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76|回复: 4

转载yilinliulin:我喜爱的小提琴家和他们的唱片

[复制链接]

134

主题

3957

帖子

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2
注册时间
2008-4-24
QQ
发表于 2011-1-13 16: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近来坛子上一直在谈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唱片,很是热闹,我也来凑个热闹,不过可要大谈特谈一番。  
  
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在女性心目中排第一、第二位的小提琴家,实际上并不是海飞兹、克莱斯勒这些镇山之主,而是下面要讲的艾尔曼和弗兰切斯卡替。  
  
很小的时候,Elman Tone就如雷贯耳,但一直没有找到他的唱片,后来买了Vanguard出的三张发烧唱片后还是觉得他那招牌的揉指不应如此啊。直到有一天,找到了这张单声的柴科夫斯基小协,才一下子象发现新大陆一样,这就是郑延益和辛奉年这两位老古董一直唠叨的Elman Tone啊。的确,这是谦谦温厚君子的琴音,却又象熔岩一样热情,这种琴音简直听过之后令人难以置信!令人赞叹不已的还不止是琴音,还在于艾尔曼的演绎,就拿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来说,在主题出现之前由独奏小提琴演奏的那句乐句,在他家那里都是一笔带过,甚至于快得敷衍了事,但艾尔曼从这句里面就开始探究作曲家的意图,虽然速度慢下来了,但乐句显得更柔美,意境更深远而并不失去辉煌的气势,这在柴科夫斯基的演绎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实际上,用比较慢的速度把每个音拉清楚,比用快速度而拉得不清楚要难得多”,艾尔曼自己就是这么解释他为什么要拉得慢的原音。至于艾尔曼的揉音,为什么独具一格,就象卡拉斯一张口就知道这是卡拉斯在唱,艾尔曼全盛时期的琴音,只要他拉出第一个音,你立刻就能辨别出这是艾尔曼在演奏,除了文献上谈到的他的手指非常粗、宽厚,在看了影碟之后我觉得在用力上,他是只用手腕的力量,均匀并且省力,这就保证了他的琴音始终如一的深厚、富有磁性而曼妙,同时绝就绝在他的揉音随着这个音在作品中的不同位置和紧张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而且他又绝不滥用揉音。出于进一步探究全盛时期的艾尔曼为什么声誉一度盖过海飞兹的原音,我看到NAXOS出的艾尔曼的柴科夫斯基小协另一个录音以及维尼亚夫斯基小协,也立刻拿下,听了之后,仍是久久激动不已。  
  
在男性小提琴家中,最琴音“最具”女性化色彩的小提琴家,无疑就是弗兰切斯卡替了。提琴史上,父亲是唯一的教师的,最有名的大概就是他了。由于血缘的关系,具有法意血统的弗兰切斯卡替,个性具有拉丁人的活泼、明朗的气质,同时又感情丰富。唱片史上,他是以演奏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协》、圣-桑小协、拉罗《西班牙交响曲》闻名于世的。他的父亲从帕格尼尼嫡传弟子、也是他的老师西沃利那里得到了帕格尼尼《第一协奏曲》的原版乐谱,而Zino Francescatti在1939年与纽约爱乐的首次合作就是演奏了这首作品,从此,弗兰切斯卡替就与帕格尼尼第一结下深厚的渊源。弗兰切斯卡替是深得女性音乐会听众喜爱的小提琴家,为什么呢,他的运弓是非常讲究的,他喜欢用弓根以非常轻的力度换弓,这在他的连顿弓技巧里是非常突出的,运弓非常快而声音音符还是很清楚,他习惯于从慢速开始,越来越快,音质非常地好。这就使得他演奏的门德尔松小协、帕格尼尼小协、维尼亚夫斯基小协都显得明朗、秀美。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琴音具有女性化倾向的提琴家,他的《贝小协》却是确确实实的巅峰之作,完全不同于德奥小提琴家的演绎,爽朗而如参天大树,蓬勃富有生气,乐句充满着歌唱性,怪就怪在和他合作的指挥也是一位某种程度上也具有“女性化”倾向的演绎的布鲁诺-瓦尔特(听一下他的《田园》、《未完成》),这两位碰在一起,非但没有造成柔弱不堪的滥情,却是富有阳刚之气的明朗、亮丽。他的这个贝小协我一直把它排在奥伊斯特拉赫/克鲁伊坦的演绎之后的第二个名演。  
  
下面的圣-桑小协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壮美的演出了,展现在眼前的画面就象落日余晖中两座郁郁葱葱的山峰之间那充满各种色调的深谷那种壮美的景色。  
  
要论二十世纪提琴史上琴音最靓、最美的可能能举出一大堆,但要论琴音最难听的小提琴家,一定就是邝版所说的Joseph Szigeti。这么说,绝不是贬低席盖第,实际上这是一位我一直很崇敬的提琴家,而且我是认为他是二十世纪独一无二的真正的小提琴大师,其叱咤风云的地位绝不应在海飞兹和克莱斯勒之下。  
  
  
  
席盖第真正活跃的年代却是不是与艾尔曼、弗兰切斯卡第一起,而是在录音还属于电器录音年代的30-40年代。在郑延益的文章中已经详尽地论述了席盖第的发音和握弓姿势,他认为是他的老师胡贝曼没有教给他正确的发音,但我认为人无完人,小提琴演奏也是这样,象席盖第在先天发音干硬、和弦强烈,与先前说的那两位以及克莱斯勒等发音艳丽、甜美的小提琴家相比琴音可以说毫无美感可言,但就是这么一位小提琴家,当他演奏时,传达给我们的是强烈的震撼力和朴素、简洁、深刻的音乐本身的美感,他的音乐真的就是诚挚、恳切的与你对话着。所以,尽管在他活跃于乐坛的时候,前有克莱斯勒、海飞兹、津巴列斯特,后有米尔斯坦、艾尔曼等大师,但他在很年轻时就在乐坛确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演奏抛弃了音乐以外的所有多余的东西,深入到音乐所固有的奇妙境界之中。他说“演奏家如果离开了作品的创作过程和与作曲家的交流中获得的深切感受,那他单纯的演奏又有什么意思呢?”基于此意愿,席盖第在还很年轻时就与巴托克、普罗科非耶夫、米约等现代作曲家保持密切的友谊,并热切地投入现代作品的演奏,他是普罗科非耶夫第一协奏曲的第一个热情演奏者,并与托马斯-比彻姆爵士灌录了唱片史上居于不朽地位的这部协奏曲。可以说,这个演奏中强烈的情感深深的沉著于清丽的外表之下,与奥伊斯特拉赫的演绎成为这部协奏曲的两个杰出范例。  
  
