在 导体表层流动,这样高低信号到达时间就不一致,从而产生严重的相位失真,线材导体表面如果需要镀层的话其内阻要大于线芯内阻才会有正面的效果,例如银镀 金、银镀铜再镀金等等,这样会降低高频信号的传输速度,从而达到整体的平衡,这并不是一个最佳解决方案。
  再说结晶状况,在结晶体方面,当然 以 单结晶为最好,但是单结晶型式的金属在使用过程中最不稳定的,受到局部应力(比如扭曲,弯折或者化学腐蚀时),会由于诸如“位错”之类的晶体缺陷的聚集而 形成新的晶界,从而变成多晶,丧失掉单晶所特有的物理特性。现在流行的做法是进行极温冷冻处理,在极温下导体的晶体结构会发生变化,有利于音频电流的传 输。
   最后是截面形式也很讲究,比例恰当的扁平方芯结构被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原因是在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扁平方芯的表面周长要大于圆心结构,根据“集肤效 应”的理论,电流通过时就会有更广阔的流通空间,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圆心的中心部分易出现一个电流盲区,比例恰当的扁平方芯结构去没有,也就是说,扁平 方芯结果能充分地利用导体的性能。
   设计上又分为:1、导体编织手法的设计2、绝缘介质使用的设计3、导线屏蔽方式的设计。这是线材中最复杂的部分,真是各家有各家的高招。
   先说编织手法,当今的高档线材中已经没有人再使用多股细线螺旋编制的手法了,因为音频电流通过导体时会有“集肤效应”,就是电流总是从导体的表层通过, 那种细线螺旋编制的线材当电流从表层通过时侯,电流会从一条导体跨越到另一条导体上,从而产生“跨越失真”。解决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每根导体都给予绝 缘,二是干脆用单支粗导体。卡达斯、超时空等厂家使用的是前者手法;银彩G7系列产品、NBS等厂家使用的是后者,但都取得了成功。“跨越失真”问题是解 决了,其他的问题却产生了。首先是多股绝缘导体的粗细不同,信号通过的时间也不同,信号通过的时间也不一同,就产生了“相位失真”,再者绝缘后的导体编制 缠绕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电感值和电容值,还有导体在音频电流通过时会产生一定的震动,这些都令线材衰声的罪魁祸首。各大线材厂家的复杂编织方式和缠绕技巧, 就是力图减少电感、电容值,避免“相位失真”,单支粗导体虽然少有上述问题,但导体过粗会使高频响应恶化,过细又难以承受喇叭线所有的大电流负荷,也是困 难重重。对于震动,多数厂家是采用抑制的方法,如荷兰的银彩、卡玛等的高级系列线身两端都有避震环,银彩喇叭线还额外配送两枚重达1Kg的金属避震座。
    再说绝缘,也分两派,一派认为绝缘越是彻底效果越好,聚丙烯、特氟龙、聚四氟乙烯等都是非常好的绝缘材料,于是就被大量的使用,更有甚者使用了绝缘效果更 好的空气绝缘,真空绝缘,真是不做到极致不罢休。而另一派认为只有天然的植物纤维、生物纤维才是最好的材料,于是钟情于油浸纸质,油浸丝质的材料,像丹麦 的赞臣(JENSEN)本文介绍的杜兰(Duelund)等,总的说来前一派做出的线材更注意音效,后一派更重视乐感。谁是谁非很难评说。
   最后说屏蔽方式,也是花样繁多,各花各眼。多数厂家采用双重,甚至三重屏蔽方式,美国的NBS虽然导体部分只用到普通铜质,但是在屏蔽层上去使用了昂贵的 纯银材料,更有极致者如美国的线圣(Audio Quest)第一线(Synergisuc Research)采用了主动有源屏蔽的手法,就是给屏蔽层通上直流电源但不形成回路,只是悬浮在屏蔽层上,以一个恒定的电场来实施屏蔽。线圣在线材上加 装了一节电池,第一线添加了一个小型变压器,真可谓是做到"风雨不透”,他们解释是:只有最彻底的屏蔽,才能排除干扰,保证信号电流在导体内的正确传输. 而丹麦的雅图(Argento)线材干脆不用屏蔽!因为在他们看来,屏蔽的作用是阻挡外部的电池干扰,但是他也有负作用, 就是把导体在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电磁感应也封闭在里面了. 线材内部的电磁场同样会对信号传输产生破坏作用, 不施加屏蔽还可以提升反应速度, 减少相位飘移, 所以除非用户的听音环境中存在强烈的电磁干扰, 否则给线材施加屏蔽是得不偿失的. 这不仅令我想起了近几年名声鹊起的瑞士攻放品牌darTZeel, 在该厂NHB-108后级的说明书中,对其使用玻璃上盖而非金属上盖就有这样一个解释: 对磁场来说玻璃是完全透明的, 这样就可避免出现由于使用金属上盖所形成的机壳固有磁性回路(inherent magneirc loop), 从而降低机箱内的电池污染.

