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6-24 00: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哉,莱文版“指环”
第一个以数码录音技术出品的“指环”是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及乐团的制作,谢瑞尔·斯都德、汉娜·施瓦茨、凯瑟琳·库尔曼和安妮·希尔旺四人演唱女武神,露琪亚·波普演唱莱茵河之女沃格林德。阿兰·布里斯在谈及这个录音时指出:“亚诺夫斯基把这部四连环剧更多看作是19世纪之前的艺术杰作,而并非是一部新时代的艺术作品”。他那节奏轻盈的演绎风格,让人联想起深受马勒指挥风格影响的阿瑟·保丹斯基指挥的“指环”,声音的嘹亮度也让人误以为是用了古乐器。齐格蒙德·尼姆斯根演唱的阿尔伯里希憔悴而神经质;彼得·施莱埃尔演唱的罗格率直而富有智慧;提奥·亚当在《莱茵的黄金》中演唱的沃旦成熟睿智。除了杰西·诺曼(她从来就不适合唱齐格琳德)和马蒂·萨尔米农(其演唱的哈根过于做作和大声),其他演唱者可谓充满了创造力——简妮·阿尔特梅耶演唱的布伦希尔德敏锐、青春、优雅;热内·科洛演唱的齐格弗里德虽然声线有些单薄,但因其对戏剧性的敏锐理解力而出众;彼得·施莱埃尔演唱的迷魅甚至比他唱的罗格更为人称道;而提奥·亚当在演唱沃旦遭遇齐格弗里德时表现出那种神谕的聪慧以及纯净的声线,则更是我们聆听的额外收获。
詹姆斯·莱文和伯纳德·海廷克两人在歌剧院指挥“指环”的经历之初就录制了全套“指环”的唱片,因此这两套唱片都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詹姆斯·莱文指挥的“指环”具有卡拉扬式的音乐风格,戏剧性和抒情性交融,优雅适度,音响均衡,即使是在铜管乐起主导作用时仍然能恰如其分,弦乐则是近乎维也纳风格的甜美。整个演出从头至尾就像是对莱文的绝妙赞礼。这个大都会歌剧院的版本的突出之点是宁静、高贵,为此DG公司还出品了由布瑞恩·拉吉导演的这个版本的DVD。除齐格弗里德换了耶路撒冷(他演唱的齐格弗里德更富想象力,莱文用他替换了虽然训练有素,但演唱略显僵硬的雷纳·哥德堡)之外,CD和DVD两个版本中其余的主要独唱者都是相同的。希尔德加·贝伦茨演唱的布伦希尔德既充满热情,又满含女性的温柔,是这些年来这个角色最佳的诠释者之一。詹姆斯·莫里斯演唱的沃旦在声线方面堪称完美,虽然在歌词的色彩方面缺乏注意。低声部的演唱者拥有你所期待的一流的德国水准:克里斯塔·露德微演唱的弗丽卡和瓦尔特劳德是她对瓦格纳的最佳献礼;埃克哈德·乌拉什哈演唱的阿尔伯里希直率。在指挥大师莱文的指挥下,他们的演唱由优美达致纯净。这个DVD的舞台制作似乎极端的因循守旧,以至于让人认为是“回归到当年瓦格纳所要求的”。这也就是意味着,其舞台制作重现了1876-1940年间德国浪漫主义的舞台制作场景。
EMI唱片公司执行制作人彼得·爱华德是瓦格纳的热爱者,他按照当年约翰·库尔肖甄选歌手的标准为海廷克版“指环”挑选歌手,但是他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提奥·亚当演唱的阿尔伯里希略显沉闷且过于崇高;托马斯·汉普森是一位伟大的艺术歌曲演唱家,他唱的巩特尔絮絮叨叨;堪称歌星的基利·特-卡纳瓦演唱的林中小鸟含混不清。艾娃·玛尔顿在《女武神》中演唱的布伦希尔德,其音色恰到好处,但是在《神界的黄昏》中有力竭之感。海廷克的指挥被阿诺德·怀特恰如其分地概述为:“对这部为人熟知并令人敬畏的作品的解读,既不逾越传统,又不断寻求、探索,表现出自己诠释的个性和独到之处”。