在唱片史上,席盖第对勃拉姆斯协奏曲的演绎可以说也是极富意义的,他通过他的老师胡贝曼(约阿西姆生前的好友)的传教和自己对这部作品的钻研(他竟然通过对总谱的细致剖析,判断出那些片断是出自约阿西姆的手笔,当时勃拉姆斯对这部作品演奏时所希望的速度竟然被约阿西姆修改过),尽管席盖第与勃拉姆斯不是同时代的人物,但由于他深入到勃拉姆斯创作这部协奏曲时的心境之中,在他的演奏中,高超而精练的使用揉音,显现出了一种高尚的观念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录音史上,席盖第的勃拉姆斯协奏曲录音目前可以见到的起码有三个,最早的就是与Petri的那个录音,后来他又与奥曼迪合作了一次,两次录音我更喜欢奥曼迪的那个,琴音出奇的饱满、热力四射。  
  
最后,我觉得仍有争议的是他的揉音,在郑延益文里,说到他几乎不用揉音,实际上,在唱片里,他还是用了很多揉音的,但他的揉音速度比较慢,实际上,席盖第是一个小提琴的技巧大师,揉音大师,他之所以有时不用揉音,是因为他觉得需要一种轻柔、缥缈的效果或阴暗的色彩故意省去揉音的(比如巴赫的《恰空》),但他却具有在快速跳弓时揉音的绝技。另外一个就是他的持弓技术,在提琴家中,握弓特别别扭的就是他和梅纽因,也正是他那种强迫式的握弓技术,使得他的发音暗淡和干硬,但力度更大、饱满,更利于感情的表达。  
  
  
  
  
二十世纪小提琴史上最杰出的天才神童,毫无疑问是耶胡迪-梅纽因,这位一直到中年以后还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小提琴家是十九世纪贵族教育方式的杰出产物(还有一位是富特温格勒),他在还很年轻时就以知识渊博著称,人文修养非常深厚,以后还专著于东方哲学和瑜伽的修行。这些反应在他的演奏中,就是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和深刻,但同时,由于到底还是一个孩子,其演奏有具有清新之气。所以在他十几、二十几岁时就已经以贝多芬和艾尔加协奏曲而闻名遐迩了。同时,说到小提琴技巧,当时的公认的天才和巅峰是海飞兹,但实际上,听一下EMI为梅纽因80寿辰出的纪念集以及其它几张唱片,你就会觉得他年轻时无论从发音、还是凌厉的速度、音准上来说,都不亚于海飞兹,这些郑延益先生都已经专文写出来了。  
  
现在大家对梅纽因的巴赫《无伴奏》都已经淡忘了,实际上,梅纽因对这部作品是有很深的研究的,这在他二十岁之前录制的唱片中就已经能体现出来,听得出来,他的演绎是经过深思慎虑的。他与富特温格勒合作的三个贝多芬《D大调》已经成为不朽的音乐遗产,我觉得可惜的是一直没能找到有他在20-30岁时演奏这部协奏曲的录音存世。梅纽因特别的持弓姿势造就了他的独特的发音,也成为他日后右肩劳损及技术退步的根源,这是他的几个老师(帕辛格、爱涅斯库)没有纠正他这种不正确姿势的恶果。他能以弓根以非常弱的力度或用全部或四分之三的弓毛作使人几乎不能察觉的换弓。提琴史上,没有哪一位小提琴家在他那么小的年龄就能具有如此辉煌的技巧而同时具有深刻、清晰的分析思路和完美的感情表达。他在EMI留下的那些与恩师爱涅斯库、蒙图瓦合作的拉罗《西班牙交响曲》、布鲁赫协奏曲、帕格尼尼第一、舒曼协奏曲、巴赫协奏曲以及莫扎特协奏曲都是技巧绚烂、表情深刻、富有清新美感的不朽演绎。现在大家对梅纽因的巴赫《无伴奏》都已经淡忘了,实际上,梅纽因对这部作品是有很深的研究的,这在他二十岁之前录制的唱片中就已经能体现出来,听得出来,他的演绎是经过深思慎虑的。他与富特温格勒合作的三个贝多芬《D大调》已经成为不朽的音乐遗产,我觉得可惜的是一直没能找到有他在20-30岁时演奏这部协奏曲的录音存世。梅纽因特别的持弓姿势造就了他的独特的发音,也成为他日后右肩劳损及技术退步的根源,这是他的几个老师(帕辛格、爱涅斯库)没有纠正他这种不正确姿势的恶果。他能以弓根以非常弱的力度或用全部或四分之三的弓毛作使人几乎不能察觉的换弓。提琴史上,没有哪一位小提琴家在他那么小的年龄就能具有如此辉煌的技巧而同时具有深刻、清晰的分析思路和完美的感情表达。他在EMI留下的那些与恩师爱涅斯库、蒙图瓦合作的拉罗《西班牙交响曲》、布鲁赫协奏曲、帕格尼尼第一、舒曼协奏曲、巴赫协奏曲以及莫扎特协奏曲都是技巧绚烂、表情深刻、富有清新美感的不朽演绎。  
  
今天再次听了弗兰切斯卡第演奏的《吉普赛之歌》、《茨冈》和《音诗》,深深觉得他奉献给我们的这些传世珍品是多么优美,这些作品和他的《西班牙交响曲》、圣-桑《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弗兰克、德彪西、弗莱奏鸣曲以及莫扎特的协奏曲将是子孙后代们永远镌刻在脑海中的。实际上,弗兰切斯卡第无论演奏什么曲目都是很好听的,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获得那么多女性听众好感的原音。但也就是因为这点,他的演奏也容易使人感到单一、缺少变化,从而使他的艺术有一定的限制,似乎有“千篇一律”的感觉。这也部分是由于他的揉音造成的,他的揉音摆动似乎“过宽”,和海飞兹、梅纽因、斯特恩比较起来,他的揉音缺少速度变化;他的乐曲处理总是明快、亲切而雅致,但感情却不那么深刻。唯一的例外就是前面说的《贝小协》,可能是由于和瓦尔特合作的关系吧,在清澈透明的甜美歌唱中仍然显得堂皇而高贵。  
  
在克莱斯勒的时代,人们普遍认为雅克-蒂博是最伟大的法国小提琴家。到了1940年,这个称号无论从含义上还是从实质上,都毫无疑问地属于弗兰切斯卡第了,甚至弗兰切斯卡第以全面而华丽的演奏所享有的崇高国际威望已经超越了雅克-蒂博。而到了60年代,他的继承人又轮到克里斯第安-费拉斯了。与他的前辈相比,费拉斯的演奏充满朝气、细线条,带有一点神经质,音色及感情表达明暗丰富,充分体现了法国小提琴学派及其作品的美感。而他不知怎么会获得卡拉扬的青睐,与之录制下了贝多芬、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和西贝柳斯的协奏曲,这些演奏都是音色浓郁、感情沉著的名演奏。尤其是他的莫扎特《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更是他天才火化的灵光闪现。  
  