   真是各说各的理,简直让人看不懂了.

    设计制作一条质地优良的线材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要十全十美真是难上加难. 线材卖得贵也有他一定的道理. 每一家的线材都有他自家的特色, 有些注重音效,有些注重乐感, 所以适合自家系统的, 合乎自家口味的线材才是最好的. 就是人们常说的,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好友David新近拿到一套丹麦杜兰Duelund的线材, 又知道我正在寻找价廉物美的线材(贵了买不起), 就极力推荐, 说是效果了得, 已将某家名厂的某款音箱线PK掉, 问我是否想试听? 听闻杜兰公司(Duelund Coherent Audio)的主事Frederic先生曾经与贵丰(Gryphon)音箱的设计者Duelund先生共事, 我自是对他设计的线材很感兴趣, 不想看到实物的第一眼就泄了气, 这是一种比鸡线还要鸡线的产品, 简直就像街边五金电料行两元钱一米的电线,。我心目中的好线,信号线要“够精”音箱线要“够粗”(更低内阻), 想想超时空的Omega Gold旗舰音箱线每对共使用了392条22#方芯合金导体, 粗若婴孩手臂, 而手中的杜兰喇叭线简直比筷子还要细, 怎会出好声? David见我面露不悦之色, 就说选线材又不是选美女,不要以貌取人. 他还从网上下载了杜兰主事Frederic先生研发线材的心得给我看, 现摘录如下:

   音频信号在通过线材传输时已不同方式受到扰乱, 这些扰乱都与线材所用物料和导体自身的形式有关. 制作音箱线材原来并非我的兴趣所在, 我的主要爱好还是设计高保真音箱, 但在两个朋友Niels和Thorsten的劝说下我开始了一系列的实验和探索.

    在浩如烟海的音响器材市场上, 消费者很容易产生这样的联想: 越贵的线材, 声音就越好. 我个人是不喜欢那种被包裹在塑料里的线材发出的声音的. 在我听来, 他使低音变得臃肿混沌, 使高音变得纤细和单薄. 我认为线材的听感要比测试结果更重要. 按照我研制电容过程中获得的体验, 理想的HIFI线材, 其声音能够唤醒聆听者对真实乐器的记忆.

