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不久前才中的毒,学习了一段时间,败了PCM-D50,然后发现手中的Bose IE2这个低音炮实在无法忍受,割肉进了IE8。因为D50机基本没什么失真或渲染,属于“摆事实,讲道理,不卑不亢”的监听类机器,显得比较冷,人情味不足。而IE8属于顶级动圈入耳塞,带有动圈式耳机特有的失真,听感比较暖,大家基本认可它“三段均衡”,这一点让我彻底中毒了。心想:两者搭配,应该属于天作之合,可以白头偕老 ...
初听IE8,实在是让人大失所望。耳机原包装是用的海绵耳塞,低音很重,很偏,浑浊不清。高音和中音单薄,干涩。换了随机带的双层中号耳塞后,隔音效果明显,音质略有加强,解析有所体现。但低音偏重,浑浊不清,中音和高音单薄干涩的现象仍然严重。新开苞的IE8,基本就是个Bose IE2的二弟,低频没有IE2震撼,中高频还不如IE2。所以决定根据这个情况进行煲机,希望能出现奇迹。方法是用音频软件产生WAV文件(一定要用WAV,mp3在100Hz以下的低频,和12000Hz以上的高频根本不能胜任),用D50放音,让两个“新人”一起磨合。
第一阶段,先产生一个WAV文件,LOW.wav,它的内容是20Hz-100Hz的扫频信号,结构是5分钟信号+1分钟休息+5分钟信号+1分钟休息。信号是每10秒钟扫频一次(5分钟扫频30次。在后边介绍的扫频信号里,都是10秒钟扫频一次)。在小音量(D50音量=1-1.5),利用D50的反复播放功能,连续放10小时。目的是给新耳塞“舒筋活络”,赛前热身。免得后边音量加大后,有什么地方不适,造成耳塞永久性损害。
第二阶段,先产生两个WAV文件。一个是噪音NOISE.wav,内容是5分钟白噪音+6分钟粉红噪音+1分钟休息。另一个是100Hz-10000Hz的扫频信号MID.wav,内容是5分钟信号+1分钟休息+5分钟信号+1分钟休息。在D50机上,用小音量(D50音量=1.5),把NOISE.wav+LOW.wav+MID.wav三个文件反复播放24小时。目的是让IE8熟悉工作环境,对所有的频段都有所涉及,振膜初步打开。
第三阶段,先产生一个WAV文件,HI.wav,内容是50Hz-15000Hz的扫频信号,结构还是5+1+5+1。在D50机上,用2/3的音量(D50音量=3.0),对NOISE.wav+5xHI.wav共6个文件反复播放24小时。这是煲机的“试水”阶段,音量3.0基本是耳朵能忍受的音量上限了,之所以把这个音量定为2/3,是考虑到耳机能承受的上限远高于人耳的上限,所以故意设高一档,以后在正常音量听音时,耳机可以应付自如。
第四阶段,正式展开煲机,先产生一个WAV文件,内容是20Hz-20000Hz的扫频信号,结构仍然是5+1+5+1。在D50机上用全音量(=4.5)播放48小时。这个阶段本来准备煲机72小时,但是到48小时后,试听的结果,低音下沉有力,震撼而不轰耳,中高音清晰,通透,音场开阔,位置准确,基本已经不错了。但总体的感觉,低音仍然偏重,低中高三频逐次减弱,所以决定进行有针对性的煲机调整。
第五阶段,先产生一个WAV文件,MTOP.wav,内容比较复杂。是2分钟-6db的20Hz-120Hz的扫频(低频),加3分钟-3db的100Hz-6000Hz的扫频(中高频),加6分钟-0db的4000Hz-20000Hz扫频(高频),加1分钟休息。这个设计,低频信号最弱,时间也短;中高频比低频信号强一倍,持续时间稍长;高频信号再强一倍,持续时间最长。目的是有针对性地强化IE8的高频反应。用NOISE.wav+5xMTOP.wav这6个文件反复播放72小时,D50音量=4.5。
第六阶段,使用与第五阶段同样的音频文件组合,只是D50音量设置=6.0,连续播放24小时。
在上边6个阶段完成之后,IE8在我听来,可以算是“神器”了。在D50上的表现可以用“极致”来描述。好话就不多说了,我中毒不轻,说多了也全是胡言乱语。煲机的时候,是把D50和IE8放在衣柜里,IE8深埋在厚厚的衣物下边,基本不会透出来任何声音。
第七阶段,用乐曲继续煲机。前边的煲机,都是比较单一的音频文件,只有让耳塞继续在多种音响同时作用的情况下继续老化一段时间,才算煲机完成。在这个阶段,我下载了一些试音碟,组合起来播放,同时穿插第五、六阶段的音频文件对IE8强化“训练”,效果越来越好。所用的试音碟比较多,有,
30 YEARS FIDELITY.wav
1812 - 1812 Festival Overture Op.49.wav
1812 - Capriccio Italien Op.45.wav
1812 - Wellington's Victory (''The Battle of Vitoria''), Op. 91, Part 1.wav
1812 - Wellington's Victory (''The Battle of Vitoria''), Op. 91, Part 2.wav
Treasure.Island.Sound.UNPLUG.Unplug1诞生.wav
Treasure.Island.Sound.UNPLUG.Unplug2升华.wav
Treasure.Island.Sound.UNPLUG.Unplug3究极.wav
超级低音终结者.2.wav
超时空立体动向音效.wav
巅峰代表.wav
飞利浦专业试音碟.wav
惠威T200A试音碟.wav
试音天皇.wav
震撼.天籁试音极品.cd1.wav
震撼.天籁试音极品.cd2.wav
专业耳机试音碟.wav
全演奏一遍大概要16个小时。这部分的煲机现在仍然在进行,估计至少要反复20遍,300多个小时。D50的音量设置为4.5-6.0。
下面说一下煲机的体会,
1. 煲机的过程就象是淘金。好的耳塞煲出来是金子;而本来就不好的耳塞,煲不出来金子。但在煲机之前,很难分出来二者的好坏。比如我的“低音炮”Bose IE2,都一年多了,还是没有什么品质。IE8就完全不同,均衡饱满通透逼真,细致入微,从来不轰耳朵,天然完美。
2. 煲机必须有针对性,根据你的听感,设计一个你所需要达到的结果。不能随便拿来别人的东西就煲机,那样结果很难让你满意。
3. 有人说不需要煲机,听一段时间音乐,跟煲机的效果是一样的。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通常我们听的音乐,频率范围有限,钢琴的最高音,才只有4000Hz左右。如果只听音乐,那么耳塞可能从来就没有接触过6000Hz以上的频率,即使长期使用,也不可能对高频有任何增强。
4. 每个人对频率的感觉灵敏度都是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同样的听音环境下(耳塞,放音设备,乐曲),不同的人感觉不一样。比如我基本听不到超过12000Hz的频率,而小孩一般都可以听到很高的频率。个体差异造成的听感差别,在煲机中要特别对待,也就是第2条所说的,要有针对性。煲机是个把你的耳塞“个性化”的过程。
[ 本帖最后由 8o8o8 于 2010-10-6 11:18 编辑 ] |
-
SONY PCM-D50 + IE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