对大提琴界来说,罗斯特罗波维奇70年代在西方乐坛的崛起,可以说与30年代卡萨尔斯的全盛时期相比丝毫不为逊色。实际上,再次之前的20年,他早已在俄罗斯乐坛成为叱咤风云的重量级人物了。  
  
在大提琴演奏史上,罗斯特罗波维奇完全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的空前广博的演奏曲目、他对大提琴演奏技术的革命、他的惊人的记忆力、耐心,尤其是他对待每一部作品的风格所作出的细致入微、富有个性、趣味高雅的演绎,都成为继卡萨尔斯之后的至尊。这位总是面带尴尬的微笑、具有潇洒优雅绅士风度的演奏家具有出神入化的大提琴技巧,他改革了传统的、甚至是自卡萨尔斯以来已经成形的现代大提琴演奏技术,他改革了大提琴的尾柱,使得大提琴在持琴时成为水平位,使得演奏家能够直视指板,使得大提琴的左手技术由上下移动改为水平移动,减小了琴弓由于地心引力的下滑现象。这就使得他在最高把尾时也毫无音准方面的困难,他可以从从弦的最低音一下子准确移到最高音。尽管他的演奏能适应无论是宽广有力的作品还是热情奔放的作品,但最突出的是他演奏的抒情性,一切都是歌唱出来的。  
  
他那幅度宽广而丰富的音色、流畅的技巧、以及全神贯注的内心倾诉、深刻的洞察力在他与李赫特合作的《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里得到了极致的表现,整个演奏精制紧凑,感情丰富,是继卡萨尔斯/塞尔金的不朽演奏之后最完美而具代表性的演绎。他与吉列尔斯、柯岗合作的《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回忆》是至今感情最深刻、浓郁的演绎。最能体现他杰出才能的创作在EMI发行的14CD的纪念专集里有着完整的记录,这些大多数都是5-60年代的单声道录音,记录了他在苏联时代的辉煌艺术,其中当属普罗科非耶夫的大提琴奏鸣曲最能体现他完美、艰深和凌厉尽致的大提琴技巧,同时又深入到作曲家内心深处的感情体验。  
  
  
  
罗斯特罗波维奇对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演绎最具有代表性。他先后5次录制了这部协奏曲。第一次与海金的捷克爱乐乐团的演出,还是年轻人的热情洋溢和活力充沛;第二次是与海金的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粗诳奔放,热情澎湃;第三次是与布尔特爵士的皇家爱乐乐团的立体声录音,其激情已升华为内在的精神活力,呈现出情韵盎然的风格,其表现幅度极为宏大,成为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巅峰之作;第四次,也是最为出名的与卡拉扬的柏林爱乐的录音,这个演绎极为工整,浑然天成,感情内敛,卡拉扬的乐队辉煌无比,这个录音被评为“三星带花”;在罗斯特罗波维奇的晚年他又与朱里尼的伦敦爱乐乐团再次录制了这部协奏曲,这是五次录音中琴音最浓郁,感情表达最直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3957