    首先我必须做出一个选择,单芯或多芯。采用多芯导体的线材在我听来,有一个属于其自身的具有某种共性的声音, 这可不是我追求的声音。 单芯线材,如果导体是一根圆心的话听感也不满意。 我开始试用1MM直径的圆形的纯银导体,覆以不同的绝缘材料,发现其中有两种材料比较中意:棉和真丝。 不过应该还有其他合适的材料,例如亚麻。 但我一直无法找到质地纯净的亚麻。 所有的试验都是用信号线来进行的,因为信号线传输所有的频率的信号,任何差异都能轻易辨别出来。导体的形式和尺寸影响了通过他传播的声音。如果你想得到愉 快圆滑的声音,你应该使用直径越0。7MM的圆形导体。如果您选择较粗导体的话,就会破坏高音的精准度。如果你喜欢非常非常精确的声音,你应该使用薄箔状 的导体,但如此一来声音的低频段就会变瘦、失去重量感。因此在这里必须进行妥协。我最终找到了一个最佳平衡度的导体尺寸,即0。3MM厚,2。5MM宽的 纯银。如前所叙述,棉花和真丝系是最佳的绝缘材料之选。如果喜欢古典音乐的话,那无疑应该选择真丝做绝缘的银,他的声音最中性、具有非常精确的声场。 HIFI线材中常用的铜和银导体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会遇到铜表面氧化以及银表面硫化的问题。因此导体表现必须与空气隔绝,那时我在研究纯银,我倾向于在线 材中使用这个材料,所以用镀金的手段来避免其发生的硫化是自然而然的办法。另人惊讶的是,银镀金后的声音比没有镀金时要好。这一观察导致了后续的试验,似 乎线材中心应该具有低电阻,而越接近表面则具有相对高一点的阻抗,我不想说自己是怎么突发其想进行下面这个试验的,但当我对一些镀金的线材进行退火处理 后,令我吃惊的是,当我把线材从退火炉中取出时发现黄金镀层已经消失了。他不可能蒸发掉,所以他一定是以某种方式与银发生了反应,比如说,沉浸到银的晶体 结构中,可以说镀金的原始目的(防止硫化)没有达到。镀金的银线退后后成为白色。好吧、我不能逆转这一过程,那么就仔细听听吧。声音真是惊喜!惊喜!这线 听来是最有前途的,于是新的试验开始了,线材表面进行了一系列不同厚度的镀金处理:四、六、、十、十五、二十、二十五UM,然后再进行退火处理,奇迹发生 在10UM、15UM甚至更好,但是20UM和25UM好像对声音的影响变成负面的了。显然10-15UM是正确的厚度。

   如何解释其中的物理效应,在我看来,我们可以将一根导线看成是具有很有反射面以及相邻的房间的长长走廊,并将电流在导线中的传输看成是声波在走廊中的传 递。显而易见,走廊尺寸对声音传播的影响与墙和相邻房间的反射作用对声音的影响是类似的。从导线的内部看,有银和金形成的混合晶体对信号由导体内部向导体 表面的反射起到了阻尼作用。导体表面对信号的反射 已经从类似镜面一样的反射变为漫反射。这会减慢信号在高频段的速度,而高频信号趋向于在导体表面传输的。


   保护导体表面不发生硫化的替代方案已经找到,我曾怀疑塑料效应是由其产生的静电荷所引起的,我突然想到地板上铺设的油毡地板不会生成静电,这种材料主要基 于亚麻油,这是一种经过干燥处理的油质。我将线材与后来加入真丝绝缘层的线材浸泡在油中,并以60-70摄氏度在电烤箱中进行干燥。干燥过程需要2-3 天。聆听结果远远超出了预期,我一直担心对音质有劣化作用,令人大为惊讶的是,油浸处理的效果比镀金还要好。这样做是否在浪费在镀金工序所花费的金钱,幸 运的是镀金的银线退火后表现出来的惊人效果经过表面油浸处理后同样清晰地体现 出来。作为数码线使用时,我必须说镀金的银线退火后再经亚麻子油处理之后简直没有竞争对手,但是他的造价就。。。哎!

   亚麻子油具有非常积极的辅助作用,因为他对氧的亲和力非常高,因而在金属表面避免了氧化的发生,另金属导体有效地保持在初始状态下。线材有一个在金属结晶 过程中而产生的结晶方向,很象磁性材料的磁畴。所以如果线材是从一卷更长的散线中剪下的一段最能将结晶方向标记出来。当散线被做成信号线或喇叭线的时候 (如果你能听出其中隐藏的晶体方向区别的话),成品线材的正负两级必须有彼此相反的结晶方向,这样,声音的动态才能得到最大的体现。

    音箱线可以用与信号线完全相同的方式制作,在这里你可以考虑以下是单线连接还是多线连接,并为所连接的高中低音喇叭单元而平衡银导体的线径尺寸。为了让线 材的外观好看,我用亚麻子油处理的时候套上一个更厚实的真丝管。在购买真丝套管时要当心合成材料“鱼目混珠”。 经销商并不清楚他们可能是混入了合成材料,或者干脆就是用纯粹的合成材料制成。建议用火来验证。棉花遇火会燃烧而非融化。真丝不会燃烧,但会融化并发泡, 味道就象人的头发烧焦的气味。

