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fii

[解码器] DAC 1U 接转盘与USB的差别小试

[复制链接]

92

主题

2592

帖子

-6

积分

乞丐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03-11-22
发表于 2009-5-19 09: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用USB---》DAC1 PRE。
楼主可以看看Wireworld 的Ultraviolet USB线,据说提升会更大,我的还没收到,很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833

帖子

9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9
注册时间
2004-10-4
发表于 2009-5-19 09: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oyakaoya 于 2009-5-18 18:12 发表
lz这个结果令人意外
好声卡数字,就比 U 口 好的多了
发烧-_-?  烧米^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09-5-19 10: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ii 于 2009-5-19 01:07 发表
最后说一句,HIFI是件很个性化的事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玩法。我发贴不过是想与同好分享一些我的听感以及相关的想法,更希望听到大家的不同见地,一起玩着热闹。那些只是放下不阴不阳毫无营养的一句话的朋友,就不有 ...


基本同意lz的观点 主板越老做工越好usb版本越低 声音越好 我曾经试了一块技嘉奔2级别的主板 听过usb口的声音后 觉得效果已经非常理想 至少其他几个ylj以及行星、geni和cec3300r这些兼职转盘 声音都比较一般……

当然 还是那句老话 准确不等于好听 甚至可以说 准确肯定不好听……总之见仁见智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2627

帖子

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5
注册时间
2009-2-18
发表于 2009-5-19 11: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USB可以超过转盘?
车到山前必有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09-5-19 11: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bjia 于 2009-5-19 10:43 发表


允许我汗一下


呵呵 不奇怪 最近和几个玩pchifi的朋友聊了聊 收获很大

玩器材眼界要广 敢于接受各种新鲜理念和不同看法 不要拘泥于传统

最近对很几个朋友的言论:hiend就是音染挺有感触

就和说xx主义就是x教一样 乍一听匪夷所思,语不惊人死不休 但细想想还是有点滋味的 呵呵 玩发烧 叛逆点是好事~

当然 虽然对pchifi有好感 但支持传统hifi的朋友俺是绝不排斥的 更不会宣扬pchifi是正道(事实上我还是认为pchifi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取巧,是ons或者媒妁之言,传统hifi是自由恋爱~~)各有各的好处 该跳出非此即彼的意识形态了 呵呵

[ 本帖最后由 mvw 于 2009-5-19 11:49 编辑 ]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52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5-19 11: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Hi-End不是音染. Hi-End是关乎更自然地再现音乐,重播出音乐的情感,味道.

现在很多人的观念被PC搞坏了,以为那种淡寡无味的声音是"中性". 其实那不是的! 去音乐会现场听听吧. 不论是古典音乐厅里的演奏,还是酒吧里的现场Jazz,音乐都是有声有色的,绝对不是象大多数PC-FI那样的!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09-5-19 12: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反正总觉得pc-hif有股子橘子皮干掉后的枯瘦暗沉感,还有点苦苦的味道。
尤其dac1在电脑上这种感觉更明显。
况且usb传输的数字信号也不能直接da,LZ那听感可能是因为觉得那些“不好听”不能算素质范畴。
光谈细节感和解析好像pc系统是不输太多。

[ 本帖最后由 mifeng 于 2009-5-19 12:18 编辑 ]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09-5-19 12: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理解上面有些朋友觉得准确不如好听这种说法。
pc下乍听解析声场延伸都不缺,8过声音结像是瘦的,且声音背景和声音织体的对比不分明,且其实严重缺乏动态对比。
细节是都有,不过有些乱的,在耳机上不明显,在箱子上就听出来了,乱糟糟,结像瘦,形不成具象。动态对比不行,乱炸,感觉不知道什么情况。
在PC上听箱子有种在CD机上听耳机的感觉,似是而非。

[ 本帖最后由 mifeng 于 2009-5-19 12:17 编辑 ]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09-5-19 12: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bjia 于 2009-5-19 11:52 发表
继续汗

为什么您总是提出个观点 然后自己推翻?!


因为 矛盾是客观存在于任何事物中的

嘿嘿 两种观点在内心中的冲突是正常的 反而只强调其中的任何一种 都是被“主旋律”感化而泯灭人性的表现~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09-5-19 12: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倒,LS比我更适合学习马哲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09-5-19 12: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9-5-19 11:54 发表
Hi-End不是音染. Hi-End是关乎更自然地再现音乐,重播出音乐的情感,味道.

现在很多人的观念被PC搞坏了,以为那种淡寡无味的声音是"中性". 其实那不是的! 去音乐会现场听听吧. 不论是古典音乐厅里的演奏,还是酒吧里 ...


恩 应该是这样的

不过我一直想知道 对于cd那个数据量来说 是否真正已经达到能够满足“还原”的需要

换句话说 如果原始数据的量就不够描述(或者说充分描述)真实的声音的话 那么你听到的声音 越真实 就越不可信

反之 如果数据量已经足够 那么 越发自然 则越是好器材

所以关键的问题在于cd的数字量化指标究竟是否能满足“够用”的需要

这个问题我不解 而且参考过的文献有说够的 有说不够的 我自己没有实力去证明 所以 彻底放弃探索 只是yy觉得这个数据量还不够……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09-5-19 12: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bjia 于 2009-5-19 12:17 发表


我也不是第一次说了

和您讨论很累

您也是老鸟了

能不能说话有个中心思想 然后不要下个贴就变相反的论点?

不 

这是我的一贯行为 我需要表述出我内心中两个完全不同观点的博弈

而且 我也想看到其他人是否有这样的挣扎(如果其他人都没有,那我可能就走火入魔了……)

其实就事论事的来讲 我觉得 真的不美 美的不真 如果真和美高度统一的时候 “艺术”这个词就没意义了……

我也就和论坛里玩hifi的朋友才聊聊这些的 是因为确实喜欢和爱乐者交流 在生活中这样会被人当成神经病的 呵呵 勿怪~

[ 本帖最后由 mvw 于 2009-5-19 12:26 编辑 ]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09-5-19 12: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晕,真和美m兄还认为有必然联系啊。
hiend就是要把没必然联系的联系在一起咯,不然凭什么叫hiend?
又真又美才叫境界。

[ 本帖最后由 mifeng 于 2009-5-19 12:31 编辑 ]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52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5-19 14: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数码音源来说,不论是纯CD机,还是PC-FI,我的理解,声音是HI-FI,是HI-END,是自然柔和,还是冷硬淡寡,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仍是jitter这个阴魂不散的"老朋友".

高级PC-FI系统通过高级纯声卡,外接时钟,高级解码器,优化供电,种种措施和手段,目的还是为了消除jitter. Jitter越小,声音就越自然,柔和,揭示出音乐的情感,表情,神韵.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383

帖子

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09-2-26
发表于 2009-5-19 14: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要验证很简单,我出CEC 51X,小白那里出电脑和DAC 1U,找一天召集大家一起来听听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29 13:07 , Processed in 0.099813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