帖子

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2
注册时间
2008-4-2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6: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坦-米尔斯坦生于1904年的敖德萨,7岁师从斯托里亚斯基学习小提琴,是上世纪30-40年代一大批俄罗斯小提琴家明星中唯一不是奥尔弟子的一位。他的演奏有着完全不同于海菲茨、艾尔曼、津巴利斯特等人的发音,具有理智而火热的情感,音量并不宏大但富有穿透力,具有极好的音准和秀美的音色,他的音乐会往往具有极佳的现场聆听效果。他演奏的作品趣味高雅而又令人亢奋,同时他又是一位曲目极宽的小提琴家,很少有小提琴家在完美诠释各大作曲家著名协奏曲的同时,又是演绎巴赫小六无的顶尖圣手。由于他毫不张扬的处事原则,尽管从小提琴技术及演奏的魅力、曲目的广博方面来说,他完全能同海菲茨、艾尔曼等并驾齐驱,但他在上世纪前半世纪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光芒为他的那些俄罗斯同荠所掩盖,曾经有评论家一针见血地写道“在他还年轻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大师和伟大的艺术家了”,直到上世纪50-60年代,与他几乎相同辈份的那些小提琴大师相继退出乐坛后,米尔斯坦的光芒终于耀眼地展现在乐坛,相继在各大公司录下了大量的毕现他惊人才华的小提琴唱片。米尔斯坦的演奏生涯惊人地一直持续到了80年代,而这时,他那一辈的演奏家几乎都已作古了。    德沃夏克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他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在曲式结构上属于比较传统的,但配器却较为独出心裁,尤其是第二乐章,颇有异国情调,而小提琴的独奏声部,旋律丰富优美。这部协奏曲对于音色甜美、旋律富有歌唱性的小提琴家是非常适合的,对于米尔斯坦来说,可能就是他所有小提琴作品的演绎中成就最大的。目前目录上可以见到的米尔斯坦这部协奏曲的录音有两种:1956年与Kolner Gurzenich Orchester/Paul Klezki的现场录音,1957年在Capital与匹兹堡交响乐团/William Steinberg的录音室录音。按理说,这两个演绎时间相隔不长,应该没有多大差别,但“米尔斯坦的演绎,每个演出季及录音都不相同”,尤其是他的现场演出,精彩之处往往出人意表。          这个现场演奏的第一乐章,米尔斯坦仿佛是一口气就把十多分钟的乐章拉完了,无论是由快到慢还是由慢到快,情绪的高低起伏,都表现得及其自然流畅、节奏均匀,琴音不绝如缕,丝毫找不到一丝缝隙,演奏之投入、技巧之超凡入圣,都令人叹为观止!当音乐进入情绪高涨之时,米尔斯坦的演奏更是散发出一种热力四溅的力量,感觉到无论是演奏家还是听者都已经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这那里是在演奏德沃夏克,分明是在演奏帕格尼尼啊!  第二乐章开始的旋律楚楚动人,德沃夏克别致的配器经过克莱茨基带领的这家科隆乐团(历史悠久,常任指挥包括Gunter Wand)的精彩演绎,营造出一种幽谷林泉的清幽气息,和着米尔斯坦的高贵清雅的如歌似的琴音,眼前的画面美不胜收。这个演奏,全然揭示出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其美妙的旋律歌唱、清丽别致的意境、温暖醉人的情趣,格调优雅、情挚意切,令人流连忘返。    终乐章热情而不放纵,轻快而不狂荡。米尔斯坦的魅力在此表露无遗。克莱茨基的伴奏与独奏家的呼吸甚为合拍,无懈可击。这是一个米尔斯坦少有的感情真挚而流有放纵的演绎,却又显得仍然高贵而又清新脱俗。    布鲁赫的《g小调协奏曲》不要求深刻的精神意境,也无翻江倒海的激情,最重要的是旋律之美和结构的一气呵成。史上,米尔斯坦的录音和海飞兹以及奥伊斯特拉赫的可以说是最著名的几个。米尔斯坦拉小提琴,在布局上,正好是以旋律作为发展的指针,而特别注重旋律的歌唱性,有别于Wagner所说的哲理性的“旋律精神”,因此象布鲁赫、德沃夏克、门德尔松这一类富于旋律的作品,米尔斯坦奏来莫不得心应手,难出其右;而对著重结构平衡或富于深思奥义的作品,如 Mozart、Beethoven的协奏曲,米尔斯坦往往也跟海飞兹一样,仿佛有些索然无味。              在米尔斯坦目前现存的三个《g小调》录音中,1942年卡内基与Barbirolli的纽约爱乐乐团的是其中最早的一个,这是在巴比罗力效力纽约爱乐终末期的录音,有听过梅纽因与巴比罗力的舒曼d小调协奏曲录音的一定对他们的完美结合记忆犹新,在这里,巴比罗力与米尔斯坦的这次合作可以说是超越时空的完美,在当时,海飞兹堪称演绎布鲁赫的顶尖圣手,而在这次演奏之后,让我们认识到了米尔斯坦这位海飞兹师弟的真正实力。这个演绎是米尔斯坦三个录音中最从容不迫地甜美歌唱的一个,这还体现在他在40年代的精致的温暖琴音,在这个录音中得到了高保真度的还原,清纯无暇的第二乐章中通体透明,大量的无换弓连音使得气息特别悠长,实是听觉感官的飨宴。  EMI公司的1961年录音是Leo Barzin的爱乐乐团合作的,是三个版本中感情最为内敛的,尤其第三乐章气势受到刻意压制,但速度并未放慢,因而仍然闪烁出动人心弦的火花和热力。    Music &Arts公司出的这是1969年米尔斯坦在斯特拉斯堡的现场录音,显现出米尔斯坦现场演奏的一贯热力和浓郁的柔情,可以说是三个演绎中感情最浓烈的一个,第二乐章简直就是如怨如诉,缠绵悱恻(我反复听了十数遍这一乐章,几到爱不释手,投入得不能自拔)。这里的揉音的处理,是众家版本中最最弱的。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后的一连串震音,显现出1969年的米尔斯坦技巧仍是无人能及(很少有人认识到,米尔斯坦实际上是在小提琴硬技巧上能和海飞兹、克莱斯勒等顶尖提琴家比肩者之一)。    提起普罗科非耶夫的小提琴协奏曲,有名的演绎实在太多了,海飞兹、席盖第、奥伊斯特拉赫、斯特恩、敏茨等。在Music &Arts CD 972这套3CD中,米尔斯坦的这首D大调协奏曲几近被湮没了,应该感谢M&A公司找到了这个现场录音。这完全就是一个精彩绝伦、空前绝后的超级演奏,完全可以和海飞兹在RCA的普罗科非耶夫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并驾齐驱,成为难以超越的不朽经典。Milstein在这里尽显他多姿多彩的音色变化。他那极富穿透力的宏亮发音,在表现曲中诙谐诡秘的对比性主题时,极尽夸张调谐之能事,而与他在抒情主题中如歌似的美妙音色,成了天堂与地狱似的强烈对比。曲中数不尽的技巧性段落,到了米尔斯坦手上,仿佛摧枯拉朽,不但轻易应对,而且还关注以无比热力,以最流畅和最富戏剧性的手法表现出来。可以说,普罗科非耶夫对小提琴技术的多项崭新尝试,先有Szigeti,后有Milstein,由起始以至成熟,一前一后地将之实现了。此外,曲中宽广的抒情性主题和发展乐段,都是米尔斯坦大显身手的地方。米尔斯坦凭着他对旋律的天赋本领,用他的小提琴如歌地一一“唱”出来,抒情而不滥情,恰到好处。令全曲的对比性得到平衡发展。