从上面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五点:
  1. 杜兰的线材使用的是一种金银合金,镀金银经过高温退火处理后,黄金成分沉入到了银的晶缝隙之中,这种结构很像银彩卡玛等厂家所采用的材料;
  2. 导体截面形成为长宽比例经过反复试验的扁平方芯;
  3. 所有线材都是单支结构;
  4. 绝缘方式使用的是油浸天然真丝;
  5. 所有线材都是没有屏蔽的!


    David还告诉我, 杜兰家的线材只有两个级别,入门级和旗舰级,今次他给我的只是入门级的,但旗舰级的也是细如鸡线般的卖相。半信半疑之中,我在杜兰的官方网站上要到了一小 段杜兰旗舰音箱线的样品,我看到杜兰起见音箱线的导体部分被油浸过后有一层淡淡的咖啡色,其导体截面为0.4MM*4.65MM,有一个厚厚的真丝套管绝 缘层,真丝套管里面浸满了亚麻油。导体截面尺寸与Frederic所说的有所不同,这也许就是旗舰级与入门级之间的差别(入门级的截面似乎是 0.3MM*2.5MM)。致信杜兰公司询问:“如果入门级的线材能够打100分,那么旗舰级应该打多少分呢?” 得到的回答是:“我很难用打分的方式评价两个级别的线材,但是旗舰级要好上很多,尤其是中音和低音部分。”


   话说回,拿到杜兰线材的当日,立即请假匆忙赶回家,我现在使用的信号线恰好是荷兰一家名厂的早期产品,采用的是与杜兰类似的金银合金,但他们的导体截面形式绝缘方式和屏蔽手法都是非常不同的。正好可以比较,好坏高下,立马可见!
  先试信号线,我用的器材是:音源是美国怀念(WADIA)581SE,前级是美国马克
  (MARK LEVISON)3805,后级是美国马克的235,音箱是DIY的紫檀书架箱(丹拿T330D高
  音+ATC SB75-150中低音单元)。 这套杜兰线材DAVID已经褒得烂熟,可以直接试听。我
  很喜欢希拉里哈恩(Hilary Hahn)演奏的门德尔松降f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听过无数次非常熟悉,开声不过5分钟我已百分之百认定杜兰信号线已经全面胜出那条名厂信号线! 于是手忙脚乱将音箱线也换上,一套西装开始试听。
   我试听的光盘既有音箱测试碟,也有中国民乐,既有室内小品,也有大部头的交响乐,既有小提琴音乐,也有钢琴作品,既有通俗歌曲,也有美声唱法和爵士音乐,林林总总一口气大约听了个十多个小时,得出以下结论:
   1杜兰的线材虽然没有屏蔽,但是静深如海,背景漆黑一片,音乐如同用水洗过一般,流畅温润,顺滑醇厚,它的音场不是很宽,但是很深,丁点定位,不漂不 移,口形大小准确,乐器层次分明,动态对比强烈,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享受。聆听李云迪演奏李斯特的《钟》,琴音粒粒清楚,活泼跳动,恰似“珍珠落玉盘”。
   2它的声音非常中性,既没有过于光辉甜美,也没有冷薄飚的倾向,绝不突出某个频段,高中低频连接极其顺滑自然,如同丝绸一般绵绵细腻。从前听穆特 (Mutter)的演奏总感觉有一些过于硬朗的感觉,今次再听他演奏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才知道了原来是我的线材有问题,他的演奏不是直白的硬朗, 而是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过人功力和深邃的情感表达。
  3高频部分让我最欣赏的不是他的细如显微镜般的分析力,而是在高频部分还保持了足够的 厚 度和清晰的质感,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在我听过的线材中,多数在高频部分都会有偏薄的倾向,而杜兰线材在播放小提琴的最高频时你仍会听到浓厚的松香味和琴 箱的共鸣。现在听来小丫头希拉里哈恩小提琴拉得还挺有力度啊。
  4低音部分是让我最震惊的地方,也颠覆了我从前的理念----喇叭线要“够 粗” 才好。在这之前我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细如筷子的喇叭线却能产生这般极深的低频和超强的动态!测试碟《Super Sound3》的第一段开声就是一记大鼓,记得有一次试听美国一家名厂线材时,大鼓响起,有如18磅大锤劈头盖脸打来,顿时惊得我目瞪口呆,从此我再听这 段音乐时总要减小音量,但是杜兰线材却不是这样的,你可以清楚地听到鼓槌打到鼓皮瞬间的动态,然后是鼓皮一拨一拨的震动,由强到弱,潜得很深,但绝无吓人 的惊悚。
  5中音的表现是完美的。听人声是最美妙的时刻,他能够传递一种深层的情感,让人感动不已。我知道,只有将所有细节都毛发毕现时才能把演唱者内心深处的所有情感都展现出来,杜兰线材做到了。听蔡琴、王菲的妙漫,帕瓦罗蒂、安娜的天籁都使人欲罢不能。