詹姆斯·莫里斯(其在海廷克版中的演唱比在DG版里更为放松,尤其是在沃旦长篇独白的演唱中,时而具有钢琴般的动态)、耶路撒冷(唱齐格弗里德)、海因茨·泽尼克(唱罗格)、两位弗丽卡(由玛吉娜·丽波芙斯卡和瓦尔特劳德·迈耶尔演唱)以及彼得·哈吉(唱迷魅)等人的演唱都十分优秀。而当玛尔顿摆脱了紧张,其演唱直追黄金年代那些前辈伟大歌手。但是就“指环”演绎而言,海廷克这位以指挥布鲁克纳、马勒等人作品见长的大师,在这里建树无多。
在拜罗伊特节庆剧院百年诞辰之际,帕特里克·切利奥制作了一台经典的“指环”,这台“指环”具有意大利的风格和法国式的优美,剧中的人物服装和布景道具显示出歌剧的演绎风格由18世纪向20世纪初演变的真实风貌。这是第一个在电视上演播的“指环”,由彼埃尔·布列兹指挥,演唱阵容无论扮相还是演绎能力均属一流,而且画面感也属一流。温妮•琼斯唱出了一个从声音到扮相都很高贵的布伦希尔德;唐纳德•麦金泰尔唱出了一个工于心计却屡遭失败的沃旦;海因茨•扎德尼克唱成了一个既与命运抗争却又听天由命的犹太人。布列兹无论作为作曲家还是作为指挥家,都以变革创新著称,他演绎的“指环”乐速轻快,织体清晰,无论是在复调和对位的处理上(如齐格弗里德的莱茵河之旅)还是在转调的处理上(如瓦尔特劳德的场景)都显示出其精湛的技艺和掌控旋律的能力。他对描述场景的音乐尤为着迷,时不常地穿插其中。而且上述优点在其DVD制品中亦得到保留。
十年后,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指挥拜罗伊特音乐节的“指环”现场录音面市,这个舞台录音体现了他对富特文格勒大师的热爱和对其指挥艺术的传承,尤其在其指挥的音乐的巨大起伏和足够的呼吸。许多人把他对众神进入瓦尔哈拉天宫时音乐的处理评论为华丽和空洞,而实际上他的确是如此处理的。巴伦博伊姆版“指环”中的歌手多为英国人所熟悉。耶路撒冷演唱的齐格弗里德,被成打扮一个赤裸着胸部的兰博形象;格拉汉姆·克拉克把迷魅演唱得情感热烈、絮叨,并且显出近乎崩溃的紧张;安妮·埃文斯的音量小于通常演唱布伦希尔德之所需,可看作是当代的弗里德·莱德尔(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著名的瓦格纳女高音),她的嗓音纤弱而清晰;迈耶尔演唱瓦尔特劳德从布伦希尔德手中取回指环时的唱段光彩夺目;琳达·芬妮演唱的是弗丽卡;而菲利普·康泽把哈根唱成了一个歹徒;约翰·托姆林森演唱的沃旦委婉低沉,萦绕不绝,体现了角色集魏尔松家族所经历的全部悲剧于一身。他对沃旦的刻画也许是自霍特尔之后对其角色领悟最为全面的诠释(当然,歌剧脚本中对此角色的刻画就很复杂)。但是这个录音的堂音过重,而拜罗伊特节庆剧院的声学特性并非如此。
这个版本的DVD突出了舞台总监亨利·库帕弗营造、弗里茨·朗所喜欢的恐怖气氛。舞台设计汉斯·施瓦诺克在舞台的空间设计上,交替运用开敞的空间和与此相关联的后现代工业厂房遗址,还运用大量的激光来表现水和火。他把自己的设计称之为深刻的“历史之路”之作。库帕弗早年在东德歌剧院所受的有素训练,成为连接传统的舞台叙事方式和当代的演唱者个体之间很好的桥梁,尤其是在表现人与人之间互相残杀的惨烈方面。“齐格弗里德之死”和“葬礼进行曲”的场景音乐,让那些饱受惊吓的乐善好施的观众只想着快快结束面对死亡的痛苦挣扎,同时也表现了沃旦和布伦希尔德在面对齐格弗里德那巨大坟茔时的无限悲痛。而在终场结束时,一群无聊的雅皮打扮的溜冰者,看着电视上熊熊燃烧的大火,仿佛是在预言“9.11”事件的发生。同凯伯特/Testament公司出品的唱片一样,巴伦博伊姆/库帕弗的这个制作(DVD),在“指环”的演绎史上是一次重大的进步。