虽是1960年的现场录音,但母带保存完好,高频没有失真,完全可以显现安塞美和他的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的动态和音场。    Milstein的德沃夏克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他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在曲式结构上属于比较传统的,但配器却较为独出心裁,尤其是第二乐章,颇有异国情调,而小提琴的独奏声部,旋律丰富优美。这部协奏曲对于音色甜美、旋律富有歌唱性的小提琴家是非常适合的,对于米尔斯坦来说,可能就是他所有小提琴作品的演绎中成就最大的。目前目录上可以见到的米尔斯坦这部协奏曲的录音有两种:1956年与Kolner Gurzenich Orchester/Paul Klezki的现场录音,1957年在Capital与匹兹堡交响乐团/William Steinberg的录音室录音。按理说,这两个演绎时间相隔不长,应该没有多大差别,但“米尔斯坦的演绎,每个演出季及录音都不相同”,尤其是他的现场演出,精彩之处往往出人意表。    这个现场演奏的第一乐章,米尔斯坦仿佛是一口气就把十多分钟的乐章拉完了,无论是由快到慢还是由慢到快,情绪的高低起伏,都表现得及其自然流畅、节奏均匀,琴音不绝如缕,丝毫找不到一丝缝隙,演奏之投入、技巧之超凡入圣,都令人叹为观止!当音乐进入情绪高涨之时,米尔斯坦的演奏更是散发出一种热力四溅的力量,感觉到无论是演奏家还是听者都已经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这那里是在演奏德沃夏克,分明是在演奏帕格尼尼啊!    第二乐章开始的旋律楚楚动人,德沃夏克别致的配器经过克莱茨基带领的这家科隆乐团(历史悠久,常任指挥包括Gunter Wand)的精彩演绎,营造出一种幽谷林泉的清幽气息,和着米尔斯坦的高贵清雅的如歌似的琴音,眼前的画面美不胜收。这个演奏,全然揭示出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其美妙的旋律歌唱、清丽别致的意境、温暖醉人的情趣,格调优雅、情挚意切,令人流连忘返。    终乐章热情而不放纵,轻快而不狂荡。米尔斯坦的魅力在此表露无遗。克莱茨基的伴奏与独奏家的呼吸甚为合拍,无懈可击。这是一个米尔斯坦少有的感情真挚而流有放纵的演绎,却又显得仍然高贵而又清新脱俗。    米尔斯坦的三个布鲁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录音  布鲁赫的《g小调不要求深刻的精神意境,也无翻江倒海的激情,最重要的是旋律之美和结构的一气呵成。史上,米尔斯坦的录音和海飞兹以及奥伊斯特拉赫的可以说是最著名的几个。米尔斯坦拉小提琴,在布局上,正好是以旋律作为发展的指针,而特别注重旋律的歌唱性,有别于Wagner所说的哲理性的“旋律精神”,因此象布鲁赫、德沃夏克、门德尔松这一类富于旋律的作品,米尔斯坦奏来莫不得心应手,难出其右;而对著重结构平衡或富于深思奥义的作品,如Mozart、 Beethoven的协奏曲,每尔斯坦往往也跟海飞兹一样,仿佛嚼蜡在口。    在米尔斯坦目前现存的三个g小调录音中,1942年卡内基与Barbirolli的纽约爱乐乐团的是其中最早的一个,这是在巴比罗力效力纽约爱乐终末期的录音,有听过梅纽因与巴比罗力的舒曼d小调协奏曲录音的一定对他们的完美结合记忆犹新,在这里,巴比罗力与米尔斯坦的这次合作可以说是超越时空的完美,在当时,海飞兹堪称演绎布鲁赫的顶尖圣手,而在这次演奏之后,让我们认识到了米尔斯坦这位海飞兹师弟的真正实力。这个演绎是米尔斯坦三个录音中最从容不迫地甜美歌唱的一个,这还体现在他在40年代的精致的温暖琴音,在这个录音中得到了高保真度的还原,清纯无暇的第二乐章中通体透明,大量的无换弓连音使得气息特别悠长,实是听觉感官的飨宴。  EMI公司的1961年录音是Leo Barzin的爱乐乐团合作的,是三个版本中感情最为内敛的,尤其第三乐章气势受到刻意压制,但速度并未放慢,因而仍然闪烁出动人心弦的火花和热力。    Music &Arts公司出的这是1969年米尔斯坦在斯特拉斯堡的现场录音,显现出米尔斯坦现场演奏的一贯热力和浓郁的柔情,可以说是三个演绎中感情最浓烈的一个,第二乐章简直就是如怨如诉,缠绵悱恻(我反复听了十数遍这一乐章,几到爱不释手,投入得不能自拔)。这里的揉音的处理,是众家版本中最最弱的。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后的一连串震音,显现出1969年的米尔斯坦技巧仍是无人能及(很少有人认识到,米尔斯坦实际上是在小提琴硬技巧上能和海飞兹、克莱斯勒等顶尖提琴家比肩者之一)。    米尔斯坦1960年10月19日的Prokofiev《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Ansermet/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    提起普罗科非耶夫的小提琴协奏曲,又名的演绎太多了,海飞兹、席盖第、奥伊斯特拉赫、斯特恩、敏茨等。在Music &Arts CD 972这套3CD中,米尔斯坦的这首D大调协奏曲几近被湮没了,应该感谢M&A公司找到了这个现场录音。这完全就是一个精彩绝伦、空前绝后的超级演奏,完全可以和海飞兹在RCA的普罗科非耶夫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并驾齐驱,成为难以超越的不朽经典。Milstein在这里尽显他多姿多彩的音色变化。他那极富穿透力的宏亮发音,在表现曲中诙谐诡秘的对比性主题时,极尽夸张调谐之能事,而与他在抒情主题中如歌似的美妙音色,成了天堂与地狱似的强烈对比。曲中数不尽的技巧性段落,到了米尔斯坦手上,仿佛摧枯拉朽,不但轻易应对,而且还关注以无比热力,以最流畅和最富戏剧性的手法表现出来。可以说,普罗科非耶夫对小提琴技术的多项崭新尝试,先有Szigeti,后有Milstein,由起始以至成熟,一前一后地将之实现了。此外,曲中宽广的抒情性主题和发展乐段,都是米尔斯坦大显身手的地方。米尔斯坦凭着他对旋律的天赋本领,用他的小提琴如歌地一一“唱”出来,抒情而不滥情,恰到好处。令全曲的对比性得到平衡发展。虽是1960年的现场录音,但母带保存完好,高频没有失真,完全可以显现安塞美和他的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的动态和音场。        在音乐爱好者当中,无人不晓海飞兹这个响亮的名字,这位“不厌其烦的追求完美”的小提琴家在乐迷心目中,几乎成了既爱又恨的代名词。多有乐迷、乐评家及音乐家对海飞兹颇有微词,对他的演奏和为人、个性都有截然不容的两派说法。    海菲兹生于1901年的当时属于俄罗斯的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3岁随父学琴,次年进入维尔纽斯音乐学院,5岁公开演奏,6岁即能毫不费力地演奏门德尔松协奏曲。8岁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Leopold Auer。    1912年,年仅11岁的海菲兹在柏林登台演出,在尼基什指挥下与柏林爱乐合作演出柴科夫斯基协奏曲,自此开始辉煌的欧洲巡回演出,再也没有接受过正统的音乐教育,当时台下就坐着克莱斯勒,音乐会后,克莱斯勒说“我很想把自己的小提琴摔坏”。