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yossarian

[CD机] LINN将停止生产CD机

[复制链接]

102

主题

572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8-4-8
发表于 2009-11-29 01: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50G的蓝光,在中国要下载到猴年马月呀?公司配的电脑都是500G的,只能装10张,还不算操作系统!
神呀!救救我们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160

帖子

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6
注册时间
2005-1-6
发表于 2009-11-29 11: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9-11-27 10:59 发表 我今年7月份的时候发过一个帖子: "为什么日本厂商这次落后了?" http://bbs.headphoneclub.com/viewthread.php?tid=125782这个问题我还是没有得到完整的答案. 一直在技术方面很创新的日本厂家,这次在新式播放器方 ...
这个不稀奇,sony觉得这还是一个自己可以称王称霸的时代,自己还是高高在上的标准制定者,我怎么规定,你们就得怎么玩。


看看Blue ray,就是一个套路。

但是,这样造成的恶果,在md vs mp3的时代,被体现出来了。

说到底,Sony希望自己制定标准,并紧紧抓住这个标准,这样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但是,这一套不一定玩的转了。

Sony要玩新式播放器,就和当年放弃md,进入mp3领域一样,一点优势都没有。

这个和技术,和创新,关系不大,仅仅是市场策略问题。

公司,第一目标是赚取最大的利润,技术创新只是赚钱的一种途径而已,别太当真
退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6

主题

1万

帖子

328

积分

版主

Rank: 10

积分
328
注册时间
2001-11-21

积极参与奖贴图大师奖

发表于 2009-11-29 11: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ricepig兄讲得太好了,我完全赞同!
真理使尔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9-8-22
发表于 2009-11-29 17: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有道理,不过一般最大的利润是在标准制定者那边,貌似有句话说的所谓的一流公司制定标准;二流公司研发技术;三流公司制造产品。这个蓝光未必不是将来的音频标准(特指audio),不过,貌似现在的都是环绕声

[ 本帖最后由 yeyueyan 于 2009-11-29 17: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09-11-29 18: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后多数也是多声道取代传统2声道成为音乐欣赏的主流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6

主题

1万

帖子

328

积分

版主

Rank: 10

积分
328
注册时间
2001-11-21

积极参与奖贴图大师奖

发表于 2009-11-29 19: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得看市场需求。如果对多声道音乐感兴趣的人不多,尽管它技术更先进,也很难取而代之成为主流。
真理使尔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160

帖子

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6
注册时间
2005-1-6
发表于 2009-11-29 19: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yueyan 于 2009-11-29 17:47 发表 是有道理,不过一般最大的利润是在标准制定者那边,貌似有句话说的所谓的一流公司制定标准;二流公司研发技术;三流公司制造产品。这个蓝光未必不是将来的音频标准(特指audio),不过,貌似现在的都是环绕声


问题是,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大家都想制定标准,这个时候抱团而不是独裁的强大就被体现出来了
退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万

帖子

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3
注册时间
2008-3-28
QQ
发表于 2009-11-29 23: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SONY如果不赶紧行动,将蓝光普及开来,不然到了网络速度进一步提升,硬盘和闪存更加普及,而存储介质传输速度提高(比如USB3.0或者更快的接口协议出现),蓝光未必就是未来。网络传输速度达到10M以上,很多之前不可能的事情都是小菜一碟了。SONY现在想一统天下,估计有些痴人做梦了从这张表来看,蓝光的突破仅仅是存储介质方面的,而非编码技术方面的进步。早在HD-DVD被东芝放弃之时,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和iSuppli的分析师们就已经指出,蓝光战胜HD DVD可能只是一个短暂的胜利,因为蓝光正面临着互联网下载的严峻挑战。

[ 本帖最后由 davidxtb 于 2009-11-29 23:28 编辑 ]
未命名.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6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11-30 09: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成为标准制定者,必须做碟片,因为碟片的规格,加密等都是必须有标准的,然后播放器必须适应它的标准才能播放,而音频文件就难了,大家都是放WAV文件,你怎么制定一个标准呢? 难道创造出一个新的音频文件格式,然后必须下载你的播放软件才能放,或者买你的电脑才能放?

所以随着音频文件时代的到来,碟片的逐渐式微,要再想成为"标准制订者"赚取高额利润,越来越难了.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6

主题

1万

帖子

328

积分

版主

Rank: 10

积分
328
注册时间
2001-11-21

积极参与奖贴图大师奖

发表于 2009-11-30 14: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商品载体和销售渠道发生变化后,厂商需要另寻利润增长点了。
真理使尔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万

帖子

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3
注册时间
2008-3-28
QQ
发表于 2009-11-30 19: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纸质传媒在今天日渐式微,而网络传媒则大行其道。之前网络传媒免费的居多,指望广告过活,后来默多克搞了收费的网络新闻。这东西的道理是一样的,技术发展必然会带来某些产业的变革,SONY要是再死守着蓝光DVD那一块,下一个五十年我们就能见证它的消亡
但索尼以及片商一直在面对着整体DVD市场的衰退这个问题,蓝光不会是救命稻草。Adams 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美国国内DVD销售业绩去年下滑3.2%,成为159亿美元。这是DVD问世以来首度衰退。该公司预测,2008年的业绩会继续跌至154亿美元,2009年也会也类似的衰减。 而蓝光成长初期高昂的硬件投入和闪存、硬盘成本的快速降低以及网络速度日新月异,蓝光的成长空间有多大,实在是堪忧:1)美国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奎斯特通讯公司(QwestCommunications)周一宣布,将多个城市的网络速度提高一倍,最高下载速度达40Mbps,最高上传速度为20Mbps;2)3G手机提供了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 (兆字节/每秒)、384kbps(千字节/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3)4G”的LTE技术,理论速率达170Mbps;4)日内瓦Cern粒子物理学中心的新一代网络(the grid)传输速度达标准宽频服务的1万倍。

互联网日渐成长为DVD市场最大的敌人,这种技术的革命将直接而不可逆转地改变消费习惯。至于之前的盗版拷贝,不过是日后消费革命的热身而已。苹果iTunes已推出电影下载,Time Warner和Comcast等电信运营商也推出更快速的宽频线路,提供高速下载服务。
数字音源才是趋势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233

帖子

9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9
注册时间
2004-4-11
发表于 2009-11-30 19: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vidxtb 于 2009-11-30 19:45 发表

纸质传媒在今天日渐式微,而网络传媒则大行其道。之前网络传媒免费的居多,指望广告过活,后来默多克搞了收费的网络新闻。这东西的道理是一样的,技术发展必然会带来某些产业的变革,SONY要是再死守着蓝光DVD那一块, ...

也是啊,目前来看,电影电视的发行方式明显要比音乐的发行方式更符合时代的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2 08:12 , Processed in 0.089813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