    最后,为了佐证我的听感,我把太太叫来,给她播放了她几段熟悉的音乐,她听后对我说:“变化真是蛮大的,你问问David这条线多少钱,要是不贵的话我们 就留下吧。”于是我给DAVID发了一条短信,杜兰线我是不会还给你了,你把银行账号发到我的手机上,我把钱打给你。

   (本文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41

帖子

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11-12-16
发表于 2012-3-19 11: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3610

帖子

4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5
注册时间
2008-12-3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1: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3-19 11:07 发表
原来国产鸡线也参加了。三国斗鸡了。


一窝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920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11-5-20
发表于 2012-3-19 11: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这个价格还可以呀 不算出圈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76

帖子

1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9-10-30
发表于 2012-3-19 11: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213

帖子

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8
注册时间
2006-5-14
发表于 2012-3-19 11: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I open the doo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5097

帖子

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7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12-3-19 11: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声音很好,味道很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3610

帖子

4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5
注册时间
2008-12-3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1: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冰冰鱼 于 2012-3-19 11:26 发表
声音很好,味道很臭


没办法, 他那个外壳是真丝的, 又是用亚麻油浸泡的。 线离鼻子近,确实有亚麻油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868

帖子

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6
注册时间
2010-6-10
发表于 2012-3-19 11: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线一股那种咸肉哈掉的味道... 外面裹一层屏蔽层阻隔下味道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3610

帖子

4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5
注册时间
2008-12-3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1: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ecromancer 于 2012-3-19 11:28 发表
这线一股那种咸肉哈掉的味道... 外面裹一层屏蔽层阻隔下味道吧


其实那种味道我觉得还是蛮好的, 看各人鼻子的喜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3004

帖子

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2
注册时间
2011-7-21
发表于 2012-3-19 11: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开心发烧鼠 于 2012-3-19 11:17 发表


引用之前一篇《高保真音响》杂志的介绍。
其貌不扬   效果惊人
                      --------------丹麦杜兰(Duelund)线材

  文:孙顺临
   我们都知道大凡音响线材主要有导体材料和结构设计两大 ...




但凡是介绍 杜兰 一定就是这篇文章

在音乐之树下欣赏落英缤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3004

帖子

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2
注册时间
2011-7-21
发表于 2012-3-19 11: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鼠兄

杜兰家的 那款扁平线芯的散线

就以DIY成什么线?

电源线 肯定是没戏了  

在音乐之树下欣赏落英缤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3027

帖子

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1
注册时间
2010-12-26
发表于 2012-3-19 11: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页书 于 2012-3-19 11:42 发表
鼠兄

杜兰家的 那款扁平线芯的散线

就以DIY成什么线?

电源线 肯定是没戏了  


散线有2.0的相当16AWG, 当前端的电源线够了.

作一米电源线光裸线就要两千多...

个体户要买要趁PCX有折扣的时候买进
找你可以负担的,然后尽全力去喜欢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29 00:47 , Processed in 0.106904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