1917年,为逃避“十月革命”,海菲兹全家取道西伯利亚前往美国,当时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了赴美首场演出,获得空前成功,当时在座的有米沙-艾尔曼等一大批著名小提琴家。30年代中期后,其演奏水平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一代宗师,被誉为“小提琴皇帝”、“本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等等。    海菲兹在演绎古典主义作品时的音乐表现是恰到好处的,并获一致公认。他的演奏既宏伟严谨又技巧高超,艺术感觉既动静皆宜,又处处细致入微,各种妙处无不兼而有之。在演奏勃拉姆斯协奏曲时他表现得很含蓄,而又有内在的力量,他把节奏处理得富有张力,没有半点含糊,从而充分体现了他那特有的崇高理性、情节紧张、富有戏剧性冲突的那种表演原则。他摒弃了十九世纪小提琴表演艺术中的常见病,即多愁善感的遐思、过于敏感的造作以及好幻想的哀愁。他在演奏上还经常使用滑指手法,特别喜爱用一种又酸又涩的表情滑指,但它们往往和非常鲜明的重音结合在一起,给人开创出一种与其它演奏家截然不同的雄伟而又情节紧张的崭新的音响。他是一位气质高雅、严肃认真的音乐家,他讨厌那种装腔作势、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表演风格。他曾说“真正的音乐家要靠音乐本身来说话,掌声从来都只属于对音乐心怀虔诚的音乐家”。他在6、70岁高龄时仍每天练琴不断,从不懈怠。他常说“艺无止境,当一个人感到自己到了顶峰之际,也就是他即将滑落之时”、“我同意Liszt的话: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行家知道,三天不练大家都知道”。    “多愁善感的遐思、过于敏感的造作以及好幻想的哀愁”,说的好!但在抒发此类情感时,或许又成为他的弱点?          这正是海菲兹的强项,试看海菲兹演绎的布鲁赫协奏曲、《苏格兰幻想曲》、维尼亚夫斯基第二、格拉祖诺夫、柴科夫斯基、《吉普赛之歌》等等哪一个不是顶尖的和傲视群雄的。反而在贝多芬、勃拉姆斯和门德尔松变成了他的相对弱项。    乐评家对海菲茨的演奏反应可谓两极分明,若非倾拜于他那近乎无暇的演奏技巧(这点大概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和独具一格的舞台风格,就是偏向以音乐正统自居,对他演出时冷酷的表情、偏快的速度、理智控制的琴音等特征大加挞伐,甚至他的曲目不够广也被视为他琴艺的缺陷之一。少有将音乐内涵、曲式风格以及当时同辈的一般演奏风尚及伴奏者的配合程度等因素综合考量,作出中肯的分析。实际上,海菲兹的演奏曲目偏狭,于他11岁早年出道各地旅行演出、录音,从此未再接受过正统音乐教育有关,须知在奥尔班上,那些他日后经常演奏的曲目(象西贝柳斯、格拉祖诺夫、普罗科非耶夫、科恩戈尔德协奏曲以及一大批现代作曲家的室内乐作品)都还未问世呢,他可说是完全靠一己之力学习、领悟并完美演绎这些难度艰深的作品的。至于说到室内乐,小提琴史上,除了后来的斯特恩大概没有哪位有象他那样多的室内乐录音。另外,目前所见,留下录音最多的小提琴家大概也应是海菲兹了,这么多产,就象后世对卡拉扬的评价一样,难免形成好恶评价不一。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位小提琴家能做到面面俱到,胜任任何一位作曲家、任何一种风格的任何一部作品的(克莱斯勒的莫扎特就不怎么样,约阿西姆拒绝演奏柴科夫斯基协奏曲,萨拉萨蒂从不演奏勃拉姆斯等德奥浪漫派作品,奥伊斯特拉赫、斯特恩曲目够宽的了吧,但他们不演奏帕格尼尼,巴赫也只有点到为止,至于不演奏巴赫小六无的小提琴家更是比比皆是)。如果硬要做到面面俱到,大概也就成为平淡无奇了。    海菲兹为什么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的小提琴硬技巧在所有二十世纪小提琴家中确实居于头把交椅。他的琴艺特征,在他几十年所有的录音资料中,几乎数十年如一日,不因岁月而有所减退,而且他的琴音可能是小提琴家中最容易分辨的一位。先说他的左手揉音吧,揉音是弦乐器演奏中塑造音乐表情的一种重要手法,它是以按弦的左手手指或手腕小幅度的来回震动,在原来平直单调的弦音中添上一种类似美声唱法的色彩。在二十世纪之前的绝大多数小提琴家都没有使用揉音,或是顶多在某一些长乐句结尾上用一些揉音以增加效果。尤金-依萨耶可以说是固定使用揉音的第一人,克莱斯勒和席盖第就属于十九世纪正统演奏学派,他们的揉音则通常用在句尾,也就是类似声乐唱法,在延长音之开头完全不用揉音,然后逐渐加大揉音的音量和振幅。海菲兹的揉音是用左手的指尖作均匀、快速的小幅度连续振动。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除非有绝佳的手腕和手指控制能力,就连某些知名的演奏家,也经常在揉音上露出来回音高、速度、强弱不均的破绽;即使克服了这几项,要是音高振动幅度太大,就会造成音高上升的刺耳的走音现象(最要命,被称为“走电门”)。历史上,席盖第就有这种毛病,梅纽因50年代后期也开始出现这种毛病。海菲兹的揉音可能是小提琴家中最稳、最快、最一致的一个,这需要多么顽强超卓的左手控制力和可想而知的持之以恒的台下练习啊!但,就是这个,也招致某些人指责海菲茨的揉音“机械化”、“缺乏人性”,我想这些人大概还没有上升到某种境界吧。    海菲兹左手的另一绝就是风味独特、音色诡异、协调绝佳的滑音(Portamento)。小提琴的滑音不象电吉他或长号演奏时上下大幅度的滑奏(Glissando),而是在前后两个音间,以手指不离弦的滑动造成歌唱般的连续感。滑音并不是海菲兹的专利(克莱斯勒等小提琴家就经常使用滑音),但海菲兹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的滑音使用时极具有选择性,而且左手手指的力度、离开弦的距离(若即若离)、由一个音滑到另一个音的速度等的控制极佳,因此他的滑音听来不会听来油腔滑调(克莱斯勒的某些唱片就有这种味道,不过他也只是用在他创作的某些曲子中),而是深具品位的音乐调味剂。此外,他还喜欢在比较靠近琴马(Bridge)的地方拉奏以容许他以更大的力量和力度演奏,而许多近现代作曲家的作品正要求演奏家在靠近琴马处拉弦,以制造出具有金属音色、悬疑的音调(但同时也使音色较硬),海菲兹的喜好正好使他在演奏西贝柳斯、普罗科非耶夫、哈恰图量、科达依、罗萨等现代作品时得心应手,无人比肩(但这种演奏也经常给人冷漠、疏远的错觉)。从录影上看,海菲兹的右臂抬得特别高(奥尔的学生中,没有象他一样的,好像梅纽因有些比他还厉害),配合了惊人的左手协调性和肌肉反应速度,造就了海菲兹著名的演奏灵活度和下弓力度(帕尔曼曾说他年轻时就经常照着海菲兹的唱片练习辛定的《组曲》第一乐章,力图超越海菲茨,但每每不能成功!)。斯特恩是这样评价海菲兹的“提到小提琴的演奏史,有一些名字会立刻闪过眼前:帕格尼尼、魏厄当、斯波尔、依萨耶、……还有海菲兹。他把小提琴的境界提升到超凡绝俗的境界,这时我们以前都想像不到的。他那令人望尘莫及的优雅姿态、含蓄精深的琴音,以及左手惊人的技艺,让人一看(听)就能辨识出是海菲兹,无人能够与之匹敌。对我们时代的人们来说,”海菲兹“这个名字实际上就是小提琴的代名词”。    