尼古拉斯·莱恩霍夫在慕尼黑的舞台制作(目前在欧洲很难买到)与切利奥或库帕弗的相比,不太注重“指环”的叙事性,但是许多场景的舞台道具、人物打扮和服装都体现出了现代甚至是未来的想象,如莱茵河女儿被妆扮成有着巨大而美妙的胸部的酒馆女招待;吉比雄人的住所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停飞机的大棚等等。沃尔夫冈·萨瓦利什对音乐的极度敏锐性,和对剧情进展及戏剧统一性的把握,在日本录音工程师抓取的声音画面里得到了很好的兼顾,在听感上,人声和管弦乐的量感比例合理。其演唱阵容与1980年代后期德国的演唱阵容相类似:科洛演唱的齐格弗里德和贝伦茨演唱的布伦希尔德,声音的稳定性不复当年,但对其角色的理解大有精进。而罗伯特·哈勒和罗伯特·梯尔则是两位新进的歌手,前者对沃旦的理解和表达均很到位,后者则把罗格表现得既风流又爱唠叨。
我没有听过萨瓦利什罗马歌剧院版的“指环”,以及西克斯滕·埃赫林指挥的1970年代大都会歌剧院版“指环”,也没有看过斯蒂格·安德森与蒂娜·吉博格合作的奥尔胡斯版“指环”DVD。Arte Nova古典唱片公司出品的“廉价”版“指环”,出自古斯塔夫·库恩在奥地利蒂罗尔的蒙特里加音乐学院“半舞台”(即音乐会)版的演出。在这个演绎里,指挥对总谱的推进速度与歌手的演唱不怎么协调。英国歌唱家阿兰·伍德罗的杰出演唱,把齐格弗里德表现得非常感人;托马斯·哈普把迷魅唱得流畅而不夸张;玛丽亚·玛舒卡演唱的布伦希尔德青春、激情。君特·纽霍德指挥的“指环”(在伦敦的零售价不超过10英镑)演绎流畅,有些地方还处理得很精确(爱德华·库克和约翰·维格娜在这个版本中分别演唱齐格蒙的以及成年齐格弗里德和布伦希尔德),音乐衔接得较好,不琐碎。这是一个给人享受、不矫揉造作的音乐制作,无论是对“指环”初步涉略的人还是对版本比较挑剔的人,都值得一听。指挥家-音乐教育家汉斯·斯瓦洛夫斯基的“指环”演绎与1968年夏天捷克斯洛伐克的事件有着某种关联,他的“大交响乐团”和演唱阵容(包括演唱布伦希尔德的著名歌手纳蒂尔德·克妮波洛娃)中的大部分人来自捷克,而在苏联入侵布拉格之后被迫离去。演出阵容总是在调整中,整个录音亦显得有些古怪,尽管斯瓦洛夫斯基似乎十分愉快地完成了全本“指环”的演绎,但是他的指挥似乎时有时无。
Naxos出品的斯图加特歌剧院千禧年版“指环”既没有及时完成,也显得多余。罗沙·扎格罗斯克对总谱的解读显得冷峻,织体清晰,乐速与重音的处理合乎老一代德国的传统。斯图加特版“指环”的演唱阵容亦属优秀,但是在我们这个能即时复制的年代,声音的录制总是被要求有特别的突出之处。这个录音中值得我们反复聆听的是齐格弗里德的演唱,还有琼·弗里德里克·韦斯特和丽莎·盖丝汀的演唱以及苏·帕切尔演唱的第三位命运女神。而这个录音的DVD制品呈现出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情景:这四部各自独立的乐剧,在其剧情的处理上完全参照了上个世纪的欧洲剧院的风格,但舞台制作却又充满了幻想色彩,呈现出当代剧作的风格。其中最具诱惑力的是《齐格弗里德》一剧,其第一幕和第三幕被处理成室内剧,演员在一个怪诞的建筑物内演唱,角色间的争斗惨烈。而彼得·康维茨尼版《神界的黄昏》中被无情毁灭的英雄的场景、被现代化了的吉比雄人的场景,都使其呈现出抽象艺术的特质,但是终场时祭献场景的处理是其舞台制作中令人失望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