海菲兹的老师奥尔是这样评价他的学生的:“Tere are Violinists,and then there is Heifetz”(意译就是:海菲兹不是在小提琴家行列之内,他是个例外)。        勃拉姆斯的《D大调协奏曲》写来蕴育着火一般的热力和浪漫情素,一直就是考量小提琴家的试金石。海菲兹和莱纳这两位同样在舞台上不苟言笑、向来对自己及与之合作的音乐家要求极严苛刻的舞台巨星,都以对音乐一丝不苟,绝不放下身段妥协著名。在录制这首协奏曲的期间,莱纳因为接受不了海菲兹排练的进度缓慢而威胁一度罢演。可是,出于音乐上的惺惺相惜,他们合作的这个版本,在众多的名演中可算是最深刻、感人的了。使用的是RCA刚刚开发的Living Stereo身历声录音,这个四十年前以两支麦克风拾音的录音,一点也没有岁月的痕迹。首尾两个乐章,,海菲兹和莱纳的配合天衣无缝,以凌厉的气魄描绘出此曲的豪迈、壮阔的一面。第一乐章序奏之后,小提琴以快速的琶音登场,这一句海菲兹拉得一飞冲天,轻松逍遥、绝尘脱俗,其速度和力度髀睨寰宇,无人能及。海菲兹自己谱写的华彩乐段更是独具一格,技巧无与伦比,与乐队合奏之间气息相和、风格一致。第二乐章前奏的双簧管独奏,音色之凄美、力度音量控制之均衡、表情之丰富,在众多版本中无出其右。当时在第一次录音中,当单簧管首席Ray Still的独奏甫一结束,海菲兹忘情地以琴弓敲击琴背以示嘉许,乐团其它成员也纷纷跺脚以表喝彩,录音只好中断,从头开始,这一段插曲从此传为佳话。与其它温情泛滥的勃拉姆斯协奏曲的演绎相比,海菲兹的这个不朽名演,今天仍然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魅力。        海菲兹的RCA贝多芬协奏曲录音怎么会成为一个失败的录音,个中有海菲兹自身的因素,也还有其它。海菲兹这次的乐队指挥是温文尔雅的Munch,在当时实力上比海菲兹要弱一些,而且Munch向来对协奏曲伴奏兴趣不大,因此他的协奏曲指挥通常都不是很杰出,都有些草草收场之嫌。明许在此的表现顶多也就称得上称职而已,缺乏细腻的刻画(同样,如果换上瓦尔特的乐队或克鲁伊坦的乐队,这个版本就或许会流芳百世了)。海菲兹对贝多芬这首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的诠释,投入的程度也远未有勃拉姆斯那么深。在其中,虽然也可轻而易举地听到海菲兹著名的完美技巧和生动的音色变化,但总是有种停留在表面、未深刻入里的感觉。最成功的部分是第三乐章回旋曲,这里可以清晰地听到海菲兹的注册商标的犀利跳弓和断奏,较快的速度有些夸耀的色彩。在其它版本中很难有如此生动活现的气度,有些版本的演绎在第三乐章沉溺自恋的有些浪漫过头,海菲兹则全然没有这种感觉。这个演绎较快的速度,实际上并非全然归于海菲兹,制作人对此的解释是:当时RCA公司的录音哲学是认为录音时的速度应该要比现场演奏时来得快以此来吸引听者的注意力(因为现场演奏有演奏家、乐队、指挥的动作可以欣赏,所以较慢的速度不至于让听众出神),我是相信这种说法的,君不见,40-50年代RCA的录音,大凡托斯卡尼尼、蒙图瓦、明许都有这种嫌疑。另外,海菲兹也不能逃脱干系,因为,海菲兹一生追求技术的完美极限,象运动员一样经常向自己的速度挑战,本世纪演奏家快速度成风的倾向很大部分是由海菲兹挑的头。但实际上,海菲兹完全不需要这样做,因为他那种具有磁铁般吸引力的琴声,无论速度怎样,都会吸引听者全神贯注地倾听的。        海菲兹和莱纳合作了两个立体声的录音,另一个就是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协奏曲》。贝多芬、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D大调写作他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1878年在完成配器后,将乐谱寄给梅克夫人,但未得到梅克夫人的赏识,后来他把这首协奏曲题献给奥尔,但是奥尔起先认为它太过狂野、技巧太过艰深而放言“不可能演奏”拒绝演奏她。最后交由俄国小提琴家Adolf Brodsky于1881年12月4日在维也纳由汉斯-李希特指挥下首演,首演一团糟,当时的乐评大亨汉斯利克而且给了这部作品致命的恶评(你看,老柴这部作品是多么命运多舛!)。但主奏Brodsky并不气馁,,每次国外旅行演出都倔强地演奏这首协奏曲,将之介绍给各国听众,久而久之,慢慢地世人终于认识到这首协奏曲的真正价值,连奥尔在日后也不但自己演奏这部协奏曲,而且也教给了他的弟子(包括海菲兹、津巴利斯特、艾尔曼等),甚至在第一乐章的小提琴独奏乐句(并非华彩乐段)中加入了自己写的三度、六度双音乐段。最终,柴科夫斯基将这部协奏曲题献给了一直对这部作品忠心耿耿的首演者阿道夫-布洛德斯基。  海菲兹演奏的老柴这部协奏曲比他的老师更胜一筹,将奥尔改编的三度、六度双音乐句竞改成更难演奏的八度音程双音并行,朋友们如果熟悉其它演奏版本的话,不妨将第一乐章乐队第二次齐奏出现之前的、以及末断Coda(终末)部分两处的小提琴独奏的过门乐段与其它版本仔细对比一下,就能听出海菲兹版本的不同之处。奥尔和画法这种锦上添花(一说画蛇添足)的做法,在时下提倡本真演奏、终于原谱的大环境下,简直是与之背道而驰,可是在上一代演奏家活跃的年代里,这却是不足为奇的常事,只能说这是十九世纪的遗风吧。奥尔和海菲兹在这里的改动,并未伤及全曲意旨,要知道柴科夫斯基写作这部协奏曲时,并不精通小提琴演奏,技术上的指导完全来自于梅克夫人的家庭音乐教师柯切克,并非约阿西姆或奥尔这样的演奏大师,小提琴技术上的写作可能有圄于此,后世的大演奏家演来觉得技巧表现上不过瘾,在不伤及作品本旨、结构、曲趣的前提下做些改动,也是未尝不可的。虽然在已经够精彩的第一乐章中加上一抹彩笔多少有些画蛇添足,不过相比会让现场听众及后背万千乐迷们在聆听时耳晕目眩,滋生对两位大师的敬佩之感(见仁见智吧)。莱纳和海菲兹合作时依然象在勃拉姆斯协奏曲中一样默契无间,但是整体的效果,无论音乐表现上还是录音上都略逊于两年多前的另一次合作。海菲兹的演奏依然有着凌厉的气势和绚烂的技巧,不过在展技之余,对音乐内容的刻画不免浮光掠影,与他在EMI1937年和巴比罗力合作的演奏相隔数里。小提琴音色的录音不象在勃拉姆斯是那么丰润,尤其少了低频的气魄,因为录音师已不是刘易斯-莱顿。处于鼎盛时期的芝加哥乐团在莱纳手下演出实在不容置疑,在第三乐章和海菲兹的配合上更显出他们的训练有素。实际上,海菲兹是应该能很好地演奏好这部协奏曲的,因为里面的旋律都是柴科夫斯基取自俄罗斯民谣和民间舞曲啊,海菲兹对他祖国的音乐家的作品的处理应该是有独到之处的,他的双音断奏、八度泛音演奏无懈可击,结尾处的高潮塑造,具有可能只有包括他自己37年的录音及很少的几个现场演奏录音能够超越的极度的兴奋感。(听海菲兹就是刺激!)    西贝柳斯曾公开表示,海菲兹演奏他的d小调协奏曲的演绎方式不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但不容否认的是:西贝柳斯的这首协奏曲1903年就完成了,但由于首演及以后的几位独奏者都表现不佳,加上他的写作手法实属超前,不能为当时的听众接手,所以此曲一直不被重视,直到海菲兹1935年后经常在各地的巡演中演出此曲,以他超绝的技巧和音乐魅力,在各处引起轰动,逐渐使她进入音乐会的常规曲目,并成了西贝柳斯除《芬兰颂》之外最著名的作品。海菲兹的演绎,表面上听来确实是有点冷,但是深入入里地仔细听,会发现到其热力其实是冰峰下的火山。西贝柳斯笔下的北国的阴霾密布的神秘风情,以海菲兹的音乐理念和前面说的他比较喜欢在靠近琴马(Bridge)的地方拉奏以制造出的具有金属音色、悬疑的音调来演绎,实际上是最恰切不过的。他的琴音听起来真正有一丝钢弦自天际砸来的味道,纤瘦带劲,外加冷艳的色彩,与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俨然成为两部不同的作品,你能说这就不是西贝柳斯吗?第三乐章的复杂的节奏对独奏者来说是一大挑战,在众多版本中,没有几个能把握好那如奔腾跳跃的节奏,少数勉强应付者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海菲兹不但游刃有余,还以比别人更快的速度演奏并且细部刻画也是精雕细琢,实在是让人赞叹不已,这就叫快有快的道理!他1935年11月和比彻姆爵士的第一个录音应该说是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演奏的一个里程碑,应该说是最好地演绎了这部难度极高的作品,作品中所有的调性转换、大跳度音程变换、快速的揉音、颤音在海菲兹拉来都毫不费吹灰之力、斩钉截铁而又字字玑珠。后来的1960年的演绎应该是海菲兹后期作品中最佳的演奏了,技术上毫无退步,速度显得更快了,也就是这个速度上的变化,使得这个RCA的身历声录音多少有些赶的感觉。与之合作的Walter Handel是莱纳的副手,由于莱纳生病临时替换上去的,却也能和海菲兹这样的高手接上手,已属不易了。录音师还是莱顿,所以录音又没的说。            布鲁赫的为小提琴和竖琴主奏的《苏格兰幻想曲》,是他在1879-80年创作的。布鲁赫对苏格兰一向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据说创作这部作品是读了苏格兰文豪Walter Scott(1771~1832)的作品后有感而发。在创作这部作品期间,布鲁赫又到苏格兰旅行了两次,1880年,布鲁赫还在英国巴里摩尔交响乐团担任指挥,所以有充分的机会采撷苏格兰的人文风情和民间旋律。他在各个乐章中都有采用苏格兰古老的民谣和旋律,创作出了这部有着序曲和四个乐章、由小提琴和竖琴主奏、管弦乐队协奏的幻想曲。其中的竖琴,实际上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主奏地位,而是当做点缀及配器色彩上的需要。整个乐曲充满了梦幻性,旋律甘甜而优美,可以说是更女性化了的门德尔松的风格。其中的小提琴写法,有着十分艰难的技巧和需要有很好的音色控制,与最顶尖的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小提琴写作比较丝毫不逊,而且乐队织体的写作也是十分成熟而完美。这部作品,题献给了十九世纪末的西班牙天才小提琴家Pablo Sarasatte,并有萨拉萨蒂在1880年9月在汉堡首演。但,此后,不知是什么原因,这部作品很少在音乐会上获得演奏的机会,许多著名小提琴家似乎从来没有碰过这部准小提琴协奏曲,可能与这部作品有些太甜美而发腻有关。但史上,海飞兹却特别专爱这部作品,多次在音乐会上演奏这部作品,并且录制了他的流芳百世的唱片,虽然此时海飞兹已是60岁了,但非常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录音中海飞兹保持了20-30年代的清秀、纯美的天鹅绒般的音色,同时,这个演奏为什么永久地立于巅峰之上,还在于海飞兹的独特演奏风格和处理,在这里他摒弃了多愁善感的过于敏感,指法清晰,海飞兹的“冷”,在这里用的恰到好处,远较他的贝多芬、勃拉姆斯成功,显现出一种清秀的冷艳之美,而在终乐章中,海飞兹又有雄浑而从容不迫的表现。            一直以来Heifetz的《苏格兰幻想曲》就很有名,但很少人提及他的Bruch《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在《企鹅指南》以及其它榜单中也并未提及这个演绎(实际上,企鹅榜单中提到的那些演绎,我不是没有机会听过就是大多并不怎么欣赏,象林昭亮、郑京和的我很早就已经有了LP)。很奇怪的是,表面上看,Heifetz的演奏是数个版本中用时最少的,但在这里,并未造成像Mendelssohn协奏曲里的灾难性的后果,没有丝毫赶时间的坏印象,而是仍然有着美好的歌唱和激越的深情。在第一、第二乐章里,就是这样,在这里有最美好、最柔美的歌唱;虽然乐评一向对Heifetz的RCA晚期录音评价不高,甚至有人置疑海飞兹凭什么在二十世纪小提琴家中立有如此崇高的地位,那么应该听一下海飞兹的布鲁赫g小调和《苏格兰幻想曲》,在这个1962年的海飞兹晚年录音中,Heifetz早年赖以成为招牌的天鹅绒般的琴音展露无疑,私以为这两个录音是海飞兹晚年大量协奏曲录音中不可多得的翘楚之作;第三乐章,更是将海飞兹的小提琴硬技术一一展现无疑。听海飞兹的演奏在技术上你是从来不会有紧张感的,在这个演奏中,更能让人感到Heifetz的洒脱和超然。    来源: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61225&ftdate=20041006&ntypeid=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295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0-11-22
发表于 2011-1-13 17: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席盖第如此少揉音的演奏,让我等玩乐器的人惊讶,不是一般的难听啊··············
不过用于巴赫这种没感情的乐章类型,倒是非常适合(另一种说法是干净,不揉铉的声音感情更少,没感情的巴赫才是巴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591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0-12-9
发表于 2011-1-13 18: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不过中间有一大段落贴了两遍貌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3957

帖子

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2
注册时间
2008-4-2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0: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陆瑛镜 于 2011-1-13 17:18 发表
席盖第如此少揉音的演奏,让我等玩乐器的人惊讶,不是一般的难听啊··············
不过用于巴赫这种没感情的乐章类型,倒是非常适合(另一种说法是干净,不揉铉的声音感情更少,没感情的巴赫才是巴赫 ...


要听出理性思维来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7-29 08:30 , Processed in 0.07518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